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臺灣作家張曉風在一篇散文中寫道:“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我在,是一種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更是一種生命的價值。
請以“我在”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觀點。
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題意分析
文題中的“我在”,是一個主謂短語,可以指我還活著,我的存在,談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以寫“我很重要”;可以指我在現場,我是目睹者和見證人,由此談社會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可以指我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知,自然山川、花草蟲魚等等,談出自我獨到的認識與見解;可以指我在家庭、親情中的積極回應,我在是一種陪伴,寫我的認識上的成長,從我的“不在”,寫到現在的“我在”。
關于“我在”的一些名言積累: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畢淑敏說過“我很重要”,我在,便是一切。
泰戈爾說:“天空中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這是我存在的明證。
在《月亮之上》的歌詞中,“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我在,不僅僅是想象,更是心靈的自由與超越。“我在”,寫作的空間應該很大。
01
我在(青島九中高三 1班 萬嘉昊)
正如哲學家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這里的“思”是一種對生活的反省、對自我的思考;亦是對價值的求索,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因此,有了“思”,方有“我在”。
人處在這個多維的世界上,僅僅追求“我身在何處”是遠遠不夠的,亦應追尋“我神在何方”、“我思往何處”。誠然,思想與內心境界的“我在”,不是虛無縹緲,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心有所依,精神有所寄托。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竹在胸地對世界宣布:我在。
“天空中沒有留下鳥兒的痕跡,但是我已飛過。”我想,這是泰戈爾對“我在”的最好詮釋了吧。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是浩渺長空中的一只飛鳥,我們在空中飛過,未曾留下任何印記;但是,于你我心中,可曾永遠珍藏著勇擊長空的深切回憶?沒錯,這便是“我在”:我的身姿、我的傲骨永遠留存在自己的心中,亙古不變。
我在,你亦在。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存在意義,只要用心求索,便可領悟存在的價值。正所謂“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唯羨西江水的陸羽,就是一心追尋心中對茶道的求索,精誠所至,不慕利祿,只求真法。在人人趨附功名的朝代,唯有他深知人在世上的真正意義,不去計較得與失,精研茶法,使茶之文化充實多彩。為茶道之精妙而奔行,是陸羽在世的價值與意義。
我在,并不一定需要多么耀眼奪目,只需潛心思度,為世界全力以赴,就是真正存在。正如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等人,他們追求的絕不是“我在諾獎得主名單上”、“我在眾人稱贊中”那些流光溢彩,他們只是尊崇心之所向,為了內心的信念、為了更加杰出的貢獻,義無反顧,竭盡全力。唯有如此,才是他們對“我在”的真正印證。所謂“諾獎得主”,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溢美之詞。
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這是對“我在”的真正意義的拷問。顯然,弘一法師用自己的品行完美地回答了“我在”究竟是何:搖落浮華,只留真純,是他對生命的總結;一心向善,悲憫一切,是他對存在的態度。弘一法師,在自然之中歸隱,更在內心之中釋疑。他對生命的思考,即是“我在”的價值升華。
我行,我在;我思,我在。我在思考,前方便是光明;我在求索,面前就是希望。我在世界,身在世界,心,在世界。
02
我在(青島九中高三2班 邵韻如)
我看見鳥兒遇見云彩,看見風兒遇見樹葉,看見山川遇見河流,而我,在它們中間,希望著遇見自然--最真純的生命。
我被賦予了生命,于是來到這個世界旅行,欣賞著這個世界,與這里的萬物一樣,存在于這個世界。但我知道,總有一刻我要離開,我帶不走這里的任何東西,所以,我只想在這一刻,緊緊抓住時光,深切的感受自己的呼吸與心跳,感受著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就像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一樣,看著遠方禾場的一抹陽光,讓它照亮我心靈的每一處黑暗。
龍應臺說:“時間是黑暗中的一只溫柔的手,在你恍惚間出神間,物走星移。”于是那些執著于物質的人終會在最后發現自己兩手空空如也。而我,想做一個執著于心靈的人,無論世事如何沉浮變化,都保留著對這個世界最美好的記憶,我懷著對這個世界的愛意與敬意,可以大聲的說,“我在。”
我常喜歡看王家衛的電影,其中說:“當一個人不能再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于是當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終于明白了,我無法永遠擁有這里的云,這里的風,這里的山川抑或是河流,但我在它們之間時,云影下有我歡笑,清風中有我的奔跑,山川里有我的回聲,河水中有我的沉思……我把生命的點滴灑在了時間和空間的角落里,種下了一粒粒小小的種子,招一招手,我便生根發芽,綻放出了沉甸甸的花朵。
我想做一個存在于天之之間的人,于是我想到了宋代哲學家陸九淵。“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也許在哲學的大命題下,他模糊了主客觀的界限;但是從“我在”的角度說,世界的寬度是我的寬度,世界的高度也即是我的高度。那么,在某種意義上他豐富了一個人靈魂的境界,讓個體存在變得博大浩瀚。我雖然很難把自己的生命想得如此雄偉遼遠,可我至少也想用這樣平靜樂觀的心欣賞著這個世界,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還有我自己。就像蘇軾那樣,在“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的過往中與水月相望而見永恒,與天地共適而見富足。物換星移,四季輪轉,生命,同樣美麗。
于是終有一天,我可以在這生命的畫卷上,踏實地畫上草木與山川,畫上白云與流水,畫上滄海與桑田,畫上我自己。
我想李漢榮所說的“靈魂的高度與空曠”大概也不是高不可及的,他只是想讓我們放下身上背負的東西,放下對物質的執著,去豐富自己的靈魂,去審視自我的存在,去追求生命的純真吧。如此,才是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歲月的期待。
在時光流逝之前,在旅程結束之前,我想向這個世界大聲的宣布:“我在。”
我會聽見,山谷與川流的回音。
03
我在 ( 青島九中高三2班 秦勤)
也許,在歷史的漫長畫卷中,我不過是那零星一點,但我希望,因為我的存在,而為它點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每個人到這個世界上絕不是白來一場的。”的確如此,縱是星星之火,也可燎原放熱;便是寥寥晨星,亦能照亮一方。李白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盡顯自信灑脫;蘇軾巧談“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道出曠達胸襟。也許我很渺小,如蜉蝣那般微不足道;也許我的時光不長,如驚鴻一般轉瞬即逝。但我希望,與那些千載美名的文人墨客一般,在有限的時光里發揮自己的才能,綻放屬于自己的那一抹光彩。
“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還活著。”在我看來,存在不僅僅是活著,不僅僅是心臟的跳動,血液的流淌那般簡單,而是傾我所能,盡我所有,釋放潛能,追求價值。也許,我終不會像偉人圣賢那樣鑄刻歷史豐碑,不會像文人騷客那樣留下千古佳作,也不會像科學巨匠那樣洞察宇宙奧秘。甚至,當我與世長辭之后,僅僅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墓志銘……
但我希望,當我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竭盡了自己的一切之后,在暮年之際,我可以想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那樣:當我回首一生時,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后悔,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傷。”唯有追尋充實的“我在”,我才可以驕傲的仰起頭說:“世界因為我在,而有所不同。”
大千世界,以異彩而豐富。蕓蕓眾生,因“我”在而多姿。那么,每一個“我”,不都應該把自己獨特的身影留在走過的路上嗎?
當今美國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勒布朗.詹姆斯,憑借其出色的球技與領導能力,一度斬獲了籃球運動員可以得到的全部獎項。即便如此,歷史球星邁克爾.喬丹依然是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也正因如此,人們慣性的稱他為喬丹的“接班人”、“追逐著”。但他說:喬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這對我而言是一種極高的評價,但是,我絕不會成為喬丹,我會做好自己。”
“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我從不打算追隨誰,成為誰,取代誰,我只想做我自己。”我在,就是要像詹姆斯那樣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個傳奇。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張國榮的歌聲依然回響。
小小的我,投入激流就是大河;小小的我,擁抱大地就是春之歌。
因為我在,世界更精彩!
04
我在( 青島高三8班 楊彤)
何為“我在”?
這是生命的存在,這更是一種生命的價值。當“我在”,追求的是生命的極致之美,放逐身心于天山之間,追求內心不變的信仰。
思考宇宙的奧秘,故“我在”。當他在輪椅上,保持著他獨有的傾斜角度及那永遠存在的一抹微笑,霍金的存在震撼人心。年紀輕輕即患盧伽雷氏癥,之后全身肌肉逐漸萎縮不能動彈,只得坐在輪椅上。輪椅困住了他的身體,但困不住他的精神與智慧。他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思考著宇宙的奧秘。霍金樂在其中。精神存在,即思考存在,故“我在”。霍金接連發現了幾個宇宙空間中的規律,無一不令人感嘆。
反觀社會,普遍的現象卻是“人在心不在”,這是多么可怕!沒有思想,沒有精神的人,只能是行尸走肉。所以,“我在”,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做到了“我在”。霍金用思考,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追求自由的生活,對酒當歌,故“我在”。繁華的盛唐孕育了無數的詩人,但真正令我敬佩的唯有李白。因胸懷報國之志,他為官上任,“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又因為不能接受皇家的種種清規戒律,他毅然辭官,“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句詩與 “含蓄美”顯然大相徑庭,但我們卻可以從中體會到他心中大寫的“我在”,他不與達官權貴共事,更不想在污濁的官場停留片刻。他追尋的是自由的生活,是內心的放蕩不羈。從此,他存在于茫茫天地之間,對酒當歌,把酒臨風,“呼爾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種追尋自由的存在,在當今同樣繁華的時代里已經很少見了。人們被無數枷鎖禁錮,完全沒有了“自由”的概念。我們需要追求自由的人生,就要盡量減少金錢名利的枷鎖,就像李白那樣。正是追尋自由,追求“我在”,才造就了李白無數的傳世佳作,成就了“詩仙”。追求自由,故“我在”。
堅守信仰,故“我在”。“舉世混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屈原被流放之際,仍關心著國家的生死、百姓疾苦。奈何君王不識人,又加之小人誣陷,屈原不能再為國效忠。可他的內心始終有著堅定的信念,保持清白,“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即使不被重用,即使被人誤解,屈原一直堅持自己的信仰,“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樣的我在,不僅僅是一種忠君,更是一種令人欽佩的家國天下的責任心,是一種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浩然正氣!
令今人趨之若鶩的燈紅酒綠、金錢權利又算得了什么呢?那只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沒有金錢權利的人生同樣可以精彩,只要堅守內心不變的信念,只要“我在”,一切已足夠。堅守信仰,故“我在”。
“我在”,不僅身體存在于這浩蕩的天地之間,精神與信念同樣存在; “我在”,在思考當中探索人生,在自由當中享受人生,在信仰當中塑造人生;“我在”,必定為實現生命的價值而努力,達到至高的人生境界。
05
我在(青島九中高三9班 王雨彬)
存在,不只是具體的感知,也是靈魂的守望。“我在”也不只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更應該是生命價值的昭彰。
我在,不是身處現場,卻袖手旁觀,而是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做一個參與者,大聲地喊出:“與我有關!”
時光回溯千年,禮壞樂崩,生靈涂炭時,孔子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人民教化的責任。累累如喪家之犬,卻奔走于諸侯之間,屢屢遇挫折坎坷,依然不放棄自己的責任與理想。天下動亂時,我在!他選擇主動承擔起了維護國家和平的重任,從那一刻起,他不再僅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千秋萬代!
“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孔子用一生經歷踐行了他仁以為己任的堅守,天下興亡,與我有關!
回到近代,當國民麻木自私、自欺欺人的思想盛行時,魯迅用自己孤獨的雙手擎起了照亮黑暗前途的火炬。遭受質疑、批判,卻依舊尖銳犀利,堅定斗爭,面對諷刺、蔑視,他選擇以筆蘸血拯救國民。民族危亡時,我在!他選擇自覺擔負起了根除國民劣根性的重擔,從那一刻起,它不再僅是時代的脊梁,更是民族的脊梁!
“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用百部著作見證了他希望喚醒國人良知的擔當,國家興衰,與我有關!
“國人無一旁觀者,國雖小而必興;國人盡為旁觀者,國雖大而必亡。”梁啟超的《呵旁觀者文》提醒著我們,倘若人人都敢在責任來時,大義凜然,勇于承擔,我們便“在”,國家也因此興旺,反之,若人人都選擇冷眼旁觀,畏手畏腳,我們便是那些“不在”的旁觀者,國家則將會處于危難之中。
不久之前,北大校長的一段鼓勵學生攙扶摔倒老人的帖子爆紅網絡,讓我們看到,當所有在事發現場的人或視而不見,或袖手旁觀時,還有人,雖然不在現場卻愿意送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暖意。
而在一個月前的一場慈善晚宴上,許多明星都來參與刷“存在感”。可其后公布的捐款名單令人大跌眼鏡,不少明星雖然出席了晚宴,卻沒有捐贈善款,我真的想問:他們來過嗎?可是還有另外一些明星,他們雖然沒到晚宴現場,卻默默地獻出了自己的善意。他們可以無愧于心地說出:“我沒來,但是,我在。”
我在,不只看我是否來過,更應看我留下了什么。夜空中的流星稍縱即逝,但卻盡力燃燒自己,在黑色的夜晚,為我們點亮一片天空,也寄托一份心愿。即使它很快就會隱沒入夜空的黑暗,但是它依然會回頭對你說:“別擔心,有我在,我會帶著你的愿望,繼續尋找光明。”
同樣,我們也是那顆稍縱即逝的流星,但要在燃盡之前發出最大的光亮,讓世界記住“我在”,而不是“我來過”。
[青島九中高三優秀習作(哲理散文篇)(高考范文)]相關文章:
1.人生哲理散文3篇
4.青島導游詞三篇
5.人生名言哲理散文
6.歲月感悟哲理散文
7.哲理散文摘抄
8.人生哲理散文
9.梁實秋哲理散文
10.高三入團申請書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