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縣實驗中學 蘇文倩
教學目標:
理解作品表達的思想;引導學生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關注生活中的點滴的美麗,增強環保意識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積累好詞好句,解讀文本。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從文學的角度,以散文的筆法來解說水污染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作者
作為臺灣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的張曉風,勤于筆耕,創作豐富,尤以散文飲譽海內外,有《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等十幾部散文集問世,從而揭開了臺灣當代女性散文新的一頁。早在1977年,臺灣評論界就推其為“當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稱贊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她對宇宙自然,大地山川、星辰草木有著宗教般的敬畏和感恩情懷。她的許多作品流露出為大自然造化之美所震懾的虔誠,為大自然恩賜之偉所感恩的真誠,為大自然智慧之廣而溯源的熱誠,今天,我們就一起傾聽張曉風詩意流淌的聲音。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視頻: 遠方的寂靜
2、師生交流閱讀感受
3、學生配樂讀喜歡的段落(注意字音、語氣、語調、停頓等,更要傳達出作者的情感)
4、提出問題:文中作者表達什么愿望?(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和呼聲?
明確:
愿望:擁有清澈的水
情懷:對水的愛和虔誠
呼聲:人類要愛水敬水
三、文本解讀:
1、這“干凈的水”帶給人類怎樣的夢境?
明確:從《詩經》到“六朝樂府”,原來中國古典詩歌史上通篇閃耀著水澤,水的意義在這里首先是營造了一個文學的夢境。我們的先民擇水而居,才吟唱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水是我們古典詩性的緣起,是我們浪漫歌詠的源頭,水給了一個古老民族詩性的情懷。
2、在作者從童年到青年與水有關的生活片段中,你看到了怎樣的夢境?
①小時撫順街農田間小水洼
②玄武湖上的風吹來的南京城的千載古意
③可以采摘荷葉的雙連火車道邊的荷田
④繞家而流,悠長如琴,可依傍讀書的圳水
⑤三地門獷悍的山胞才有資格擁有的好水
⑥拓荒者臨水而居的大寮
⑦水清如翠的外雙溪
3、你的生活中有與水結下的不結緣嗎?說一說你的夢境。
4、匆匆然,四分之一世紀流去,水曾經帶給我們的夢境被打碎了。那么,昔日的“干凈的水”,現在怎么樣了呢?
學生回答后明確:
那溪水卻日甚一日地渾濁惡臭起來,
屬于我的水漸漸變得如膿汁如毒藥。
到曾文水庫去,只見垃圾如山,
海面上一直漂著塑膠袋和可樂瓶罐,
嚴重的污染,使這水已經到了不堪濯足的程度了。
5、作者發出了怎樣的質問?面對如此嚴重的水污染,作者想怎樣換回水的“清純”呢?此句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明確:人類是不是正因為有了不斷積累的“智慧”、“歷練”、“專業知識”,并運用這些所謂的“智慧”、“歷練”、“專業知識”污染了我們的“干凈的水”,改變和破壞了生存環境!當我們在改變破壞這個世界的時候,失落的僅僅是一片干凈的水嗎?隨之而去的是我們的夢境和詩意地去尋夢享受夢境的清純!而一切的“智慧”、“歷練”、“專業知識”與“清純”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從中我們終于明白了:那些屬于我們的美麗的夢境早就不存在了,是我們自己打碎了它。
6、文章結尾有何特點?包含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以一個問句結尾,充滿悲劇式的傷感,有一種沉重的失去后無可找尋的悲哀。再也找尋不到“一清見底”的水了。
7、文章開篇有何特點?引用麥爾維爾的話用意何在?
學生討論后明確:
引用麥爾維爾《白鯨》中的話開篇。
從結構上看,與下文相呼應,引出了全文要談及的主題--水資源遭受到了嚴重污染。
從內容上看,它似乎以文學的角度來闡述“水”與“人”的玄妙關系,這樣開篇就奠定了寫作角度,不是生態意義上的調查和說明,而是充滿文學和詩性的解說。
四、課堂總結:
找尋不到的僅是“一清見底”的水嗎?當然不僅僅是,還有曾經與自然互為吟唱的“一清見底”的我們水一樣的詩情與性靈,既然這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可見“清純”?對,棄圣絕智,像老莊所說做到棄圣絕智,返璞歸真,那么人類會重返“一清見底”的清純,會更貼近自然,貼近自己的生命,貼近每一個成長的夢境。那就給我們自己留一點點干凈的水吧!
五、課堂練筆
在作者的記憶中,尋找你最喜歡的加以賞析,說說美在哪里。在你的成長的記憶中,有沒有與水有關的生活片段猶如夢境,寫出來。題目自擬。
板書:
給我一點水
--張曉風
愿望:擁有清澈的水
情懷:愛水敬水
夢境:文學生命成長
現實:渾濁惡臭 不堪濯足
找尋:棄圣絕智 返璞歸真
劉維萌
[《給我一點水》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蜻蜓點水的造句
2.蜻蜓點水成語解釋
3.蜻蜓點水同義詞
4.蜻蜓點水是成語嗎
9.蜻蜓點水的近義詞
10.高一數學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