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經出臺了,很明顯,大大地加重了語文的分量;而作文在高考語文中占了半壁江山,那么我們在高考中,怎么能夠考出令自己滿意的分數呢?
作文教學的現狀概況
作文教學一直是困擾廣大語文教師的一個大難題,因為我們現行的語文教材沒有系統的作文教材,我們只有閱讀教材。而我們語文老師呢,怎么教作文呢?語文教師大多是沿襲這樣一個陳舊的訓練模式,即“出題--作文--批改--評講”的模式,四步循環模式。
作文教學基本上處于一種無序、 低效的狀態,可想而知, 結果是什么?學生寫得苦, 老師改得累,成效并不好。 學了十多年作文,到了高考,還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為什么高考的時候,絕大部分的文章都得那么低呢?我曾參加過二十多年的高考語文評卷工作,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絕大多數的高考作文,
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文章,所以不可能得高分。這些現象都說明什么,我們的中小學的作文教學是不成功的。
多年來,有許多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改革的道路上艱辛地探索,總結出不少寶貴的經驗,摸索出不少成功的訓練途徑,每年都有大量的作文指導書籍出版。但是,文章寫得好的學生為數仍然不多。怎么樣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這仍然是困擾我們作文教學的一大難題。
作文難寫, 作文難教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解決。作文教學的“病根”究竟是什么?怎么樣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作文教學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筆者在四十余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此形成 了幾點基本的認識。
作文教學理念上的誤區
在作文教學理念上的誤區,這是最大的誤區。在作文的教學 理念上,有幾個最根本的問題沒搞清楚:為什么要讀書呢?讀書的目的就是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樣的,為什么學作文呢?為什么寫文章呢?就是學做人。寫文章學作文,就是為了學做人學做事的道理;寫文章我們就是談怎么做人,談怎么做事。
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著力培養學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積累做人做事的經驗,提高學生做人做事所必備的四大品質,即人格品質、思維品質、審美品質和學習品質,具備這優秀的四大品質,才能具備很強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并不只是字詞句的運用能力。四大品質是寫作能力的根本,而字詞句的運用能力只是枝葉,枝繁葉茂來自于根深本固。
作文教學一直處于無序狀態
現在的語文教材只有閱讀課本,沒有真正系統的作文課本。雖然有些語文教材里有寫作教學內容,但是也是無序編排的。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意性很大,絕大多數語文老師沒有系統的作文教案。
大 多數老師就是按照“出題-寫作-批改-講評”四步循環模式在教作文, 無序的訓練就導致了低效、甚至無效的結果。所以學了十幾年,到高考的時候,仍然寫不出好文 章。作文本來應該有一套科學、 系統、 實用而有效的訓練體系,而且也應該有相應的作文教材,這樣才能變無序為有序、變低效為高效。
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
作文教學中還有一個重大的誤區,那就是學作文教作文都是為了考高分。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教育機構,都信奉兩個字--提分。
學生學作文是為了提分,教師教作文也是為了提分。于是,新的“考試八股”出現了,考試作文模板出現了。于是,生般硬套,生吞活剝,千文一式,寫出來的根本就算不上真正意義上 的文章,當然也提不了分,得不了高分,因為有經驗的閱卷老師是分得出文章的高下好壞的。當下大部分的應試文章我把它叫“四不像”。說是議論文,它是個議論文的框架:有提出論點、最后總結、中間有分論點, 好像是議論文;但是他的寫法,完全沒有推理論證,就是講幾個人的 故事來證明論點,這是記敘文的寫法。是議論文的框架,記敘文的內容, 所以叫“四不像”。
于是,又產生了新的誤區:作文難提分,不重視作文。在高三畢業班的語文教學中,甚至在高一至高三整個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普遍被弱化了。
現在應試教育是從初一高一就開始了,所以作文教學也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普遍被弱化了。
錯誤地理解“我手寫我心”
現在我們的語文界很流行一個觀點:就是“我手寫我心”。什么意思呢?寫 作文不要老師教,就讓學生自己寫,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寫。這是現在在大部分教育團體里具有代表性、而且影響面很大的一種觀點。
我不反對“我手寫我心”,我認為“我手寫我心”的提法并不錯,問題是理解錯了。怎么能不教呢?怎么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寫呢?那么“我手寫我心”的關鍵是什么?是“心”, 有什么樣的心,就會寫什么樣的文。我們語文老師教什么?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文心”,有部書叫《文心雕龍》,有了“文心”才能“雕龍”呀!
古人強調為文在于“明心”,“心茍未明,劬勞憔悴于章句之間,不過枝葉耳,無所附之而生。”(黃宗羲《南雷文定》卷三《論文管 見》)
寫好文章,首先是“明心”。怎么“明心”?那就要老師來指導,指導學生去讀書,從書籍里面去懂得或是從社會實踐中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去思考。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靈慧的、敏銳的“文心”,要提高 學生的人格品質、思維品質和審美品質,這就是作文教學的意義所在,目標所在,任務所在啊!
其次要講規矩。寫文章怎能不講規矩呢?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要講規距,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梁啟超在《作文教學法》里說:“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這是規矩范圍內的事。規矩是可以教可以學的。我不敢說,懂了規矩之后便會巧,然而敢說懂了規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又敢說不懂規矩的人,絕對不會巧,無規矩的,絕對不算巧。”
只講法和術而不講道
在作文教學中,老師都在探索作文教學方法,教學生審題立意的技巧,構思謀篇的技巧,造句修辭的技巧等等。然而,就是沒讓學生真正明白為什么要學作文。學生只知道,積累好詞好句,掌握寫作技巧,就是為了考試能得高分。然而,只是為考試而學作文,就得不了高分,不是僅為了考試得高分,而是為了學做人學做事而學作文,才能寫好文章,才能得高分。
好的作文是什么?是作者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 ,那才叫文章。這樣的文章, 才能得高分。從本質上講,我們寫作文不是個技巧問題,是人的綜合人文素質問題。文章的立意是和人的人格品質有關,怎么立論,想談什么道理,跟你的人格、你的理想、你的信仰、你的人生觀、你的價值觀、你對社會的認識、你對人生的認識,跟這有關。這只是立意,還有與人的情、 志、 理有關。有情的人才能寫出有情有味的文章。志向是什么?就是將 來想做什么樣的人,將來想做什么樣的事,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文章的構思謀篇和語言的運用呢?跟人的思維品質、審美品質有關,因為章法結構是由思維規律決定的。語言美不美跟人的審美品質、思維品質相關,而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在后面的章節中,我會詳細地談論這個問題。
簡而言之,明道方能得法。無論是學作文還是教作文,首先要注重“明道”,其次才是“得法”。
侯曉旭
[2017年新高考作文講座第一節:作文教學,先明其道]相關文章:
1.小作文教學課件
2.作文教學隨筆
3.中學作文教學課件
4.初中作文教學課件
5.作文教學課件
7.小學作文教學隨筆
8.想象作文教學課件
9.語文作文教學課件
10.桔子作文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