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新)語文第7單元第29課《核舟記》教學實錄及點評
上海市婁山中學 王榮
(說明:本教時為第二教時。據執教者講:第一課時,主要是教了一些字詞和難理解的句子,介紹蘇軾、佛印和魯直。具體的說,讓學生解釋每一句話。一個學生負責解釋一句,其他同學補充。這大概用了半節課的時間,然后歸納了課文中出現的幾個語法現象,一字多義呀,通假字呀,表示數量的句子翻譯的時候要注意的幾點呀,再講蘇軾、佛印和魯直這幾個人。)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叫《核舟記》。
師“核舟”是什么東西呀?
生:就是用核刻的舟。
師:說得大致不錯。(多媒體展示)
核舟是微雕的一種,它專門選取桃核(現在也有用橄欖核的)雕刻成長舟或小船。微雕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中最為精細微小的一種工藝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發絲上進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觀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歷代稱之為絕技。
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條船。這篇課文所寫到的核有多大呀?我們看課文,在哪里呀?
生:“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師:那么我要問問同學們了。這個“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長?“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兩顆黃米粒豎起來的長度。
師:那兩個黃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師:見到過黃米粒嗎?
(生搖頭)
師:他說“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還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嗎?
(生搖頭)
師:下面老師給你們看一樣東西。
(老師拿起一個橄欖核,給學生看。)
師:據考證,八分約為1.96厘米,二黍約為0.49厘米。老師手里拿的這個橄欖核,長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師把橄欖核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托著。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的表情都非常吃驚,意外。)
師:這是一個橄欖核,文中是用這么小的一個桃核來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經看得愣住了,請你來說說吧。
生:整個桃核非常修長……嗯……高度也不太高。
師:已經語無倫次了,是吧?(學生笑)
師:還有誰來說說看?
生:太小了。
師:那么在如此小的一個體積內,作者雕刻了多少內容?找找看。
生:“通計一舟,為人五,……為字共三十有四。”
師:這么多的內容,找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紙船都拿出來給我看看。
(學生課前已折疊好紙船,每個人將紙船舉起。)
師:你們都做好了紙船,下面把作者描述的內容都畫在自己的船上。
(學生開始認真地在紙船上畫畫,一邊畫一邊看課文。教師邊巡視,邊適當給以指導。)
師:同學們已經畫好了吧?畫完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請那位船最小的同學來說說看好嗎?
生:太多了,我畫不下。
師:你那個船比我這個還大一點吧。(教師又拿起橄欖核)你畫不下,有什么感受?
生:王叔遠太厲害了!
師:還有誰來說說?船大一點的同學。
生:在那么大的船上寫字畫畫都那么難了,他在那么小的桃核上雕刻,真是很厲害!
生:我覺得船大真的很好。
師:為什么?
生:我沒有他那么高的技術。
師:還有誰來說說?
生:我盡管是全部畫上去了,但是畫得相當難看。
生:在較大的船上畫已經很難了,可想而知,在1.96厘米長的桃核上刻東西是多么難啊。
師:剛才同學們都畫上了人物,有五個人,那么“情態生動”我們表現出來了嗎?
生:沒有。
師:我們到文中看看王叔遠的“情態生動”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三段的“神情與蘇黃不屬”,我覺得他把三個人的形象都雕刻得非常逼真,可以看出神態不相同。所以表現了情態生動。
生:從第三小節“魯直左手執卷末……如有所語”中的“如有所語”可以看出王叔遠雕刻得非常精細。人好像在說話一樣。
生:我找的是“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如果讓我來刻的話,刻一個臉就不錯了,他刻出來的那個人神情好像聽燒水聲一樣。基本上每個人刻出來的神情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
生:第三段,“東坡現右足,各隱卷底衣褶中。”我想他連“微側”這細微的動作都能刻出來,說明情態真的非常生動。
師:剛才同學們都覺得第三段和第四段表現了王叔遠雕刻的情態生動。我們先一起把這兩段讀一讀好嗎?一邊讀。一邊體會感受“情態生動”。
(學生朗讀)
師:王叔遠人物雕刻的奇巧。我們今天已經無緣得以一見了,卻能通過這些文字體會和感受到,這是為什么呢?
生: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字的力量,作者非常細膩而且很真實地描繪了船上這些他所看到的景象,比如“珠可歷歷數也”,“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橫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從這些我們就可以感覺到作者描寫得非常的細膩。
師:很好,這可以看出作者敘述得非常詳盡。你看,右手、右腳、左手、左腳都介紹得很清楚,是不是?因為有如此詳盡的敘述,我們才好像親眼所見一樣。魏學洢用大量的筆墨進行了客觀描述,在客觀描述中又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贊嘆,你能從字里行間找出這些贊美之詞嗎?
生:(齊答)“嘻,技亦靈怪矣哉!”
師:好,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他的贊美。還有,作者間接的贊美,你能找出來嗎?
生:“佛印絕類彌勒”,他情不自禁地認為佛印就像是佛一樣,贊美把佛印的神態描寫了出來。
師:很好,你能把這句話再讀一遍嗎?你就是魏學洢,你看到了王叔遠的雕刻如此精細。
(生朗讀)
生:從最后一段的“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可以看出,王叔遠雕刻那么多東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長的桃核,作者為他這種高超精湛的技藝表達出欽佩的感情。
師:欽佩之情你能讀出來嗎?(生有感情朗誦)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遠,……各具情態”,也表達了對王叔遠的贊佩之情。
師:來讀一遍。
生:“珠可歷歷數也”,用了一個破折號,是對前面念珠刻畫得精細發表贊嘆,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數出來。
師:好的,你來讀一遍,要把這種由衷的贊嘆的感覺讀出來。
師:王叔遠雕刻得如此精細。魏學洢在看的時候禁不住擊節贊嘆,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數的感覺,我們一起來把這種贊嘆之情讀出來好嗎?
(師生一齊帶著感情朗誦)
生:這里還有一句話“細若蚊足,勾畫了了”,這里運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腳一樣,突出了雕刻的精細。
師:你再讀一下。讀得慢一點,要把這種“了了”的感覺讀出來。
(生朗誦)
生:我現在覺得,其實課文里面沒有一句不是贊嘆!
師:啊,你有這樣的感覺了。為什么?
生:我看著看著。每一句都是說他雕刻很精細。很生動形象。
師:你理解魏學洢了。他看著這么精美的核舟。一邊寫,一邊肯定禁不住要發出贊嘆之情的。那么寫到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敘述描寫出來了。文章也該結束了,但是魏學洢仍然沒有收筆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內容統計了一遍。我們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生朗讀)
師:作者最后又進行了如此的統計,如此的鋪陳,你們覺得啰嗦嗎?
生:不啰嗦,他用實際的數字,從側面描寫了王叔遠技藝的精湛。
生:我覺得他作了一個很強烈的對比,從“為人五;為窗八”到“為字共三十有四”,用那么多的東西和“而計其長,曾不盈寸”作對比。
生:我認為他還是給讀者帶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前文如此細膩的描寫都是分開來寫的,從一個空間的順序來描寫的,也許我們看著并不覺得雕刻了多少內容,可是最后一段話一統計,我們就感覺到,哦,那么小的桃核,雕刻了那么多的內容。給讀者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師:我們看看,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人五;為窗八;為翁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句式看似非常單調,但是思想感情卻是--
生:(齊答)非常強烈。
師:強烈的什么之情?
生:(齊答)贊嘆。
師:再請一位同學把這種強烈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生朗讀,其他學生都沉浸其中)
師:好的,就是這么小的一個桃核(老師再拿起那枚橄欖核。展示給學生),雕刻了這么多的內容,王叔遠的技藝真是非常的高超、奇巧啊。王叔遠的這枚核舟,他沒有起名字吧?我們來給它起個名字好嗎?
生:游赤壁。
師:為什么?
生:因為第一段寫的最后一句話,“蓋大蘇泛赤壁云”,這枚核舟講的就是蘇軾去赤壁游玩的場景,所以為它起名為“游赤壁”。
師:哦,“蓋大蘇泛赤壁云”,原來王叔遠已經起過名字啦。那么大蘇泛赤壁。大蘇是誰?
生:(齊答)蘇軾。
師:蘇軾這里有了。在船頭。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師看不到啊!
師:“泛”字本義是漂浮。哪里表現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橫臥一楫。”舟子并沒有在劃船,而是讓船自己在漂。
師:舟子在干什么?
生:燒茶和搖蒲葵扇。
師:(笑)燒茶和搖蒲葵扇,這是一個人吧?還有一個人在干什么?
生:嘯呼。
師:那么這兩個人有沒有在劃船?
生:沒有。
師:舟子沒有司其職,說明船是怎樣的?
生:隨波逐流。
師:對,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赤壁”在哪兒?我也沒看到啊?
生:第二段中的兩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里面的句子。
師:是的,一枚小小的核舟,我們不僅看到赤壁,仿佛還看到了“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剛才老師朗誦的就是《赤壁賦》中的句子,多么優美的意境啊!我們不得不感嘆王叔遠構思的奇巧啊!
7
師: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兩件精品:一是王叔遠的雕刻杰作,另一個是魏學洢的這篇文章。如果沒有王叔遠,就沒有這么奇巧的核舟;如果沒有魏學洢。這份奇巧就不能保存下來。王叔遠用雕刻表現出“大蘇泛赤璧”這一主題,從而給人以藝術美感的享受。當然,我們享受這藝術美感的時候,還必須要感謝用文字將這“奇巧”體現出來的人--
生:(齊答)魏洢。
師:好,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約則裕 動則活 化則融-----《核舟記》評點
昆山國際學校 劉恩樵
前幾日,偶得上海市婁山中學王榮老師的《核舟記》教學實錄,讀之,頗為欣喜,確有為之一振之感。細讀,再酌,遂以《約則裕 動則活 化則融》為題述寫讀后體會。
一、約而裕
約,即簡單、簡要;裕,即豐富、寬綽。
以簡約來贏得豐綽,應該是一節好課的基本標準之一。
為了解析方便,筆者將王榮老師的課堂結構簡要劃分為七個部分(已有序號標出)。我們不妨簡單歸納一下這七個部分所示的教與學的行為。
1、導入。
2、看橄欖核
3、畫紙船
4、玩核舟
5、賞《核舟記》
6、品核舟之名
7、結語
從《核舟記》的大致的教學流程可以看出,這節課,環節完整而明晰,簡單而精當。先說課的開頭與結尾。在這節課上,我們沒有看到鳳頭,也沒有看到豹尾,課的開頭與結尾,僅僅就是一句極其簡單的敘述的句子,簡直樸素得一塌糊涂。其實,樸素本身就是一種方式,一種華彩。我們再看中間的幾個環節,看橄欖,感受核舟之小,畫紙船悟雕核舟之難,重點是“玩核舟”“賞《核舟記》”“品核舟之名”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節節加深,簡單明了,不枝不蔓。就說這節課的多媒體的使用也是簡單得體的。在這節課上,只是在說明微雕藝術的時候,出現了一處PPT的使用,簡單介紹微雕藝術,別的,也沒有頻繁更換一張張PPT,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簡易的流程卻給了課堂師生極大的思維空間。如果說,這節課既沒有鳳頭,又沒有豹尾,但是,卻有豬肚。在“看橄欖核”“畫紙船”這兩個環節的蓄勢之后,豐厚綽裕的內容全集中在“玩核舟”“賞《核舟記》”“品核舟之名”三個過程之中,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對核舟以及《核舟記》之美、之精、之絕的體會可謂入心入肺,“讀”透紙背。
穿衣,寬大則舒服;舞臺,寬敞則舒展;思維,寬松則靈動;課堂,寬綽則厚重。我們不宜把課堂處理得密不透風,密匝無隙。簡單一點,舒緩一點,從容一點,也許只有這樣,課堂給學生的滋潤才會真切與透徹一點。
二、動則活
從《核舟記》的課堂實錄來看,我們可以簡單概括一下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情況。
其一,把一個橄欖核放在一張紙上,拿給學生看。
其二、讓學生在自己折的紙船上照著課文上寫的畫畫。
其三,讓大家說,比照王叔遠的核舟你有什么感受。
其四,讓學生說說《核舟記》的文字的力量。
其五,讓學生說說對“大蘇泛赤壁”的理解。
其六,讓學生不斷地朗讀文章的句段。
所有這些,我們都可以理解為教師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工藝品的精巧”,而采取的方式方法,這就是“活動”。盡管本節課上的這些的活動可以再改進,但是,活動,確實使得課堂不悶不僵,學生有活氣有活力。
我們不妨梳理一下《核舟記》第二課時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這一課時,在第一課時學習語言的基礎上,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核舟的精巧,從而感受到中國工藝品的精湛藝術,讓學生“體驗”而不僅僅是“認知”,這是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那么,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完成這樣的內容,教者以“活動”為主要的教與學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
讓“活動”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要形式,這是近來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突破。李海林提出了“活動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形態”新概念,王曉春也在他的新著《語文課,如何是好》一書中給出了許多“語文課堂活動”的實踐案例,王榮生更是把“課堂學生活動”作為“有效的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
我們可以這樣來大致描述語文課應有的策略:“語文課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應該主要教‘體驗’--主要方式是‘搞活動’。反過來也可以這樣歸納:語文課為什么要‘搞活動’?因為教‘體驗’的需要,‘體驗’的最好辦法就是‘搞活動’;那語文課為什么要教‘體驗’呢?因為語文課的最終目的是要教學生會用語文,教學生用語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體驗’一番。”(李海林語)
所以,語文課堂,以活動的形式呈現,這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策略,更是讓語文課活起來的法寶之一。這是我們應該重視的新觀念。
三、化則融
依我看,“化則融”是本課教學的最大最顯著的特點。
無論是核舟,還是《核舟記》,對初二的學生來說,不能不說是“陌生”的。這種“陌生”,也許就是熟視無睹,熟視無感,抑或是一看便知卻又看而不知。
因此,如何讓《核舟記》這短短的五百多字所包含的意蘊,打個比方就是《核舟記》的中“珠璣”去塵生光,讓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珠璣之芒,這并非易事。
王榮老師做的就很好,其功夫全在一“化”字上。
化,即通過一些恰宜的方式,“讀”透紙背,讓文字鮮活起來,柔軟起來,溫暖起來,閃爍起來,不再是堅硬冰冷無味的筆畫的組合。
我想,許多教師的課堂在“大蘇泛赤壁”這五個字上一定沒有什么著力。但是,王榮老師不是這樣。他對“泛”字的引導可謂“化”到極致。
師: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師看不到啊!
師:“泛”字本義是漂浮。哪里表現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橫臥一楫。”舟子并沒有在劃船,而是讓船自己在漂。
師:舟子在干什么?
生:燒茶和搖蒲葵扇。
師:(笑)燒茶和搖蒲葵扇,這是一個人吧?還有一個人在干什么?
生:嘯呼。
師:那么這兩個人有沒有在劃船?
生:沒有。
師:舟子沒有司其職,說明船是怎樣的?
生:隨波逐流。
師:對,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
真是精彩!一個“泛”字被化解得如此精到。
其實,對“泛”字的化解只是微觀上的一則例子。可圈可點的還有許多。請看下面一段。教者緊扣“作者間接的贊美,你能找出來嗎?”這個主問題,一下子把《核舟記》的大段文字“化”開了。
師:好,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他的贊美。還有,作者間接的贊美,你能找出來嗎?
生:“佛印絕類彌勒”,他情不自禁地認為佛印就像是佛一樣,贊美把佛印的神態描寫了出來。
師:很好,你能把這句話再讀一遍嗎?你就是魏學洢,你看到了王叔遠的雕刻如此精細。
(生朗讀)
生:從最后一段的“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可以看出,王叔遠雕刻那么多東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長的桃核,作者為他這種高超精湛的技藝表達出欽佩的感情。
師:欽佩之情你能讀出來嗎?(生有感情朗誦)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遠,……各具情態”,也表達了對王叔遠的贊佩之情。
師:來讀一遍。
生:“珠可歷歷數也”,用了一個破折號,是對前面念珠刻畫得精細發表贊嘆,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數出來。
師:好的,你來讀一遍,要把這種由衷的贊嘆的感覺讀出來。
師:王叔遠雕刻得如此精細。魏學洢在看的時候禁不住擊節贊嘆,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數的感覺,我們一起來把這種贊嘆之情讀出來好嗎?
(師生一齊帶著感情朗誦)
生:這里還有一句話“細若蚊足,勾畫了了”,這里運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腳一樣,突出了雕刻的精細。
師:你再讀一下。讀得慢一點,要把這種“了了”的感覺讀出來。
(生朗誦)
生:我現在覺得,其實課文里面沒有一句不是贊嘆!
師:啊,你有這樣的感覺了。為什么?
生:我看著看著。每一句都是說他雕刻很精細。很生動形象。
師:你理解魏學洢了。他看著這么精美的核舟。一邊寫,一邊肯定禁不住要發出贊嘆之情的。那么寫到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敘述描寫出來了。文章也該結束了,但是魏學洢仍然沒有收筆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內容統計了一遍。我們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生朗讀)
請再看對““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一句的化解。一個普通的句子,當古代的度量單位與現代的度量單位簡單地一個換算,再加上“橄欖核”的加入,一句無味的數字,一下子出現了表情,帶上了溫度,被延展得通透明白。
師:那么我要問問同學們了。這個“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長?“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兩顆黃米粒豎起來的長度。
師:那兩個黃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師:見到過黃米粒嗎?
(生搖頭)
師:他說“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還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嗎?
(生搖頭)
師:下面老師給你們看一樣東西。
(老師拿起一個橄欖核,給學生看。)
師:據考證,八分約為1.96厘米,二黍約為0.49厘米。老師手里拿的這個橄欖核,長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師把橄欖核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托著。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的表情都非常吃驚,意外。)
師:這是一個橄欖核,文中是用這么小的一個桃核來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經看得愣住了,請你來說說吧。
生:整個桃核非常修長……嗯……高度也不太高。
師:已經語無倫次了,是吧?(學生笑)
師:還有誰來說說看?
生:太小了。
點評:
如果說,《核舟記》第一教時是“語言學習”的話,這只是疏通詞句意思而已,這種語言學習只是堅硬的寡味的無趣的,學生是感受不到文字的魅力的。但是,這一教時就不一樣了。經過這一教時的學習,《核舟記》的這些“之乎者也”一個個都鮮活起來了,都站立起來了,甚至字里行間都流淌著帶有溫度的清泉,綻放著帶有五彩的花朵。這500多顆字中已經彌漫出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沁入學生的心脾。
文字的“化”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融”,融匯,融通,融合,融洽。打個比方,這就是“生米煮成了熟飯”,一個個生硬的米粒經過溫度與水的催化融和在了一起,散發出香濃的味道。
王榮老師的《核舟記》第二教時的教學,從其實錄來看,可斟可酌可商可榷的地方應該說也是有的,但是,一節課,能夠讓我們有一些耳目一新之感,能夠讓我們有為之一振之感,這也是極其可貴的。俗話說,課堂是遺憾的藝術。但是,我們是不是多來關注一些“不遺憾”的地方,以“不遺憾”的積極效應去漸漸減少遺憾的存在呢?這也許正是我們評課的一個基本立足點。
侯曉旭
[《核舟記》教學實錄及點評 (滬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核舟記》教案
4.核舟記原文及翻譯
6.核舟記原文及譯文
7.核舟記教學課件
10.讀核舟記有感優秀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