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積累《論語》的相關文學常識。
2.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涵,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學習重難點】
1.能理解和會運用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培養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學法指導】
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聯系實際,加深體會。
第一課時
【自學互助】
1.自學要求
(1)積累文言字詞,了解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現象。
(2)結合課下注釋,準確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背誦默寫。
(3)熟記本課相關文學常識,
(4)完成自學檢測,并在小組內交流展示。
2.教材助讀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省曲阜市)。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論語》,我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仲弓,子夏,子貢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潤色。故漢儒曰:章句發明始于子夏。
3.自學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論語( ) 不亦說乎( ) 不慍( ) 三省( ) 曾子( ) 篤志( )
傳不習乎( ) 不逾矩( ) 曲肱( ) 罔( ) 殆( ) 簞( )
(2)結合課下注釋與工具書,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古今異義】
①學而時習之 時: 習: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 三省:
③溫故而知新 故: 新:
【詞類活用】
①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作狀語,譯為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作狀語,譯為
③傳不習乎 傳,動詞活用為名詞,譯為
(3)寫出并解釋文中出現的通假字。
(4)結合課下注釋,翻譯下列句子,并用/給句子劃出正確的停頓。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我的疑惑
【展示互導】
(請教師根據學生學情,結合“自學互助”環節,確定展示的內容和方式。)
第二課時
【質疑互究】
1.預設問題
(1)本課所選十二則《論語》,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請分別找出相應的句子。
(2)找出本課中出現的成語并解釋。
(3)歸納名言警句
①用于學習態度:
②用于學習方法:
③用于品德修養:
2.生成問題
【檢測互評】
1.《論語》是記錄 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 時期魯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統治者尊為“ ”,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 ”。
2.“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 、 、 、
“五經”指 、 、 、 、 。
3.請用原文填空。
(1)學而時習之, ? 有朋自遠方來, ?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 。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 。
(5)“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文中孔子的話: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溫故而知新
B.吾日三省吾身
C.飯疏食,飲水
D.可以為師矣
5.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學而時習之
B.溫故而知新
C.人不知而不慍
D.擇其善者而從之
6.經過了兩千多年,孔子的話仍然閃爍著奪目的光彩。請從文中選擇一則,結合生活體驗談談對你的啟發。
【總結提升】
班級: 小組: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論語》十二章 導學案]相關文章:
1.論語十二章教案
4.《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