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那兒,多余的東西是沒有的--《祝福》備課與教學手記 (教師隨筆)

發布時間:2016-6-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肖培東

2016年7月10日-11日,“南菁杯”全國魯迅作品教學專題研討會在江蘇省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舉行。特級教師黃厚江、鄧彤、肖培東,青年名師、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獲得者劉鐵梅、向浩、徐杰,江陰名師胡學英等將分別執教不同學段、不同文體、不同課型的魯迅作品教學展示課。我執教魯迅的經典小說《祝福》。

“魯迅作品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語文課堂肩負著繼承、弘揚魯迅精神及其思想的重要使命,引導學生讀懂魯迅作品、讀懂魯迅,是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寫在會議邀請函上的這段話讓我肅然起敬,可是,一節課,能教《祝福》什么?。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能形容我此時的苦悶的,還是魯迅的話。

沉默,可是面對講臺,我終將開口。

我撫摸著魯迅的每個黑色的字,每個帶血的標點,想著那無邊的黑夜和黑夜里的點點微光。這代表了迄今為止文化啟蒙的最高成就的小說,是魯迅對中國國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時表現了對他們的深沉的愛,無關華麗,更無期期艾艾,有的只是深刻到靈魂里的沉痛與悲涼,無論哪一段都是那么精致厚重見盡匠心。45分鐘,我要做出怎么樣的取舍?七月,窗外自然沒有瑟瑟作響的雪花聲,想著那如泣如訴的血淚控訴,想著課堂上我必須要穿梭的疼痛和清醒,我怎么也不能漸漸的舒暢起來。

祥林嫂要講,這個世界上最為悲慘的女人,我們必須要痛苦地走進她的靈魂世界。她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是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悲劇的化身,歷盡了塵世間所有的痛苦,帶著滿心的屈辱與傷害,終是離開了。由人世推向地獄,由人變為非人,世上已沒有更大的悲慘了,可我們又必須在課堂上咀嚼她的苦痛,賞鑒她的悲劇,說著她的一嫁再嫁,說著她的可憐的阿毛,說著她間或一輪的眼珠,說著她風雪中的茫然四顧,這一種文明的玩味,又是怎樣的冒犯!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自私冷酷的魯四老爺要講。“你放著罷,祥林嫂!”滅絕了祥林嫂的最后一絲希望的四嬸要講。“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善良的幫兇柳媽如此的詭秘一說,要講。“也許有罷,--我想。”不是兇手的兇手的“我”更要講。圍繞在祥林嫂周遭的空氣,各自深陷于不同而又相同的無知和可悲的境地,魯鎮的每一雙缺失光亮的眼睛都想講。不講,怎么能感受這芥子般的女人在濃濃黑夜里的必須要死、非死不可的悲慘?不講,又怎么能聽到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知識分子內心的掙扎、徘徊、憂慮和無奈?

魯鎮的三次“祝福很精彩,對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寫很入神,四嬸三次禁阻祥林嫂碰祭器的呵斥很關鍵,失去阿毛后的三次自責催人淚下,魯四老爺三次“然而”“可惡”空白中有深意,魯四老爺的三次皺眉,長工的“三句對答”,魯鎮的四場飛雪,五張神奇的賬單,祥林嫂的眼睛,魯四老爺書房里半副對聯,文章的題目“祝福“,甚至祥林嫂的挎著的破竹籃,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的淘米籮……我都想講!

人物,情節,環境;手法,語言,敘述視角,線索安排;悲劇探因,多元主題,復雜人性……遏制不住的表達念頭,都想告訴學生作家偉大如此!

讀《祝福》,讀到我內心一片凄惻,也讀到無限感動!魯迅,怎樣的匠心!

可我只有45分鐘!

《祝福》又是一篇怎樣經典又偉大的小說!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卡爾維諾對經典的闡釋,說出了我對魯迅《祝福》這樣一篇小說的全部敬畏。

年輕時候的讀書,大多奔著情節而去,就像少年時候看電影,但凡有沖鋒號吹起,紅旗飄揚,就會熱血沸騰,止不住地叫好。歲月流逝,當人生必須經歷滄桑和顛簸,當靈魂必須浸透苦痛潤澤,當我們對人世對人心有著真切的體驗和感受,讀書,尤其讀經典,才會慢下來,在字里行間尋找心靈碰撞與共鳴,對作家的精心營構才會有真誠深刻的玩味。最初讀書,并不去細想,魯鎮的人們在祥林嫂第二次做了魯四老爺家的女工后,為何還爭相往她的“傷口”上撒鹽,極盡逗弄、挖苦、嘲笑、恐嚇之能事。而今,看看這同樣冷漠自私的社會,看看同樣退縮圍觀的你我,才知道內心麻木、人性冷漠其實比生活貧窮更可怕!披文入情,見微知著,讀懂魯迅,才能讀懂我們自己,讀懂我們這個時代的弊病。慢慢咀嚼,作品之精彩高妙才能真正落盡眼里心底。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在不知增價了否?”為何點出這清燉魚翅?祥林嫂每月工錢五百文,“一盤魚翅”就吃掉了祥林嫂兩個月的工錢,還有“我”和祥林嫂交流時諸多省略號,又是怎樣體現了“我”的孤獨、彷徨、不安與無助?“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祥林嫂死得那樣悲慘,而“我”為什么還會“懶散而且舒適”呢?祥林嫂風雪中提著的竹籃,是否是她唯一的慰藉?“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冷漠的話語中,我們能看到怎樣的世道和人心,祥林嫂正是這“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的祭壇上的犧牲品。《祝福》,絕不僅僅止于對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的控訴。讀書,鑒賞就是不斷的發現,“這是一個不斷接近作品本體,又不斷豐富其內涵,卻永遠也沒有終結的過程”(錢理群語)。

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匠心獨具。很多的妙處,只有沉潛文字中才能體悟。文字是傳情入理并帶有溫度的表達,非用心體會不能感受其真妙。“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摩挲其中,這“走”這“無論”“決計”是怎樣的一份離開與掙扎,逃避與向往。“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會,四嬸這才驚叫起來。沒有對祥林嫂的擔憂,不見對人的同情,一聲驚叫只是為了米,于是“大家分頭尋淘籮。她先到廚下,次到堂前,后到臥房,全不見掏籮的影子”,如此詳細地寫著尋找淘籮,人之肆意踐踏可有可無至此,“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就不足為奇。

缺失溫暖,滋生冷漠的社會,終將人人都成為祥林嫂。讀書,讀到我們清醒又痛苦,淚水又希望。《祝福》,說的難道就是那個遠去的黑暗嗎?

魯迅說:“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決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這“活起來”,就是讀書的大境界。

教學,也要活起來!

我曾經這樣“活”教過這篇課文。

“至于肖培東老師,我聽他上《祝福》時采用模擬法庭的形式,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當時我曾邀請他到溫州二十二中上公開課,同時來上課的是武漢的一位特級教師,培東毫不遜色。那時我就說培東遲早會評上特級教師。”

浙江省著名特級教師、語文前輩唐承彬老師在回顧他在永嘉的教育教學活動時寫下了這樣一段話。那堂《祝福》課,快有20年了吧,是我剛走進永嘉中學執教高中語文的一堂公開課。年輕,上課總愛琢磨點新東西,形式上鼓搗點花樣。模擬法庭“誰是兇手”,大概是這樣的,一位學生扮演祥林嫂做原告,多位學生分別扮演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我”等,然后由“祥林嫂”控訴,要求同學們從文中找出相關證詞……“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里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作家丁玲說。我已經想不起來20年前的滿樹繁華,課堂上的熱鬧激昂依稀眼前。所有的青春都有過如此的熱烈和率性,站在今天的時光里眺望20年前的語文教學,我甚至都有種隱隱的羨慕。有時候,語文教學是不必太較真的,一個語文老師的成長是需要有過一段自由的創造的時光的。那堂課其實也是很有勁的,雖然今天再來審視多少有些幼稚(這樣的教學演繹好像更適合初中的課堂),但緊裹在其中的創造心卻是一個語文教師成長路上最可貴的。“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蕭紅喜歡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自由生長的樹,只等以后讀懂了語文的心思,天空就會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祝福》讀多了,就覺得魯迅并沒有在文章中表示要“憎恨”誰,要“愛護”誰。法庭辯論式的教學多了點強暴力,細想想,誰都是兇手,誰又都是受害者,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魯迅作品我覺得才是真實的。《祝福》教學,拋棄主義,撿起人性,告訴孩子魯迅是一個“真”的人。

后來,喜歡上某篇論文里的這樣一句闡釋“祥林嫂,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教學便順著“春天”去推進。為什么說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一番梳理,我們就會發現祥林嫂生命中幾個“關節”都安排在春天發生,具有深邃的象征意義:麗春之日,丈夫去世;孟春之日被賣再婚;暮春之日,痛失愛子;迎春之日,寂然死去。春天,本是寓意著新的生命的誕生,是一個新的開啟。而祥林嫂。卻在其間頻受打擊和摧殘,寂寞枯萎至熄滅。丈夫是她的春天,孩子也是她的春天,可是祥林嫂的春天一個個離去,所有的希望、期盼都化為泡影。“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這種毀滅,若是走在“春天”里,就顯其悲哀。

這個“春天”的教學設計給了我很多自得,可是很快就發現,互聯網時代,《祝福》教學,早已經是“春色滿園”。這個“沒有春天的女人”,也在“春天”中泛濫流俗了。

那么,這次,《祝福》,我想怎么教呢?

弱水三千,我取一瓢飲。

45分鐘,你講任何的精彩點,都會走失其他的精彩。經典,永遠是講不盡的,而且,任何一種定勢的教學,都有可能將學生的思維硬性納入凝固化的定論中,從而阻止了他們對文學作品的創造性開發。如同《孔乙己》的教學,切入點很多,“手”“酒”“臉”“錢”“笑”“長衫”等等,選擇其中的一個,其實是為了幫助學生走向其它。《祝福》的教學也是如此。經典作品的精彩,在于你永遠想講精彩,在于你不停地在教學中衍生精彩。既然這樣,就教給學生發現精彩品味精彩的方法,給他們一雙慧眼去妙識經典處,深入文本魂吧。“在我的心目中,語文課就是教讀課。‘教讀’,就是教學生讀書并使之達到‘不需要教’的最終目的。”(錢夢龍語)如此,簡化《祝福》教學的繁雜冗長,不刻意掘深《祝福》的文本深度,點面結合,“有預謀地擺脫學生”,由扶到放,由教而學,提升學生的閱讀小說的能力,把《祝福》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去閱讀思考。

我是從契訶夫的言語中找到這“一瓢”飲的。

“在小說里不要有多余的東西。這就如同在戰艦甲板上一樣,那兒多余的東西是一樣也沒有的。”

《祝福》中精彩無數,即為弱水三千,一個場景,一個道具,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它們都在小說的文字深處,也都在戰艦甲板上,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值得反復咀嚼深加品味的。結合《祝福》一文,談談你的理解。讓學生找出甲板上絕不多余的小說細微處,把閱讀學習交給學生。

只是,教師必須要有所引導有所示范,也就是說,教師在放手之前先要扶著帶著學習,和學生一起充分閱讀品味《祝福》中的某一點精致。祥林嫂是文本的主角,聚焦核心人物,理解祥林嫂的悲慘遭遇感悟悲劇意義才是有限時間內的最大化閱讀。魯迅先生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她的眼睛。”《祝福》中魯迅對祥林嫂眼神的刻畫,生動地體現了祥林嫂性格的發展過程,鮮明地表現了她內心世界的深刻變化,從而印記著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細讀文章,我們就不難發現,作者多處描寫了祥林嫂的眼睛:順著眼--眼角帶淚--眼睛無神采--直著眼--大黑圈--眨著眼--分外有神--凹陷下去--間或一輪……小說描寫祥林嫂的眼睛達十二次之多,但字數不多,惜墨如金,通過對祥林嫂悲劇人生中幾個重要轉折時期眼神變化的描寫,通過眼睛,透視人生苦難,把祥林嫂震憾人心的悲慘命運一步步地推到了高潮,深化了作品的主題。“畫眼睛”,更能給讀者一種心靈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

一圈眼神細品味,寫盡人生最苦悲。身份、處境、性格、遭遇、精神狀態、心靈的傷痕、造成她悲劇的黑暗社會……她的眼睛,再用她的眼睛窺視周圍的人和那個世界。

畢飛宇先生在魯迅文學院高級研討班上演講時說:“我只能說,魯迅先生太會寫小說了。”讀懂祥林嫂的“眼睛”,尋找小說更多的“眼睛”,見微知著,以點帶面,課堂簡單如此!

祥林嫂的經歷--祥林嫂的眼睛--《祝福》里更多的不多余的傳神的“眼睛”,這就是我的45分鐘《祝福》教學內容。

簡簡單單,多余的東西是一樣也沒有的。我希望,課堂也朝向這樣的方向。

“讀懂魯迅作品,弘揚魯迅精神。”這是本次魯迅作品教學研討會的宣傳口號。魯迅作品很難讀懂嗎?讀到什么程度才算讀懂?我們與魯迅有著怎樣深的隔膜?中學語文課堂,需要怎么樣的教學,才能把魯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我覺得去掉“懂”字,就改成“讀魯迅作品,悟魯迅精神”,是不是更適合中學生?

錢理群先生曾經在南師大附中開設“魯迅作品選讀課”,在談及教學目標時,他認為首先要告訴孩子的是“魯迅是一個‘真’的人”,要講一個“真的”魯迅,其次要強調魯迅是真正的語言大師,中國現代漢語的語言大師。“雖然讀魯迅作品開始時會覺得很困難,但讀多、讀久了之后,你會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你會流連于魯迅建構的漢語精神家園中,這也是人生之一樂事。”(錢理群《名作重讀把魯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錢理群先生的這段話,很值得我們中學老師思考,“我不要求學生完全懂,我只要求學生知道魯迅很豐富,魯迅作品很有趣”。“讀懂魯迅作品”,就必然會要求教師“教懂魯迅作品”,這壓力,太大,也不實際,閱讀魯迅是一輩子的事,常讀常新,讓學生因為我們的課喜歡上閱讀魯迅作品,才是最實際的教學目標。

讀魯迅作品,悟魯迅精神。

我望著會場舞臺上大大的會議背景,魯迅裹著一片黑色,用冷峻的目光審視著過去、現在和未來,而在背景畫面右上角處,一枝綠色的柳條斜伸出來,給這片凝重和肅穆添上一絲生機和暖意。仔細凝望,一只蟬伏在綠柳葉上,它在想什么,它在歌唱什么,我突然感動起來。《祝福》教學,也是與魯迅相遇,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從文本深處找出這一只只小小的蟬來,聆聽它們的鳴叫,聽出它們的凄厲,更聽出它們的期待吧。

讀《祝福》--懂“眼睛”--找更多的“眼睛”,課堂,沒有多余的東西了。

魯迅,遙遠的一只溫暖又敏銳的蟬,我們,是否能在細小處尋找到他歌唱的痕跡!

7月11日那天,《祝福》的教學效果出奇的好。

最讓聽課老師驚訝的是學生安安靜靜讀書的15分鐘!

“我都憋死了,那安安靜靜的15分鐘。你怎么就沉得住氣?”朋友滿眼的驚訝,夜風暫息,安安靜靜的,像極了我課堂上的15分鐘。

我笑了笑:“語文課不就是這樣的嗎?”

“可那是多大的場面啊!《祝福》又是多長的文章啊!你怎么就能做到如此淡定,而且后面效果還那么好?”

我還是笑了笑,淡淡的,思緒很快又回到了《祝福》的課堂。

江蘇江陰南菁高中,古樸幽遠,是當地很有名的一所高中,文化底蘊深厚,學生都是各所初中的優分生。走進《祝福》課堂和我一起讀魯迅的是今年剛考進來的新生,也就是剛初中畢業等候高中召喚的學生,他們會讀出怎么樣的《祝福》呢,望著稚氣未脫的他們,我淡淡地想。

“《祝福》這篇小說近萬字,你都讀出了什么?”我必須檢閱一下他們的初讀。臺下是黑壓壓一片,我看過去,怎么就看成了魯迅小說里常有的那種擁擠和濃黑。

“我讀出這個祥林嫂受封建禮教束縛,抗爭又不被理解,終于在這個封建禮教充斥的社會以及人們的冷漠中被折磨致死的這樣一個悲劇。”第一個學生的回答,用的是一個長句,語言連貫不做停歇。這很明確地告訴我這批學生讀過作品,而且會讀書。

“我從這篇文章中讀出的是人情冷漠、對這種女性的不包容、鄙夷、侮辱。”一絲冷意,我驚訝于這個“不包容”,極概括,極深刻。

“封建社會中,祥林嫂雖然有反抗,但最終屈服。不過她屈服的過程中,以及受到精神的打擊,所以說最后就去世了。”男生的話語顯然沒有組織好,關聯詞的連接很隨意,但情節、主題以及態度均在其中。

“當時下層一個女性的死亡,社會是毫不在乎的。”

有思想的學生,有見地的學生,能讀書的學生。他們的眼睛亮亮的,是思索的,有著閱讀的光芒。這個年齡的孩子,我在課堂上問小說初讀體會,往往喜歡回答情節,也就是寫了哪些事情,一般不太從理性上做正面回答。但是,眼前的這批學生,語言簡練凝重,多能一針見血,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極強。但強于思辨說理,也有可能失之閱讀浮躁,對小說情節和細微處的關注不夠。我掃描了幾個學生手頭的文章,發現幾乎沒有什么圈圈劃劃的,閱讀,是要有痕跡的,論說的深刻不等于細節的入駐。“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讀懂魯迅作品,還是要“讀”字當先。

“這堂課,先讀文章。這么長的小說,你得要慢慢讀,關鍵的地方還得要想一想。在讀的過程中,想想并整理一下這篇小說寫到的祥林嫂的經歷。最重要的是,你得拿著筆劃出你認為小說當中讀著覺得特別有意味的句子。開始。安安靜靜地讀。”

這樣,就有了令你驚訝的安安靜靜的15分鐘。

江蘇金軍華老師認為:“這是能量在蓄積,智慧在開啟,情感在醞釀,接踵而來的是波瀾的起伏,浪花的迸濺,飛瀑的歡笑。”這15分鐘,深圳向浩老師認為是他的教學信仰之一。

學生們拿起筆靜靜地讀著,我輕輕地踱著步子,在幽靜的森林中凝望著。不是只有熾熱和喧囂才能激發生長,寂靜中自有生命的勃發。整個會場靜到極致,下面的老師們在做什么,我真希望你們也是在靜靜地讀書,雖然心里有著很大對我的擔憂。真的,你們善意的擔憂我都能接收到。可這一刻,別多想,就這樣靜靜地,享受我們閱讀得好時光。陳丹青說:“讀書是一件很安靜的事情。”余華也說:“寫作與閱讀,都是冷清的,但這樣的狀態卻像海底激流,始終洶涌澎湃。”教學,很多東西不能提前,閱讀,很多時光不能省略。

他們劃著一句一句,沒有交頭接耳,只有內心與文本的碰撞。時間凝滯,閱讀的思緒流淌成河。

我很陶醉,記憶中蠶食桑葉或者細雨浸潤泥土的聲音,又一次生動地飄來。這15分鐘,會還我們更廣闊更深邃的15分鐘!我相信!果然,讀書后,他們竟自己找出了文章中更多的眼睛:祥林嫂的傷疤,祥林嫂說阿毛,四叔的書房,長工的淡然,魯鎮的風雪,祝福的隆重,“我”的支支吾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花朵爭先綻放時,我更想念那涌動生命的寂靜的大地。

許久沒有這樣的感受了,喧囂塵世中,我們太缺失這樣的安靜了。

這個時代,安靜讀書已經成為一種奢侈。

那么,這15分鐘,會不會是我語文教學路上的一個進步呢?

可是課堂,還是要有多余的東西。

好的課堂,更必須要有多余的東西。

比如空谷無音,比如漣漪四起,比如節外生枝,比如風云突變。

生動的課堂,是個危機四伏的地方,那些嚴格按照預設指令和程序出發與到達的課,只強調了知識的靜止結果,卻忽視了思維的動態生成。一節課是否好課,關鍵還要看學生的思維狀態怎樣,要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否有實實在在的收獲、提升,這樣,課堂就不能僵化為純粹的預設,也不能無邊成不可抑制的生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隨機生成的過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每個文本都是獨立的文本,每個閱讀又都是獨立的閱讀,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種獨特,就會衍生出預設外的珍貴的“多余”。 教師,就要在各種不在教學預設內的“多余”中清醒判斷,敏銳捕捉,掘出珍奇。

《祝福》教學中,我問學生的初讀體驗時,一學生回答的原話是這樣的:“我讀出了在這個封建社會中,祥林嫂雖然有反抗,但最終屈服。不過她屈服的過程中,受到精神的打擊,所以說最后就去世了。”學生的這個回答,語言頗為跳躍,但仔細聽,我們能聽出《祝福》一文的情節、主旨以及讀者態度。此時,我做了看似“多余”的一個追問:“你用一個‘去世’這個詞來說(祥林嫂的死亡),書上(原文)是怎么說的?”魯鎮上的人,對祥林嫂的離去,是不用“去世”來說的。短工先說“老了”,然后淡然地回答說“還不是窮死的”。四叔呢,更是高聲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對生命的漠然冷酷甚至詛咒盡在其中,祥林嫂如草芥般的存在也就刻畫得形神兼備了。可是這個學生對祥林嫂是有同情的,他自覺地用”去世“來解說死亡和離去,這就是對小說底層人物悲慘命運的同情了。這一追問,多而不余,學生對小說人物和主題的理解就在斜枝橫生中的停留中得以加深。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的過程,我們常常會囿于原有的教學設計或者時間限制不敢放手走向陌生路徑,這其中自然也有教者的判斷模糊或選擇猶豫等原因。上完《祝福》,我還是覺得遺憾,有幾處可貴的能拓深文本閱讀的契機還是失之于猶豫。比如一男生有很精彩的發言:“悲劇過后世界還沒有變。”這一充滿哲理的評論贏得滿場掌聲,此時我更應該順著一問:“你怎么知道悲劇過后世界沒有變化?你是從小說的哪些地方讀出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不變化的?”這樣,就會引導全班學生再入小說語言深處,讀讀祥林嫂死后眾人的冷漠反應,思考首尾祝福祭祀的場景以及氛圍的描寫作用,探討“我”的矛盾困惑等等,小說的主題理解就會更實更深。因學而教,順學而導,導學引思,即便這看似“多余”的追問讓后面少了一兩處其他的精彩呈現,但做實拓深一處我認為價值更高。小說,是永遠說不盡的,你不可能在幾分鐘內踩到所有的經典細節。教學中有價值的停留,是一種匠心,是一種品質。教給答案,只是滿足于獲得知識;掌握方法,才會讓我們的閱讀成為我們的智慧。教學,永遠不是一個趕時間的推進。因為,我們是為學生的學而來的。

風輕云淡,波瀾起伏,一切都源于你的眼睛你的心。

課堂,最怕沒有意外。語文老師,最怕缺失發現和捕捉意外的眼睛。

老師的眼光,既要落在文本的細微處,又要在課堂的時空處流轉。既能在靜止的小說文字里讀出生動,準確選擇好文本的教學點;又能在動態的教學推進中看到價值,敏銳生成教學的新資源。

小說,沒有多余的東西,教學也在簡潔中沿著文本走向深刻。但課堂又別怕多余,而要學會找到有意義的多余。因為,這些“多余”一點兒不多余!沉醉與感動,遺憾與嗟嘆,都是真實教學絕不多余的組成部分。

零零碎碎地寫出自己的教學思緒,就像遠遠地凝望一條河流。有那華燈初上的妙曼,有那鉛華洗盡的安和,有那停滯回旋的掙扎,有那緩緩急急的歌唱,每一圈漣漪,每一朵浪花,每一簇撞擊,都在不斷地尋找、糾正、重塑和升華。

我還是想起了魯迅先生的木刻畫,想起了那雙犀利的眼睛,想起了他的孤獨、深沉、悲涼與溫暖,想起了那伏在綠柳上吶喊著的黑色的蟬。“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我不能闡釋,只和你們靜靜地閱讀。

真的,那兒,多余的東西是沒有的。

[那兒,多余的東西是沒有的--《祝福》備課與教學手記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大班教師教學隨筆

2.教師教學經驗隨筆

3.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4.小學美術教師教學隨筆

5.音樂教師教學優秀隨筆

6.中學教師教學隨筆

7.小學教師教學隨筆

8.數學教師教學隨筆

9.課任教師教學隨筆

10.教師對幼兒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