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要點】
1、 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的實詞、虛詞和常見的文言現象。
2、 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重要內容。
【教學過程】
☆溫故知新☆
【自主學習】
1.有關“辭”的知識。
辭是一種形體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為起源于楚國,又叫楚辭,因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到了漢代,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富有浪漫氣息,便于抒情。篇幅長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為主而允許有錯落參差,韻腳的轉換和押韻的方式也多變化。從作風上看,辭一般都比較講求文采,多用鋪張手法;內容上辭以抒情為主;表現形式方面,辭常在句子中間或結尾加添語氣助詞“兮”以調節音律。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荒蕪( )惆悵( ) 衡宇( )盈樽( )輕飏( )熹微( )眄庭柯( )
壺觴( )矯( )首 盤桓( )崎嶇( )出岫( )西疇( )窈窕( )
3.寫出下列加點字的古今詞義。
(1)于時風波未靜
(2)嘗從人事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4)悅親戚之情話
(5)幼稚盈室
(6)于是悵然慷慨
(7)恨晨光之熹微
(8)將有事于西疇
4.找出下列各句中詞性改變的詞語。
(1)瓶無儲粟,生生所資
(2)眄庭柯以怡顏
(3)倚南窗以寄傲
(4)審容膝之易安
(5)園日涉以成趣
(6)樂琴書以消憂
(7)或棹孤舟
5.說明下列各句中的句式特征
(1)皆口腹自役
(2)復駕言兮焉求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4)遂見用于小邑
(5)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6)將有事于西疇
(7)農人告余以春及
(8)樂夫天命復奚疑
(9)以心為形役
【反饋矯正】
2.Wú chàng héng zūn yáng xī miǎn kē shāng jiǎo huán qí qū xiù chóu yǎo tiǎo
3.(1)古義:指戰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罰等工作。
(3)古義:不久。 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古義:內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義: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的成員。
(5)古義:小孩。 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
(6)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
(7)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
(8)古義:指耕種之事。 今義:指發生某事。
4.(1)生生:前“生”,維持;后“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
(2)怡:愉快,使愉快
(3)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
(4)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
(5)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6)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
(7)棹:槳,這里用作動詞,用槳劃
5. (1)“皆”表判斷
(2)疑問句賓語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3)介賓結構后置
(4)見,被
(5)疑問句賓語前置!昂沃奔础爸巍保侥睦锶
(6)介賓結構后置)
(7)狀語后置,“以春及告余”
(8)賓語前置,“疑奚”
(9)為,被
☆課堂探討☆
要點一:探究文中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探究活動】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行 遵彼微行《詩經》
夫列子御風而行《逍遙游》
天行有!盾髯犹煺摗
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氓》
行比一鄉《逍遙游》
躡足行伍之間,俛起阡陌之中《過秦論》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
太祖行奮武將軍《魏書武帝紀》
乘 乘犢車,從吏卒《赤壁之戰》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詩經》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望海潮》
吏士喜,大呼乘之《漢書陳湯傳》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過秦論》
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
絕 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以為妙絕《口技》
可以橫絕峨眉巔《蜀道難》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以 既自以心為形役
舟遙遙以輕飏
問征夫以前路
引壺觴以自酌
云無心以出岫
農人告余以春及
請息交以絕游
樂琴書以消憂
木欣欣以向榮
【教師釋疑】
這是一道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和文言虛詞的不同意義和用的題目,文言實詞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義的區分,如“行”本身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出其他的如“行走”“離開”等意思,記憶時重點以及文中的例句,答題時找相近的例句,還可結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語進行區分,如“行”可以用成語“行將就木”確定他“將要”的意象,虛詞注意記憶意義和用法,如“以”在句中是介詞還是連詞,就要從這兩方面入手:一看“以”后邊是不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它是不是與后邊的名詞或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而且是不是作狀語的(在文言中“以”常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作后置狀語)。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換。如果能,它就是連詞;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詞。上例中的“既自以心為形役”“問征夫以前路”“農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又都是作狀語的(其中后兩句是狀語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換,因而判定它們都是介詞。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連接的都是形容詞或動詞,又都能用“而”替換,所以是連詞無疑。
【討論明確】
行 道路 遵彼微行《詩經》
行走 夫列子御風而行《逍遙游》
運行 天行有常《荀子天論》
做、實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
行動、行為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氓》
品行 行比一鄉《逍遙游》
行列 躡足行伍之間,俛起阡陌之中《過秦論》
行輩、輩份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
將要 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
代理 太祖行奮武將軍《魏書武帝紀》
乘 駕車 乘犢車,從吏卒《赤壁之戰》
登、升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詩經》
趁著,憑借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望海潮》
追逐 吏士喜,大呼乘之《漢書陳湯傳》
量詞,古代一車四馬為乘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過秦論》
順應 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兮辭》
絕 斷、斷絕 請息交以絕游《歸去來兮辭》
極、非常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高超、絕妙 以為妙絕《口技》
超越 可以橫絕峨眉巔《蜀道難》
以 既自以心為形役(介詞,把)
舟遙遙以輕飏(連詞,表修飾)
問征夫以前路(介詞,用)
引壺觴以自酌(連,表承接)
云無心以出岫(連詞,表修飾)
農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請息交以絕游(連詞,表并列)
樂琴書以消憂(連詞,表目的)
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
要點二:疏通文意,概括內容,體會情感。
【探究活動】
1.從文章的序言和第一段看,作者歸隱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的第二段寫了哪些內容?
3.第三段從哪些方面寫陶淵明隱居山村之樂的?
4.從“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教師釋疑】
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內容和情感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到文章中篩選信息,然后歸納整理,文章的情感,要結合作者的經歷和文前的小序來探究。
【討論明確】
1. (1)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2)饑凍雖切,違已交病。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4)覺今是而昨非
2. 寫歸途和初抵家時的情況和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3.(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
(3)與鄉鄰交往之樂--告余春及,有事西疇;
(4)巾車孤舟出游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丘。
4.“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看出陶潛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有別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學家,也有別于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里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欲沖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計,也是他人性減弱的一種表現。
【課堂提升】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① ,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② ,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③ ,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眄庭柯以怡顏 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將入 景:景色。
C.乃瞻衡宇 瞻:看見。
D.審容膝之易安 審:明白,知道。
【答案】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請息交以絕游 絕:斷絕
B.善萬物之得時 善:好
C.感吾生之行休 行:將要
D.聊乘化以歸盡 乘:順應
【答案】B(羨慕)
3.下列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奚惆悵而獨悲 B.實迷途其未遠
C.僮仆歡迎 D.悅親戚之情話
【答案】親戚:古義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內的親屬和外戚。今義是有婚姻關系的成員或有血統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例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 對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是
①舟遙遙以輕飏 ②木欣欣以向榮 ③樂琴書以消憂 ④聊乘化以歸盡
⑤請息交以絕游 ⑥問征夫以前路 ⑦農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顏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答案】C.(①②④為連詞,表修飾關系,不譯;③⑧連詞,表目的關系,譯為“來”;⑤連詞,表并列關系,不譯;⑥⑦為介詞,譯為“把”、“拿”)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 乃設九賓禮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 云無心以出岫
D.門雖設而常關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答案】D
【解析】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6.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既自以心為形役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農人告余以春及 D.樂夫天命復奚疑
【答案】A項為被動句。B、C、D三項為倒裝句。
7.選出句式不同的一項
A.復駕言兮焉求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誰與歸 D.大王來何操
【答案】C(介詞賓語前置句。其余三項為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句)
8.默寫文中劃橫線處的句子內容。
【答案】①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②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③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9.下列表述與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人寄身于天地之間,不過是短暫的一瞬,應該順應自己的心意來決定行止,不要違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是既不愿到處奔走以求榮華富貴,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鄉游玩。
C.作者的人生態度是順隨死生變化,一切聽其自然,樂天知命地享盡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雖不免消極,但確是發自內心的,包含著從庸俗險惡的官場脫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與體驗。
【答案】B
【解析】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用“/”給以下文段斷句并加以默寫。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答案】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惜緣
[歸去來兮辭(并序)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關文章:
3.《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