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
1、 積累詞語,掌握“眸子、酡紅、攝住、蕭疏、澹”等詞的讀音、字形及詞義,并學會運用。
2、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 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 過程與方法
把握散文情感美、意境美、文筆美。抓住優美、生動的詞語,再現詞語傳達的畫面,用心體會,感受散文意境。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陶冶自己愛美的心靈,鍛煉自己發現美的眼力。
2、 培養自己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 品味優美語言,揣摩詞語。
教學難點:
1、 體會本文優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詞句。
教學突破:
本文景物與人相互映襯,相互參照,特點突出,形象清晰。在學習時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既寫秋,又寫人這種獨特的寫法,從而更好地理解本文完整的構思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音樂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給人以柔和,夏天給人以熱烈,秋天給人以蕭瑟,冬天給人以肅殺,同學們可以舉出人們對秋天的描繪嗎?
學生根據查閱資料答:李白“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秋瑾“秋風秋雨秋煞人”;……
在文人墨客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羅蘭描繪的秋天,感受一下別樣的秋天,別樣的人。(板書課題)
二、 檢查預習情況:生字、詞,了解作者。
1、 多媒體顯示:
(1) 根據拼音寫詞語或漢字注音
眸子( )酡紅( )寂寥( )執著( )澹( )
sà爽 shè住 juàn顧 秀yì
(2)解詞:
蕭疏 擾攘 澹 閑云野鶴
教師任選幾名學生回答,明確(1)móu tuó liáo zhuó dàn 颯 攝 眷 逸 (2)蕭疏:稀疏,稀稀落落。 擾攘:騷亂,紛亂。澹:安靜。閑云野鶴:比喻閑散安逸不受世俗羈絆的人,舊時多指隱士、道士等。
2、多媒體顯示作者簡介:
簡介作者:
羅蘭,原名靳佩芬,天津寧河人。臺灣女作家,善于寫景狀物,文筆優美。她創作勤奮,從《羅蘭小說》到現在,已有近30部作品問世。除《羅蘭小說》五輯外,還有《羅蘭散文》七輯,長、短篇小說多集,以及書信體文集、詩歌劇、論文集等。其中《羅蘭散文》第一輯、第二輯獲臺灣中山文藝大獎。
教師找一名學生讀,了解作者。
師:剛才,同學們對本文作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現在,我們就共同走進作者,走進他筆下的“秋”。
三、 讀課文,整體感知并深入研討課文。
1、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同時,多媒體課件顯示秋景,學生感受秋韻。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來寫的?
明確:課文主要寫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風、秋水等景物。(同時教師板書: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風、秋水)
2、教師找幾名學生讀相關的寫景段落。要求:要讀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韻。
3學生細讀課文,屏幕顯示問題:
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時,分別抓住了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各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學生互動,共同解答,最后明確:秋林:颯爽、灑脫;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風:純凈、爽利;秋水:明澈。
4、欣賞文章,感受美感
師: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給人以收獲,你認為羅蘭的散文《秋頌》,給你帶來了哪些美的享受呢?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匯報結果。
生甲:我們探究的是這篇文章的語言美。首先,表現在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語言生動、形象。如擬人句“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得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比喻句“野鶴的美,澹如秋水,遠如秋山。”排比句“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淡泊的季節。”(教師同時板書:比喻、排比、擬人)
生乙:作者在詞語的運用上多用疊詞,如“高高的”、“靜靜”、“淡淡然”、“悠悠然”、“喬遷”、“閑閑的”、“遠遠的”……這些詞語口語化,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生丙:我們探究的是這篇文章的情感美。作者用飽含感情的筆調抓住秋日的楓葉、秋日的閑云、純凈的秋風、明澈的秋水來盡情歌頌、贊美秋,讓讀者身臨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5、思考:作者用哪兩個字概括了秋天的特征?(提示:依據第九段答.)
明確:“閑”、“逸”(或“澹”)
師:作者正是寓秋于內在美,從而贊頌了它淡遠閑靜的品格。(同時板書:秋、淡遠閑靜)
師:本文作者只寫了秋,贊頌了秋嗎?
學生先思考,然后明確:不是,還寫了人。歌頌了具有內在美的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秋的形象交相融合,形成了這優美的意境。
師:那么,作者呼吁我們做一個怎樣的人呢?學生思考后作答。
明確:我們應該做一個心胸廣闊、淡遠閑適、不追名逐利、潔
身自好的人。
師:那么,頌人的句子有哪些呢?(教師板書:人)
明確:第10自然段。(生讀)
師:文章還有既寫秋,又頌人的句子,你能找到嗎?
學生找到后明確:第1段中“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風神像秋。”第11段中“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6、學生質疑,共同探討。
學生可能有如下發言:
(1)在第11段“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這句中,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單提出來,而與前面的內容用逗號隔開?
(2)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可為何末尾不用感嘆號,而用句號呢?
……
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7、 教師小結:文章語言清新、雋永,給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秋的形象具體可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加以借鑒,用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 課堂訓練,多媒體顯示:
1、 仿寫句子:
例: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秋高氣爽,愛她的香飄田野。
仿:人們都愛 , , 。
2、 仿照句式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
例:春天鳥兒歡叫,夏天野花盛開,秋天樹木蔥茂,冬天雪花飛舞。
仿:
學生完成后,交流回答,師對于寫得好的要給予鼓勵。
五、 課堂總結:
本文作者通過對秋景的描述,既頌了秋,又頌了人,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極度喜愛之情。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希望大家能領悟、學習。
六、 布置作業
同學們,通過我們對課文的學習,你也一定對“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么,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通過想象,繪制一幅屬于自己的“秋”吧!`
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了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描寫大自然,歌頌人生,寓情于景。語言傳神形象,擬人貼切自然,在行文中有很強的感情色彩,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這些特點都需要學生認真掌握,并在以后的習作中加以借鑒。
板書設計:
秋頌
秋林 秋云 比喻
秋天 秋日 秋風 排比
秋院 秋水 擬人
淡遠閑靜
人
譚義專
[《秋頌》 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濟慈秋頌教案
2.秋頌閱讀附答案
3.頌秋閱讀短文答案
7.故都的秋課件
8.《故都的秋》教案
9.歌頌老師的美文
10.歌頌教師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