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莊子秋水》導學案 (蘇教版高一必修三)

發布時間:2016-5-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重點】

1.理解和掌握文中文言基礎知識。

2.初步了解莊周及其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一、誦記名言警句--《莊子秋水》

(一)1.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2.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樂,此亦至矣。 

3.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4.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2),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名句助解

1.拘:局限。虛:同“墟”,指蛙生活的地方。篤(dǔ賭):限制。這幾句大意是,不可與井底的青蛙談論大海的博大,是因為井蛙局限于居處的狹小,見聞有限,從沒有見過大海的緣故;不可與夏天的蟲類談論冰凍的寒冷,是因為夏蟲受到時令的限制,從沒有經歷過嚴冬的緣故。諷刺了那些見聞狹窄,目光短淺,不識大局的人。現在人們常用“井底之蛙”的成語,比喻見識短淺,不能理解高深道理的人。  

2.擅:獨占。壑:猶“坑”。跨跱(zhì痔):叉開腿站立。坎井:即淺井。這兩句大意是,(我)獨自占有這一坑之水,而站立于淺井之中,這種快樂真是到了極點,再沒有什么能超過它了。這句話,把淺井之蛙那種心滿意足,躊躇滿志的樣子描寫得十分生動,辛辣地諷刺了目光短淺,沒有見過大世面,而又盲目樂觀,妄自尊大的人。成語“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就是從這則寓言中概括出來的。 

3.萬川歸之:所有的河流都流歸大海。盈:滿溢。尾閭:傳說中海底的泄水之處。已:停止。虛:空虛。這幾句大意是:所有的河流都流歸大海,不知何時停流而大海也不會滿溢;尾閭泄露海水,不知何時停泄而大海也不會空虛。這是海若向河伯講述的話,極言大海的博大深廣,難滿難窮。大海的形象可以給人以啟迪,教育人們切不可自滿自足,以免貽笑大方。可用來贊美具有大海一樣博大胸懷的人物。 

4.莊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橋上。莊子說:“鰷魚游弋得很從容,這魚很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您,當然不知道您的感知嗎;您原本不是魚,您不知道魚的快樂,這不就完了。”莊子說:“請你按照本意來講,你剛才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這句話,既然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還來問我,我是在濠上知道的。” 

二、了解文學常識--走近莊子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地(一說安徽省蒙城縣,一說河南商丘東北)人,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三、課前預習--夯實基礎知識

1.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給加點字注音。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涇(jīng)流    兩涘(sǐ)       渚(zhù)崖

B.欣(xín)然     伯夷(yí)       弗(fú)信

C.語(yù)于海    廢墟(xū)       兩端(duìn)

D.見(jiàn)笑   望(wàng)洋而嘆 旋(xuán)其面目

2.下列加點的詞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時至(來到)    兩涘(水邊,岸)    B.灌河(黃河)    東行(東邊、東方)

C.水端(頭)      殆矣(差不多)   D.輕伯夷(輕蔑)  渚崖(高的河岸)

3.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項是(    )。    

①以為莫己若者  ②涇流之大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不辯牛馬  

⑤故夫知效      ⑥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加點的詞語,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吾非至于子之門        D.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5.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且夫:表示、進一步說下去。

B.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時至:隨著時令到來。

C.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    東行:向東流進。

D.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難窮:遇到窮困的災難。

6.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兩項是(   )

A.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B.我之謂也

C.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     D.我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7.選出詞語解釋全都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涇流(直流的水波)  兩埃(兩岸。涘:水邊。)  北海(黃河東端北方的大海。指東海北部)

B.望洋興嘆(望著大海發出感嘆)   莫己若(沒有誰比得上自己)    野語(俗語)

C.少仲尼之聞(小看孔子的見聞。少:小看)   輕伯夷之義(輕視伯夷的大義。輕,輕視)百川灌河(許多小河的水都注入了黃河)

D.大方之家(性格豪爽,出手闊綽的人)渚崖(渚:水中礁石。崖:陡峭的山崖。)秋水時至(時:有時)

8.分別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的字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望洋向若而嘆曰   ②以為莫己若

③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A.①與②相同  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  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  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  ③與④不同

 課堂讀寫探究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檢測課前預習,落實本文的文言基礎知識

二、重點突破

1.河伯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2.河伯后來為何又望洋而嘆呢? 

3.河伯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是如何自責的?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5.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點?  

6.結合實際,談談本文給你的啟示。

三、 當堂檢測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1~14題。

①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淡渚崖之間,不辯牛馬。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③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東面而視

B.望洋向若而嘆曰

C.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D.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2.下列對文段層次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句中“焉”字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C.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D.于是余有嘆焉

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兩項是(    )

A.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B.我之謂也

C.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D.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二)閱讀下文,完成5~9題。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近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

A.大抵率寓言也      抵:大概

B.衣以文繡          衣:衣服

C.子亟去,無污我    去:離開

D.無為有國者所羈    羈:拘束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許以為相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聞道百,以為莫若己者也

D.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7.下列各句中與“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今是溪獨見辱于愚

B.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莊子的著作內容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

B.楚威王聽說莊周的大名,欲納之為相。

C.莊子用“郊祭之犧牛”作比,說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國,就會被楚王治罪。

D.從莊周拒絕楚王招聘,可以看出他無為而治的思想。

9.翻譯下列句子:

①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亟去,無污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拓展讀練                素養積淀,拓寬視野

斷章取義又何妨--《秋水》的寓意賞析

在一般的文學鑒賞中,人們常常講究窺一斑而知全豹,反對斷章取義,因為斷章取義只是截取文章其中的一段孤立地加以理解,這種理解往往會與原意不相符合,甚至是截然相反,容易造成錯誤。事實上,斷章取義也不一定完全是壞事,有時我們利用這種方法反而能從悲觀中看出樂觀,從消極中找到積極的成分來,對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中《秋水(節選)》的寓意理解便是如此。

《秋水》一文意在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變化莫測的,莊子是借這篇文章來宣揚他的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雖有辯證的因素,但它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是不可取的。而莊子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很少作抽象的概述或理論性的邏輯論證,喜歡用寓言來說明道理,寄哲理于形象之中,人們對寓言的理解往往超出莊子本身的寫作意圖。課文節選的是《秋水》全文的開頭一段,作者本是通過對河伯看到黃河的壯闊而驕傲自滿,見到北海后卻自嘆不如的情節描寫,來說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這一道理,但把它作為一個單獨的寓言故事來看,帶給我們的啟迪卻是多重的,如:

  ①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見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謙虛的美德,謙受益,滿招損;

  ③人貴有自知之明;

  ④有比較才有鑒別;

  ⑤知恥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⑦自大是由于無知;

  ⑧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才會有所發展;

  ⑨要有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

  ⑩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

  ……

  你能說這些寓意不符合寓言本身嗎?而這么多的啟迪正是我們對《秋水》斷章取義的結果。其實人們對莊子其他的一些文章的理解也多采用這種方式,如《養生主》一文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闡述避開一切矛盾的養生處世之道,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但單獨來看這則故事,我們又可以得到如下啟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反復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就能像庖丁一樣,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做到“游刃有余”;他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一句名言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人們爭分奪秒地學習,盡可能地在有限的生命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而實際上這句話的后面還有“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把整個一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的海洋卻是浩瀚無邊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危險的,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而難以自拔了。”原來他的意思是叫人不要去追求知識,跟我們的理解剛好的背道而馳!

總之,特殊情況下的斷章取義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收獲,只要我們學會從中汲取積極的有益的成分,它一樣地使我們從中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但要記住:這種理解文章的方式僅僅適合于個別文章,并非普遍實用。

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

鮑鵬山

當一種美,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時,我們就會意識到自身的局限。"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之時,我們不就能體驗到我們渺小的心智與有限的感官無福消受這天賜的過多福祉嗎?讀莊子,我們也往往被莊子撥弄得手足無措,有時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們還有什么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動?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無方,意出塵外,鬼話連篇,奇怪迭出。他總在一些地方嚇著我們,而等我們驚魂甫定,便會發現: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我們的視界為之一開,我們的俗情為之一掃。同時,他永遠有著我們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永遠有著我們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造化鐘神秀",造化把何等樣的神秀聚焦在這個"槁項黃馘"的哲人身上啊!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

先秦諸子,誰不想做官?"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其位,謀其政。""君子之仕,行其義也。"誰不想通過世俗的權力,來杠桿天下,實現自己的烏托邦之夢?莊子的機會來了,但莊子的心已冷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情景:一邊是濮水邊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莊周先生,一邊是身負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顛沛以之的兩大夫。兩邊誰更能享受生命的真樂趣?這可能是一個永遠聚訟不已,不能有統一志趣的話題。對幸福的理解太多樣了。我的看法是,莊周們一定能掂出各級官僚們"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們永遠不可能理解莊周們的"閑福"對真正人生的意義。這有關對"自由"的價值評價。這也是一個似曾相識的情景--它使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距莊子約七百多年前渭水邊上發生的一幕:八十多歲的姜太公用直鉤釣魚,用意卻在釣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輕得多的莊子(他死時也大約只有六十來歲),此時是真心真意地在釣魚。且可能毫無詩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條魚來充實他的轆轆饑腸。莊子此時面臨著雙重誘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從容不迫的游魚,他的背后則是楚國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內的國事交給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莊子的脾氣,所以用了一個"累"字,只是莊子要不要這種"累"?多少人在這種累贅中體味到權力給人的充實感成就感?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莊子持竿不顧。"

好一個"不顧"!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無暇回頭看身后的權勢。他那么不經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他把這看成了無聊的打擾。如果他學許由,他該跳進濮水洗洗他干皺的耳朵了。大約怕驚走了在魚鉤邊游蕩試探的魚,他沒有這么做。從而也沒有讓這兩位風塵仆仆的大夫太難堪。他只問了兩位衣著錦繡的大夫一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問題:楚國水田里的烏龜,它們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讓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裝著它,用絲綢的巾飾覆蓋它,珍藏在宗廟里,用死來換取"留骨而貴"呢,還是愿意拖著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著?二位大夫此時倒很有一點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說:"寧愿拖著尾巴在泥水中活著。"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你們走吧!我也是這樣選擇的。這則記載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會讓多少人暗自慚愧汗顏。這是由超凡絕俗的大智慧中生長出來的清潔的精神,又由這種清潔的精神滋養出拒絕誘惑的驚人內力。當然,我們不能以此懸的,來要求心智不高內力不堅的蕓蕓眾生,但我仍很高興能看到在中國古代文人中有這樣一個拒絕權勢媒聘、堅決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么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

一輪孤月之下一株孤獨的樹,這是一種不可企及的嫵媚。

一部《莊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對人類的憐憫!莊子似因無情而堅強,實則因最多情而最虛弱!莊子是人類最脆弱的心靈,最溫柔的心靈,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傷害的心靈……

胡文英這樣說莊子:

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這是莊子自己的"哲學困境"。此時的莊子,徘徊兩間,在內心的矛盾中作困獸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糾纏而無計脫身,自己對自己無所適從無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對人世間的種種荒唐與罪惡,他自知不能用書生的禿筆來與之叫陣,只好冷眼相看,但終于耿耿而不能釋懷,于是,隨著諸侯們的劍鋒殘忍到極致,他的筆鋒也就荒唐到極致;因著世界黑暗到了極致,他的態度也就偏激到極致。天下污濁,不能用莊重正派的語言與之對話,只好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與之周旋。他好像在和這個世界比試誰更無賴,誰更無理,誰更無情,誰更無聊,誰更無所顧忌,誰更無所關愛。誰更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從而誰更能破罐子破摔。誰更無正義無邏輯無方向無心肝--只是,有誰看不出他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淚呢?對這種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我們怎能不悚然面對,肅然起敬,油然生愛?

--讀后,寫下你對莊子的感悟。不少于200字。

《莊子秋水》答案

[課前預習]

1.D。解析:A項中“渚”應讀zhǔ;B項中“欣”應讀xīn;C項中“端”應讀duān。

2.A。解析:B項,東:向東,往東;C項,殆:危險;D項,輕:輕視。

3.C。解析:②句中“涇”同“徑”;④句中“辯”同“辨”;⑤句中“知”同“智”。

4.C。解析:A.古指“黃河”;C.古理解為“到”(動詞);D.“大方”古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5.D。解析:難窮:難以窮盡。

6.AB。解析:AB兩項都是“賓語前置”句。C項為陳述句。D項為被動句。

7.D。解析:A項中“北海”的解釋錯,其他正確;B項中“望洋”不是“望著大海”而是“仰視的樣子”,其他對;C項中“百川”是“許多河流(的水)”之意;D項中“大方之家”是“懂得大道理的人”,“渚”是“水中的小塊陸地”,“崖”是“水中沙洲的岸邊”,“時”是“按時令”“應時令”之意。

8.D。解析:①為“海神名”;②為“比(得上)”;③看,看見;④表被動。

[課堂讀寫探究]

二、1.河伯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點撥:“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河伯面對黃河的廣闊,覺得天下之美為盡在自己這里,因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來為何又望洋而嘆呢? 

點撥:河伯“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面對波瀾壯闊,無邊無際的大海,他深深的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嘆。 

3.河伯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是如何自責的?

點撥:河伯先引用俗語“聞到百,以為莫己若”來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繼而說自己曾經不相信有“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現在親眼看到大海的無邊無際,才深深意識到自己目光的短淺,接著,發出了慨嘆“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認識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寬廣,那自己的錯誤認識則永遠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淺陋將長久的被大方之家所恥笑。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點撥: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通過開拓視野加以比較,就能感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驕傲自滿,就難免會貽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5.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特點?

點撥:這篇文章通篇設喻,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黃河的寬闊與北海的壯觀的對比;河伯的“欣然自喜”與“望洋向若而嘆”的對比。在對比中情節得以推動,在對比中河伯大徹大悟,有了新的認識。

6.結合實際,談談本文給你的啟示。

點撥:①《秋水》一文使我認識到驕傲自滿會束縛我們前進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河伯就是順流而東行,望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②學習《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識到,在限定的環境中,人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對黃河,覺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這里,見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嘆不如。這就告訴我們,必須不斷地超越自己,才會有所發展。

③學習了這篇文章,我覺得,作為學生更應該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為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三、當堂檢測

1.C。解析:C項中“而”是連詞,表并列關系,其他各項是連詞,表修飾關系。

2.B。解析:本文的層次判定,需要注意河伯“至于北海”前后的兩種迥然不同的態度,前者自喜,后者感嘆。

3.B。解析:B項“焉”意為“哪里”,其余“焉”皆為語氣詞。

4.AB。解析:A、B兩項為賓語前置句,C項為陳述句,D項為被動句。

5.B。解析:動詞,穿,這里指“披”。

6.C。解析:認為。其余都是“以……為”。

7.B。解析:都是判斷句。

8.C。解析:并非“治罪”,而是失去了自由,不符合莊子追求“絕對自己”的思想。

9.①到了那個時候,即使想成為一只孤獨的小豬,哪里可以呢?②你馬上離開,不要污辱我。③終身不做官,以使自己的心志愉快。

參考譯文:

莊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經擔任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他學識淵博,涉獵,研究的范圍無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卻本源於老子的學說.他撰寫了十余萬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詞寄意的寓言.他寫的〈漁父〉,〈盜跖〉,〈胠篋〉是用來詆毀孔子學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學說為目的的.〈畏累虛〉,〈亢桑子〉一類的,都空設言語,沒有實事.可是莊子善於行文措辭,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當世博學之士,也難免受到他的攻擊.他的語言汪洋浩漫,縱橫恣肆,以適合自己的性情,所以從王公大人起,都無法利用他.

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答應他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臣說:“千金,確是厚禮;卿相,確是尊貴的高位。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喂養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這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難道能辦得到嗎?您趕快離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寧愿在小水溝里身心愉快地游戲,也不愿被國君所束縛。我終身不做官,讓自己的心志愉快。”

 

侯曉旭

[《莊子秋水》導學案 (蘇教版高一必修三)]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莊子秋水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高一必修三第一課課件

10.《秋水》讀后感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