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想象、虛構的概念和方法。
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虛構作文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寫作時運用想象虛構的興趣。
一、導入
葉圣陶先生說:“學習國文應該認定兩個目標,培養閱讀能力,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是我們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平時老師一給大家布置作文,同學們就發愁,總是抱怨說:我們的生活兩點一線,我們的圈子小之又小,素材少,思路窄,無話可說,沒有內容可寫。是的,我們的生活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想象卻是無限的!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作文。
板書: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
二、想象
1、人人都有想象力
(1)展示:一組奇形怪狀的云彩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首先,請同學們來看大屏幕,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么(播放圖片)
很好!這些普通的云經同學們的想象,竟幻化成如此豐富生動形象。接下來我們再來聽一組聲音,告訴我你們聽到了什么,并描述出聲音發出者形態以及所處的環境。
(2)播放:打呼嚕、煮東西、吃面條的聲音片斷,學生描述聲音發出者的形態和當時的環境。
經過剛才的小測試,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其實,我們人人都有想象力,正是因為想象,讓單一變得多樣化,讓呆板化作生動,讓我們的是世界更豐富多彩。
可以說,不管是科技進步還是藝術的創作都離不開想象。就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感嘆道:想象是一切創造之源。
設計意圖: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學習的興趣。
2、想象的概念
那到底什么是想象呢?(請一名同學來讀一下想象的概念)
心理學認為,想象是在回憶和聯想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人對頭腦中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對此概念我們可以做如下的理解:
第一,想象是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基礎,即以記憶表象(儲存在腦中的已有的表象)為原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例如,我們沒有去過草原,但當我們讀到《敕勒歌》中的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時,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幅草原牧區的美麗景象: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微風吹動著茂密的牧草。不時露出牧草深處的牛羊。這幅我們從未感知過的圖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藍天、草地、微風、牛羊等記憶表象的組合構成的。
第二,人的頭腦不僅能夠產生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夠產生過去從未感知過的事物形象。例如,吳承恩在寫《西游記》時,他頭腦中出現的孫悟空、豬八戒等形象并不是他所感知過的;我們在讀《西游記》時頭腦中出現的孫悟空、豬八戒等的形象也是我們未曾感知過的。這些沒有感知過的但又出現在頭腦中的新形象是想象的結果。
3、想象方式
想象作為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又是如何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的呢?
(1)黏合
展示:美人魚、飛馬等想象形象。
分析:把兩種或兩種以上客觀事物的屬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2)夸張與強調
展示:千手觀音、九頭鳥等形象。
分析:改變客觀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種特性增大、縮小、數量加多、色彩加濃等在頭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這叫做夸張與強調。
(3)擬人化
展示:白蛇與青蛇 海綿寶寶與派大星
分析:把人類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觀對象上,使之人格化的過程。
(4)典型化
展示:魯迅筆下的阿Q的形象、祥林嫂的形象
分析:根據一類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創造新形象的過程。
設計意圖:從概念入手,理解什么是想象力。并通過列舉學生們熟悉的形象分析其形成的方式,進而掌握想象的方式。
三、虛構
想象是文藝創作的起點,寫作離不開想象的參與,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那么,我們寫作文是如何運用想象呢?其實,虛構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平時我們寫作文時,總是要求寫真人真事,真情實感。如今,要求大家虛構作文,有的同學難免會覺得這是不是矛盾啊。同學們一定看到過某些電視劇的開頭,經常會打上一句話: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沒錯!雖然是虛構的故事,有的卻能讓我們追劇追得廢寢忘食,為什么呢?我們能在其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能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好的影視作品是這樣,好的文學作品也是這樣。虛構,并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它同樣是以實際生活為根據,是一種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藝術真實。
1、虛構概念
虛構是指創作者在從事寫作活動中充分調動想象思維,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加工,為了表現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題而采用的一種藝術手法。
2、虛構性的作文
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把現實生活典型化,把生活中的素材集中概括,加工提煉的社會生活類,如魯迅的《祝福》;一類是科學幻想類,如劉慈欣的《三體》。
3、如何虛構
作文的內容來源于生活,然而卻不是生活的簡單翻版。寫作時擷取生活中的素材,通過構思來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必然對生活素材有所取舍,并按我們對人物或事件的態度、看法、感情加以敘述和描寫,這些就是藝術虛構。
藝術虛構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虛構故事的人物。
其次,虛構生動的情節。
第三,虛構語言、動作、神態、細節等。
最后,虛構特定的環境。
常用虛構手法:
(1)移花接木法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假如直接根據一個什么真人來描寫,結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個個別的、例外的、沒有意思的東西。而我們需要做的恰恰是從一個人身上擷取他的主要特點,再加上我所觀察過的其他人的特點,那才是典型的東西。”這就是“移花接木”。魯迅的小說中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塑造有很多都采用了這種方法,如《孔乙己》,就是作者想要表現封建教育制度對讀書人的迫害而“移”到是“孔乙己”身上。
(2)添枝加葉法
在作文中描寫某一真實事件,事件本身簡單、平淡,或者只有一個輪廓、梗概,這就要發揮想象,補充一些細節,使之曲折生動,豐富深刻。作家茹志娟在解放戰爭的萊蕪戰役中,只是在彈火紛紛的夜晚跟著一個通訊員,“默默無聲地展開了一場緊張的競走比賽”,后來通訊員的面貌也記不清了,真人真事就這樣簡單,但作家在寫作時充分發揮了想象,洋洋灑灑,細致入微,一系列的動作、肖像、對話、環境等描寫,使得故事妙趣橫生,人物躍然紙上。
(3)偷梁換柱法
將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換,使之更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表達主題、深刻地反映社會生活。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里面就有很多人物塑造采用了這種方法,主人公孫少平曾激勵了一代青年,而他就是作者路遙直接取材于自己的弟弟王天樂,特別是王天樂曾當過五年的煤礦工人,路遙說:“他(王天樂)對這個我最薄弱的生活環境提供了特別具體的素材。《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等于是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經歷。”所以在這番偷梁換柱之后,使孫少平的形象更加豐滿起來。尤其是在第三部里,真實地反映了他在礦區的生活、工作,從多方面再現了煤礦工人的典型形象,使孫少平的性格也更加鮮明。
(4)超級鏈接法
翻開近幾年高考的滿分作文,有很多都是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以其題材的新穎、主題的深刻而博得閱卷老師青睞的,這就是運用了超級鏈接法收到的效果。江蘇省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以赤兔馬作為一個觸發點,在此基礎上,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呂布、董卓、關羽等人物,同時這幾個人的為人又正好與話題“誠信”相關,于是就充分展開想象,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命的感人故事,構思獨到,想象豐富。
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授虛構的概念,指導學生在作文中實際應用的方法。
4、虛構訓練
組織學生有序進行“胡編亂造”的游戲。思考:虛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游戲內容如下:
“胡編亂造”
(1)步驟一 :
第一大組:寫一個表事物名稱的詞語。
例如:爸爸、老師、桌子……
第二大組:寫一個表地點的詞語。
例如:月球、公園、操場……
第三大組:寫一個表動作的詞語。
例如:吃飯、看電影、踢球……
(2)步驟二 :
在“事物”、“地點”、“動作”的紙條里各抽一張,將三個詞語連成一句話。例:爸爸在月球吃飯。
(3)步驟三 :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這一大組的句子,展開豐富的想象,將這個句子擴展成一段話,
力求使這段話合情合理,使人信服。
例:科技日新月異,快速發展。2057年,月球成了人類的旅游勝地。作為開發科技人員之一的爸爸,帶著我們全家去月球度假。坐在月球的大氧氣罩里,我們和爸爸一起享用了一頓豐富而又奇妙的宇宙餐。
步驟三時,播放激發想象的樂曲。老師下去指導寫作情況。
(4)步驟四 :
請同學們四人為一小組,討論自己這一小組內各個同學的作品,合作品評。然后選出優秀的作品,讀給全班同學共同點評。
總結:虛構的原則
1、虛構要有目的
2、虛構大膽,要合情合理(以真實生活為基礎)
想象是雙腳站在大地上行進,他的腦袋卻在騰云駕霧。-- 巴爾扎克
課后作業
1、把現實生活典型化類:高中生的一天
2、科學幻想類:當彗星撞上地球
選擇上述任意一個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800字的虛構作文,題目可自擬。
總之,虛構是一種創作手法,使用它可以使我們在寫作上得心應手,幫助我們在寫作最困難的時候產生靈感,闖過無話可說的難關,從而使我們的作品大放光彩。
設計意圖:寓教于樂。游戲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們在嚴肅緊張的課堂中放松下來,進而自由地發揮想象力進行虛構寫作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布置課后作文題。
作文題目
1、把現實生活典型化類:高中生的一天
2、科學幻想類:當彗星撞上地球
選擇上述任意一個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800字的虛構作文,題目可自擬。
葛娜
[想象世界,學習虛構(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寫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