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一中 黃邵輝(354000)Email:shaohui.huang@163.com
作為20世紀三大重要基礎科學之一的混沌理論,除了受到數學、物理學等學術研究領域的關注外,在音樂、藝術、美工設計等方面的應用也更加普遍。福建師大賴瑞云教授將它引入語文領域,提出“混沌閱讀”這一閱讀理論,其核心是,“審美自失”、“多元有界”“少而重要”和“平等對話”等。筆者在此基礎上,用混沌理論建構語文混沌教學體系,提出用非線性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現代語文教學思想,以使我們的教學成為容納線性秩序的更為高級的混沌序,以適應信息時代 以人為本、能力培養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 混沌 閱讀 教學 思想
[正文]
一、引子
日本有位禪師,年輕時曾千里迢迢到京都一山禪師處參學。他一再請師傅指點迷津,可一山斷然拒絕,他覺得與大師無緣,便來到鐮倉萬壽寺叩參佛國禪師,哪知不等他把話說完,佛國的棒無情地落在他的身上。他對佛國發誓:弟子如果不證得大道,決不再見師傅。于是他來到深山,日日與大自然為伍,一天他在樹下靜坐,不知不覺已到深夜,他起身走進草庵,上炕睡覺。炕的一端是墻,可他卻向另一端靠去,結果從炕頭掉了下來。就在這一剎那,他豁然開朗,爬起來興奮得哈哈大笑,連忙寫下悟境:“多年掘地覓青天,添得重重礙膺物。一夜暗中揚碌轉,等閑擊碎虛空骨。”次日他去拜見佛國禪師,呈上他的悟道偈。佛國讀后大為贊嘆,說:“祖師西來意,你已經明白了,要善自護持啊!”
“掘地覓青天”,猶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幻想一下子成佛,卻離佛道越來越遠了。為什么呢?因為大道要親身去體悟而成。我講這個故事,是有感于今天的語文課改。
二、語文教學現狀
1、不知語文到底為何物。
由于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研究得太深,承載得太重,要求得太高,變化得太快,理論一套一套,方法一招一招,愣是弄得老師不知如何教,學生不知怎樣學。中國的歷史煌煌五千年,浩浩華章億萬卷,不管是上級領導檢查,還是同行觀摩學習,語文課是必上、必聽、必看、必評。升學考試更是越考花樣越多。于是大學的題目高中做,高中的題目初中做,初中的題目小學做,小學的題目幼兒園做,幼兒園的題目在娘胎里做。古有經史子集,道德文章;今有小說傳記,中外名著浩如煙海,更有甚者將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生物……一古腦納入語文試卷,美其名曰:語文綜合學習。莘莘學子真不知身為何人,語文又為何物。
2、不懂語文到底教什么?學生到底學什么?
一些年輕教師在辦公室議論:現在高考反正不考課內的,所以上課時可以不講課內文。但講什么好呢?又是一個問題。
某學生日記:中學語文可學也可以不學。學和不學一個樣。學了的沒考,考了的沒教。學了的反而考不過沒學的,還不如不學。
韓寒:語文是一個初中后基本上不需要存在的課程。但是又不得不存在,這是最大的問題。語文在教會人識字以及遣詞造句以后就沒有存在的理由了。
3、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然而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課改實驗區的調查發現,有的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有的教師又哄又獎,也只有少數學生動。可當學生真地動起來后,新的擔心又產生了--有的課堂熱熱鬧鬧,該講的未講清楚,該聽的未聽清楚,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學生如果在課堂上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走,教師心里就塌實;反之,如果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反而心里沒數。
三、混沌與混沌閱讀
(一)什么是混沌
混沌一詞,來源于英文的chaos。混沌它揭示了自然界的非周期性與不可預測性問題而成為20世紀三大重要基礎科學之一,即:相對論、量子力學與混沌。近些年來它除了受到數學、物理學等學術研究領域的關注外,在音樂、藝術、美工設計等方面的應用更加普遍。
混沌學家洛侖茲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巴西亞馬孫河叢林里一只蝴蝶煽動幾下翅膀,三個月后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就會引起一場龍卷風。人們把洛侖茲的比喻戲稱為“蝴蝶效應”。采用計算機作圖技術,根據混沌等式可以畫出奇妙無比的圖形。
如下圖:
總結混沌現象可知三個基本特征:
1、內在隨機性:從確定性非線性系統的演化過程看,它們在混沌區的行為都表現出隨機不確定性。然而這種不確定性不是來源于外部環境的隨機因素對系統運動的影響,而是系統自發產生的。
2、初值敏感性:對于沒有內在隨機性的系統,只要兩個初始值足夠接近從它們出發的兩條軌線在整個系統溟過程中都將保持足夠接近。但是對具有內在隨機性的混沌系統而言,從兩個非常接近的初值出發的兩個軌線在經過長時間演化之后,可能變得相距“足夠”遠,表現出對初值的極端敏感,即所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蝴蝶效應說明了這一點。
3、非規則的有序:混沌不是純粹的無序,而是不具備周期性和其他明顯對稱特征的有序態。確定性的非線性系統的控制參量按一定方向不斷變化,當達到某種極限狀態時,就會出現混沌這種非周期運動體制。但是非周期運動不是無序運動,而是另一種類型的有序運動。混沌區的系統行為往往體現出無窮嵌套自相似結構,這種不同層次上的結構相似性是標度變換下的不變性,這種不變性體現出混沌運動的規律。
注意三個基本概念:
1、奇怪吸引子
1971年茹勒和泰肯斯提出的“奇怪吸引子”理論,對整個混沌理論的發展都有重要作用。混沌之所以是混沌,就是它絕不可能最終到達規則的有序運動;因而在它的吸引子內部,運動也是極不穩定的。在這種吸引子上,系統的行為呈現典型的隨機性,是活躍易變和不確定的。更為奇特的是,混沌系統的吸引子(點集合)具有極其復雜的幾何圖象,如果沒有電子計算機這種高效工具,混沌吸引子是無法繪制出來的。所以茹勒和泰肯斯把它們稱為“奇怪吸引子”,以區別于其它的“平庸吸引子”。奇怪吸引子既具有穩定性和低維性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一個突出的新特點,即非周期性--它永遠不會自相重復,永遠不會自交或相交。因此,奇怪吸引子的軌線將會在有限區域內具有無限長的長度。
洛侖茲所給出的那個繞兩葉回轉的永不重復的軌線,就是一個奇怪吸引子--“洛侖茲吸引子”。它是在三維空間里的一類雙螺旋線;系統的軌道在其中的一葉上由外向內繞到中心附近,然后突然跳到另一葉的外緣由外向內繞行;然后又突然跳回原來的那一葉上。但每一葉都不是一個單層的曲面,而是有多層結構。從中取出任意小的一個部分,從更精細的尺度上看,又是多層的曲面。所以這種螺旋線真是高深莫測、復雜異常。它永遠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間內,卻又永不交結,永無止境。
2、“蝴蝶效應”
洛侖茲發現,從兩組極相鄰近的初始值出發的兩條軌道,開始時似乎沒有明顯的偏離,但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就會呈現出顯著的差異來。這就是說,初值的微小差異,在運動過程中會逐漸被放大,終會導致運動軌道的巨大偏差,以至于這種偏差要多大就有多大。在科學實驗中,一種變化過程可能有一個臨界點,在這一點上,一個微小的擾動可能被放大成一個重大的變化。而在混沌中,這種點無處不在,確定性系統初值的微小差異導致了系統整體的混沌后果。
小的誤差竟能帶來巨大的災難性后果,這一點早在1908年就被目光敏銳的龐加萊洞察到了。他在他的名著《科學與方法》中寫道:“初始條件的微小差別在最后的現象中產生了極大的差別;前者的微小誤差促成了后者的巨大誤差。預言變得不可能了,我們有的是偶然發生的現象。”這一段幾乎是百年前的話,不正是我們近幾十年才揭開的混沌來源之謎嗎?
洛侖茲關于“蝴蝶效應”的看法當時并不為氣象學家們所接受。據說洛侖茲把“蝴蝶效應”說給他的一個朋友以說明長期天氣預報不可能時,他的朋友回答說“預報不會成為問題”,“現在是要搞氣象控制”。洛侖茲卻不這樣看,他認為,人工改變氣候當然是可能的;但是當你這樣做時,你就無法預測它會產生什么后果。
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說明了系統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即系統的非線性。
3、分形
1967年曼特勃洛脫(Mandelbrot)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的論文,認為海岸線的長度是不確定的。論文的結論使學術界大為震驚.事實上,海岸線的長度依賴于所使用的量測單位,用一米為單位的尺去量測海岸線的長度與用分米或厘米為單位的尺去量測海岸線的長度,其量測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怎樣用數學模型來描述海岸線呢?1904年瑞典數家科赫(H.Von Koch)首次提出了Koch曲線,它的生成是把一條直線等分成三段,將中間一段用夾角為60°的兩條等長折線代替,形成一個生成元。如圖
然后把每條直線段用生成元代替,經無窮次迭代后,便呈現出一條有無窮多彎曲的Koch曲線。用它來作為自然界中海岸線的模型相當理想。
事實上,法國數學家用分形圖作為描述高速公路路面的微觀模型,來改進輪胎設計,使汽車行進時產生更低的噪音。 在人工生命中,例如樹長出自相似葉片,分形圖可以用于描繪樹的生長情況;人的指紋具有它的自相似性等等。
分形圖還與非線性系統中的混沌現象有關,如對于非線性迭代方程分岔的成倍增長,最后形成了奇異吸引子,而奇異吸引子的集合就是一個分形集。
總之,混沌學指出:世界是確定的、必然的、有序的,但同時又是隨機的、偶然的、無序的,有序運動會產生無序,無序的運動又包含著更高層次的有序。現實世界是確定性和隨機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無序的辯證統一。混沌序是更為高級的有序;混沌序不排斥線性序,而容納線性序。
(二)混沌閱讀
福建師大文學院賴瑞云教授經長期研究,結合語文閱讀的特點,構建了“混沌閱讀”這一理論體系,并以此著述有《混沌閱讀》一書。
福建師大博士生導師孫紹振教授對此有一段評語:“自然科學史可能是他(筆者注:‘他’指賴瑞云教授,下同)知識結構中的一個強項,他引入了混沌理論,情不自禁地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作出了獨特的闡釋。他詳細地介紹了混沌學家們的研究:線性是近代科學自覺的開始…… 接著他又轉向了文藝學:文藝理論家所說的‘多元有界’,一方面是頑強的閱讀個性,讀者的‘前理解’,另一方面是作品的藝術內核、藝術奧秘所形成的解讀界域。…… 理論的深刻性在于理論的徹底性,他的理論的深邃之處,就在于能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而不僅僅是在從概念到概念的演繹上得到自洽。”
下面對《混沌閱讀》的主要內容作一簡要介紹:
1、針對學科中心和學科本位主義現象,提出要請回被放逐的對隱性知識的學習活動,也就是要對具體作品真實閱讀(即原汁原味的閱讀,亦即元讀)。
(1)具有吸引力的讀物所形成的最基本的閱讀狀態是“審美自失”。
“閱讀”之所以一直延續下去,是因為讀物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有著無窮趣味,因而使人手不釋卷,乃至如癡如醉,廢寢忘食,“三月不知肉味”。理論上把這種狀態稱為“自失于對象之中”。
(2)引導、提高應立足于學生的體驗,應指向讀物的魅力所在,應一切建立在學生“審美自失”的基礎上。
(3)形成與“審美自失”接軌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精要”教學論和“語感”教學論。
①“精要”教學論。主要代表人物是葉圣陶、于漪和錢夢龍。于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今天談得最多的內容就是:引導學生感受、體會、探討、理解語言文字的奧妙;錢夢龍教學中每一堂課真正的重心在于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妙處”。
從學生閱讀興趣入手,而興趣在“自失”于、“沉浸”于讀物魅力之中;從讀物魅力入手,必然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審美的自失--可以說這是文選閱讀的最重要規律。
②“語感”教學論。夏丏尊最早提出“語感”這一術語。
語感就是“既成觀念和感情傾向對于言對象的整體直覺。”觀念,是一種理性,一種后天的獲得。“直覺”也包含了“理性的積淀”。按余秋雨的理解,“直覺,最完整、最經濟地體現了一個人此時此刻的總體審美水平。”一方面,它包含了以往“理性”的審美水平;另一方面,直覺和語感的“此時此刻”的感性的直接的、當下的判斷是更為重要的。
2、用線性科學和“非線性科學”的混沌理論建構起了他自己的理論系統。
他認為,混沌不是混亂,是表面混亂而內部有序,是外在隨意而內在有規,是局部不穩而整體穩定,是現象復雜而本質簡單。而一定量單篇(單部)作品的元讀,其秩序可對應稱為非線性序、混沌序。并引趙松年《非線性科學》中的一段話說:“如果觀察世界已經打開了一扇窗戶,那是線性的窗戶;混沌的出現打開了另一扇窗戶,這是非線性的窗戶,人們能夠用兩只眼睛觀察世界了,呈現在眼前的是由簡單性與復雜性、確定性與隨機性交織一起的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象。”
(1)“多元有界”的閱讀理念:
混沌的生機之源在于混沌系統內的“奇異吸引子。”人的行為很難逐日預言,偶然看起來是無規則的,但它總在“性格”這一奇異吸引子周圍徘徊。這一點,對于文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杰出小說的人物“真實感”正在于寫出了這樣一位表面看起來復雜的性格世界。例:歌德:單一的雜多。
多元現象:解讀的無限多元現象是混沌理論的發散現象。每一位不同狀態的前理解、前積累就是混沌理論指出的初始條件。讀者在進入讀物后,必然由于對初始值的高度敏感和高度依賴而“頑強”地表現出他的閱讀個性。
有界現象:它是和奇異吸引子本身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首先是由于被作品的“精要”所吸引而“自失于對象之中”的現象。
其次是多元解讀不是亂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管怎么還是哈姆雷特,不會把它讀成李爾王。“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讀成薛寶釵。但還是可能有人越界。越界有三種情況:一是對多元誤解,認為怎么讀都可以;二是有意的解構,脫離文本任意讀;三是由于種種原因(包括前理解水平在內),導致越界了。
例:對朱自清《荷塘月色》大約有6種解讀:①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②寄情山水,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凄涼的心境;③借景抒情,表現作者愁悶的心境;④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個人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⑤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⑥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述6種解讀,除第5種外,其它都可以說是在聚集與發散之間,是未越界的多元解讀。而第5種解不妥的原因在于(原文刊登在1993年第11期《語文學習》上):原文作者既不根據本文,也不考察時代背景和作者全人,更未自失、沉潛于作品的藝術奧秘之中。這只能是一種臆測批評法。
(2)“少而重要”的教學理念
吸引子和界限相伴而生,也只有這種被吸引而帶來的限定才會是自覺自愿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少數而重要參量”這一概念。混沌理論指出,對于非線性的復雜系統,由于有自組織的這個先天優越的條件,只需少數的重要的參量,即可決定它們的行為,形成良好的有序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相比于那種繁復的他組織的線性序,混沌序就是更為高級的有序。懷特“不要教過多的科目,教什么都要教得徹底”;我國古代“引而不發”;毛澤東“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等都是這個意思。
(3)“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
“少數而重要參量”這一概念的表現情形為“好讀物”“平等對話”“平等中的首席”。這是我國教育、教學歷史進程中的重大轉折。它是“多元有界”閱讀和“少而重要”教學的基礎。師生平等,每一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4)對一部優秀作品的多元解讀是相似的。
混沌理論認為,在系統混沌區內,無論局部多小或無論把局部放大多少倍,其結構仍然是相似的。如果是一篇優秀的作品,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和整個篇章相似,各部分之間也相似,關鍵要害是它們都和它的藝術內核相似,作品的總體風格浸透到每一個領域。
例1:《荷塘月色》前四種解讀,在“靜美”和有限度的“不寧靜”,尤其在“獨處的妙處”上相似。但相似,絕不相同,《荷塘月色》的四種解讀在內容和取向上是不同的。
例2:《紅樓夢》除極個別章節,幾乎所有的內容、故事、情節,雖為極平常的生活,卻無雷同重復之感。你隨便抽一段讀都可以,都會使你不忍心放下來,王蒙稱這就是“偉大的混沌”,這也是偉大的相似。
(5)一部作品維度越高(維數越多)越好,其混沌復雜程度、混沌有序程度也就越高。
分析一部作品的優劣,既不是看其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看其內容越少越好而內容背后的維度越高(維數越多)越好,其混沌復雜程度、混沌有序程度也就越高。就小說而言,它有7個基本因素,即7個維度:結構、情節、環境、人物、語言、主題、情感。《紅樓夢》和《阿Q正傳》幾乎7個維度都有具備。不少世界名著,后5個因素往往具備,但難以做到像《紅樓夢》這樣處處都在網狀結構。《金瓶梅》具備網狀結構,但主題和情感是它的弱線。《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的總結構是各章結構的簡單相加,在內容上重復雷同較多。《儒林外史》結構上是章回小說的簡單相加,內容上雷同重復較少,但不如前面幾部有處處都在的主要人物。
(6)混沌序(越不似越似)為創造之源,它是一般線性序永遠無法達到的更為高級的有序。
相似不是相同,相似也不是趨同。有時,在求“似”時還得求“不似”,甚至往往求“不似”還更為重要,不過高級的求“不似”者,正是又善于求“似”者。
例1: M(美感)=m(陌生感)×S(孰悉感)
全熟悉,無美感,無藝術;全陌生,亦無美感,無藝術;越陌生越熟悉,最陌生最熟悉,美感最強。轉化為混沌理論語言,就是越不似,越似者,混沌有序程度越高,“混沌序”的質量越高。這就是創造之源。“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妙處”,也正是這種偉大混沌的奧秘。
例2: 2000年高考,作文題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一位考生的標題是“答案是唯一的”,然后以“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作了無可辯駁的論證。開始,閱卷老師認為這是例外,考生偏題了。但指導組的老師經討論后,得出結論: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本身就包含了“唯一”這一情況,如果排除“唯一”,就等于豐富多彩是不周延的。換句話說,你的論點是“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只有這個結論才是正確的,等于是宣布“唯一”,自打嘴巴。所以考生非但沒有偏題,而且還具有較好的求異思維。這就是創造,就是越不似越似。
(7)閱讀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是長期演化的結果。
混沌系統中的運動軌線對初值有高度敏感的依賴性,亦即軌線要堅持“表達”自己的初值,它只有在長期演化之后,軌線與軌線間才會有明顯區別。混沌系統只有經過長期演化,其結果才是不可確定的。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混沌理論把它稱為內在隨機性。
這種現象對我們閱讀教學中的多元解讀很有意義。
a、學生在閱讀中一開始就表現出獨特的有見地的見解,這說明他進入的初始條件就與別人差別較大。
b、同層次閱讀者中,其開始差別往往不大,但每一位閱讀者的閱讀批評個性、理論運用特色是存在的,并且在初始條件會“頑強”地表現出來,但最后要明顯有別于同層次者的見解,沒有一番相當時日的介入是不可能的。如《孔乙己》中“我”的敘述角度的特色好處,從孫伏園到錢理群一直講了多少年,再到近年嚴家炎先生提出“復調”說,認為“我”中有“我”,即后一個“我”是作者自己。孫提出這一觀點是需要時間的。
c、現在上課時,從“滿堂灌”變成“滿堂問”,沒有給足學生獨立思考、閱讀、探究的時間,學生閱讀個性的細微區別如何能做大?
d、教學中,我們不僅應給學生學習的“過程”,還應創設人人自覺自愿自失于讀物中,充分交流討論(包括與老師討論交流)的混沌局面。
(8)正確的帶刺的批評(排斥子)在閱讀領域有其重要的地位。
一般系統中(包括完全不充分的混沌系統)還有一些點或點的集合代表不穩定狀態,對運動軌線具有排斥性,這叫“排斥子”,而運動軌線總是愈來愈趨近一定的吸引子而遠離排斥子。在閱讀領域,“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對文章進行批斗性閱讀的精神--如魯迅的《拿來主義》和孫紹振的《挑剔文壇》--是不可或缺的。
四、混沌基本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下面筆者通過混沌理論中的三個基本概念:蝴蝶效應(初值的敏感性)、分形(自相似特征)與奇異吸引子,分別考察它們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以非線性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現代語文教學思想,以使我們的教學成為容納線性秩序的更為高級的混沌序,以適應信息時代以人為本、能力培養的教學要求。
在傳統教學設計時,教學是在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料這樣一個簡單系統中進行的,即:以教師為核心的粉筆、黑板、教材的線性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系統。它以教師為中心,容易控制學生的學習,系統處理也比較簡單。但隨著信息時代信息量的膨脹、人的思維研究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簡化的教學系統不能滿足未來人材培養的要求。現代教學是在現實生活和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資源中進行的,教學資源包括傳統的教學資料和現代的教學信息。教師成為知識或信息的引導者,學習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認知結構的遷移為效果的綜合能力學習。這樣一個復雜的基于信息、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系統同傳統教學系統相比較,它存在著教學系統的線性與學習者、學習過程的非線性矛盾;信息輸入的確定性與思維的非預測性的矛盾和教學設計過程的封閉性與學習內容開放性的矛盾。這樣的系統,其構成要素都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這就形成一個看似無序確有規律的混沌教學系統,這就勢必要把教學推向一個非線性的思維模型中,進而形成以線性和非線性互相支持又各具特色的教學觀念。
(一) 重視初值的敏感性,把線性與非線性的語文教學系統統一起來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系統是線性的,教學與學生的發展之間,呈清晰的因果線性關系,一定的教學必然導致學生一定的發展變化,知識、能力的簡單累積會自然地導致學生的整體發展。這樣的觀點常造成教師教學的簡單化、刻板化,把學生的發展歸結為點滴發展的機械累加。課堂教學往往被設計為線性的一維過程,把預定的目標和步驟的順序作為達到最終目標的途徑,一經給定,就再無變化。
以《荷塘月色》為例,傳統的教法是:
1、 背景介紹。
2、 分段解析具體內容(若是文言文要逐字逐句地解析),歸納段義。如果段落較長,則分成若干層次進一步肢解。
3、 結合各段落,構成意義更為明晰的意義板塊,然后整合幾個板塊歸納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4、布置作業,鞏固擴展。
根據這一講法,《荷塘月色》可以解析為: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中國現代文學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寧肯餓死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文章寫于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悶。
文章分為12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意義段。1-3自然段為第一段,寫作者郁悶散心來到荷塘邊;4-6自然段為第二段,描寫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余下為第三段,寫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覺中回到家門口。第二段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四自然段為第一層,描寫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葉、荷花;第五自然段為第二層,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為第三層,描寫荷塘的四周。在意義段分析過程中解決字詞句問題。
文章通過描寫荷塘月色,展現無比優雅、朦朧、幽靜的自然之美,同時借景寓情,透露出內心的不平靜。本文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運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擬人修辭格描摹景物,精心選用動詞和疊詞營造優美語境,舉例或結合段落層次講解說明。
作業:評說比喻、擬人、動詞、疊詞的妙用,背誦4、5、6自然段。
當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因人因時而異,細節的處理會有變化,教學組織方式也會不同(這也是混沌理論中內在的隨機不確定性這一特征所決定的),但絕大部分師生會把上面的要點裹進課堂里。
這種把預定的教學方案強硬地塞給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作被動的、機械的接受者的線性教學方法,是為現代教育思想所不取的。教學中,我們如果不能把握初值的敏感性這一特征,不能對教學作適時適當的調整,則必然導致教學的失敗。第三部分我們例出了賴瑞云教授歸納的對《荷塘月色》的多元解讀,正確的達五種之多,但從上述線性(惟一)方案看,我們能教給學生的就只剩下一元了。這必然禁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作為混沌系統的教學思想應該是線性與非線性的統一。
曾在我國教育界引起廣泛注意的“美國教師教‘蚯蚓’”一文,具有典型意義。為充分挖掘其內在的理論意義,再一次轉述如下:
美國一教師為小學生上自然常識課,課題是“蚯蚓”。一上課,老師先說明要講的內容后,就請同學們用紙片上講臺取蚯蚓。許多蚯蚓從紙片上滑落下來,學生們推桌挪椅彎腰抓蚯蚓,教室里頓時亂成一團,老師卻一言不發,任其混亂。課后老師說,上了一節“蚯蚓”課,學生連蚯蚓也抓不住,那么這節課還有什么意義。
同學們抓住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師開始了第二個數學環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誰能把它的特點最后補充完整。經過片刻的觀察,學生們踴躍舉手。一學生說他把蚯蚓放在嘴里嘗了嘗,有味感;另一學生用線把蚯蚓扎好后,吞進了喉嚨,過一會拿出來發現蚯蚓仍在蠕動,老師贊揚了他們在求知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和為科學獻身的行為。
據此,陳鐘梁談了三點啟示:① 只有經過親身思考而獲得的知識,才會內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才能運用自如。② 建議教師使用啟發式教學,精講點撥;多思、多練;創設思考情境,引導學生在置疑中,解決矛盾,深化對知識的體驗和理解。③ 美國教師對學生口吞蚯蚓這種“荒唐”的行為不但沒有指責,反而稱贊其勇于求知的精神。我們的教學,對于學生與眾不同的舉動一律加以排斥、打擊甚至否定,因而,壓抑了學生缺乏發表異議的勇氣,泯滅了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建議教師要轉換思維方式,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積極的引導;教師要愛護學生的獨特意識與行為,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其開拓創新和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
皮亞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重新發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 教師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究未知的事物,獨立自主地去觀察、操作,自己獲取科學結論,在探究中學習。學生通過抓蚯蚓、觀察蚯蚓(包括嘗蚯蚓、吞蚯蚓)這一行為,親自體驗和認識了什么是蚯蚓及蚯蚓的一些特征,這為進一步激發一部分學生(如嘗和吞蚯蚓的學生)去探究蚯蚓為什么會有這些特征奠定了基礎。
課堂中的任一偶發事件或對教學目標的微小偏離,都會導致課堂教學系統的巨大變化,這就是非線性系統所特有的初始條件敏感性(陳鐘梁在啟示③所說的,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愛護、肯定、鼓勵學生的獨特意識與行為。這“閃光點”“獨特意識與行為”就是初值的敏感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鴰ǎ加以正確引導,不能簡單、粗暴地扼殺新奇觀點?br>
教學系統的非線性特征,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等初始條件。在設計時從實際出發,考慮多種方案,力戒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隨意行為,以保證教學要求的順利實現。其次,課堂教學中還要保持師生間各方面信息交流的暢通,力求在課堂教學中機智、藝術地處理偶發事件,及時、恰當、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案,保證教學總體目標的導向性。這對教師的素質、經驗、教學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對于非線性教學系統的初始條件敏感性,有經驗的教師可以憑經驗把握它,但如果自覺地掌握了它的規律,就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更快地提高教學水平。
(二)運用分形理論,掌握少數重要參量,建構混沌教學體系
分形具有五個基本特征或性質:⑴形態的不規則性;⑵結構的精細性;⑶局部與整體的自相似性;⑷維數的非整數性;⑸生成的迭代性。這里要說明的是,分形理論的“自相似”特征,絕不是相同。如,個體的人和整體的人,具有相似性。從內到外各“部件”(如腸、胃;頭、手等)的組裝看,都是相似的,但每個人又絕不是相同的。人們的指點紋很相似,但現代科學還是能憑借指紋來鑒別人的身份,其理由就在于它相似,但絕不相同。雖然如此,這一基本特征,還是為人們從部分中認知整體,從有限中認知無限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
有鑒于此,無論是在閱讀教學中還是在寫作教學中,抑或是在教學方法的掌握還是在發揮學生特長的指導中,我們只需掌握少數而重要的參量,即可掌握它們的規律,決定它們的行為,形成良好的有序運動。所謂“一招鮮,吃遍天。”也是這個道理。
例如,教授“古詩欣賞”,如能通過對少數典型詩歌(孟郊的《游子吟》、李坤的《憫農》、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的分析,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古詩都具有先寫景后抒情,先敘事后議論這樣一條普遍規律,則對學生欣賞大量古詩就具有莫大的幫助,這也是生成的迭代性這一特征所決定了的。
再如,我國古代的八股文,雖然由于它的機械和呆板,而受到人們的唾棄。但它結構的相對完整性,至今還為大家所借用。即便是一些所謂創新的文章,其結構也離不開“起、承、轉、合”這一基本模式。注意,這里講的模式,是指文章結構的相似性,而非相同,更不是雷同。教學中,我們如能拿這一點來指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則學生受益大焉。
就教學方法而言,教師如果重點掌握了發現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幾種少數而重要的教學方法,并能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它們,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在教學實踐中,“合格十特長”的素質教育觀念,便是符合分形的五個基本特征的。每個學生的個性不一樣,特長自然也不一樣,實行特長特教,必然要求教學目標的多維性,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特長方面這一“少數而重要參量”的調控作用。
教學系統的形態的不規則性,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及時把握環境信息和學生身心狀況變化及教學內容的新發展,并據此調整教學要求和教學步驟。為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素養,做到知識常新、教法常新、教案常新,把教學作為一門藝術來對待,不斷追求教學的個性化、藝術化與時代感。
(三)充分發掘混沌教學體系中混沌吸引子的魅力,以人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混沌系統存在兩個相反行為的吸引子----收斂性吸引子與混沌吸引子。收斂性吸引子起著限制系統運動的作用,使系統的形態呈現出靜態的平衡性特征。在教學系統中,教學的目的、目標、總體要求,就屬于這類吸引子,對其作用和在教學過程中的貫徹落實,我們一貫都是非常重視的。
混沌吸引子的作用在于使系統偏離收斂性吸引子的區域而導向不同的形態,它通過誘發系統的活力,使其變為非預設模式,從而增強系統的創造性。它至少存在于三個方面之中。
1、在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各自獨特的個性和獨特的發展可能性,便是混沌吸引子。要使學生真正獲得自身可能的發展,就需要改變教學目標的一維性,設置多維的、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這勢必導致系統在總體上遵循教育目標的情況下,在局部范圍內產生對教學目標的合理偏離,也正是這一狀態觸發課堂教學系統局部呈現出豐富多彩,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創造性。
混沌吸引子的存在,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在把握和遵循教育總體目標、要求的前提下,對教學過程中局部的具體的目標要用多維的觀點去思考和設置,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分層分類提出不同的具體教學目標;教學中要切實貫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原則,可采取分層教學手段----提問分層、作業分層、輔導分層,充分挖掘每一個人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真正實現其發展的可能性。
2、就語文課文,尤其是文學作品本身而言,不同的作品,都有不同的內在混沌吸引子。它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對作品本身進行原汁原味的作品元讀,即混沌閱讀。這在前面已作了重點介紹。
3、就語文教師而言,其自身的個性和魅力,也是混沌吸引子。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熱愛讀書,崇尚自然、有廣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懷、善于思考,善于引導,表現在課堂上有的是激情飛揚、有的是流水潺潺;有的是海闊天空,有的是春風化雨……
當年蔡元培先生執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聚攏英才,培養棟梁。西裝革履、留洋歸國的陳獨秀、胡適洋洋灑灑大講新學,長衣馬褂、一代名儒辜鴻銘侃侃而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梁漱溟雖沒有大學文憑,卻在北大的杏壇上激揚文字、淺吟低唱‥…他們留下了許多綺麗散文、不朽詩作、文學評論,北大創個性教學之先河,展名校之輝煌,盡混沌吸引子之功能。成為中國教壇的美談。
總之,作為混沌系統的語文教學系統應該是有序性與無序性的統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是有序與無序統一的真實寫照。
福建師大博士生導師孫紹振教授在給《混沌閱讀》一書作的序言中指出:“既要講求效率,又要培養大師,當代的語文課堂制就應該既超越古代混沌,又超越現代的線性序,而成為容納線性秩序的更為高級的混沌序。” 線性與非線性是一個辯證的對立統一體,即:混沌中蘊含著有序,有序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混沌。線性的教學過程中會需要非線性的教學策略,而非線性的教學過程也會出現線性的教學策略,最后使我們的教學成為容納線性秩序的更為高級的混沌序。也只有這樣,我們才不可能做出“掘地覓青天”的蠢事來。在課改過程中,我們的語文課將更多地注入人文情感,使之成為跨越時空、超越教材的教者、學者、作者之間情感與情感交流、心靈與心靈碰撞的紐帶。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麗,享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混沌閱讀》福建師范大學 賴瑞云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余文森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奇妙的分形》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 吳寶豐、袁震東 中國教育曙光網
4、《分形與復雜性探索》 王德奎 中國教育曙光網
5、《分形漫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譚芳 中國教育曙光網
6、《新世紀科技新知詞典》 鄭積源
7、《混沌基本理論與教學設計發展的新方向》云南師范大學朱云東 清華大學 鐘玉琢
2004年5月5日初稿
2004年5月19日定稿
[混沌閱讀與語文教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一碗混沌閱讀答案
3.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4.語文教學課件
5.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6.語文教學的論文
7.語文教學論論文
8.馬說語文教學課件
10.語文教學課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