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教學目標:
領會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理解小說中體現的人性之美。
知人論世:沈從文說,“一部偉大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惫时憩F人性便是他創作的中心。沈從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牽的原始古樸的人性,他創作時往往去除現實生活中嚴酷的政治經濟關系,而在古老的生活節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種“優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離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在文學的大道上另辟蹊徑,以抒寫自然的人性為題材,從而寄托作者對社會、人生的反思。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說《邊城》就是這類內容的代表。
作家作品:沈從文的大部分小說都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展示其民情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反樸歸真的牧歌情調。這種鄉土抒情體的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會理想,也對后來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征于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干凸出,單純而又厚實,樸實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彩。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劇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邊城》主要情節介紹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愿作個擺渡人。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導思】
1、整體感知
本文節選了《邊城》的第三至第六章,雖是節選,但也層次清晰,結構嚴謹。理清節選部分內容的結構。第三章:敘述了今年端午節,邊城人們緊鑼密鼓地籌備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第四章:追述了兩年前的一個端午節,翠翠在河邊看龍舟,巧遇二老儺送時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現在,補敘上一年端午節翠翠與外祖父看競渡時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現在,重點寫迎婚送親的花轎來到渡口渡河,撩撥著翠翠內心深處的情思,引發了她對愛情的美好向往。
2、給加點字注音
喁喁( ) 燜菜( ) 挪移( ) 黑黝黝( ) 竹篁( ) 儺送( )
涎皮( ) 甬道( ) 茶峒( ) 莞爾( ) 濱水( ) 蒿艾( )
角隅( ) 埋怨( ) 胡謅( ) 嗤笑( ) 茨灘( ) 碾坊( )
3、詞語釋義
(1)儼然:
(2)喧闐:
(3)解嘲:
(4)張冠李戴:
(5)信口開河:
(6)禮輕仁義重:
【導練】
1、沈從文在談及《邊城》時曾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蔽闹校髡呤菑哪男┓矫鎭肀憩F邊城的“人生形式”的?請補充下表。
環境 特點
自然環境 環境美 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環境 民風民俗--淳樸、善良、熱情
翠翠--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職守、古道熱腸、深愛至親
天保、儺送--坦蕩磊落、正直尚義
1、第一段中,翠翠為什么會感到“薄薄的凄涼”? (6分)
2、請簡要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6分)
部分答案:
(1)儼然:①形容莊嚴,②形容齊整,③形容很像。
(2)喧闐:聲音大而雜,喧鬧。
(3)解嘲:用言語或行動來掩飾被別人嘲笑的事情。
(4)張冠李戴: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5)信口開河:隨口亂說一氣。
(6)禮輕仁義重:禮物雖然輕微,但其中的情義卻很沉重。
環境 特點
自然環境 青山綠水--溫柔、美麗、平靜 環境美 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環境 民風民俗--淳樸、善良、熱情 風俗美
翠翠--天真活潑、善良乖順、自然純潔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職守、古道熱腸、深愛至親
天保、儺送--坦蕩磊落、正直尚義
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為外公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責。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而節選部分以后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著心上人的歸來,表現她愛的執著。
惜緣
[《邊城》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