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藝術地概括了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選入教材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節選自《水滸傳》的第十回)這一章,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著力描寫了林沖從一個封建統治集團的依附者,被徽宗寵臣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終于投奔梁山,成為農民英雄的轉化過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細刻畫、故事情節的生動描寫以及“風雪”環境的描寫上,歷來為評論家所稱道,因而應作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本課選入國標教材人教版必修第5冊,學生通過前幾冊中小說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提供了幾個可供深入挖掘的點,分層閱讀,以激起學生主動探求的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探究課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鑒賞景物描寫,以及關鍵伏筆、細節安排,領會其對推動情節、渲染氣氛、刻畫形象的重要作用。3、理解林沖由逆來順受到奮起抗爭的思想性格轉變過程,形象地認識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必然性。4、通過探究本文進而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藝術特點。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課前播放《好漢歌》。
師:“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梁山好漢的作風,路見不平尚該拔刀相助,更何況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漢中也有人曾經有不平不能吼,舉起來的拳頭打不下,他是誰?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林教頭”。
二、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1 、課前準備:結合讀書活動指導閱讀《水滸》(最好為金圣嘆評點本),或組織學生課前觀看中央電視臺攝制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第四回至第六回,了解與本文有關的故事內容。
2 、介紹作者和作品
在預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簡要介紹,再由教師補充。
3 、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煉課文的情節或就作品某方面寫一點自己的閱讀感受。
(滄州遇舊--酒店密謀--小二生疑--詢問實情--買刀尋敵--草廳割交--酒店沽酒--廟里借宿--真相大白--奮起殺敵)
(概括故事情節要注意三點:準確、順暢、簡練。出示情節發展的脈絡圖結束這一步教學。)
三、自主探究,研討總結
1 、學生四人一組,從下列選題中挑選一個作為探究論題。
(此教學設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教師應當參與各小組的探究活動,給予他們適當的方法指導與幫助,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1)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所以他的思想觀點、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由很大的差異。試論林沖的性格特點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指導學生從人物與環境、情節的關系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及典型意義。環境是人物性格發生的土壤,而小說中的環境包括時代背景和人物之間的關系。情節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林沖性格的變化發展正是通過故事的情節體現出來的。此外,還應指導學生具體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給予適當的方法指導,由學生自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套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文學鑒賞水平。)
(2)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看細節描寫在古代小說中所起的作用。
(細節描寫是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的言行舉止、心理活動以及對細微事件的情況進行細致具體描寫一種描寫手法。細致描寫是作品刻畫人物性格、敘述事件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教師引導學生把文中幾處主要細節描寫找出來,分析它的作用,然后總結歸納。)
(3)描風繪雪,富有神韻,結合金圣嘆評點《水滸傳》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景物描寫。
金圣嘆評點《水滸傳》中幾處關于風雪的評點摘錄:
①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一路寫雪,妙絕。)
②那雪正下得緊。(寫雪妙絕。)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寫雪妙絕。)
④放下花槍、葫蘆在雪里……(花槍葫蘆,寫得好;又帶寫雪,妙。)
⑤入得里面看時,殿上塑著一尊金甲山神 , 兩邊一個判官,一個小鬼,側邊堆著一堆紙。團團看來,又沒鄰舍,又無廟主。(雪耀里固當見之。)
(中國古代小說極少孤立、靜止地描寫環境,結合人物動作描寫環境是中國古代小說重要的美學特征之一。一般學生能夠注意到文章對風雪的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很少有學生會注意到結合人物動作寫風雪,而金圣嘆的評點可謂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可引導學生結合本課的事例認識古代小說這一特點。)
(4)閑筆不閑,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看中國古代小說中的“伏筆”問題。
(伏筆是文學創作中描寫、敘述的一種手法,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應。它可以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幕景致,一個眼神,一個物什等。這種手法有助于全文達到結構嚴謹、情節發展合理的效果。可指導學生以金圣嘆的評點為突破口進行探究并促進深入思考,舉一反三。)
2 、交流成果,認識規律,總結經驗,形成能力
每個論題挑兩組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學補充或質疑。
附:每個論題教師觀點與方法指導
(1)林沖的性格特點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作品不是孤立靜止地塑造人物形象,而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放在人物與環境的尖銳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歷史地分析人物形象。作品把林沖置于兩種矛盾中來表現。一是與以高俅為首的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高俅一伙的步步緊逼,使林沖走投無路,終于走上了反抗斗爭的道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肆無忌憚地殘害人民,使人民無法生活。為了活下去,人民群眾才不得不起來反抗斗爭,這就是“官逼民反”。二是林沖自身思想的矛盾。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過著比較富裕、安定的生活。這種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況形成了他安于現狀和軟弱動搖的思想性格。但是他武藝高強,富有正義感,俠肝義膽,嫉惡如仇,思想性格中有反抗黑暗、扶持正義的一面。這兩種性格的矛盾斗爭,構成了林沖的性格發展史。
林沖性格的轉變,關鍵是一個“逼”字。《水滸》的主題就是“逼上梁山”,而林沖所走的道路則是體現這個主題的典型例子,這使我們認識到封建社會被壓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②指導學生結合故事情節認識林沖性格的變化與發展。林沖的性格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起伏變化的;滄州遇舊他表現出善良安分;買刀尋敵時,他先是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意識,但不久又松懈下來,失去應有的警惕;接管草料場后他有隨遇而安的想法,說明他對敵人抱有幻想,軟弱動搖;直到草料場起火,他親耳聽到了陸謙等人的對話,了解了高俅所策劃的陰謀,才毅然殺死仇人,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統治者的道路。從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忍辱求安到忍無可忍、被迫反抗、奔向梁山是林沖性格的根本轉變。
③作品不是籠統地表現人物形象,而是通過典型的語言、動作來刻畫人物性格,應指導學生具體分析林沖的語言、動作,從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寫林沖與李小二談起高俅“生事陷害”他不是切齒痛恨,而是平平淡淡,仍把高俅稱作“高太尉”,甚至自認“罪囚”,與李小二夫婦來往還“恐怕玷辱”了他們,說明林沖安分善良、忍辱求安。又如林沖聽說陸謙從東京趕來暗害時,他氣憤地說:“那潑賤賊敢來這里害我!休要撞著我,只叫他骨肉為泥!”這樣的語言又表現出林沖的剛強正直和強烈的反抗意識。又如林沖在風雪之夜出門沽酒時,作者生動地描寫了他一系列動作:“用花槍挑了酒葫蘆,將火炭蓋了,取氈笠戴上, 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了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一系列動作寫出了林沖謹小慎微、唯恐出事的思想性格。
(2)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如:
①開頭細致地描寫了陸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談舉止,暗示他們是在密謀害人的事,而且和林沖有關系。這些細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引出了李小二給林沖報信,林沖尋敵復仇的情節。
②林沖要去沽酒出門的一系列動作細節描寫,一方面表現了林沖安分守己、辦事謹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訴讀者,草料場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林沖疏忽,使情節發展合情合理。
③林沖進了山神廟,“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這個細節描寫為下文“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著了”埋下伏筆,陸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廟外邊看火邊說話,林沖躲在廟內聽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轉變。
④關于刀槍武器不離身的細節描寫。林沖離開天王堂時、到市井買酒時、奔山神廟安身時,都有關于隨身攜帶尖刀、花槍的細節描寫,最后,才有“挺著花槍”沖出門去殺死仇人的情節。這個細節描寫,既符合林沖禁軍教頭的身分,表現他細心、謹慎的性格特點,又使故事情節天衣無縫。
⑤關于方向位置的細節描寫。關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滄州城東 15 里有草料場,草料場東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場和市井中間有一座山神廟。林沖買酒、到山神廟,都是往東走。發生在同一時間的陸虞候等到草料場來放火陷害林沖是由草料場西面而來,這樣雙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至關重要,使情節發展入情入理。
(3)風雪描寫及作用
①直接描寫。見金圣嘆評點第1-3條:“紛紛揚揚”寫雪花之大且密;“卷”寫朔風之烈;“一天”寫范圍之廣;“緊”寫出雪降落的力度、速度、密度,令人想象出雪勢之猛。三次直接寫風雪,不僅層次分明地描繪了這一場風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緊的動態過程,而且緊密地伴隨著人物活動和情節發展,成為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間接描寫。寫草屋被“搖振”,被“壓倒”,突出朔風之烈、雪勢之大。
結合人物動作寫風雪。如金圣嘆評點第5條,林沖借了雪光方能在山神廟看里面的情形。還有林沖去沽酒時“把花槍挑了葫蘆”,顯然是因為天寒手冷。
②作用:為人物活動創設了一個特色鮮明的背景;顯然了慘烈、悲壯的氣氛;烘托了人物的情感;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4)伏筆
示例:“老軍指壁上掛一個大葫蘆,說道:‘你若買酒吃時,只出草場投東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寫老軍絮叨之態,閑帶出葫蘆,當時看是為了買酒,實則是為了引出山神廟。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銀子,把花槍挑了酒葫蘆”,看時只道天寒手冷,實則是為后來殺人時可立即使槍埋下伏筆。
“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寫大石頭當時看時為了擋門遮寒,到后來才知是為了讓林沖躲在廟里偷聽到陸謙等人的對話。
(設計意圖:伏筆最需要藝術技巧的鋪墊,伏筆的妙處在于一個“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跡。沽酒御寒、擋門遮寒,都是當時的實際需要,并且都又于風雪天氣有關,所以讀起來感到自然合理,不認為是有意設伏。伏筆的作用在于為后面的情節鋪墊,使讀者對后面的情節不敢突兀。)
四、拓展延伸、個性創作
1 、全班分兩大組,分工合作將小說改編成劇本,劇本在忠實原著的基礎上,可適當增刪情節。自行選定編劇、導演和演員,自定角色排練。
課堂表演劇本,評價改編劇本和演員表演,以課本為依據,通過評價討論進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全班同學自由評價,展開討論,同時導演和演員可以隨時闡明自己的創作和表演意圖。教師可提供以下兩個主要評價方向:(1)請你就人物形象塑造,談談表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2)對照小說,劇本和表演進行了哪些創新,這些創新是否合理?
2 、課外練筆(可任擇其一):
(1)人物綽號考證:《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記錄著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來歷,引導學生考證,以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2)人物分類點評:自己確定標準,將小說的人物分成若干類別,撰文點評,以文解文。
(以上教學設計通過活動促發學生自讀《水滸傳》原著,開展拓展閱讀,加強讀寫訓練, 以達到能力遷移的目的 . )
[ 評析 ]
以上教學設計的意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紀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夠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通過探究性學習,可以達到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三個目標,還有助于發展學生優秀的品質,如熱愛和珍惜學習的機會、客觀審慎地對待批評性思維等。以上教學設計精選了四個探究點,通過精選精煉,使學生掌握鑒賞人物形象的一般套路和方法,成為自讀古代小說的入門向導。教學中應幫助學生認識規律、總結經驗,形成能力。
2、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要從過去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以上教學設計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將教學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和促進者。
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朗誦小說或表演劇本的精彩片斷,品味語言,深入領會作品內涵,體驗人物的命運遭遇和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上教學設計注意引導學生在拓展延伸中嘗試劇本的創作和表演,加強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去體驗、領會和品味。
4、新課程標準在小說、戲劇的課程目標中提出要把握中外小說、戲劇各自的藝術特性,形成一定的閱讀鑒賞方法,從而提高閱讀鑒賞的能力與水平。以上教學設計充分考慮中國古代小說的審美特征(中國小說重視情節和人物動作,善于通過描寫人物動作顯示環境、暗示心理,而不會把環境描寫游離于故事情節之外,也不用獨白或心理分析的方式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對課文的分析、探究,幫助學生體會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以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文學修養。
封志莉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關文章:
3.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案
10.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