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但是估計很多人沒有記下諸葛亮完全的《誡子書》,《誡外甥書》更是很少有人知道。“兩書”都是僅短短數言,前者86個字,后者87個字,加上標點都不到百字。但是對于做人、處世、修養、學習、志向都做了精辟的分析與忠告。影響了中國兩千余年。何時讀起都歷久常新。至理名言,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當今的社會是個物欲橫流、極其煩躁的社會,寧靜致遠以從多少人的心底融化。古典名言之所以能留傳至今,定是被實踐檢驗的有效真理。無欲則剛,厚積薄發。能夠參悟其中,定會帶來收獲。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正因為諸葛亮的政治、軍事計謀超群,才助劉備入川建立蜀國,并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雖未能光復漢業,卻也有效阻止曹操等人背叛漢王朝的步伐,相應地推遲了中國各族人民的諸侯割據;同時,成就了諸葛亮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諸葛亮本系山東人氏,淡泊名利,自劉備、關羽、張飛等兄弟三顧茅廬之后,成為劉備麾下最得力的行政管理、軍事指揮干將。不但對軍事謀略頗有研究,而且還對教育問題十分重視。恰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鑄就蜀國從古至今政治、經濟、文化等文明的基礎。特別是他在《誡子書》中對道德、修養、教育方法的重視,影響了近二千年來諸葛家后代和有志青年,更值得我們今天對加強自身建設和子孫教育的重視。
--《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干;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愿隨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益于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戒外甥書》(原文)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戒外甥書》(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支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于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諸葛亮:“誡外甥書”逐句對譯】
夫志當存高遠,--志向應當建立在遠大的目標上。
慕先賢, --敬仰和效法古代的圣人。
絕情欲, --棄絕私情雜欲。
棄凝滯, --撇開牽掣、障礙。
使庶幾之志, --使幾乎接近圣賢的那種高尚志向。
揭然有所存, --在你身上明白地表現出來。
惻然有所感; --使你內心震動,心領神會。
忍屈伸, --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
去細碎, --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
廣咨問, --廣泛地向人請教。
除嫌吝, --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
雖有淹留, --做到這些以后,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上暫時停步不前。
何損于美趣, --但哪會損害自己高尚的情趣。
何患于不濟。 --何消擔心事業會不成功呢。
若志不強毅, --如果志向不堅毅。
意不慷慨, --思想境界不開闊。
徒碌碌滯于俗,--碌碌無為地陷身在世俗中。
默默束于情, --無聲無息地被欲念困擾。
永竄伏于凡庸,--永遠混雜在平凡的人群中。
不免于下流矣!--就難免會變成沒教養、沒出息的人了。
[諸葛亮《誡子書》與《誡外甥書》翻譯及欣賞 (作品賞析)]相關文章:
4.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7.《誡子書》課件
9.誡子書優秀教案
10.誡子書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