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閱讀----第二課時(情節分析)
復習目標:1.掌握分析記敘類文章線索和情節的基本方法。
復習過程:
一、真題演練:
紅 書 包
秦文君
20年前,我還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麗娜背了一只嶄新的紅書包,那書包簡直美極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發顫。
那天,我被這美麗的紅書包纏繞著,別的一切都退得遠遠的,我甚至感到,快活與否,就同這書包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放學時,汪麗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聽著大伙都在議論她的書包漂亮,不覺有點兒生她的氣。在此同時,一個念頭升了起來:我一定也要有一只這樣的紅書包。
一連幾天,只要一放學,我就上大街,專跑文具店。終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櫥窗里,找到了這樣的紅書包。隔了層光閃閃的櫥窗玻璃,我發現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許久,一會兒湊近著看,一會兒退遠點看,過會兒捂只眼,單眼看。“沒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當時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趕到車站,等了三輛公共汽車,才等到母親從車上下來。她驚訝地看著我,我什么也不說,拉著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兒,就指著紅書包說:“給我買吧,媽媽。”
“可你的書包還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邊死活不肯離開,像是打算在這兒站一輩子。媽媽摸摸我發燙的額頭,心就軟了。沒想到,她摸出錢夾要付錢時,才發覺帶的錢不夠。可在這時,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夢,夢見店里的紅書包讓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壞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來。爸爸把我喚醒,小聲對我說,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紅書包買回來。
第二天的整個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還很緊張很激動。見了汪麗娜,我就想:我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紅書包,同你的那只毫無差別。到了傍晚,我突然又變得惴惴不安:萬一那店里的書包都讓別人買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開始皺起眉頭來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著自行車,一手高高舉著紅書包回來了。我搶過那只鮮紅的書包,高興得打轉。等樂過之后,才看見媽媽正在給爸爸搽松節油。原來,為了快點趕到店里,爸爸騎車時同一部黃魚車撞在一起,膝蓋上腫起老大一塊。
我的心情沉重起來:我怎么會不顧一切地迷上這紅書包的,竟沒看見爸爸的膝蓋為了它受傷了呢。
爸爸說:“愛美不是件壞事,可生活中美的東西太多了,你跟在別人后面,永遠也是跟不過來的,能體會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著紅書包興高采烈地去學校,在校門口碰見汪麗娜,誰知她已換了一個紫色的新書包,比原來的紅書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從那天起,我似乎更加關注一切美麗,美的旖旎永遠能給予我無限的靈感,可是從此就沒有再像過去那樣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處有時就很知足了,也很快樂,世界上最美的莫過于存著的愛美的心。
后來,那個紅書包用舊了,而我一直珍藏著它。不為別的,就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個啟示錄。
(選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動)
1.本文的線索是--- -。
2.依據文章思路和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我找到賣紅書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愛的紅書包→
二、考點解讀:
1.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與脈絡。2.分析故事情節。
三、答題指導:
(一)相關知識點:
1.記敘文的線索: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物體、情感變化等。
分析記敘線索的方法。
2.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作用: )、插敘(作用: )。
3.分析故事情節:找線索----理結構----析情節。
提示:(1)情節表述基本形式:人+事(句子或短語)
(2)要注意題目的隱含要求。(分析給出的情節)
(3)注意分析懸念、鋪墊、照應等手法的作用。
四、當堂練習:
怯懦
安寧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讀書,父親跟隨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從沒有去看望過父親,也無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從父親口中,知道他在一個新開發的工地上,做風餐露宿的民工,每個月領了錢,便會定時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過去找他,像別的同學那樣,領著他到學校四處轉轉,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頓簡單的飯。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個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鐵上輾轉換乘,她想,或許他們彼此,在北京很難會有見面的機會。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實并不希望父親能來看她。她羨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電話的舍友,看她們故意大驚小叫地在她面前,將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產,孔雀開屏一樣地展示給她;或者聽她們在電話里,溫柔地朝父母撒嬌,聲音如一朵花兒,看似羞澀無比,卻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傷了她的眼睛。她們與父母家人遠隔千里.卻如同近在咫尺;而她與父親,明明都同在北京,卻似遠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掛掉電話后,裝作漫不經心地問她,你的父母何時會來看你?她總是模棱兩可地回答說,他們忙呢。
④這也是父親曾給過她的理由。他來到北京,只主動給她打過一次電話,聽得出是在嘈雜的工地上,借了別人的手機,只匆匆地說,很忙,記得照顧好自己,我會每月給你寄錢。她還沒有來得及問問父親的情況,便聽見那邊有人喊:“55秒了,快掛!”之后電話那端,便只剩“嘟嘟”的聲音。她記得“話吧”的老板,怪異地看她一眼。那視線里鮮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銳的刀子,瞬間插入她的身體。
⑤她一直以為,在北京各個工地間輾轉的父親,除非回家,與她再不會有相見的機會。但她沒有想到,卻以那樣難堪的方式,看到父親。
⑥那是學校社團組織的一次電影展,她的舍友臨時有事,讓她在門口,幫忙發放“意見反饋表”,并照顧嘉賓。就在所有的票都發完,嘉賓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爭吵。她隨著看熱鬧的人走過去,見門衛正把一個明顯是民工的男人死勁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動。周圍一群同樣衣著斑駁的民工一哄而上,與門衛理論,一片混亂中,她漸漸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群在學校建筑工地的民工,聽說晚上禮堂里有免費電影,便紛紛涌了過來;被推出的那個民工,假說找女兒,試圖混進去。門衛識破他們的伎倆,幾番爭執,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禮堂里的燈漸次熄滅下去,她轉身要走,背后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兒,她叫陳葉,學外語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針給定住了,想要挪動腳步,卻發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而且,愈是掙扎著想要逃脫,心底的疼痛,就來得愈是劇烈。最終,她沒有回頭,迅速走開。當所有的燈熄滅,電影在黑暗中開始時,淚水,終于嘩嘩地流下來。
⑧真沒有想到,父親原來離她如此近,近到不過是幾百米,便可以從那片喧囂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從五樓的教室里,透過窗戶,便能夠看到不遠處的腳手架上,螞蟻一樣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飯,若是繞一段路,就會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風沙里,坐在鋼筋水泥上,埋頭吃飯的那群勞作者。
⑨可是,父親卻從來沒有來找過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點酒,又被保安欺負,在一群民工的慫恿下,終于在禮堂門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與父親,都是沒有勇氣的人……
1.根據小說的情節,以陳葉為陳述對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節 主要事件
開端(北京) 陳葉與父親同在北京卻從未見面
發展(“話吧”) (1)
高潮(禮堂) (2)
五、鞏固練習:
一碗大米飯
戴曉軍
我小時候,家里很窮。蜷縮的炕頭,昏暗的油燈……都在我的腦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記得我七歲那年,曾祖母重病纏身,母親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時,細糧是很奢侈的東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餅子、玉米粥和小米飯等粗糧。為了曾祖母的病,父親借來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親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然后一口口給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義就是留給曾祖母好吃的東西,那時我常常這樣想。母親那個時候有一張愁苦的臉,那就是在看我們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時候。
一天有個親戚來串門。那天做的是小米飯,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飯依然沒變。早上,曾祖母沒起來吃飯;而我因為離校遠,每天帶飯上學。那天是親戚給我裝的飯,裝好后,我就背著書包走了。
中午的時候。饑餓席卷了我的全身。飯盒還透著熱氣。我打開飯盒,一下子愣住了……飯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飯!我不曉得那個親戚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簡單的思維使我想不到那么多。這是曾祖母的飯,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飯在我的眼里一點點變大,我的口水不經允許就分泌出許多許多。周圍的說話聲、打鬧聲一會模糊,一會兒清晰。我悄悄地環視了一下四周……沒人注意我。于是我蓋上了飯盒,站起來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經吃飽了。
整個下午,我在極度饑餓中度過。幾次我有打開飯盒的沖動,畢竟那時我是個孩子。老師的話,窗外的陽光,統統變成了那盒大米飯,一遍遍地誘惑、沖擊著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學,我的腿好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書包里那盒飯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走進家門的時候,母親正在燒火,火光映紅了母親的臉。
我走到母親面前,從書包里拿出那盒飯,遞給母親。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親接過飯盒,她感受到了飯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著我。
母親打開飯盒,是一盒動都沒動的大米飯……
母親直直地盯著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種滄桑和無奈。過了一會兒,她突然抱緊我,大滴大滴的淚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親在我肩頭啜泣。黃昏的陽光斜斜地射進來,整個屋子變成了一種慘淡的紅色。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我感覺到母親作為女人的脆弱,感覺到自己終于可以承受母親的眼淚了。我用稚嫩的手擦著母親的眼淚,可不一會兒,我終于也嚇得哭了起來。“媽,你別哭,我長大了掙錢養活你……”
我想我那時能說的只有這些。
一天放學,我看見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們一樣跪在靈柩前,母親哭得很傷心。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晚上,我夢見了曾祖母,手里端著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
1.本文的線索是 。
2.依據文章思路和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小時候,家里窮,吃不起白米飯→親戚來串門, →中午時候, →回到家里, 。
林連城
[記敘文閱讀----第二課時(情節分析)(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
4.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5.搭石第二課時課件
7.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10.記敘文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