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與創新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陳祥書
為了改革教育,日本“臨教審”在第一次報告中強調人才創造性能力,闡釋了創造性與個性的關系:創造性與個性有密切的聯系,只有充分發揮個性,才能培養創造性能力。細加體會,不難發現:雖有道理,但過于籠統,還不夠準確;雖有強調,但難免膚淺,還不夠深刻。因為不是所有個性都有緣創造力,創造力只與核心個性相關;不是發揮個性就能創新,發揮核心個性才能創新。
外顯個性,往往無緣創新。所謂外顯個性,主要包括氣質、性格和習慣。其中,氣質指的是人相當穩定的性情或脾氣,性格指的是人對現實極為穩固的活動態度和行為方式,習慣指的是人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既然氣質相當穩定,那自然與創新難有關聯;既然性格極為穩固,那當然與創新背道而馳;既然習慣積久養成,那無疑與創新南轅北轍。就氣質而言,雖然多種多樣,但卻無及創新:有的反應緩慢,能有力持久,孤僻穩健;有的動作沉著,能克制沖動,恪守既定。有的不易激動,難露感情;有的自制力強,不愛顯露。有的遇到困難,優柔寡斷;有的面臨危險,極度恐懼。從性格來說,雖說優劣共存,然而無關創新:有的一向大公無私,有的歷來自私自利;有的長期勤勞樸實,有的一貫懶惰奢侈;有的從小自尊自強,有的向來自暴自棄。由習慣來講,即便追求文明,也無涉創新:有的能管緊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有的能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有的能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草坪,不踩踏莊稼。可以說,不論是氣質、性格,還是習慣,都不會牽涉創新。
內質個性,常常關涉創新。內質個性,一般指的是興趣、能力與智慧。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能力是人完成潛在可能性的本質特征,智慧是人掌握事物運行的根本規律。前者能積極探索事物,那定然與創新結緣,有所發現;中者能完成潛在可能,那必然與創立結盟,有所創造;后者能掌握運行規律,那自然與獨創結對,有所發明。具體一點,內質興趣是創新的基礎。有了濃厚興趣,就能努力探究,產生新思維,打破思維定勢,避開人云亦云,見人之所未見;就能深入研究,獲得新認識,提出全新見解,避免拾人牙慧,發人之所未發。再者,潛在能力是創造的關鍵。有了超強能力,就能發散思維,展開廣泛聯想,開闊多向思路,拓展立體視野;就能聚合思維,翱翔想象翅膀,聚集有關信息,進行重新推理。進而,在求異中找到新答案,誕生新方案;在求同中求得新辦法,生出新結果。還有,內在智慧是發明的核心。有了高超智慧,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聽到別人聽不到的,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就能將先看到的進行外化,將先聽到的進行物化,將先知道的進行美化。從而,從無到有,成就發明。
強化內質,才能成就創新。強化內質,就是強化興趣、能力與智慧。而強化興趣,就能提升積極性,增強探索性;就能加強創新意識,增多創新發現。強化能力,就能提高研究事物的能力,取得創新行動的高效;就能實現更多的潛在可能,獲取更好的創造成功。強化智慧,就會增添智慧火花,獲得無數靈感;就能把握運行規律,鑄就豐碩發明。而要想強化興趣,必須講究思維與推理;只有講究兩者,才能產生濃厚的創新興趣:可以先發散思維,演繹推理;也可以先聚合思維,歸納推理;還可以兩者交叉使用,兼而有之。要想強化能力,必須兼用求同與求異;只有兼用二者,才能產生高效的創新行動:可以先同中求異,后異中求同;也可以先異中求同,后同中求異;還可以二者循環往復,反復使用。要想強化智慧,必須堅持唯物與辯證;只有堅持兩項,才能引發超級的創新智慧:運用聯系的觀點,全面地看問題,可得到全面的認識;使用發展的觀點,深刻地看問題,可生成深刻的見識;堅守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得出科學的結論。強化內質,就是強化創新;內質強化,就是創新強化。
個性與創新,是或然關系,不是必然關系:有時有個性,就有創新;但有時有個性,未必就有創新。更確切地說,外顯型個性,幾乎難涉創新;內質型個性,常常易涉創新。或者說,沒有個性,創新只能是“翻新”;沒有創新,個性只能是“任性”。因此,只有彰顯內質個性,才能鑄成真正創新,構筑中國夢想;只有真正創新,才能彰顯內質個性,贏得中國騰飛。(215101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
【附2016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陳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