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理解曹劌關于戰爭的論述,體會曹劌指揮作戰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鮮明的人物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曹劌肩挑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重點:
分析體會曹劌指揮作戰的策略思想,人物形象。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共同翻譯了字、詞、句,熟練朗讀了全文,明確了文章的結構,那么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曹劌論戰》,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課件展示目標:
1、理解曹劌關于戰爭的論述,體會曹劌指揮作戰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二、教學過程
(一)、初步理解課文
1、本文的主人公是誰?(曹劌)
2、曹劌和誰論戰 ?(魯莊公)
3、論的是哪一場戰役?(長勺之戰)
學生搶答。
師:長勺之戰誰勝?(魯國勝),弱國戰神強國,關鍵在誰?(統帥),那么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
(二)、再讀課文,探究文本
活動一:把握曹劌戰略戰術思想
1、把握曹劌戰略戰術思想
①魯莊公認為戰前需作哪幾方面的準備?曹劌是如何進行評價的?
(同桌討論,指名作答,老師點撥)
②為什么“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③為什么“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
④從戰爭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曹劌的戰術思想是什么?
抓住反擊的時機--“彼竭我盈” 之時;
抓住追擊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
(學生活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交流,回答時小組成員共同站起,一人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小結:政治上--取信于民; 軍事上--掌握戰機。
師:文中兩個人物是戰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人物形象各有特色,下面我們就來結合文本來品味這兩個人物。
活動二:分析人物形象
2、品評曹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
你能從文中分別找出一個詞語來概括魯莊公和曹劌嗎?完成表格
(1)學生小組交流。
(2)學生發言。
(3)教師評價、總結。
魯莊公 曹劌
戰 前
戰 中
戰
后
曹劌:思想上愛國,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為國效力;
政治上深謀遠慮,懂得取信于民是作戰的前提條件;
軍事上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善于詳察敵情,把握有利戰機。
魯莊公:目光短淺,魯莽草率,昏庸無能,急躁冒進。
(三)、又讀課文,暢談所得
師:是的,在長勺之戰中,魯莊公確實表現無能,魯莊公作為一國之君,他真得是是一個昏君嗎?為什么?
(鼓勵大膽地思維,大膽地發言,而且能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即可)
1、放下尊嚴,虛心納諫:
2、盡職盡責,知人善用:
3、不恥下問,取長補短:
三、知識搶答:
1、說出兩個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請你說出關于戰爭的古今名言兩條。
3、《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4、“千里走單騎”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出自哪一部描寫戰爭的著名小說?
四、小結全文
課文中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取信于民,敘述了利于轉入反攻的陣地----長勺,敘述了利于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敘述了追擊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這次戰役,采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成為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戰例。長勺之戰表現了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杰出才能,說明必須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并掌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
五、達標測評
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曹劌主動求見魯莊公原因是什么?
2、曹劌進見時,他的同鄉反對的理由是
3、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什么?
4、為什么“齊人三鼓”曹劌才同意擊鼓進軍?
5、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后才同意追擊的理由何在?
6、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張申
[《曹劌論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2.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3.搭石第二課時課件
5.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6.曹劌論戰課件
9.《曹劌論戰》教案
10.《曹劌論戰》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