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節約和浪費
彭成霖
一個理性進食的人,要比一個鯨吞豪飲的人更可能理性面對其它的消費,因此,要建設節約型的社會,要從學習理性飲食開始。
和親戚朋友一同吃飯,餐座常有多出一些食物的時候,這時多半就會有人提議:“多吃一點別浪費”,更有甚者要求給大家分任務,實行“三光”政策。如此做法,我認為是不對的,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吃多了如果有消化不良,還會生病,不但身體垮下了還要服一些藥,那將消耗更多的錢財。另一方面,即使消化了,但由于吸收了過多的營養,長胖了,“三高”的病又上了身,而一些女孩子為了追求身材時尚的美又忙于減肥,這些豈不是更大的浪費?
這道理很簡單,為什么人們卻總這要樣做呢?可能是遵從了習慣在思維上懶惰了吧。 過去以多吃一口來避免浪費是合符道理,符合國情的,因為在過去的社會里,人們的食品是普遍欠缺,經常過著的是吃不飽的日子,所以人們偶爾多吃了一些就既不會肥胖也不會不消化的,只不過是當時感覺脹肚子罷了。
現在的情況全變了:國家富裕了,整個社會的食物供應是長期充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肚子里的油脂多了,再多吃一口的話,不是撐出毛病就是長胖了,可實際上我們在就餐時仍然還是多做多叫多吃,于是就會出現兩種浪費:一種是“簡單型的浪費”,一種是“復雜型的浪費”而“簡單型浪費”就是扔掉剩下的食物。“復雜型浪費”就是把食物過多地吃入胃腸,以后則會產生更多的浪費。
人為什么會貪食好吃?這是一種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進化論認為,人的感官特征和生理傾向都是自然選擇的產物,如果它們不利于生存就早被淘汰的了,換言之,未被淘汰的是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它們是有利于生存的工具,在此之前的人類歷史,甚至可追溯到動物的全部歷史,人類和動物都是處于半饑半飽的狀態之中,胃口好,能多吃些,有助于它們多儲存一些食物,應付爾后的饑餓。進化是緩慢的,我們的身體,腸胃和感官與祖先一樣的,而技術的進展太快:袁隆平研制出雜交水稻,使糧食產量成倍地增加,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以及生產技術地不斷科學化,從根本上解決了食物的供給問題。邁過了一個跨時代的門檻。
感覺是幫助我們生存的工具,是久經考驗的東西。“跟著感覺走”,曾經是不錯的,但是今天不行了,因為環境變了,我們已被豐盈的美食所包圍,伸手可及。
多吃不僅是浪費物質(浪費食品本身,耗費減肥藥,運動器材等),還是浪費生命,這是怎么講的呢?生物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證明:節食老鼠壽命長,飽食的老鼠壽命短,微觀的解釋要過于專業,宏觀上的解釋會更通俗一些。祖先與動物都是半饑半飽中走過來的,他們的身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與食物相對匱乏的環境相適應,過多食物反倒令他們不能適應,導致肥胖,疾病,乃至折壽。
民以食為天,生以食為本,吃是個體生活,乃至社會交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吃的方式極大地影響著人們其它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祖先那樣的世界已消失了,我們處在全新的環境中,必須學會抵御美食的氣味和商人叫賣聲的誘惑。
又如,在煤礦開發劣質煤,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節約資源,其實這種節約也是極其不好的,因為開采劣質的煤需要相應的洗煤等措施配合,大量的劣質煤外運的話,不僅使用單位增加了煤耗,而且浪費了運輸力量,總算起來一定不合算。據報導,現在我國每年都要在鐵路運輸上為此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再如,上一次我到了學校周邊的一個小飯館吃飯,老板上完菜后,給我盛飯所用的碗竟然是連碗口邊都有些破損的土碗,用的筷子也是多人用過的塑料筷,當時我就不敢吃了,因為塑料筷是無法在消毒柜里消毒的,經多人用過的餐具上面不可能沒細菌,對這店的老板來說是一種節約,可這種節約是極不可取的,是嚴重違背道德以及《衛生法》的行為。要知道不衛生的飲食會得傳染病的,會危害家庭危害社會呀!在美國,美國人總喜歡把用過的紙制桌布,餐巾,杯盤都包起來,一古腦兒地扔進垃圾箱。現在這我們中國有廣州,深圳及江西等省一些城市也開始這樣去做了,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種浪費,但他們的做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這樣會更衛生,可防止疾病的傳染,會更節省時間,贏得更多的顧客,所以我們在談論節約與浪費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來考慮,但無論如何,我們一定不能離開經濟學的角度談節約,也不要陶醉于中國人固有的節約美德,要看一看我們做的是不是屬于那種撿到芝麻丟了西瓜,得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損失的是長遠利益的愚蠢之事。
還有,針對現在大學生校園就餐浪費一事的探究,有報到講,前幾年武漢科技大學學生胡帆,王毅等15人組成調查小組對本學校食堂的浪費情況進行調查。其結果讓人吃驚不小呀,“一樓每天有5到6桶的剩飯菜被倒掉,每桶飯菜若是按正常價格售賣的話,至少是200元一桶,一樓每天的收入1萬元,最終倒掉的有1000元,浪費的比例高到10%加上二樓和三樓,這個餐廳每天有11至12桶被倒掉,浪費可謂不小呀。”說實話,這報道是真實的也是正義的,可我認為社會觀念變遷了,這報道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應該是難的,因為大學生倒掉剩飯剩菜屬不屬于浪費一事很難說,因為浪費和消費這個界線本來就很難區分,在調查人員看來剩下的飯菜被倒掉是浪費,而對當事人大學生來說則是一種消費,這是因為他們從飯菜中得到了效用滿足--所剩的飯菜按照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對他們來說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再說,消費大家都知道有時候消費的是實物,有時候消費的是購買的這一過程和購買后的快感和滿足感,還有,消費純屬個人的私事,只要是消費的錢來自個人合法所得,別人是很難干涉的,即便是浪費那也是個人品德的問題,誰又能保證說自己購買的商品已經完全被消費了的沒有一點的浪費呢?
批評者會說,富裕家庭的大學生應該心系天下,因為全國還有數千萬的貧困人口溫飽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呢。其實,這是一種理想主義信念在作怪,這是受到了過去舊思維的束縛太深的原因,讀過《多收了三五斗》小說的人,想必都深深體會了“谷賤傷農”這詞的意義了,你看,在豐收的年景,雖然獲得了大豐收,但正是由于谷物太多--商品供大于求,所以價格下降,家民反而被迫賤價出售谷物,希望落空。
如此看來,如果呼吁甚至動用力量強迫大學生以及其他的各群體節儉,在國庫已滿的情況之下,那么谷物必定豐盈,這就間接地人為地造成了“谷賤傷農”的局面,那么就與國家政策--減小農村與城市差別,幫扶農民富裕起來的做法相背了,這樣做反而害了糧農,菜農呀。
其實,這一問題,追溯歷史在清朝鼎盛時期同樣出現過,當時在江南一代的富商大戶以及一般的家庭他們在生活上都是很鋪張浪費奢侈講闊氣的,當時有一位官員很看不習慣,想殺一殺這所謂的“不正之風”可縣令頒布下來總是禁不住,有些地方卻毫不效果,他為了達到目的,于是寫了一本奏折上書給皇帝,要求皇帝下旨敦促天下節儉,結果,被皇帝訓斥了一頓,說他此見解甚鄙,并幫他分析說,正是這些富商大戶的高消費才養活了農民,養活了手工業者和商人,促成了江南一代的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當前,這我們一些發達地區,在一些大的城市里,建旅游勝地,建娛樂城,沐足城,五星級酒店等,就是為富人的高消費建立消費場所呀,也正因為多了這些場所才多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正由于富人的高消費才活躍了經濟,這不也正是促進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嗎?
消費是市場經濟帶來的新名詞,新現象,而浪費則是過去思維下的舊事物,我也承認浪費是不對的,但誰又能分清什么是浪費什么是消費呢?現在國家頻頻出臺政策刺激內需擴大內需鼓勵消費,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脫節,按新經濟學的理論,所有商品的價值是在買賣的過程中實現的,至于這個商品是不是被消費,是不是被浪費,則不在經濟學研究的范疇之內-原因就在于誰也分不清消費和浪費的界限,因為購買商品的滿足感是無法衡量的。
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節約不一定是好事,浪費也不一定是壞事。
彭成霖
[談節約與浪費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教師工作隨筆
2.美術教師隨筆
3.歷史教師隨筆
4.生活隨筆:幸福雜談
5.音樂教師隨筆
6.教師數學隨筆
7.談寫詩心情隨筆
8.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9.教師隨筆感悟
10.教師假期生活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