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強化思維訓練
第二節 聯想與想象
許多考生怕寫作文,怕就怕在找不到恰當的材料,寫不出作文。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看了他們的文章才知道,他們寫作的局限是不善于聯想發揮,往往是干巴巴的寫著幾個事例,拼湊成文。搞清楚了題目的含義,構思好了文章的立意,這時能發揮一下自己的聯想與想像,那么,已掌握的材料就能擴大了好幾倍。
大多數學生在描繪某一個事物(自然景觀)時往往只注意事物本身的表面(表象),只重視了對事物的感性感受,造成寫作時千人一面的局面,作文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沒有開啟思維,沒有展開想象,使寫作呈現僵化現象。聯想和想象是人類思維的寶貴財富。對生活進行大膽的聯想和想象,會使我們的感情世界更加豐富、更加美好。
數字笑話:
一天0和8在街上相遇,0不屑地看了8一眼說:“胖就胖唄,還系什么褲腰帶啊!”
0碰到101(大吃一驚):“哎,兄弟,怎么拄上雙拐了?”有一天 7對2說:下跪也沒有用,我不會嫁給你的 。6碰到( ),6不屑的說:走就走唄,還玩什么倒立 !”
聯想
一、什么是聯想呢?
我們先來看《世說新語》中一個故事:
東 晉 丞 相 謝安 喜 愛 文 學,善 于 清 談。一 天,窗 外 紛 紛 揚 揚 地 下 著 大 雪,謝 安與 侄 兒 侄 女 一 道 欣 賞 雪景,不由詩興大發,他想考一考侄輩的 詩才,便 指著窗外的大雪笑問:“白雪紛飛何 所 似?”侄子謝朗略一 凝 思說:“撒鹽空中皆可擬”, 侄 女 謝 道 韞yùn從 容 不 迫的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這就是聯想。所謂聯想是人們在觀察的基礎上,由當前的某一事物回憶起或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思維活動。
這里謝朗把飄飄而落的雪花比作鹽粒,謝道韞則把它比作柳絮。無論是鹽粒還是柳絮,都是他們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謝安聽了謝朗的話說:“不好,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把鹽撒得滿天都是?鹽在空中馬上就要落下來。用撒鹽做比喻,能準確的表現大雪飛舞的動態嗎?”而謝安聽了侄女的話后,拍手大笑說:“好!好!風吹柳絮上云霄,正象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輕若絮,這個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貼切。”
分析謝朗與謝道韞的聯想,沉甸甸的鹽粒除了形狀、顏色與雪花相似以外,再無共同之處,謝朗的聯想非常一般。而 “柳絮因風起”則傳神地描繪出了雪花輕柔飛旋之狀,輕靈而美麗,謝道韞的聯想的確深刻獨到。
所以說聯想,人皆有之,但深度、廣度、強度、層次很不一樣,人們對生活感悟力的不同決定了這一點。
二、聯想的方法
很多同學寫作文的時候常感到“無話可說”,其實往往并不記憶倉庫里沒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聯翩”,不能由題目或材料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關鍵是找到恰當的一點,也就是要了解并掌握一些聯想的方法。
鐘子期何以負知音的雅名?因他聽伯牙彈琴時,驚嘆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李頎在胡笳聲中聽到什么?他聽到的是“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白樂天在琵琶聲中聽到什么?他聽到的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蘇東坡怎樣形容洞簫?他說:“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些都可以證明是人們在欣賞音樂時,音樂喚起了他們的聯想和想象。
當然,不同的知識經驗的人對于同一個詞語有不同的理解。聯想的兩個要點: 1、人們對生活的感悟力;2、知識的積累。
(1)相似聯想:由此物想到與之相似的彼物,或由此物(具體的)想到與之相似的情、理(抽象)。如“磚”的聯想,我們可以從“磚”的制作過程聯想,由爛泥巴制成的土坯,是經過烈火的燒制才形成堅硬的磚,由此聯想到一個人想成為具有堅強意志和過硬本領的人,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煉。我們也可以從磚的形狀聯想,由形狀方方正正、規規矩矩的磚聯想到為人處世應該做方方正正、奉公守法的公民。我們還可以從磚的性質聯想,由具有剛性、寧斷不彎的磚聯想到做人要有堅毅不屈、寧折不彎的英雄氣節,以上的聯想就是由具體的“物”(磚)聯想與之相似的“理”。
(2)相關聯想:由某一事物聯想到與相關的其它事物。
事物間有空間的相關,如見到教室就想到學生,見到黑板就想到老師。事物間也有時間的相關,如由眼前所見到的彈痕就想到過去的戰爭,由當前改革中存在著舊的習慣勢力,就想到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影響。事物間還有原因和結果的相關,如由地球的“呻呤”聯想到對地球的污染和破壞。一片葉子落下來-- 秋天到了; 樹生病了……
(3)同類聯想:是在同一類事物間的聯想。
例如,陶鑄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寫到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尊重、懷念和思念那些具有偉大理想并為偉大理想而斗爭的人時,由夏禹聯想到李冰父子、扁鵲、黃道婆、霍去病、岳飛、文天祥、林則徐和孫中山這些人,作者運用的就是同類聯想,從而使文章的論據更加充分,更有說服力。
(4)對比聯想:即由一事物或形象聯想到與相反的事物或形象。如朱自清在《綠》一文中,為了突出梅雨潭綠的特點,他就聯想到別的地方所見到的“綠”來和它作對比:“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太濃了。其余呢,西式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作者通過這樣的聯想對比,從而突出了梅雨潭的綠有著明暗適度、濃淡相宜的特點。
三、聯想能力培養
聯想依賴知識。培養聯想能力,一要注意擴大自己的表象積累,使聯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學習聯想的知識,提高自己展開聯想的自覺性;三要設計一定數量的詠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運用某種聯想的定向訓練,以期熟能生巧。
四、課堂訓練
以《橋》為題目,進行聯想訓練。
1.從造橋用料聯想:
2.從字型出發:
3.從作用聯想:
4.從比喻義聯想:
5.橋所代表的精神
6.過河拆橋
7.代表尊重
8.天橋,
9.橋上的特殊故事
五、聯想實例:
1、泥土--
泥土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總是無私地孕育著萬物,萬物的根都在泥土中。春日里的泥土,顯得更加不起眼,在姹紫嫣紅、爭奇斗艷的花叢中,人們哪里還有心思去欣賞這腳下的泥土?可是,人們忘了,忘了這春天雖然需要花朵來裝扮,但是,沒有了泥土,花兒將在何處開?樹兒將在何處栽?我們美麗的春天,哪里才能尋找到她?
我們無從知道。
泥土這丑陋的身軀下,隱藏的是善良圣潔的靈魂。
泥土從不抱怨花兒使它顯得不起眼,不報怨樹兒將它襯托得更加低俗,更不會報怨小草遮住了人們看到泥土的視野,它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世界上最芬香的便是雨后那陣陣濕潤的泥土的芬香,那香氣,沒有桂花的濃郁,沒有臘梅花的醉人,沒有百合的清新,有的只是樸實的香,純潔的香,淡淡的香,令人無限回味的香,這香沁透心脾,使你感到踏實、沉穩,更使你的靈魂得到升華,靈魂得以凈化,心情感到愉悅,精神感到振奮。
2、樹根--
于是,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深深地深深地飲著這份永無盡頭的黑色寂寞。
這是一種難以忍受的黑色寂寞。
沒有語言,沒有交流,沒有陽光,沒有歡呼,千年萬年,有的只是一種強烈的生存欲望和綠色的夢想。
緘默是唯一的語言。也許,唯有緘默才能有真正表述萬語千言也難以表述的豐蘊內涵。緘默也是一種靈魂的對白。在無月的黑夜,假如你悉心諦聽,黝黑而神秘的森林里有一顆熱情的靈魂在痛苦地呻吟或歡樂地喊叫。
有什么比家雀和秋蟬更樂于絮絮叨叨呢?那么,就成全它們吧!讓它們一千遍一萬遍盡情地陳述著膚淺的生命感悟吧!根無須表白,根永遠默默無語,用生命的偉大為人類撐起一片綠蔭。
緘默,才有力量倔強地延伸。
…… ……
或許,會有風暴,但風暴只能摧毀地上的莖干,卻不能摧毀地下的莖干,卻不能摧毀地下深植的根;或許,會有野火,但野火只能將大地化為焦土,卻不能燒掉根的綠色的夢想,而風暴和野火過后,滿山遍野照舊奔涌出那神奇的綠。
是的,只要根在,生命之綠便永存。
六、例文欣賞
下面再講幾個故事,或者說是幾段話:
1、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角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
2、上高中的時候,我家后院的墻角里經常有大老鼠出來偷吃東西。不知為什么,我的心里產生了一個殘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墻邊,趁老鼠出來的時候,拿開水燙它。結果,一只大老鼠被滾燙的開水燙著后慘叫著縮進了墻洞,兩個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還活著,只是全身都是被燙傷之后留下的白斑,它居然還懷著小老鼠,腆著個大肚子,動作遲鈍地在地上尋覓著食物。
3、駱駝媽媽
有一個美國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這樣一幕:
無人區里有一只母駱駝帶著幾只小駱駝一路低著頭,不時地停下來聞著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識,旅行者知道這是駱駝在找水喝。它們雖然渴壞了,幾只小駱駝無精打采地走著,在太陽的炙烤下,它們的眼睛血紅血紅的,看起來快要支撐不住了。
旅行者還發現,小駱駝們緊緊挨著駱駝媽媽,而母駱駝總是根據不同的方向驅趕孩子們走在她的陰影里。
終于,它們來到了一個半月池邊,它們停住了。幾只小駱駝興奮異常,打著響鼻。
可是,池水太淺了,站在高處的幾只小駱駝不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把嘴湊到池水邊上去。
驚人的一幕發生了。那只駱駝媽媽圍著她的孩子們轉了幾圈,突然縱身躍入池潭……水終于漲高了,剛好能讓小駱駝們喝著。
4、幾個獵人將一群羚羊趕到一座懸崖上,懸崖對面有座山峰,但沒有一只羚羊能跳過去,后來羚羊分成兩隊,一隊年輕一隊年老,一老一少同時起跳,年老的羚羊在年輕的羚羊下面,小羚羊踏在老羚羊身上,如同享受一塊跳板飛到了對面山崖,羚羊以這樣一種方式換取了一半的生命。
5、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
6、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處于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后擴大開來,以至于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問1、請同學復述幾則材料。
問2、展開聯想想象,構思成文。
例文:
敬畏生命
文/易命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角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好幾次看弘一法師的傳記,讀到這個細節,總是為弘一法師對于生命深切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
上高中的時候,我家后院的墻角里經常有大老鼠出來偷吃東西。不知為什么,我的心里產生了一個殘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墻邊,趁老鼠出來的時候,拿開水燙它。結果,一只大老鼠被滾燙的開水燙著后慘叫著縮進了墻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沒有,但那時我并沒意識到自己的殘忍,因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人類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人應該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內心最大觸動和自責的還是在兩個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還活著,只是全身都是被燙傷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讓人痛苦和不安的白斑,可是最讓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還懷著小老鼠,腆著個大肚子,動作遲鈍地在地上尋覓著食物。我無法表達我在那個時候的心情,我只覺得"生命"這個詞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現得那么耀眼,我只覺得我曾經有過的行為是多么卑劣和齷齪,這種感覺,在別人眼里也許會顯得很可笑,但是,對我來說,就是那個時候起,我逐漸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分量。
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一書寫道:他在非洲志愿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只河馬在河里與他們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
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
因此,每當讀到那些關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總會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駱駝為了使即將渴死的小駱駝喝到夠不著的水潭里的水而縱身跳進了水潭中;老羚羊們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個接著一個跳向懸崖,因而能夠使小羚羊在它們即將下墜的剎那它們為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上去;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只母狼望著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嗚咽嗥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性的光輝。
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處于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后擴大開來,以至于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貽盡時,人類就像最后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對例文的分析:第一則材料,他當作是問題的提出,也就是引出話題“敬畏生命”,第二則材料,當作是反向的例子,“自己”曾經不敬畏生命,然后讓自己深深自責。第三則到第五則材料證明為什么要敬畏生命,最后一則是怎樣敬畏生命。這期間作者用了相反聯想,相似聯想以及相關聯想、相通聯想,然后將這幾則材料運用到一篇文章當中。 由此可見,聯想是聯系眼前的事物與以往曾接觸過的相似、相反或相關的事物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這樣就可以豐富我們作文的內容,有了引發開去的途徑,也就打開可寫作的思路。
想像
一、想象
想像與聯想不同,想像是一個由“實”到“虛”的過程。之所以稱之為“虛”,是因為想像出來的形象是新創造的,現實世界尚不存在的。 想像任憑思想野馬般地奔馳。
二、類別
用想像的方式作文,大致有兩種情況:
第一是“幻想”想像。它從眼前的某一事物輻射開去,盡情到四面八方漫游一下。如屈原在《國觴》中那樣,從戰士為國犧牲的場景展開想像,想像著“子魂魄兮為鬼雄”。
第二是“再造想像”。這種想像常借助于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進行創造。如郭沫若在《爐中煤》一詩中,把自己想像成一塊燃燒著的“爐中煤”,而把經過五四洗禮的新生的祖國想像成一個“年青的女郎”。
茅盾曾說過,“想像的來源,’就是觀察”。人雖然能想像出從未感知過的或實際上不存在的形象,但想像的內容總是源于客觀現實,被想像出來的事物定是由已經感知的事物加工改造而來。下面的文章片斷,其材料的豐富性,主要得益于聯想和想象,可以細細玩味。
三、想像的手法:
1、變異:異化事物,神話形象、科幻人物等。如孫悟空=人+猴子。
2、擬人夸張:童話、寓言故事等。如《匹諾曹》。
3、夢幻:通過設置夢境來想像。如《夢游天姥吟留別》、“黃粱夢”的故事等。
4、推測:根據現在的情況推測以后的發展。 如補寫故事,推測結局等等。
5、時空轉換:上天入地,穿越時空。如某些 科幻電影等。
6、角色錯位:假設你是某人或你變成了某 人。如《假如我是市長》。
7、其他:比喻,縮小,扭曲,增加,刪減……
四、練習
1、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繁華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從他身邊經過的人都裝著沒看見似的走開了。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么?”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
①你們猜詩人給乞丐寫了一句什么樣的話?
②為什么路人看了這句話都比較愿意給乞丐獻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
2、一家公司招聘職員,有一道試題是這樣的:
一個狂風暴雨的晚上,你開車經過一個車站,發現有三個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車的到來:第一個是一個看上去瀕臨死亡的老婦;第二個是曾經挽救過你生命的醫生;第三個是你的夢中情人。但你的汽車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會選擇誰? 明確:這是一道人格測試題。每個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許你會選擇老婦人,因為她就要死了,我們應該挽救她的生命;也許你會選擇醫生,因為他曾經救過你的命,現在是你報答他的最好機會(但也許你也可以在將來不斷地回報他);也許你會選擇你的夢中情人,錯過這個機會,也許你就永遠也找不回她(他)了。。。。。。
聯想與想象的聯系
一、關系
聯想是想象的基礎,想象是聯想的拓展與生發。聯想和想象經常處于“伴生”狀態。1、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內容比較單薄,一般不出現形象化的情景描寫;而想象的內容則比較豐富,一般有形象化的情景描寫或情節過程,如寓言,童話等。 2、聯想的事物之間通常要有聯系點,想象則可以有合理的虛構,創造出現實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聯想在作文中起到打開思路,搜集素材,甚至產生靈感佳構的作用。面對題目或話題,如果學生能“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浮想聯翩,那么作文就好寫多了。聯想部分,告訴學生要圍繞一個話題,作多角度、多層次的聯想,即“復合聯想”。在實際的思維中聯想和想象是難以分開的,但又各有側重。聯想重在對存在的事物的連接,想象側重于“無中生有”。所謂“無”,是“故事”“情節”,情和理卻是真實的,是和“客觀”相連的。教材中所說的“假設法”,是給想象一個“支點”,然后生發開去,表現在寫作形式上為擴寫、改寫、續寫、虛擬故事等,借助一個“由頭”,想象出合情合理的原本沒有的內容。我們所學過的課文,給我們這種想象練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應該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資源”。如對詩歌形象意境的擴寫,詩對歷史故事的補充,對小說故事結尾的續接等。如,“孔乙己之死”,“祥林嫂之死”,“假如項鏈沒有丟失”,“還項鏈以后”,“阿Q新傳”,“昭君出塞”,“李白醉酒”,“陶令回家”,“采菊東籬”等等。
聯想和想象在文學創作中經常處于“伴生”狀態,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缺一不可。
二、想象與聯想的要求:合理性、獨創性
例子:
這一扇窗戶好像牛哦(不合理,因為它們沒有任何聯系)
重慶的霧好大啊,把手伸出窗外抓一把,可以捏出水來(這是大膽的想象,新穎獨特)
村落沉睡了,幽暗的夜空泛著銀光。一顆顆綠色的星星,像夏夜那般溫柔,它從深奧莫測的蒼穹,從遙遠的銀河深處,若隱若現,友愛地向我眨著眼睛。當我走在布滿灰塵的夜路上,它隨我同行;當我停在樺樹林邊,在那幽靜的樹陰下,它就守侯在樹叢中間;當我走過家門,它就從漆黑的屋檐后面向我親切而溫柔地閃著光輝。
--(蘇聯)邦達列夫《星星和月光》
三、例文賞析
與詩仙李白對話
鄭旭賡
我問李白:“海客和越人離瀛洲、天姥有多遠?”李白回答說:“不遠,不遠。”我又問:“那它們為什么可望而不可即?”李白回答說:“煙濤微茫和云霞明滅的神秘迷惑了他們,于是他們盲從了自己的錯覺。”
我問李白:“天臺為什么拜倒在天姥腳下?”李白回答說:“他自卑了。”我又問:“它一萬八千丈,又為什么自卑呢?”李白回答說:“他因為自己的一萬八千丈而過于自負,在自負被天姥打敗之后,他便走向了自負的另一個極端。”
我問李白:“湖月美麗嗎?”李白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又問:“你不是在湖月的照耀中到達剡溪的嗎?”李白回答說:“我已經溶解在月光里了,當時月光即是我,我即是月光。美與不美,那是局外人的看法。”
我問李白:“謝公屐穿著舒服嗎?”李白回答說:“極不舒服。”我又問:“那你為什么穿著它登山呢?”李白回答說:“舒適會使我安于現狀,安于現狀之后就不會想著向前、向上,那又怎么能登山呢?”
我問李白:“天雞的叫聲好聽嗎?”李白回答說:“不甚好聽。”我又問:“那天下雄雞為什么隨之報曉呢?”李白回答說:“曲至高則和者寡,曲至劣則愿聞者絕。”
我問李白:“仙人降臨之前的山崩地裂可怕嗎?”李白回答說:“一點兒也不可怕。”我又問:“如果陷身其間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李白回答說:“此時獻身于山崩地裂,就是真的羽化成仙了啊。這正是我一生尋尋覓覓的歸宿,只是依然沒有實現。”
……
我把該問的都問完了,于是牽來他的白鹿。李白詩意而又失意地活了一輩子,我相信他想成仙,也相信他成仙了。
李白的死是個歷史之謎。
我想,所有有詩意的人,都相信他是羽化成仙去的。
(取自王立根《作文智慧》)
[點評]
四、想象和聯想是不拘一格的,但必須注意:
一要從所見所聞的事或物引發開去。想象或聯想要大膽,但不能沒有依據地胡思亂想。想象,不是無中生有,它離不開真實,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不是憑空“瞎想”。如果《賣雞蛋的老大爺》一文的作者,沒有經歷過那件事,或者沒有收到老大爺補還的那半斤雞蛋,或者老大爺當場發現稱錯當場補還的話,是無法產生對老大爺在凜冽寒風中找“我”情景的想象的。
二要讓想象、聯想為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服務。仍以前面提到的那篇作文為例,作者寫老大爺連續一星期找“我”補還雞蛋的事,是要贊揚老大爺誠實的美德。而作者在文章結尾處展開的想象,細致具體地描述了老大爺在寒風中找“我”的情景,不僅與文章的中心相吻合,而且使文章的中心更為鮮明和突出,字里行間流露了“我”因此而產生的敬意,所受的感動。
總之,要充分運用想象相朕想使文章內容豐富、具體,但要想象、聯想得自然、合理。
思路一打開,就能神馳遐想,浮想翩翩。學會聯想,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寫人,能開掘出人物的思想境界;狀物,能把事物描繪得更加形象生動;說理,能說得更加透徹精辟,從而使文章的主題思想更有深度。我國南朝齊梁時有個杰出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名叫劉勰,他在《文心雕龍》一書里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疑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作者寫作時候的構思,他的精神活動能到達很遠的地方。當作者靜靜思考的時候,他就會聯想到幾千年之前;他的容顏開始有所變化的時候,他的視線已經到達萬里之外了。所以,哲學家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
所以說,聯想與想象是一對孿生姐妹,她們是創造之母。
聯想想象的能力不能期望通過一兩次訓練得到明顯的提高,要在保證訓練“質量”的前提下,保證一定的“量”,以求得突破,并且在以后的其他作文環節訓練中,不斷滲透或回頭訓練,這樣才能形成習慣和能力。聯想想象在實際的運用中,不可能截然分開,但是我們可以作各有側重、相對集中的分解訓練,然后再作綜合訓練。
孫宇
[強化思維訓練 教學案例(高一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2.思維訓練教學計劃
4.作文課指導教案
5.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7.優秀作文指導教案
10.高一讀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