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初中 傅依梅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墨子及《墨子》一書的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匯;學習運用排比、比喻及誘導的說理方式。
2.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把握人物性格,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了解墨子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理解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導語設計1: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碩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為我國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戰國時期,學派林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影響較大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一個人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他就是墨子。
導語設計2: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戰爭是殘酷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罄竹難書,尤其是那些非正義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更是無盡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國古代,有一個人能單憑自己雄辯的口才,巧妙的詞鋒以及勇敢和機智就可以阻止一場不義
戰爭的發生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近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現。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 文言知識歸納
(1)通假字:
①公輸盤不說(通“悅”,高興)
②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擋)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擋)
④公輸盤詘(通“屈”,理屈)。
(2)古今異義詞:
①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到達
②愿借子殺之 您
③舍其文軒 彩飾
④雖然,公輸班為我為云梯 雖然如此
⑤吾之所以距子矣 用來……的方法⑥
(3)詞類活用:
①吾義固不殺人 (名詞作動詞,善良堅持道義)
②公輸班九設攻城之機變(形容詞用作名詞,巧妙的方式)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衛、抵擋)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名詞作動詞,入侵)
⑤不能絕也(形容詞用作動詞,殺盡)
(4)一詞多義:
子:①子墨子聞之 先生
②愿借子殺之 您
說:①公輸盤不說(yuè) 通“悅”,高興
②請說之 陳述、解說
已 :①胡不已乎 停止
②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經
類: ①不可謂知類(事理)
②為與此同類(類 )
然: ①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這樣)
②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見: ①胡不見我于王 引見
②于是見公輸盤 召見
雖: ①雖然 即使這樣
②雖殺臣 即使
為: ①替。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②語氣詞。 夫子何命焉為?
③造。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④作為。 子墨子解帶為城
⑤是。 必為有竊疾矣
之: ①助詞,的。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②代詞,這。 請說之
③提賓的標志,不譯。 宋何罪之有
④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以: ①用來。 將以攻宋
②認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 作者名片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墨家的創始人。相傳為宋國人,后來長期住在魯國。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赌印肥俏覈鴳饑鴷r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
3 背景追溯
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從文章第一句話看出來:“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碑敃r楚大宋小,楚強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謀已久,要想制止這場戰爭的發生,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對戰爭的性質看得很清楚,他能明確指出楚攻宋之不義,因而他不辭辛勞,長途跋涉趕到楚國都城,以實際行動去制止戰爭的發生。
三、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整體感知
1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
2 教師解說重點詞句。
3 理清思路,感知大意。
(1)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表現的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解說:明確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內容、情節結構,便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環節。
【交流點撥】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
(2)談談你對本文思路的看法。(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體印象。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回點撥。)
【交流點撥】
①以“見”字一線穿珠。墨子見公輸盤→墨子見楚王→墨子見公輸盤
(1~12)(13~16)(17~22)
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擊敗公輸盤,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②以人物思想、態度的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
(二)深層理解
1 墨子是怎樣說服楚王的?
【交流點撥】墨子面對楚王,循循善誘,婉言相勸,以設喻的方式引楚王入彀中,“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誘導楚王沿著他的思路考慮問題,得出“必為有竊疾矣”的結論,接著通過類比,得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的結
論,環環相扣,循循善誘,迫使楚王同意他的觀點,不得不稱“善”。
2 墨子與公輸盤演練攻守戰術,結果怎樣?表現了什么?
【交流點撥】公輸盤與墨子各代表一方,公輸盤九攻,墨子九距,結果一“盡”一“有余”,充分表現了墨子胸有成竹、有理論、有實踐、機智多謀的特點,
3 “公輸盤詘”,一個“詘”字表明了什么?【交流點撥】一個“詘”字,說明不論在道義較量上還是在戰術較量上,公輸盤徹底失敗了。
(三)走進語言
提問:墨子的勸說技巧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思考討論,自由發言,合作完成)
【交流點撥】
1.說理巧妙,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輸盤,五個“不可謂”,義正辭嚴;婉勸楚王,三次夸飾楚國,在取悅對方的同時置對方于理虧的境地。(2)邏輯性強。主要表現在勸阻楚王時,巧用類比、對比,環環相扣,無懈可擊。(3)先發制人,保持主動。在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從容鎮定,胸有成竹,機智善辯。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輸盤的“義”,楚王的“竊疾”均成了墨子制敵的法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輸盤與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無奈和苦澀呀。
2.語言富于表現力。他一連用五個“不可謂”,重重否定,極有氣勢,使公輸盤無從辯駁;他一連用三個對比,并采用夸飾的手法,極言楚國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宋國之面積狹小、物產貧乏,感染力很強,既滿足了楚王的虛榮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國是無意義乃至愚蠢的舉動。而揭露公輸盤的殺機并最后打消楚國的攻宋企圖的這一段話,長短句交錯,語氣時緩時急,既從容義有威懾力,充分顯示了墨子勇敢無畏、鎮定自若的性格。
(四)走進寫法
在辯論中運用邏輯推理,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交流點撥】文中只有少量的敘述文字,大量的則是墨子同公輸盤、楚王之間的論辯性對話。在對話中,充分顯示了墨子令人折服的雄辯能力。這種雄辯能力主要表現為巧設比喻和運用對比誘使對方講話造成自相矛盾,置對方于被動地位,然后在迂回論辯中進行邏輯推理,得出止楚攻宋是“仁愛”的表現,達到宣傳“非攻”思想的目的。論辯一開始,墨子對公輸盤說:“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殺之。”墨子說話有意,而公輸盤無意,所以聽了“不說”,表示“吾義固不殺人”。這樣,公輸盤在無意中已經被誘使而走上了墨子為他布設的言論與
行動自相矛盾的軌道。因此,公輸盤只好服服帖帖地認輸了。墨子在與楚惠王的論辯中,將設喻與對比巧妙地 結合起來加以運用,終于使得毫無思想準備的楚惠王陷入了前后所說自相矛盾的境地。
(五)走進主題
本文詳細地描述了墨子用巧妙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借謀略制止了戰爭發生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對不義攻伐的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和楚王的陰險狡詐,從而說明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
四、板書設計
墨子 勸楚攻宋 “非攻”
公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眾 道義勝(辯才過人)
楚王 必為有竊疾也--為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余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五、拓展延伸
請用現代眼光評論一下墨子和公輸盤兩人行為的意義。
提示:只要答出墨子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公輸盤挑釁、好戰即可。
老作
[公輸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公輸》課件
4.八年級下冊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