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師范學校 翟玉泉 629000
【摘要】小說《項鏈》中瑪蒂爾德形象一直爭議很大,到目前為止,基本認定她是一個具有虛榮心和追求享樂思想的“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本文運用心理學和文學理論研究認為,她是一個由單純走向成熟的女性形象,是一個動態的形象,幼稚、單純、天真、誠實、守信是她的特點,由幼稚經過艱苦磨練而走向了成熟是她的人生軌跡,對人生充滿信心、天真、誠實、守信是她身上永不退色的亮點。
【關鍵詞】瑪蒂爾德 形象 研究
莫泊桑的《項鏈》被選入語文教材以來,對于小說主人公瑪蒂爾德的評價一直存在爭議,盡管近年來人們提出,她身上有誠實守信、勇敢堅毅、自尊自強、吃苦耐勞等可貴品格,但基本上定性為一個具有愛慕虛榮和追求享樂思想的“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而且是作者要批判的對象。什么是小資產階級,“占有少量生產資料和財產,主要依靠自己勞動為生,一般不剝削別人的階級,包括中農、手工業者、小商人、自由職業者”。按照這個解釋,瑪蒂爾德屬于哪類呢,我們來考察一下小說文本。
我們知道,人物思想性格是由人物的言行舉止、心理活動表現出來的。因此,要考察其形象特征,必須考察文本中的人物言行舉止、心理活動。首先看看小說開頭,瑪蒂爾德什么也沒有,嫁的也是一個普通職員,根本無什么“資產”,而且她只讀過教會學校,文憑不高,算不了知識分子,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她作為“小資產階級”的條件。她生活的那個時代不是知識經濟時代,即使是知識經濟時代,有了一定文憑也還不能說就擁有了賺錢的資產(資本),那么,我們憑什么說她是小資產階級呢?再說,小說寫到瑪蒂爾德的丈夫路瓦栽為了一桿獵槍儉省了很久才湊了可憐的四百法郎,好不容易弄來一張舞會票卻只能讓妻子“戴幾朵鮮花”到闊人中間去參加舞會,當丟失項鏈時夫婦也僅有路瓦栽“父親遺留給他的一萬八千法郎”,連一掛“資產階級”擁有的普通項鏈也買不起,為了還那一萬八千法郎的債,夫婦倆靠加班加點給別人打工(并非因為賣了資產)、省吃儉用,辛苦了十年,小說中無法尋覓路瓦栽夫婦的資產蹤影。再說,小說不但沒有說瑪蒂爾德從事任何職業,反而可以看出她只是家庭婦女而已(小說寫到她丈夫說“你從來不出門”,她的生活靠丈夫)。總之,無論從那個角度看,說瑪蒂爾德是小資產階級形象都沒有根據。幾乎所有論者說她是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的根據都是她具有虛榮心和貪圖享樂。小說真是這樣寫的嗎?
情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過程,是小說中所描寫的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事件。情節的發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的。因此,要準確把握人物性格,必須準確把握情節所包含的意義。《項鏈》情節結構用隔行的辦法已顯示出來,全文分為七個部分,對應序幕、開端、發展、高潮(含兩個部分)、結局、尾聲,展示了瑪蒂爾德性格的動態發展軌跡。小說開頭寫到:“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這個特點規定了她必然具備“美麗動人的姑娘”的共性,甚至說是人類的共性吧,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云,飲食男女乃人之大欲。小說序幕寫到她想穿得好,夢想過高雅和奢華生活,寫了她的七個夢想。評論者據此批評她虛榮、貪圖享樂。這顯然有失公允,是把“安貧樂道”思想強加給別人,我們可以站在祥林嫂安分耐勞的立場上批評她不切實際、想入非非,也可以站到孔乙己君子固窮的立場上批評她追求享樂、貪圖安逸,但是,我們有什么理由要求瑪蒂爾德安于現狀,麻木隱忍?難道我們內心不都是嫌貧愛富的嗎?貧窮和富有以及對待它們的態度與道德無關。無產階級不也想過富裕高雅生活嗎?馬克思在《法蘭西階級斗爭》中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系,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系,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系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試問有誰甘心過貧苦日子?批評瑪蒂爾德虛榮的人不想過高雅和奢華生活嗎?瑪蒂爾德沒有權利過理想的生活嗎?我們正在奔小康,目的不正是要讓人人都過高雅和富裕(“奢華”的代名詞而已)的生活嗎?為什么偏偏不允許瑪蒂爾德有(甚至僅僅想想而已)這樣的生活呢?難道說高雅和奢華生活還有階級之別?正如魯迅批評的那樣:“弱不禁風”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序幕介紹瑪蒂爾德的出身和夢想,用意在于:①揭示她面臨現實與理想的強烈矛盾沖突,為后面情節發展做鋪墊。貧窮的家庭、封閉的社交,還來不及成熟就匆匆結婚,正值如此境遇下的瑪蒂爾德不想這些想什么呢?沒什么錢日子卻還過得去,沒什么玩的偏偏又有的是時間,這些看似荒唐實則合乎情理的想法實際上是那些即將成熟卻又沒有成熟的女子對未來朦朧的憧憬和展望,是那個年齡段女子一種最單純的生命特質,經歷過那個時期的女子差不多都是這么過來的。涉世未深的姑娘不安現狀,對可以預知的未來極力抵制卻又無可奈何地眼看它緊逼過來,所以姑娘變得焦慮無比,夢境與現實有著難以彌合的距離。沒有珠寶,偏有一個有錢的好朋友,她當然要去借,由此引出一系列情節。②她是一位沒經風雨的少婦、普通家庭婦女,不諳人世、常常做些不切實際的美夢,不過是普遍的人性,顯示出她的幼稚、單純、天真,她的偏好又顯示其個性,典型人物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這為她經過十年磨練才成熟起來埋下伏筆。隨著情節的發展,她的幼稚、單純、天真的特點更加突出:得到請柬后的懊惱,向丈夫提出要求的遲疑,說明她愛面子,可妻子有面子,丈夫也有了面子呀,更說明她幼稚,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婦(有“她辭退了女仆”為證),哪知掙錢的艱辛!借項鏈時的“跳、摟、狂”等心理活動,反映了她對實現夢想的信心和憧憬,更表現了她的幼稚和天真,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反映,是不成熟的表現(她以為就能實現夢想了),也與虛榮心和貪圖享樂無關,更與階級無關。心理學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份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可瑪蒂爾德的表現純屬一個正常人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候的正常的個人心理反映,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不高興?為什么獨獨認定她的高興是虛榮心、小資產階級思想呢?舞會上的陶醉與其說是虛榮心和貪圖享樂的表現,不如說是她對命運不公的抗爭的勝利和人性美被踐踏,因為她的陶醉是建立在上流社會的男人把女性當作玩物基礎上的,而且參加舞會的人沒有階級之分,無產階級不舉行舞會嗎?希望自己漂亮、高雅、迷人,希望被男人喜歡,這樣的心理惟獨瑪蒂爾德才有嗎,天下有幾個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沒有呢?難道這也不正常而值得批評?舞會后的逃跑是出于自尊,在那種環境下,恐怕誰也逃不掉她那種反映。她丟失項鏈之后所表現出來的驚慌失措,買項鏈時明明有暗示而根本沒有想到原來的是假的,自己何不買一掛假的去還,而是買了真項鏈去還,再次表明她的單純、不諳人世,更說明她誠實守信。為了還債,人們可能采取很多辦法,象小說里寫的那樣,她憑借天生的資質、舞會上的成功,完全可能出賣肉體、色相去換錢,可是她沒有那樣做,而是“顯出了英雄氣概”,她十年辛苦勞動掙錢還債,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她堅守了人的起碼尊嚴、誠實、堅強,說明她不是貪圖享樂的人,試問貪圖享樂又虛榮又年輕美麗的女子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會選擇瑪蒂爾德 的做法?恐怕誰也沒有見過,也跟本不可能!舞會的浮華虛假世界的誘惑沒有打垮她守護做人尊嚴的圍墻,而使她接受了“殘酷現實”的洗禮,她終于脫胎換骨,從虛幻世界來到現實世界,懂得自己該怎樣生活了,懂得掙錢不易了,由幼稚走向了成熟。至于她對當年舞會的回想,只是她在過去一瞬輝煌和困苦現實的比照中對人生的一種回味,而且是在一個人寂寞無聊的環境之下產生的。這種回味有什么值得非議呢?誰在困苦寂寞的生活中不回想起過去的美好生活呢?這也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吧。小說最后寫到,她十年后在公園里碰到佛來思節夫人的情節描寫,不僅對她沒有絲毫諷刺意味,反而證明她成熟了。十年艱辛,雖然使她的外表美消失快了一點,但她的內在美沒有消失,而且得到充分展示:她懂得了掙錢不易,懂得了怎樣生活,更維護了做人的尊嚴和誠實的美德,她不是變丑了,而是變美了。結尾點出假項鏈不是諷刺主人公,而是諷刺那個社會對誠實美德的踐踏!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這可作為 瑪蒂爾德人生經歷的最好注腳。作家通過她 的故事贊美和頌揚她的內在美,批判那個社會對美的踐踏、對人性的踐踏、對誠實的踐踏。這才是小說成為世界名著、為各種社會制度下的人喜愛的真正原因吧。
作為少婦的瑪蒂爾德對生活有諸多的不滿和幻想,但她只是想想而已,并沒有不擇手段去追求,她恪受著做人的基本道德,維護著做人的起碼尊嚴。生活中有很多無奈,尤其象瑪蒂爾德這樣的小人物,沒有錢,沒有地位,沒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飾,特別是在丟失項鏈以后,還要面對一筆巨大的債務,她始終沒有用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去換取物欲的滿足。在沉重的打擊面前,她終于丟掉幻想,面對現實,用自己艱辛和誠實的勞動頑強地生活下去。
瑪蒂爾德是個不幸的人,她的不幸在于她不該去企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而徒增煩惱,在于沒有把握住自己的生活航標量力而行;她又是一個幸運的人,她丟了項鏈,用十年青春換來一夜風光,巨大的代價沒有白付,殘酷的現實讓她清醒了:生活不只是云里霧里的遐想,更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幼稚、單純、天真、誠實、守信是她的特點,由幼稚經過艱苦的磨練而走向了成熟是她的人生軌跡,對人生充滿信心、天真、誠實、守信是她身上永不退色的亮點,她付出巨大代價才走向成熟,演繹了一出普通人的悲壯之歌,令人回味無窮!正如作者所言,“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瑪蒂爾德丟項鏈這件事不是既敗壞了她又成全了她嗎?按照一些讀者的假設,如果她沒有丟項鏈,她還有小說里的那些經歷嗎?她能脫離幻想世界,從幼稚走向成熟嗎?
參考資料:
1、王振宇主編《心理學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再論雷峰塔的倒掉》,魯迅雜文集《墳》。
3、《現代漢語詞典》第1271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
4、宋書聲《關于〈共產黨宣言〉中“兩個決裂”論斷的翻譯和理解》,中央編譯局網2004年4月13日。
5、蘇恒、李敬敏主編《文學原理新論》,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3。 作者郵箱: sncdjy@126.com
[一個由幼稚走向成熟女性的悲壯之歌--瑪蒂爾德形象意義之研究(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4.關于禮儀形象重要性的故事
5.用幼稚來造句
6.王爾德 《十年》 語錄
7.幼稚的反義詞
10.王爾德關于英國的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