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寶山區虎林路小學 王曉榮
一、 依據
1.學習活動應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主動性;互聯網絡以其強大的主動性要求、交互性活動方式、開放的空間與廣泛的信息來源、特別有利于學習者主動性、探索型學習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習者寬闊的視野與創新意識。
2.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卜衛先生在《訪美感受:生活在網絡中還是網絡在生活中》一文中,很感慨地寫道:美國兒童并沒有生活在網絡中,而是網絡在生活中。互聯網成了他們新的探索和娛樂的工具,成了他們"做研究"的工具。教師教給學生怎樣用計算機、互聯網來創造、研究和設計,希望孩子會用自己的頭腦,對世界抱著一種健康的懷疑態度,學生應該會提出問題,而不只是接受。
3.杜威主張:童年生活與成人生活具有相同的截止,教育應該"尊重未成熟狀態"。教育救應該極大地關注童年本身、兒童個人以及他們的需求、興趣和發展。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他們對紛繁復雜、具有挑戰性質的學習尤為感興趣。我們在平時的計算機教學中發現: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以及接受能力遠遠超過成年人。他們會沉湎于電子游戲,會為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迷住,我們的教育何不順應學生的心理教學呢?
二.《我在南極發現了寶藏》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 學習南極探險隊員們為科學、為人民、為祖國勇于探索,敢于犧牲的精神。
2. 理解一些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效果,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利用網絡技術進一步了解南極惡劣的環境和北極科考的內容和意義,體會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并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交流南極的情況
1.簡單介紹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2.交流了解的南極情況。(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 word powerpoint的文件,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并體會南極惡劣的自然環境。)
(二).體會作者內心感受的句子,并理解"寶藏"的深刻內涵。
1. 在隊員們離開國度前,對南極的氣候、地理相當了解,是什么使他們毅然在照會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使他們留在南極,留在人稱"死亡地帶"的文森峰下呢?出示作者內心感受的句子。 讀一讀,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板書:
2.課文中的哪些句子能體現他們的"事業心,親人情,愛國心"呢?劃出有關句子體會,并交流。
3.再讀內心感受的句子。
4.課文的題目是《我在南極發現了寶藏》,這里的"寶藏"指的是什么?
(三).利用Internet技術和資源,擴大學生閱讀面
1. 簡介北極科學考察
2. 老師演示網上圖片
3. 學生在網絡上查詢北極科學考察的目的意義,撰寫北極科學考察的小論文
[我在南極發現了寶藏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南極的除夕課件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