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于漪老師關于新課程的報告講座(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杭州蕭山衙前初中 何衛江(整理)

有幸參加了“走進新課程”的中學語文新課程的觀摩活動,確實是受益非淺。這里就于漪老師關于新課程的報告作一整理并與大家一起分享。在這次活動中,于漪老師作了《教師專業化與新課程標準》的報告:

這次課程改革是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型。在這次課程改革中,提出了許多新的概念,如概念重建、隊伍重組、文化重述等,對我們現行的教育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沖擊波,同時,從現在的教育來看,改革也是勢在必行。

當然,這對我們教師也有很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如下:

一、教師即課程,課程即教師

以往課程即教材、學科,從現在來看,這一個概念,已經很不周全,學科的設置人為化,它們是少數人的研究,認為教育教學的本質是訓練。而現今的教育本質應是引導。同時,還存在著課程是計劃、是預定的目標,這一概念有一定的科學性,比較符合人的發展。但是,計劃重視終極,而忽視了過程。而教育是一個過程。也有認為課程是學習者的經驗,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所有的課程都是從學習者當下的經驗開始的,以此為經驗”。到20世紀末21世紀機初,才產生了現在的課程觀念。課程存在于復雜的對話之中,如教師與教師,教師與課程開發者,教師與學生的對話之中,也存在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之中,甚至存在學校、家庭、社會之中,語文要貼近對話。

可以這么說,新課程的發展趨勢是:課程是學科,是學習者的經驗,是對話,是目標計劃,但要重視學習的過程。原來的課程是只有教材這一因素,而現在的新課程是一個復合體,其中有教師、學生、各個環節、教材的整和,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之所以有這樣的概念,是因為教師是轉化者,是理想與現實的轉化者。教育是理想的事業,新課程改革亦是,語文標準也是這樣。

科學求其真,道德求其善,藝術求其美。通過課程改革,通過新課程標準,就是要達到對人的教育,同時將課程標準轉化為教育目標、教育實踐。教師是理論與實踐的轉化者,是理想與現實的轉化者。課程改革的成敗最終取決于教師。

二、教師必須專業化

在現在社會,我們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我們的社會心理還比較差。同時,現在社會對教育又越來越重視,教師成為關鍵,教育質量取決于教師。美國曾經有一個題為《以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裝備起來的美國》,提出了美國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的這樣一個觀念。

只有認識到現在社會的嚴峻形勢,才能對教育有投入,才能有教育的思想,有教育的風格,有教育的方法,有對教育的思索。

教師的靜態特征:1、必須有專業的學術知識;2、有職業化的傾向,教師要有職業道德,有敬業精神。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要能夠抵擋誘惑,育人先育己。古人曾有這樣的話語“智如泉涌,行可以為儀表者,人師也”,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德才兼備,既要有言教,又要有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的活的源泉來自教師人格的力量”。3、有教育理論和教育能力,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理論。認識上的模糊,導致實踐中的盲目。同時,必須具有教育的能力,了解青少年的特點。實踐性來自對學生的了解。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有判斷推理的能力。

總之,從靜態的角度看,教師必須德才兼備。

教師的動態的特征:教師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學歷不等于能力。能否成材取決于崗位上的鍛煉、訓練,要有實踐綜合能力。教師必須和學生一起成長,否則無法使用新課程,要與時俱進。同時,在新課程的情況下,教師不要有太大的權威,要不斷的自我發展,可以這么說,不會自我發展就不會有生存的空間。

三、學習理解適應新課程

新課程的實施實驗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在這期間,有了一定的反響,應該說這是很正常的。我們說新課程的真正涵義,我們可以從新課程誕生的必要性來理解:

1. 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改革,從義務教育到高中,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的生產、交換、分配、使用、消費為特點的時代,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力,而教育是生產知識的生產力。21世紀我們可以這么說,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是后天的經濟。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所以,我們現在的教育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代已經產生了脫節,我們的教育必須要轉軌,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同時,我國的競爭力正在不斷的下降,因而教育必須改變,現在的教育已經明顯的滯后,考試成為一種目標,而其實考試只是一種手段,所以教育必須改革。

2. 戰略的需要

    我們知道,基礎教育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是處于戰略地位的。但現在社會浮躁,人們急功近利。我們不禁要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教育培養目標究竟是什么?可以這樣說:教育就是要培養現代化的文明人。基礎教育將影響陪伴終身。我們教師從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設的工作,只有將根基打扎實了,學生才會有飛躍。可見,基礎教育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就要求我們要學生的全面發展,關心全體學生。

3. 語文學科生存和發展的必然

語文教學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要改革。原有的語文教材難、厭,缺少應有的靈氣。

而我國其實對語文教學是不夠重視的,作為母語教學,即使是在新課程標準里面,我們的語文教學的課時是非常少的。我們的語文課時只有總課時的14%,而美國卻達到了22%,英國20%、法國23%、俄羅斯27%、日本18.5%,可見,我國到現在仍然不能很好的重視母語教學。一個國家民族語言的萎縮,則這個民族就要糟糕。母語教學積淀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維方式。在西方的母語教學中就積淀了如“知識就是力量”等精神,而在我們的東方文化中積淀了如“天人合一”等思想。一個學好了母語的人,就會產生民族歸屬感。語文能力一旦形成,就會終身不忘。

綜上所述,語文改革的原因是因為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的發展已經脫節,是時代的呼喚,戰略的需要。

4. 站在改革前沿,引領新課程

在新課程的實行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實踐,應該說在鮮活的是在課堂,語文教師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能被動,教師應該是參與者,實踐者,應該自主進行課程改革。

教師要學習鉆研,把握精神實質。新課程標準理論性強,操作層面較少,同時各地具體情況不同。因而新課程的彈性較大,所以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

我國的教育長期以來是搞一刀切,導致了教師沒有個性,學生沒有個性,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就不行。新課程標準運用新的理念來貫徹,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因而新課程標準說說簡單,做起來其實是非常復雜困難的。因為我們的教育長期以來是以知識為本,以學生實用為本,而新課程標準不以知識體系為主。

腦科學告訴我們:人的潛力是差不多的,人有不同的智能。作為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強勢智能。我們不僅要看到眼前的學生,也要看到未來的學生。今日的健康成長就是明日的長足發展。教師要了解學生,不僅要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一個人的審美情趣、知識能力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階梯。

我們不但要重視知識和能力,更要重視過程和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構語文教學模型,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我們所說的知識和能力,知識必須以學生為本,化繁為簡;能力必須要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自我求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所說的過程與方法,在重視結論的同時也決不能放棄過程,要重視學生的學法。同時,還要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是培養學習的興趣,現在的學生冷眼觀世界,必須要培養情感。而要培養情感,就必須有體驗,而且是內心的體驗,我們還要具有求實的科學態度,樂觀的生活態度,開放的心態,寬容的人生態度,課堂是主體的價值觀。要注意個人與社會、科學與人文、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

我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要的就是要認識到學生不是容器,而是要他們將學到的東西自主消化。我們應該經常問問自己:學生的培養是外塑還是內建?我們的語文課應該上在學生身上,要讓學法代替教法。我們要做好師生定位的工作,我們應該認識到,上課應該是樂隊,是對話,要多讓學生參與和實踐,直接與語文打交道,一定要讓學生進入語文。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要處理好全體與個別的關系,重要內容問題要臺階式,使每一個學生各得其所,都有成功的樂趣;要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學會探究。總之,語文的價值是多功能的,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學會做人的道理,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韌性。

5.努力創造,完善新課標

      語文是人文的,往往是多元統一的。如寫字是統一的,但是遣詞造句是多元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語文是永遠沒有完善的標準,它肯定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是需要完善的。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當是修改者,是補充者,是完善者。

     以上是于漪老師在“走進新課程”的語文觀摩活動上的報告,整理的不一定完整,還望大家見諒。但我想我們作為語文老師還是值得去讀一讀的,也許對我們以后的操作會有一些幫助。

   

整理者聯系方式:杭州蕭山衙前初中 何衛江  郵編:311209   

電話:057182798052-8024  13967105422

 作者郵箱: wjhe7576@163.com

[于漪老師關于新課程的報告講座(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關于講座的主持詞

2.于漪《往事依依》閱讀答案

3.關于名師講座主持詞

4.關于艾莫講座的心得體會

5.關于專家講座主持詞

6.關于講座的邀請函模板

7.關于禮儀的講座主持詞

8.關于知識講座的主持詞3篇

9.新課程開發論文

10.關于老師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