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一個平凡的人物, 一個普通的故事, 一段真情的訴說,引發了一種關注與思考。
摘自教師手記
人間自有真情在
關于電影劇本《一個都不能少》的教學設計說明
第六冊新教材拿到手后,看到新入選的課文有電影劇本《一個都不能少》,就又重新看了一遍影片。看過后總感到高興不起來。影片從頭至尾敘述了一個農村教師找回一個學生的故事。雖說影片主人公幾經周折終于找回了學生,還幸運地找到了一些贊助物資,結局是皆大歡喜。但就是讓人高興不起來。特別是從片子結尾處的流動字幕上得知:“目前我國農村每年約有100萬適齡兒童失學,其中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學生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希望工程的贊助。”看到這些數字,我感到心情很沉重,很壓抑。很替那些失學的孩子們擔心,替農村的教育事業擔憂。影片看過后,幾天過去了,影片中那簡陋的土坯房教室,那一根根點數著使用的粉筆;那僅有小學文化的代課教師以及她在凄苦的音樂伴隨下到處尋覓學生的身影總在眼前晃動,怎么輕松得起來呢?心頭有一種憂患意識在潛滋暗長。我想,影片中輟學的孩子是找回來了,但是從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狀況來看,要實現使所有適齡兒童“一個都不能少”的走進學堂的目標,還有很多困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進入新世紀后,盡管我國農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全國范圍內仍然有4000多萬貧困地區學生需要資助,其中大部分在中西部貧困農村。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教育的狀況堪憂。試想,影片中的玉泉村若沒有甩掉貧窮落后的帽子,找回來一個張慧科又有什么用?即使他今天回來了,明天還可能含淚離去。其他在校學生也還有可能因為貧困而輟學、失學。可見,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縱觀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未來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民族素質的競爭。中華民族要在高速度、快節奏的21世紀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盡快提高全民素質,當務之急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可是在我國農村,由于貧窮落后,新文盲數還在成批增加,怎不令人憂慮?即使在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努力做到了讓適齡兒童“一個都不能少”地入學了,可簡陋的辦學條件,低水準的師資力量又怎能保證教育的質量呢?這些問題盤旋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于是我又上網查看了一些有關希望工程的專題介紹,查看了一些有關圖片,積累了一些新的認識。我認為:這一課沒有什么深奧難懂的主題,沒有曲折復雜的情節, 也沒有高大完美的人物。只是描述了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物的普通故事。就這么一個樸素平實的故事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從影片實拍時全部選用非專業人員表演的情況來看,導演正是刻意追求一種樸素自然的風格,努力把它拍成一部還原生活的近乎紀錄片似的“紀實性”故事片,意在引發人們對農村教育現狀的關注與思考。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上毋須做足分析上的工夫,而是要在組織學生主動地探究性學習方面多動一些腦筋。如讓學生圍繞著農村教育這個專題,動手去搜集、整理資料,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展示一些形象化的東西,使他們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夠比較深入地了解劇本所反映的農村生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從而把目光投向農村教育,投向現實生活,這樣我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另外,我覺得學習本課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假如學生在了解一些農村教育狀況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聯想到自己的生活,體會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之中,懂得珍惜并產生想為同齡人做一點事情的欲望,那也正是我們所熱切期待的。正是出于以上這些考慮,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做了如下設計:
一、 課前探究準備活動:
1、觀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2、圍繞下列題目搜集資料。(可酌情選擇一、二個問題探究)
問題: (1).在我國農村,目前還有多少適齡兒童不能進入學校學習?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2). 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我國從哪年開始啟動希望工程?到目前為止共援建了多少學校?資助了多少學生上學?)
(3).從劇本描寫來看,農村教育狀況是怎樣的?你認為怎樣才能改變?
(4). 劇本主人公所努力追求的在校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5). 你能為貧困地區的同齡人做點什么?你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嗎?
3、 可根據上述問題自行設計社會調查表格一份。
關于學法指導說明:這一環節不單是出幾個題目,讓學生去尋覓答案就完了。重要的是給學生以盡可能具體的指導。通過學生間的交流、教師示范等手段,使每個學生明白如何操作,去哪里搜集,搜集來的材料如何整理,學會從眾多材料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加以分析,并得出結論。這一環節重在參與,重在過程,重在體驗。
二、課堂探究學習活動
環節1.請一兩個學生談談影片《一個都不能少》,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情節。
意圖:因為本文是電影劇本的節選,是整個劇情的一個片斷,所以想通過這一環節,調動學生積累的情感體驗,通過回憶將劇情補充完整,與本課內容銜接上,這樣便于學生理清劇本情節的發展線索,便于理解把握人物性格、行為等。
環節2. (1) 播放影片錄音片斷,請學生伴隨音樂配音(第12段)。
意圖: 播放錄音、配音是讓學生揣摩人物感情,增加一些情感體驗。如播音員的從容不迫,熱情大方,春花的拘謹別扭、慌張焦急等。
(2)播放課件“場景一”-在省城電視臺播音室,師生互動、合作,歸納出春花的性格及其主要情節。春花-淳樸、真誠、認真負責。
在電視臺一場戲中,故事的主角幾乎沒說什么話。這很合乎這個人物的身份。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女孩,初次對著黑洞洞的陌生鏡頭,她真不知該說些什么,她慌亂、茫然、不知所措。可是她牢牢記住了她的使命-找回學生李望水。于是就有了一段真情的告白:“張春花慢慢地抬起頭,說‘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聽見我的話不?你趕緊回來,我都急死了……’張春花說著,眼淚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來,嗚咽著說不下去了。”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課文對人物神態、語言的描述,體會這幾句話語中包含著的一個鄉村教師的淳樸、真誠與執著。
(3)播放課件“場景二”- 在省城某大排檔 師生互動、合作,歸納出人物及情節。
李望水(張慧科)的淳樸,老板的善良、熱心相助,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社會上人們對農村教育的關心幫助。
引導學生比較劇本和影片中人物。
劇本中老板更善良、更慷慨,樂于助人;影片中老板也關心但沒有贈款,更真實可信。
理解劇本的這一小節有兩個場面(大排檔、電視臺門口)。
(4)播放課件“場景三”- 在王家溝村 師生互動、合作,歸納出人物及情節。
人物:村長、村民、省臺的記者們
情節:省臺的記者們送來了捐款、文具等,表現了社會對這個偏僻鄉村的贊助和支持,顯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關愛。
小結:情節發展線索:找 找到了學生 還找到了贊助。
一個平凡的人物 - 春花,一個普通的故事- 找回學生;演繹了一段真情 - 真摯感人。
意圖:華東師大教授崔允漷曾說過,課程不僅僅是課或學科,它應該是“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學習機會的過程,并使學生獲得知識,參與活動,增加體驗。”教學環節2主要是通過課件這一形象化輔助手段,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增加體驗, 從而引發思考。
環節3.組織課堂討論、交流
思考問題1:看過電影,學習本課后你對農村教育狀況有了哪些了解?
歸納: A. 貧窮落后 失學、輟學現象普遍。
B. 教學條件差 教室簡陋,桌椅破舊,粉筆奇缺。
C. 師資力量缺乏 小學教師都難找。
D.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幫助。
思考問題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話的理解。
歸納: 1、反映鄉村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
2、農村經濟落后,一些地方辦學條件差,窮困戶子女念不起書。
3、師資力量薄弱。
4、需要發達地區人們的援助。
5、發展農村經濟,使人們富裕起來。
思考問題3.結合你搜集來的材料說一說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 ?
歸納: 希望工程是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并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宗旨是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國希望工程共資助2,296,47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建立希望小學7812所。
說明:這一環節中答案盡可能由學生自己探究得出,即引導學生結合掌握的資料、圖片、自身體驗等,通過討論交流得出,而非教師的包辦代替。
環節4. 布置作業并作相關指導
幻燈片展示今日作業:自己動手設計一份關于適齡兒童接受教育情況的社會調查表。
指導: A.調查地點可選擇自己居住的社區或熟悉的農村某村(鎮)。
B.途徑:(1)去社區管理機構查閱資料。(2)利用網上資源。(3)采訪有關人員。(4)去書店、圖書館等處查閱資料。
C.展示、評價教師設計的調查表(或學生自行設計的)
這一環節中學生之間交流、評價,師生合作,修改調查表設計,力求實用。
三、課后深入探究活動
學生做實地考察,完成關于本社區(或村鎮)適齡兒童入學調查表。教師給予具體指導,熱情鼓勵,并評定等級作出評價。
1、關于課件制作的說明:
本課課件由22張幻燈片構成。融入三個電影片斷、九張圖片及一些文字資料合成。
幻燈片的作用:
(1)把某個教學環節中須明確的內容簡潔概括出來,突出強調出來。如:幻燈片3、5、7在依次播放三個場景片斷之后出現,分別概述課文每一個片斷的主要內容,幻燈片8勾勒出全文的行文線索、人物、情節等,使學生對課文整體認識明晰。
(2)使整個課堂教學環節銜接流暢、過度自然,內在聯系緊密。
如幻燈片8總結了全文內容之后,幻燈片9就接著提出了思考問題一,然后明確。這樣使前后環節銜接緊密,節奏疾徐適中,課堂教學進程順暢,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
(3)提供生動形象畫面, 豐富情感體驗,引發思考,使學生保持較持久的興趣及注意力。如播放三個影片片斷,有助于學生對劇情、人物的理解。提供關于希望工程的系列圖片,直觀、真實、生動,豐富感性認識,容易引發學生的關注與思考。
畫面設計上的一些考慮:
在圖片的選擇上,注意到不光展示農村貧窮落后的一面,還有表現社會各界對農村教育的關注與支持的畫面。使學生不會因此而感到凄苦、困難而喪失信心,著重引發他們思考。在注入一種憂患意識的同時,提供視覺上的一些“亮色”,給他們以希望、信心。如幻燈片20、21,展示的是一批受希望工程資助上學的孩子們,站在長城腳下眺望遠方,表現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字體選擇用紅色推出。幻燈片21列舉希望工程啟動十年來的成就,列舉數字,都是社會對農村教育關注支持的證明,,富有說服力。
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形象、直觀的圖片,課前課后組織學生搜集資料,完成社會調查等項設計,都是使學校教育的“小課堂”延伸至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目光投向現實生活,使課堂教學內容飽滿、充實,不單薄,不是就課上課,而是有開發,有延伸,使學生學有體驗,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2、本課質疑
(1)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主要是寫一個鄉村代課教師為尋一個學生的艱難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刻劃人物的認真、執著,反映鄉村孩子生存艱難,上學不易的社會現實。我認為主人公“如何去尋找”的經歷才是影片的核心部分,是主干,是精彩之處。至于人們對農村教育的關注、支持并不是劇本所要突出表現的東西,如影片在人物刻劃上做的改動,那個個體戶老板并沒有像劇本中寫的那樣善良、熱心,劇本中是寫她看了電視后送人,捐款,影片中只是寫她帶學生看了電視。可見影片并不著重表現社會關心支持的一面。從影片結束語中列舉的事實及數字也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導演意在反映偏遠貧困地區農村學生就學困難的現實,要引起全社會對農村教育的關注。而課文卻節選了劇本中社會支持的部分。我想編選者是從結構上考慮這樣做會使課文篇幅顯得相對完整呢,還是不愿把鄉村孩子求學艱難的現實呈現在少年們面前呢?不得而知。
(2)關于“一個都不能少”劇本作者的姓名,電影及其它資料上記載都是“施祥生”而非“施洋生”,教科書似有誤。
3、備課后記:課件、教案和說課稿搞定后,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感覺像“小燕做窩銜春泥”,一枝一葉壘了一個“窩”,質量如何且由他人評說。但自己總歸是有收獲的。從網上的尋尋覓覓到書店、圖書館的徘徊搜索,自己對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的狀況、對希望工程10年業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過去我長期生活在大城市里,對農村的義務教育情況幾乎沒有什么關注, 也沒有什么認識,更談不上有什么感受。通過查資料,我發現偏遠農村有那么多適齡兒童不能接受義務教育,這樣的現實讓人震驚,令人嘆息。從搜集來的資料中整理獲取信息,雖然耗費了許多精力,可到真正動筆寫教案時倒是不覺得難了。我感覺重在過程,重在參與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套話,而是一句十分真切、實在的話,教師備課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一種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積累材料、提高認識,豐富體驗,得到一種滿足和快樂。在這一基礎上再談創新,教師們的教學過程大約要走過這樣一條軌跡吧。
參加廈門市中小學創新大賽說課稿作者是廈門九中語文教師 作者郵箱: baicai-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