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六中 周興華
關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爭論頗多,筆者在此想將全國、北京、上海三地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做一個比較,談談我的淺陋的看法。
在此,筆者先將三地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列于下面。
1、 全國卷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2、北京卷作文題目
無論在個人經歷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令人難忘的轉折。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請以“轉折”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分)
3、(上海卷)作文題目
“雜”的含義很多,有褒有貶。請聯系生活或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以“雜”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不要寫成詩歌)。(70分)
三地的作文題有三個共同的優點:
一、他們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話題作文,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有利于開闊學生思維,有利于選拔人才,考出學生的寫作水平。這說明話題作文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認同,它的優勢地位已經確立。
二、三地的作文都考查了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這應該是一個中學生必須具備的思維能
力和思維品質。關于這一點,許多同行認為,只有今年的全國高考題才有這一特點,我覺得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一個話題辯不辯證,并不等于說一定要給你一個兩個方面的話題,讓你談論二者的關系才叫辯證。全國卷充滿了辯證色彩,這里不贅述。上海題“雜”本身也是個中性詞語,要寫好這個話題,一般也要論述“如何看待雜”,“雜和博的關系”“雜和專的關系”等等內容。如此說來,他實際上也是一個關系式的話題,充滿了思辯色彩。表面上看,北京卷的作文“轉折”似乎離“辯證思維”遠了一些,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不難看出,這個話題中所包涵的“辯證法”。北京的作文題中的提示語已經暗示了作文最好是寫成議論文(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在議論的時候,學生必然會遇到如何正確的看待你所遇到的轉折,這不是辯證法又是什么呢?
三、都具有時代氣息。全國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中性的、很傳統的作文題,雖然因感情的親疏影響人的認知的情況自古以來一直存在,但似乎在近年來,尤其為人們所關注,其中最最主要的便是干部任免中的感情問題,單位用人中的感情問題。上海市的高考作文題“雜”抓住了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出現的狀況來出題。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說人的思想從一種思想的獨霸變成了各種思想的并存,文藝思想更是百家爭鳴,經濟形式更是多種多樣,人們學習的知識也是豐富多彩,如此等等,“雜”得讓人眼花繚亂。上海市的作文題正是針對此類情況而設題的。北京的高考作文題則更是緊跟時代。面對剛剛過去的世紀之交,面對世界格局的變化,面對中國的經濟轉軌,面對新一界政府的成立,面對非典帶來的人的觀念更新,用人制度的轉折等而出的題。
雖然這三地的高考作文題有這么一些共同的優點,但是它們在社會上的反響卻各不相同。具體說來,上海題應該是最好的一個作文題。因為它在具有上面分析的三個特點的同時,還顯得靈活,有一股清新的氣息,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話可說,同時又讓人們不容易猜到,考生不容易宿構。與此相反,全國則顯得呆板。整個話題像一個繞口令,所考查的思維能力也和中學生有一定的距離,同時它限定太死,大多數考生只能批判因感情蒙蔽雙眼影響對事物,對人物的正確判定這一點上,其他的情況很少涉及。這樣一來雖然可以避免老師猜題,學生宿構,但也極大地限制了考生的寫作思路,考生很難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很難考出考生的真正的作文水平。北京的作文題和去年的“規則”一樣,因為緊跟時代太緊,容易猜中,容易宿構,這也不利于選拔人才。
總體上講,今年的三地高考作文題拋開他們的共同的優點外,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上海題:活,全國題:呆,北京題:俗。
作者郵箱: zhouxinghua@sina.com
[2003年全國三地高考語文作文之比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高三地理教學計劃
9.初三地理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