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精華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610
ssdd
高考,是為了有效地考察知識能力從而為國家擇優選拔人才,還是命題人跟600萬考生及其老師父母所玩的猜題與反猜題的游戲?
我這個問題,本來應該和今年的高考作文一樣,回答是無庸置疑的。然而,得知本年度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的考題之后,我卻無法不帶著滿腦門的官司,痛苦甚至有些憤怒地詰問:出考題,還是玩游戲?!
請看2003年全國高考語文卷名言名句試題:
1.《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_________________。(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陳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不盡長江滾滾來。(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且不說第一小題放著新舊教材甚至小學初中所有教材里頭的名篇名句不去考而考查《論語雍也》,讓廣大考生望之皺眉避之惟恐不及;也不說考查杜甫的〈登高〉將首頷兩組寫景聯各空一半玩弄掐頭去尾的格式手腕;因為第一題可看作三選二里頭的陪襯,考生大可以放棄,就當作是出了兩道必做題罷;而〈登高〉又是老杜的七律名篇,即使要求全部默寫也似乎并不過分,盡管換了一種填法,倒也不會咋舌瞠目。讓人不能理解的也是可氣又可笑而命題者甚或最得意最引以自豪的,應該是這〈陳情表〉篇中名句的考查。從這道小題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窺見命題者誓與考生為敵而且沾沾自喜自命不凡的大人先生心態!“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這是因〈陳情表〉而流傳千古的名句,且“煢”字與“孑”字,在寫法上又有些特殊,“吊”字在表意和字形上亦有古雅文風,對于這兩句,想必有心的師生都作了認真的分析和充分的準備,命題者想必也推知了這一點,于是干脆棄考試說明于不顧,拋歷年名句名篇命題手法與腦后,獨出心裁,另辟蹊徑,給出這最有名的兩句,省去考生研究字形之時間與探求詞義之辛勞,而留下前面的空白讓考生去填寫填寫那名句的前身。所謂飲水思源,大約就是這個意思?所謂舍本逐末,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這樣一來,眾考生大可以在領會出〈登高〉之后,讓〈陳情表〉處也干干凈凈,好與前面的〈論語〉相映成趣,省得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獨自悲涼。少填兩句名言,也為考生節約了本就寶貴的時間,使得他們得以留出更多思維空間去構思那更加讓人痛苦的作文!
那么,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作文。
題是這么出的: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墻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關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體自選。4、題目自擬。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襲。
先說這第一個注意,好象是降低了要求,放寬了條件:“智子疑鄰”的寓言僅是一個餌罷了,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可是話題作文,本來就是靠材料來引出話題的,目的在于引出話題,從來也沒有規定過引出話題的材料一定要用到文章中去呀!所以,這個放人一頭地的“注意”,不過是命題者賣一個人情而已,實在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然而,這個屁還是非放不可,為什么?因為今年作文題出的有水平,有新意,有智慧,有思想--有難度,不如此賣個人情,多少會有點于心不忍。可是這個人情,沒人領!
縱觀高考作文,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候的命題或半命題作文,到九十年代的給材料或給漫畫作文,再到99年開始嘗試的話題作文,作文的要求越來越少,限制越來越少,好評越來越多,佳作越來越多。這種發展,有利于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興趣,有利于彰顯個性發揮特長,也就有利于高校選拔各種優秀人才。眾望所歸,都認為今年還將循話題作文的思路走,因為話題作文真正成型應該說是2001年的“誠信”,此前兩年屬于探索階段,2002年的“心靈選擇”繼“誠信”而發展,話題的角度范圍都有拓展,而限制與要求明顯減少,且逐步降低審題難度。所以,大家才都希望,這種利于考生發揮特長彰顯個性的開放性話題應該持續發展下去,于此很多人提出了“引題式”的構想,就是希望作文題能夠更進一步地放開,命題采取輻射的方式,讓十八九歲的高中生們人人有話可說,個個能真情流露。
可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作文卻讓人失望、傷心乃至憤怒!
首先,審題增加難度: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面對這個話題,幾乎沒有考生不是抓耳撓腮思忖萬千而不能頓悟的。可能命題者意在增加思維容量,要考查考生獨特的透視問題的能力,要考查他們思想的廣度、思辯的深度吧?而這個目的,難道非要出一個如此復雜的“XX與XX”的關系的話題來(而且還是“對XX的認知”),才能達到嗎?“就是不能讓考生看見題目抓起筆來就有的寫,就是應該讓他們仔細研究認真琢磨一番再縝密行文”,如此懸揣命題者的心思,或許恰合。可是,理想主義的命題者,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際吧,考試時間只有150分鐘,也即兩個半鐘頭,兩個半鐘頭里,考生要做字音字形、虛詞成語、病句銜接、社科文文言文散文閱讀、詩歌新聞和格言等五花八門的試題,這作文,不過是二十幾個題目中的一個而已,最多也就留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實際上隨著語文主觀試題的增多,很多考生往往只能有四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寫作文。一旦題目不能馬上看出眉目來,失去時間的保障,作文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據今天的考場情況,許多考生,在距散場十五分鐘提醒時,作文才只剛剛開了一個頭,那么,十五分鐘之內寫就的一篇作文,它的思想含量,語言文采,個性特點,能夠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能不能體現一個考生的真實水平?!莫非我們的作文,只為了選拔那些倚馬可待、著手成章、下筆千言的寫作神童?即使是真有神童應試,過五關斬六將之后,也應該是在輕松提筆快速選題的情況下才會見微知著妙手成文的吧?在這種試題構成中,主觀題一加再加,思維空間一擠再擠,作文題還增加審題難度,不是故意與考生為仇,就是因為眼睛向上不察下情。
再者,作文話題指向單一。表面上一個個啟示相連,實際上卻只允許有一種答案。經過反復閱讀思索,自然考生會分析出這個話題的隱含導向(說隱含其實很明顯),考生一定會順著“正確的認知應當戰勝感情的親疏”這個思路去構思謀篇。于是,寫議論文(寫議論文的肯定多)便要歌頌一個批判一個;寫記敘文則會編出一個個先痛苦矛盾再激烈斗爭最后毅然決然的故事來(這樣,又成了去年心靈選擇的續篇);而其他的各類形式,無論怎樣寫,主題大約不會有人感越雷池的(根據學生多年應試訓練的規律再加上極為有限的時間,他們也很難思索到其他的)。所以,這個話題,不但不能讓學生抒發真摯的情感,反而會篇篇都有“偽大”的崇高與理智,原則與真理!
分析歷年高考,只有難易適中的試題最適于選拔,而偏、險、怪的試題,往往會使考生連正常水平也發揮不出來,更不用說超水平了,因而區分度不好。在現如今,一考定局,一張試卷定終生,命題者不著眼社會實際,不從教學本身出發,不設身處地從高中學生的角度考慮,而是高高在上隨心所欲號令天下,甚至玩弄自己的小聰明小花招,顯擺自己的大智慧大哲學,真是流毒甚深危害甚大!
要知道,這區區幾個小時,薄薄一張試卷,背后,寄寓著600多萬莘莘學子,十幾年寒窗苦讀經冬歷夏苦苦拼搏的希冀,很多人甚至以身體健康的損壞為代價!又蘊藏著多少老師多少父母日日夜夜苦心孤詣摸爬滾打的辛勞啊!如果您不能理解我作為一個高三教師的痛苦與憤怒的話,那么,請您去看看走出考場后,那一個個考生疲憊的面容、黯淡的神色甚至傷心的淚水吧,您就會懂得愧疚……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610
[出考題,還是玩游戲?質疑2003年全國高考語文命題組(吐血推薦)]相關文章:
4.二組的口號精選
5.木蘭詩的考題
6.
7.英語組教學計劃
9.關于劇組實習報告
10.思想品德備課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