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8zm - sun8zm
(一)
初一第一次作文,我布置的題目是《軍訓》,要求寫出自己的感受。就在開學前,全體初一新生參加了為期一周的軍訓。在孩子心中,“軍人”該是多么響亮的名字,從呀呀學語、姍姍學步時代起,許多人便有沖鋒陷陣、舉槍拼殺的幻想史。現在夢想成真,其激動之情該何如?試想一下,訓練場上驕陽似火、酷熱難當,小軍人喊聲震天、英姿颯爽,該是怎樣的豪情?當然,也會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一個簡單的動作,偏要一遍又一遍反復訓練,還要聲嘶力竭配以“一……二……三……四”的口號,多無聊;而且,稍有越軌,便會遭來厲聲指責。這也許使孩子們有生以來最深刻、最豐富的人生體驗之一呢。
結果卻出人意料,學生們的作文沒有預想中的豐富多彩,卻有千人一面的共同感受。大多數文章無絲毫的想象力、創造性而言,他們的思維,從作文的開始到結束,都指向“軍訓,是磨練我們的意志,培養我們的習慣”這一具有制約力的主題思想。他們不約而同地寫到“有人不耐烈日而暈倒”的場面,這本無可厚非,因為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可接著,他們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幾乎每個人都有類似這樣心理描寫:“這時,我想到了解放軍叔叔‘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精神,挺住,挺住,千萬不能倒下。”同時,幾乎每篇作文的結尾都是相同的:“這次軍訓,鍛煉了我們的……培養了我們的……。”“通過這次軍訓,我們的……得到了提高。”這顯然不全是內心真實情感的表露,而是所謂作文技法的訓練有素。
這第一篇作文告訴我,剛剛初一的學生,如花季雨季般的歲月,未曾脫天真爛漫的稚氣,也許有涌動的青春暗流,該是有無限豐富的心靈世界,卻已習慣于脫離自己的真情實感,而服從公共的套路,把一些空話、套話甚至假話說得頭頭是道。
(二)
無獨有偶,鄰居剛上四年級的小洋洋也做了第一篇作文,題目是《難忘的一剎那》。他媽媽告訴我:“那天,回到家里,女兒滿臉的不高興:‘一剎那,至多也就幾秒鐘的時間,怎么寫得出四百字左右?’怎么辦呢?我也寫不出來。看作文書吧,書上正好有一篇《難忘的一剎那》,說的是一對好朋友由于發生矛盾而分道揚鑣,互不理睬,不料拍畢業照時老師把他們排在了一起,多別扭,可是一別扭,不配合,隊伍排不好,集體照就拍不起來,在老師、攝影師的幫助下,終于圓滿拍成。照片上的他們,互相靠緊,微笑自然,絕對好朋友;事后他們重歸于好了,照片上的一剎那,至今難忘。”接著,母女倆便如法炮制了一篇從內容到形式幾乎相同的同題作文,只是把排隊的背景換成了體育課上。母親不無得意地告訴我,這篇文章的了高分,并作為范文在作文講評課上朗讀。
洋洋第一次作文的經歷告訴我,很多學生從一開始,就已經被剝奪了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的機會。“一剎那,至多也就那么幾秒鐘,怎么寫得出四百字左右?”這是洋洋這次經歷過程中的唯一閃光點。可惜,她的老師沒有聽到,不然,他(她)也許有可能反思一下自己出的作文題是否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重新命名作文題為《難忘的一天》或者《難忘的一件事》;她的母親對此充耳不聞,完全不顧孩子面臨的困惑(有可能也是她面臨的困惑),硬是替孩子找了一條“作文成功”的捷徑(可能也是她曾經的作文成功之路)。
更令人可怕的是這次作文的高分可能使洋洋也自以為找到了作文成功的捷徑,從而采取同樣的方式完成下一篇、下下篇……慢慢地,她心中便會積累一套作文的“公共話語體系”,以應付各種類型的作文要求,諸如《難忘的一剎那》,就是拍照;《童年趣事》,無非野炊;寫同學,總有小糾紛;寫老師、母親,非得辛勤勞累……而真情實感,早已埋藏心中不愿表露或不習慣表露。幾年以后,小洋洋又將成為那些寫《軍訓》的初一新生的一員。
(三)
這兩件事,也促使我作了深刻的反思:說到底,問題的形成,更主要的是我們教師的推波助瀾。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暇的,渴望成功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往往非常注重外在的評價;而教師,往往有意無意、或隱或現作些硬性的規定,而忽視了學生應得的自由。課堂上,把文章分析的頭頭是道,無意中拒絕了個性化的語言;寫作文,首先要求積極進取的思想性……這樣日積月累,使他們的寫作幾乎處于一種潛意識狀態,占據這潛意識的,便是那套刻板的“公共話語體系”。
有這樣一道中考小作文題:“假如有人給你金子、官銜、良藥、書籍……但又只允許你要其中一樣,你要哪一樣,請寫一段250字左右的文字,談談你要這樣東西的理由。”有人對這道題作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其精彩在于多種選擇給了考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可考生真有選擇的余地嗎?其實,命題中已隱含了對文章主題的要求:諸如“奉獻”、“求知”等。不管考生思想如何,必然首選書籍和良藥,因為那迎合了隱含的主題要求;即使選擇金錢和權力,最后也必然和前者殊途同歸,用金錢回報社會,用權力造福人民;絕對不會有“金錢萬能”、“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書中自有顏如玉”……等思想的流露,除非愣頭青。
如果片面強調語文教育的弊端,教師自己也是它的受害者。北大錢理群教授在《痛苦怎樣化為精神資源》一文中寫到了讀中國史時最痛切的的感受:苦難不斷被重復,直至趨近麻木。這里,作為教師,我也要說:“我們千萬不要麻木,讓孩子步我們的后塵,也成為受害者。”
k12
[對中學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