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虎丘記(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宋發旺

一、 教學目標:

1、 體會公安派散文“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特點。

2、 分析“丘積”“云瀉”“晚樹”等詞語的運用。

3、 分析描寫中比喻、夸張、襯托等手法的運用。

二、 教學重點:

別具一格的寫作方法和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

三、 教學設想:

1、 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自己翻譯全文,教師點出重點。

2、 引導學生分析寫作方法,體會本文獨特的個性。

3、 安排一教時。

四、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簡介:

1、 作者及公安派: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明代公安人,著有《袁中郎全集》。與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學見長,時號“三袁”,被稱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曾為反對復古(后七子---王世貞、李攀龍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性靈”說)。(1、反對剿襲,主張通變。2、獨抒性靈,不拘格套。3、推重民歌小說,提倡通俗文學。)其主張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其作品大多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

2、 虎丘與虎丘記:虎丘,又名海涌山,在蘇州西北七里。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葬在這里,三日而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作者曾任吳縣(現在江蘇蘇州)知縣,在任兩年,游虎丘六次。而后寫了這篇游記。

(二) 重點指導閱讀第一、二節。

1、 教師提問,幫助學生理解要點詞語。

(1)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約)

(2) 而中秋為尤勝(尤其超過平時)

(3)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借代)

(4) 莫不靚妝麗服(與“靚女”比較)

(5) 檀板丘積,樽罍云瀉(像丘那樣,像云那樣)

(6) 布習之初,嘔者百千(謳,唱歌)

(7) 一切瓦釜(比喻的說法)

(8) 屬而和者(注音)

(9) 竹肉相發(借代)

(10)、月影橫斜,荇藻凌亂(互文)

(11)、壯士聽而下淚矣(名作動,流下)

2、 學生翻譯一、二節,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討論修正。

3、 分析第一節:

(1) 本節文字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虎丘游覽盛況)

(2) 分幾層來寫?分別寫了什么?(兩層,以“而中秋為尤勝“為界,之前總寫,之后以中秋為例,具體寫。)

(3) 前后兩層分別從何角度來寫?(第一層,從時間“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和空間“游人往來,紛錯如織”兩個角度來寫。第二層,從“概況”(“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長卷”(“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和“全景”(“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三個角度來寫。

(4) “概況”“長卷”“全景”分別抓住了哪些特征來寫?(“概況”是“面廣、人多、場面大”;“長卷”是“人多、樂器多、酒多”;“全景”是從“形、色、聲”三個角度比喻夸張。

(5) 本節文字所寫場面可以用哪個字概括?(“樂”)。表面上寫游覽之盛況,實際上是在寫什么?(“民之樂”)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與民同樂)

(6) 小結:本節文字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不勝收的虎丘游樂圖。

4、 分析第二節:

(1) 本節文字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月夜斗歌)

(2) 是如何來描寫場面的?完成課內練習,填寫表格。

時間 歌者 情形 環境 效果

布習之初 嘔者百千 聲若聚蚊 不可辨識

分曹部署,競以新艷相角 雅俗既陳,妍媸自別

未幾 數十人 搖首頓足 

已而 三四輩 屬而和┅竹肉相發 明月浮空,石光如練 清聲亮徹,聽者銷魂

比至夜深 一夫登場 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刻 月影橫斜,荇藻凌亂 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

(3)本節文字同樣體現了作者的哪種思想感情?(與民同樂)

(4)小結:本節文字層次清楚、引人入勝地描寫了斗歌場面。

(三) 簡要指導閱讀第三節:

1、 學生翻譯第三節,教師及時糾正。

(1) 最可觴客(適合)

(2) 晚樹尤可觀(暮色中的樹)

(3) 僅虞山一點在望(修辭方法分析)

(4) 余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用……的方法)

(5) 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建祠供奉)

(6) 而病尋作(不久)

2、 分析:

(1) 本節文字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簡介了虎丘的四個景點:劍泉、千頃云、文昌閣‘平遠堂)

(2) 各抓住了其什么特點來描寫?(劍泉之“深”;千頃云之“高”“秀”;文昌閣之“佳”;平遠堂之“曠”)

(3) 表達了何種感情?(本節文字寫了“景之美”,抒發了鐘情山水之情)

(四) 要指導閱讀第四節

1、翻譯第四節,教師及時糾正。

(1) 吏吳兩載(做官)

(2) 遲月于生公石上(等待)

(3) 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官吏)(差役)

2、 分析:

本節文字作者發了怎樣的議論?(烏紗之橫、皂隸之俗)此議論緣何而發?(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厭惡、鄙視官場)

(五)引導學生體會“公安派”散文的特點。

1、“不落格套”“個性”:

(1)并非某次游覽的記敘,而是六次游覽的總記。景點是介紹性的。

(2)不是先寫自己之游覽,而是先寫民之游。游覽主體在第三節才出現。

(3) 自己的感受于百姓的快樂之中。

2、“真情”:

(1) 依據第一、二節體會作者對百姓“游覽、斗歌之樂”的由衷贊美之情,自己“與民同樂”的渴望。(“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競以新艷相角”“搖首頓足”“聽者銷魂”)

(2) 依據第三節體會作者對虎丘美景的贊美之情,自己鐘情山水的人生追求。(“最可觴客”“晚樹尤可觀”“僅虞山一點在望”)

(3) 依據第四節體會作者對官場的厭惡、鄙視之情,自己辭官歸隱的決心。(“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余幸得解官”)

(4) 此文與一般“公安派”散文有所不同,體現了一定的社會內容。(“與民同樂”的思想;對“烏紗之橫、皂隸之俗”的揭示)

(六)布置作業:

1、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2、 給下列詞語的用法歸類:

A、 冠 B、蔀屋 C、樽罍D、新艷E、瓦釜

F、竹肉G、荇藻H、烏紗I、皂隸

(七)板書設計:

“個性”----“真情”

游覽之盛--樂--與民同樂

公--獨抒性靈--斗歌之樂

安--景色之美--美--鐘情山水

派--不落格套--游后之感--憾--鄙夷官場

[虎丘記(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虎丘記》的原文及翻譯

4.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5.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6.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