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3-04-11 張立彬 賈玉忠
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工作與學習方式,在全民中普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必然。但是我國教育滯后的現狀影響了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進程。因此,在全國中小學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教育,是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精神,落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信息技術走進中小學課堂,進而成為高考科目,乃大勢所趨。下面從幾個角度來看信息技術成為高考科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從教育滯后的現狀看 信息技術將成為新時代人們所必備的工具已毋庸置疑,作為知識創新和發展舞臺的高校,適應時代需要,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然而讓人擔憂的是,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只起到普及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作用。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信息技術正在迅猛發展,要想與國際接軌,就必須加快我們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將信息技術作為必修科目在中小學推廣普及,條件成熟時列為高考科目。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中小學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完全接軌,使人才培養具有連續性,加快我國知識創新、教育創新的步伐。
從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看 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模式,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十分迅速,中國教育科研網建設、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和“校校通”工程、教育政務信息化工程先后啟動,校園網、教育城域網、省域網的建設,進一步加快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速度。國家和社會也正在為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上的全面展開營造嶄新的環境,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業已發布實施,《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發展與實施綱要(草案)》也已經頒布。因此,信息技術成為高考科目的條件日漸成熟。
從就業角度看 社會的信息化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將取代現行的工作模式。在這種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在質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駕馭能力已經成為衡量當代人才的一條基本標準。面對這樣的就業環境,高校要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為社會培養出高學歷、高素質人才,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也不可等閑視之,更應該將其列為重點。
從信息素養的角度看 信息素養的內涵,是以獲取、評估、利用信息為特征,是傳統與現代文化素養相結合的科學文化素養,是一個思想意識、文化積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能力系統。就目前狀況而言,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亟待提高。面對突如其來的復雜多變的信息時代,他們缺乏信息意識和利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并列為高考科目,可以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發掘他們潛在的創新能力,讓他們真正成為信息時代的主人。
從素質教育角度看 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信息技術是一個應用性強、操作性強,需要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學科,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信息技術課進入高考科目,有利于消除當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的不良現象,還可以使有志于在信息技術領域發展的學生、甚至偏才學生脫穎而出,成為信息技術行業的人才。這是我們探索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一條新思路。
從信息技術成為高考科目的可操作性看 在《關于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中,教育部已經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并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因地制宜,采取著實有效的措施,有計劃地使此項工作順利展開。需要說明的是,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高考科目也不能實行“一刀切”,可以將其放入“3+X”模式中的“X”綜合科目中,讓學生自主選擇,使他們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
[信息技術課成為高考科目條件日漸成熟]相關文章:
3.信息技術課件模版
10.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