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杰
編輯同志
您好,應該說,新教材的編寫我是非常喜愛的,尤其是保持原作風貌的作法我覺得非常好,象《荷塘月色》給人以更完整理解課文的可能性。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所選《簡筆與繁筆》中有一處引用錯誤,因為直接影響內容的表述,所以做了一此論證,并征求了作者意見,現將與此有關內容奉上,以求探討。
另24頁懲創一字的注音是不是有誤,查字典在“創傷、傷害”的義項下讀一聲,在創造、首創的義項下讀四聲。對否?請教。
“敗落”不是“破落”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必修)第一冊第二單元所選《簡筆與繁筆》講到簡筆運用之妙,例舉說:
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寫景陽岡上的山神廟,著“破落”二字,便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景象。
我在讀課文時,想分析一下“破落”二字是怎么“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景象”,結果,遇到了困難。于是,查對《水滸傳》原文,發現原文是:“武松乘著酒興,只管走上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
通過查對,發現以前全國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中學課本《語文(必修)》第二冊,在第157面,此處內容也是“破落”!;按注釋查對1981年2月18日的《人民日報》,此處內容也是“破落”!
但我還是更愿意相信教材是對的。因為“破落”這種錯誤要過作者關,《人民日報》關,教材編審關,教師講授關,學生接受關。這真是一件驚險的事,可以說每過一關它都命若游絲:只要有一位守關將領問:喂,“破落”,你怎么“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的景象”的?它就完了;而守關者的責任本來就是問這一句話的。
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再去查《水滸傳》的其它版本,我真希望有一種版本上寫著“武松乘著酒興,只管走上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破落的山神廟。”可是,所有的版本都是“武松乘著酒興,只管走上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見一個敗落的山神廟。”包括含有金圣嘆點評的版本,俱為“敗落”!
看來是真的了!這真是“過五關,斬眾將”。我只好去分析“敗落”和“破落”的表現力,看那個更好。
這一比較,倒真不得不贊嘆古人用字之妙。
結合語言環境,不管用“敗落”還是用“破落”,都是形容山神廟的狀況的,是個形容詞。因為“落”字是共有的,所以,應該把“敗”和“破”的比較做為重點。“敗”的形容詞意義是“腐朽、腐爛”,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敗”、“敗梗飛絮”的“敗”,山神廟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制的磚瓦和木材,尤其是木材,要產生“腐朽、腐爛”的效果,則必然經過自然界日曬,雨淋,風化,那就必然是長時間的。正因為這樣,“敗落的山神廟”本身就證明著它被荒棄很久了;有它立在那里,就能“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景象”。分析“破落”,我們不得不說它的表現力差遠了。雖然“破落”也能表現山神廟的破殘,可是,要知道,昨天做的衣服今天剪了,撕了,是破;昨天蓋的房子,今天推了,砸了,也是破。雖然,“破落”也能用來形容因時間久而導致的“敗落”,但是,因為“破”沒有“腐朽、腐爛”的意思,就不如“敗落”那么能強調出“時間久”這一關鍵原因。
為求落實,我給作者周先慎先生寫了一封信,并將此文(在周先生回信后,本文己做相應修改,將一些大話去掉了)附上;周先生很快就回了信,現將原信內容部分附錄在下。
周先生:您好。
給您寫此信,深有不揣冒昧之感。
但是,一來,中學教材事關重大。再者,“一字必究于真,一字必落于實”向來是治學者的信奉。
閑言不敘罷。
我在讀您的《簡筆與繁筆》時,因為對“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寫景陽岡上的山神廟,著“破落”二字,便點染出大蟲出沒、人跡罕到景象”中“破落”二字的理解不甚明了,所以,想到對照原文。結果就我所知的版本中此兩字俱為“敗落”。是不是您老所據另有版本?請指教。
附感想一篇,可能話說得有些大了,但是發諸真情。如有對您不尊重的地方,看在真實和真誠的份上,還望海涵。
郭成杰,一個認真地讀著您的作品的人
2002年11月5日
郭成杰老師:
你好!
謝謝你來信指出拙文中的引文錯誤。我寫作時用的《水滸傳》版本是容與堂的百回本,收到來信后,我立即找出百回本來檢視,結果也是作“敗落”,說明你的指正是很可靠的。我于是又翻檢了了這篇小文的原稿,原稿上是作“敗落”;我又查閱了我大約寫于同一時期的《武松打虎》的賞析文章,也是作“敗落”(見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出版,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下冊,第2274頁)。錯誤的造成,是我抄稿時的筆誤,還是發表時報紙的誤排,現在無法查證。但當時《人民日報》處理這篇稿件的編輯,是一位資深的很有修養且認真負責的同志,他是沒有什么責任的。這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課本以來的長時間中,作為作者的我,未能發現和糾正這一錯誤,確實是一個不應有的疏失。再一次感謝你的指正,并向你認真讀書和思考的精神學習。我將通知出版社,在以后重印時改正過來。
……
你對“破落”和“敗落”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過兩詞在藝術表現上雖有優劣之分,但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中卻也意思相近,所以長時期沒有被廣大的老師和學生們發現,也在情理之中。
來信說,你的《感想》中“可能話說得有些大了”,但卻是“真實和真誠的。”這我相信。我的這封回信,包括對你的感想和對你的《感想》的不完全相同的《感想》,也是“真實和真誠的”。這一點,也希望你相信。
專此。順頌
教安
周先慎 (簽名)
二00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是破落還是敗落?(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3.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案
10.教師節感恩教師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