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述堯
張曉風的《敬畏生命》中有一關系文章主旨的精彩句子:“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人教社中語室編輯的《教師教學用書》在“課文說明”中詮釋時說:“人世間的投資都要計算成本。”“經濟學的原則可以說和生命的原則是相悖的。”“生命之所以成為生命就在于它是無私地繁殖后代(人類的父母之愛可以作為注腳),一代一代相傳,不求回報,不炫耀自己,沒有絲毫的功利之心,而享受生命的人,卻和生命的自然法則相悖,他們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質。”這樣的理解和詮釋正確嗎?值得探討。從某一角度看,《教師教學用書》編者的議論是有他的道理的,但關鍵是這種說法是否符合本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我認為是不符合的。
オナ紫日畔風的投資的說法只是一個比喻。因其是一個比喻,故也就無法得出“經濟學原則可以說和生命原則是相悖的”這個結論。是否相悖,這是一個需要大量經濟學事實并要進行大量比較分析的復雜問題,這兒不想多說。關鍵的是:這兒到底是把這種現象理解為無私繁殖后代,還是理解為有私地追求生命物種的延續呢?是“不求回報”還是不惜一切代價地追求回報呢?或許張曉風的另一篇文章可以作為回答。張曉風在《人體中的繁星和穹蒼》中寫了對人的繁殖的贊嘆:“所有精子……他們知道此行要搶先去攀登一塊叫‘卵子’的陸地。而且,這是一場不能回頭的旅途。除了第一個著陸的英雄,其他精子唯一的命運就是死掉。‘抱著億一成功的希望’,這句話對他們來說是太奢侈了,因為它們是‘抱著億一成功的希望’而全力以赴的……而每一枚成孕的卵子是在億對一的優勢選擇后才大功告成的。這種豪華浪費的大手筆真令人吃驚--可是,經過這場劇烈的優勝劣敗的篩選,人種的進步才有今天這么秀異,這么穩定。”正文后的“附”寫道:“這樣說吧,如果你行過街頭,有人請你抽獎,如果你伸手入柜,如果柜中上億票券只有一張可以得獎,而你竟抽中了,你會怎樣興奮!何況獎額不是一百萬一千萬,而是整整一部‘生命’,你曾為自己這樣成胎的際遇而有過一絲一毫感思嗎?”顯而易見,張曉風在《敬畏生命》中強調的是:整個生命的延續是以不惜代價追求“成功”“優勝”“秀異”“穩定”這些回報作為目的的。文章由彼(樹)及此(人,甚或是整個生命)表達了一種感嘆,從而領悟到生命的珍貴無價、生命的偉大,并因此而生“敬畏”“感恩”的。至于《教師教學用書》所謂“而享受生命的人,卻和生命的自然法則相悖,他們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質”,對于詮釋《敬畏生命》來說則大半是多余的話了。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怎樣理解《敬畏生命》中的一句話]相關文章:
1.敬畏生命的教案
2.敬畏生命,遠離惡習
7.一句話經典語錄
8.一句話心情簽名
9.一句話傷感語錄
10.2018經典傷感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