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高三隨筆
9小時,4科,2天。
12年的辛勞與付出換來了一張張或喜或悲的面龐。“幾家歡喜幾家愁”,輕松的字眼下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故事,焦急或忐忑,興奮或緊張。
結局未揭曉,但每個少年都已經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高三,包括我。
初入高三
2015年6月7日,我站在充當考室的學校前,站在耐心等待的父母中間,凝視馬路上“高考期間,禁止鳴笛”的警示牌。我想,一年后的此時此刻,坐在考室里面的我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是成竹在胸還是緊張得兩腿打戰?握了握拳頭,我告訴自己,用一年的努力換一份進考場時的沉著,我愿意。
高三的教學樓人去樓空,再回課堂時同學們早已互稱“高三黨”,一摞摞比磚頭還厚的一輪復習用書壘在桌前幾乎可以擋住所有視線。
就這樣,高三來了。
教室里布置了一面許愿墻,不久便被各種許愿的紙條貼得滿滿的。
傻傻地開始收集自己用完的中性筆替芯,因為每一支都是我努力的腳印。
學長、學姐們的成績出來的時候我們很激動,北大、浙大、交大……大家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我悄悄在便利貼上寫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日復一日的生活
沒有了初入高三時的新鮮緊張,高三于我,變成了兩點一線生活的代名詞。
教輔書6本6本地買,試卷夾一天天鼓脹起來直到根本合不上,熬夜熬到下課含著牛奶吸管也會睡著……聽上去駭人聽聞,發生時卻也稀松平常,常常被一笑而過。
自習課還是會有人吵鬧,但已見怪不怪。埋頭演算著習題,一邊糾結下課了是先做完這張試卷還是先上個廁所……直到“尿友”憤怒地走過來奪筆:“你給我快點,上完廁所還要回來做題呢,別浪費時間……”
每天早上5:50起床,晚上11:30甚至更晚睡覺,日復一日千篇一律,唯一不同的是書本越來越舊,距離高考越來越近,打下的基礎也越來越扎實。
接踵而至的各種模擬卷讓人喘不過氣,我也跌入了高考瓶頸期,看著試卷上滿滿的紅叉欲哭無淚。
還好有放松的`時候,周四下午第三節課是自由活動課,我會和同學相邀一起去爬山,聽著播放器里循環播放的歌曲,躺在草地上看湛藍的天,互相鼓勁說“加油”,討論考完后的日子,約好以后到對方的城市游玩……
自主招生
有個成績很牛的學姐說,她整個高中做得最爽的一份卷子是“北約”自主招生的卷子。
半信半疑地,我也報名參加了自主招生。寫自薦信,準備材料,還拜托認識的一個編輯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終于我通過了廈大的初審。
坐了一夜的火車到廈門,直奔廈大,這個在班級許愿墻上出現得最多的名字。
看到了芙蓉湖上的黑天鵝,還未盛開的鳳凰花以及偶像劇里出現過的宿舍樓,頓時多了幾分力量。
自主招生的數學大題我幾乎交了白卷,知道沒戲了,卻還是很開心地抓住高三唯一的放松機會到鼓浪嶼玩了半天。爬上日光巖的最高處俯瞰,發現不僅視野開闊,就連心境也寬廣了許多。是啊,沒有什么考試能一考定終身,決定你人生的最終只有你自己。
分數出來我是112.5,切線是120,雖然通過不了在意料之中,但這么接近的分數還是讓我覺得有點小小的遺憾。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同學一邊給我鼓勁,一邊意味深長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沖刺
在離高考還剩30天的時候,我很自虐地攬下了更改倒計時的活兒,從此每每成為眾矢之的。
“哎,我說你明天再改倒計時不行嗎?明天19,今天20呢。”
“親,晚自習都下課了……”
“那也沒過12點啊。”
“……”
政治書上說:“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遵循客觀規律,要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我喃喃地說:“萬一這二者有沖突呢?時間經不住挽留始終飛逝啊。”
同學不屑地瞟了我一眼:“又一個背書背傻了的……”
當高考倒計時從兩位數變成一位數時,我們原本麻木的心剎那間又緊張了起來。被明令禁止的同學錄在班上悄然活躍起來,離別的感覺在每個人心中蔓延。
最后一節晚自習,全班關燈合唱《朋友》和《最初的夢想》,唱到哽咽,最后相擁而泣。加油,親愛的戰友們。
考試
一年的光陰飛逝,我終于坐在了高考考場上。雖然還是帶著些許的緊張,不過我知道,盡力就好。
考完數學出來,許多女生號啕大哭,許多男生嘆著氣說明年復讀。帶隊老師很輕松地安慰我們說:“沒關系,接下來的科目考好就行了。”
只是,沒有真正經歷又怎么能體會到這種失望和傷悲?又有多少安慰能真正深入內心?
考文綜的時候時間很緊,我不停地看鐘不停地在試卷上寫著字。手心沁出了汗,手臂酸疼不已,卻也不敢停下。我沒有辦法像對待普通考試一樣對待高考,什么字跡工整之類的囑咐早就拋到了九霄云外,我只希望快點做完。
聽說有人在考場癲癇發作,聽說有人的答題卷印刷有問題,聽說有人在去考場的路上被綁架……慶幸,我的高考日,一切正常。
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場,沒有預想的解放之后的喜悅。相反,我很平靜,不想撕書泄憤,也不愿號啕大哭,平靜得似乎晚上還要上一節晚自習。
考后的日子
現在的我們想要回去一起再上一節晚自習都是奢侈了吧,那天晚上在KTV唱完歌之后各奔東西也很難再有機會見面了。
終于有時間做以前沒時間做的事,看電影、寫小說、種花、煮飯、畫畫……可做起來卻興趣索然,生物鐘也漸漸紊亂。
不想估分,有些忐忑地等待著結果,如同等待判決書。
閑來無事翻看高三時寫的日記,幾乎都以“加油”結尾;撫摸著100多只中性筆替芯,感慨萬千。
誓死不復讀的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準備。曾經的日子真的漸行漸遠,回想起來只剩下一片素白的顏色。
我想,也許高三的意義不在于它能把你送上未名博雅或東湖珞珈,而在于它對你的歷練乃至折磨,讓你成熟成長,讓你懂得克制節制,管好自己。
我想,當我們高考的時候,應該也會有一群后來者圍在考場警戒線外,想象一年后他們將要面臨的挑戰……
去書店,發現新一屆高三的復習用書已把書架塞得滿滿當當,原來我們的高三真的已經結束。
但高三的故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