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路上就是理想的生活嗎隨筆
19歲那年,我看多了網上的旅行攻略,看著無數美麗的照片,開始蠢蠢欲動。
我無疑是幸運的,爸媽怕我在路上受委屈,給足了錢。我卻總覺得這樣不足以彰顯特立獨行,這樣的行走不算真正的在路上。最后,我帶著三千元錢和一張硬座火車票,踏上了西去的行程。
為了省錢省時,所有的車票我都買在了晚上,而且是硬座,這樣可以省下四天的酒店費用。我從濟南坐到了太原,又從太原坐著古舊的綠皮火車,在滿是汗臭味的狹小空間里,忍受著八月份北方的灼熱,去了平遙古城。
平遙,是真的漂亮而又古樸。我手里的相機一刻也沒停歇,我蹭著別人團隊導游的講解,只恨不能將所有的文化底蘊一股腦兒地吸收進去。
我從平遙回到太原,又去了寧夏,騎在駱駝上的那一刻,只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握著僅有的三千元,一路從寧夏去到了蘭州,最后在西安吃了一碗羊肉泡饃后,坐了21個小時的硬座火車,回到了濟南。
這是多么充實的十二天,我從祖國的東部一路穿行到了西部。在那個還沒有微信朋友圈的年代里,我把所有的照片發到了人人網上,引來了無數的稱贊和艷羨。
那一刻,我的滿足感甚至比旅行途中的經歷還要膨脹。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就一直行走在路上。
大二時,我翹課三天去了湘西鳳凰古城,發人人網的興奮感甚至超過了旅行的本身。我坐在江邊的酒吧里,一遍遍翻看著評論里贊美的語句。
“你好幸福啊!”“好羨慕你啊!”“這才是人生,好嗎?”……
我笑得合不攏嘴。而最終迎接我的,除了院公告欄里碩大的紅色通報榜之外,還有一份三千字的檢討書。
那一年的期末考試,我是系里的第42名,而入學時,我的高考成績是全系第3名。
可是,行走在路上,遠比名列前茅要酷得多,我陷入了一種無盡的怪圈中,以至于我總是在從一個地方回來后,渴望去另一個地方。而除了相機里的照片,我仿佛不記得我在那座城市里經歷過什么。
我一邊拼盡一切全力省錢,一邊想盡辦法請假、逃課完成旅行,這讓我身心疲憊。我漸漸地在硬座車廂里無法入睡,甚至當我躺在溫暖的床上時,耳朵里也總響著轟隆轟隆的火車聲。
20歲出頭的我們太過年輕,在這個信息龐雜的社會中怎么都無法找尋自己。我逃脫不出所有人艷羨的目光,也逃離不開他們說起我時驚嘆的語調。我只能一直在路上,不停地行走,看起來很酷地行走著。
大四那年,我被迫停下了腳步。同學有的保了研,有的考了國考,還有的拿到了大企業的錄用通知,數不勝數。
我滯留在原地,第一次無法行走。
那時候,我才頓悟,我一直行走在路上,卻也一直停留在原地。我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單,沒有復習備考的準備,只有電腦里存貯的數以萬計的照片,和那些在我腦海中恍恍惚惚、難以明晰的景點。
我停了下來,開始環顧我生活的.世界。這個狹小卻溫馨的宿舍,陪伴了我四年,還有根本不曾一同吃過幾次飯的室友,講臺上情緒激昂的教授,甚至校園里那只被喂胖的流浪狗。
我們為什么要一直走在路上?
這個世界太過喧嘩,仿佛走出去才是最美好的。留在大城市里的青年、在國外學習的同學,還有很多像我一樣,覺得世界這么大,應該去走走的人們,或許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什么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什么樣的節奏才是最幸福的節奏。
我們喝多了“雞湯”,認為年輕,我們要為了夢想奮不顧身,我們要去看看這個廣闊的世界,要去領略不同的文化內涵。不論有錢沒錢,仿佛不曾行走在路上,就是被這個世界所拋棄的一個。
誰又可以說不對呢?
可我們只有二十多歲,我們除了滿臉的膠原蛋白和一腔熱血,我們憑什么指望一帆風順,憑什么指望要在這樣的年紀里,看遍別人窮其一生無法看遍的美景。
誰又說宅在家里看劇、看書的日子不好呢?
朋友圈里的訊息太嘈雜,只要輕輕一刷,總會看到迷人的美景、新購入的口紅,還有誘人的美食。好像大家過得都那么悠閑自得,唯獨自己晦暗無光,所以遇到什么最新奇的,總要發朋友圈,看著點贊數量的增加,好像也就值得了。
可生活從來都是最原本的模樣,單一而乏味,哪里有那么多絢爛繽紛,哪里有那么多異域時光。我們能做的,只是在享受當下的同時,去憧憬,去暫留遠方。
現在的我,可以拿著工資,利用年假去任何地方悠閑地度假,不必擁擠在狹小的火車車廂內,不必忍受著青年旅館里共用的洗漱間。我可以坐在巴厘島庫塔海邊的長椅上看日落,可以在塞班的公路上盡情奔跑。雖然我每年只會走在路上十幾天,我卻覺得,享受當下和偶爾在遠方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行走在路上就是理想的生活嗎隨筆】相關文章:
走在自考的路上隨筆01-20
行走在路上 隨筆07-03
走在遠行的路上隨筆10-29
行走在人生路上生活隨筆10-27
行走在路上的圣人隨筆01-21
走在路上散文隨筆07-27
獨自走在自考的路上隨筆10-27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隨筆05-09
行走在路上的圣人隨筆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