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照片存在心里生活隨筆
有一群美國人做了個實驗,觀察照片是否能真的幫助人記住眼前的事物,結果發(fā)現拍攝者往往不能兼顧游玩的樂趣。照片原本是為人們承載記憶、喚起美好感受的工具,但是照片時代的實體照不能久存,反而令人戚戚;而編為一串二進制碼的非實體照片卻沒有了“媽媽的味道”,更令人慘怛!在我看來,任何先進的工具畢竟都是工具,我們應該把握的是其服務對象——人的情感;我們應該減慢心靈的氧化速度,而不只是凍住一個個形狀與一片片色彩。
北島在新書《城門開》中寫道,小孩子對光彩、氣味等有特殊的敏感度。落葉知秋,他們豐沛而細膩的感覺在進入成人世界后被規(guī)章制度無可避免地磨掉了。過去的生活狀態(tài)與小孩子的狀態(tài)、與作家的狀態(tài)是相似的,都很慢,也不富足,圈子不大而自得其樂,總之不那么開放與高效。這可以說是農耕文明的心理遺存,卻也因而將感情賦予一草一木,像過節(jié)、磨面、訪友,皆成大事;而珍愛照片,也是當然。他們愛的豈是一張紙片,他們的愛是一方生活的沃土。
有位作家講,不是幾十年前的書他不看;已故的楊絳先生在生前也常感到越活越年輕,筆耕不輟。這樣的心靈是緩慢的,鮮活的,也是自足的。因為感到自己活著,所以珍藏那些照片中的回憶。這樣的照片,不在紙上而在心里。
而今的各種先進科技工具是很方便了,照相機、手機、自拍神器、微距鏡頭……不可否認,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生活質量的提高與藝術的進步,許多奇巧天成的作品確實令人驚嘆,但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拍照時,愉快的游樂與溫馨的親情帶上一種格局的壓力與任務的沉重;修圖時,千方百計的.粉飾消去了天然的韻味,助長了虛榮與欺騙;發(fā)朋友圈后,大家的比較更帶來一些無謂的煩惱與爭端……我們坦蕩大方地將隱私空間與專屬個人的心緒公之于眾,結果卻成為一批批標準件,連感想也雷同;不知不覺中,自己真正的感受被逐漸淡化!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古人偏愛數字游戲與自得其樂地賞玩,而在今人,只是一張?zhí)で嘧耘呐c一句“空氣真好”!倒不是誰高誰下,只是那樣一種隱私的、難以言傳的、豐富生命感的愛的靜默與歡喜,同時昭彰著“活著”的個性與鮮活氣息和背后那一顆顆撲通撲通的心……實在令人難舍。不如放下相機,用心去體味龍蛇蠢動時楊柳愁煙日凍土初開時的心靈放飛,用心感知冰天雪地臘梅怒放時鞭炮硝煙中的風雪夜歸……
將照片存在心里,隨著時間,反而愈發(fā)鮮亮。
【把照片存在心里生活隨筆】相關文章:
把照片存在心里的生活隨筆02-21
一張老照片生活隨筆02-11
存在雜文隨筆12-24
你存在我浩瀚的心海生活隨筆01-29
隨筆:心里的悵惘06-08
有關于存在的隨筆03-08
我們心里都樂開了花的生活隨筆02-10
在心里從此永遠有個你生活隨筆10-26
心里那只鬼隨筆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