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土豆,敬故鄉雜文隨筆
扒一扒
學名馬鈴薯,因為形狀酷似馬鈴鐺而得此名。別名就太多了:東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廣東及香港稱之為薯仔。
雖然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產土豆最多的國家,但土豆的原產地卻不是中國,土豆原產于美國安第斯山區。據說被帶入歐洲以后,先被當做花卉用于觀賞和裝飾,不得不說,歐洲人民的浪漫氣質,真是是與生俱來,流淌在血液里面的。
具體什么時候流入中國,不得而知,但中國不僅成為了大規模種植國家,各個地區的人民把其食用價值發揮到了極致。種植在水田里的土豆,水分含量高,適合炒絲、涼拌,口感較脆;種在山地里的土豆,淀粉含量高,適合燉、燒、燜,口感沙面。
烤一烤
烤紅薯在各個城市的街頭都有,烤土豆卻不常有,然而烤土豆的味道,絕不遜于紅薯。一個廢舊的搪瓷盆燃燒著忽明忽暗的木炭,上面烤著幾個土豆,是冬天大涼山的街頭獨有的風景。走旁邊路過,會被空氣里飄著的一絲焦香土豆味吸引,不駐足買一個,也會默默的吞兩次口水。
土豆被烤得全身焦黑,選好自己想要的那個,賣土豆的婦女,用一塊手掌長短的薄竹片,熟練的把面上焦黑的部分刮掉。刮掉皮的的那一瞬間,香味便肆無忌憚的散發出來,外面焦黃脆香,里面軟面香甜。如果想加點味道,給賣土豆的說“給我加點醬。”她會把土豆豎著劃成三塊,在中間涂上自家制作的辣椒醬。著急的咬上一口,燙得張大嘴直吹氣,帶著土豆香味白色的哈氣散發到空氣中,溫暖而滿足。
炒一炒
土豆切絲,切好后放入水中浸泡片刻,成品會更脆。記憶里外婆切的土豆絲,就粉絲般粗細,那才是真正的絲。摁土豆的左手和拿刀的右手,就像是緊密配合的機器,見她右手不停上上下下,左手隨著慢慢往后挪。伴著嚓嚓嚓的聲音,三五分鐘以后,圓滾滾的土豆就被切成無數根長短粗細一致的絲,整整齊齊的碼在砧板上。我切的土豆絲已經從小時候的小棒槌,升級為現在的小棒,要想達到外婆的段位,簡直是望塵莫及。
油燒熟以后,將濾過水的土豆絲下鍋,待土豆絲炒到半透明狀態時,加入配料青椒絲、紅椒絲。翻炒到青、紅椒絲變軟,加入調料:鹽、花椒面,即可起鍋。清香撲鼻,顏色好看,土豆的淡黃,和辣椒的紅綠色交錯。作為開胃小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大江南北都能吃得到。
煮一煮
這里的煮,不是燉,做法也比較具有家鄉特色。把土豆刷洗干凈,連皮下鍋加水煮,水沒過土豆三分之一左右即可開火。20-30分鐘后,水煮干了,土豆也熟了,土豆皮被煮得裂開,淡黃的土豆從皮里崩出來。把薄薄的皮撕開后,就可以開動了,配點咸菜、豆豉,就可以填飽肚子,做法簡單,保留了土豆最原始的味道。鄉村的晌午,常常就這么煮上一鍋土豆,一家人圍在鍋邊吃完后,又各自開始農作。
在基于這種吃法的基礎上,我又研究了一種獨家吃法。把剝好皮的土豆,放在碗里,用勺子三兩下切成小塊,放點鹽、雞樅油、花椒油、辣椒醬,拌一拌,又別有一番滋味。
再說煮湯,在城市的飯店去點土豆絲湯,服務員大概會盯上你幾眼,然后狠狠的說一句“沒有”或者“點菜單上有的菜”。要想吃,只得自己在家做。油燒熟,下姜片和蔥花爆香后,加入一大碗水。等待水開的過程中,將土豆、老壇泡菜或者白菜,切絲備用。水開后先放土豆絲,待土豆絲在鍋里咕嘟咕嘟煮軟后,加入切好的菜絲。煮兩三分鐘,加入鹽、蔥花,還可以撒少許胡椒粉,攪勻后起鍋。我更喜歡,泡菜煮的土豆絲湯,土豆絲的淀粉讓湯變得濃郁,泡菜的酸味讓這道菜更具特色。泡菜在這道湯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回鍋肉中的郫縣豆瓣一樣。
燒一燒
除了炒以外,燒是另外一種比較大眾的做法,雖然各個地方對這種做法有著不一樣的稱呼。四川叫土豆燒排骨,東北叫土豆燉雞塊,廣東叫土豆燜鴨塊,但做法都大同小異。都是把肉類爆炒后加入調料,再注入水加入土豆切塊,蓋上鍋蓋煮熟。做菜時加入的調料,決定了這道菜的特色。
土豆在燒菜中扮演的角色從炒菜中的主角蛻化為配角,但確是個不可或缺的配角。土豆相比蘿卜更易吸湯汁的.味道,土豆的軟糯加上湯汁的鮮美,入口即化,口齒唇間都是幸福的味道。
炸一炸
只要有賣小吃的地方,就有狼牙土豆。一桶罐裝氣、一口鍋、一壺油、一桶土豆、一個三輪車、一排調料盒,就可以撐起一個家的吃穿用度。切成波浪形的土豆在油鍋里滋滋作響,香味可以從街頭竄到街尾;可以從辦公樓下飄到辦公室內,某奶茶的廣告“小餓小困,香飄飄”,選擇喝奶茶是因為他們樓下沒有狼牙土豆賣。
炸好的土豆條油亮金黃,那一排的調料盒,可以將土豆調成多種口味。麻辣、酸辣、酸甜、白味,白味并不是什么都不加,而是不加辣椒;加辣椒的,又可以分為微辣、中辣、特辣;總之,不管什么樣的口味,都可以得到滿足。加折耳根、小米辣、大頭菜末,是四川的特色,再加入酸菜末和老壇酸湯,又是我大涼山才有的特色。
寫在最后
土豆就是這樣一個,可做主食,可做菜肴;可炒可炸,可煮可燉;可做主角,可做配角;遍布世界各地,從古至今都深受大眾喜愛的存在。如果你看的過程中,已經默默的吞了口水,更或者有跑去廚房抄起一個土豆下鍋的沖動,這篇文章就達到了它的目的。
【一顆土豆,敬故鄉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敬師雜文隨筆12-25
土豆花開雜文隨筆12-13
故鄉之音雜文隨筆01-16
故鄉的春雜文隨筆12-15
故鄉的味道雜文隨筆01-13
一顆種子的雜文隨筆12-28
故鄉的梨花又開了的雜文隨筆12-04
月是故鄉明雜文隨筆01-10
故鄉處處是花園雜文隨筆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