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你有什么樣的格局雜文隨筆
25歲,還不足以去論人生,也不足以去評判其他人的人生。只是25歲,應該要有更大的格局了。
我特意去查了下這個詞的意思,局,時間與空間認知范圍的大小,局要大。格,對認知范圍內事物的程度,格要精,細。一個人的格局,大致應該就是世界觀了吧。
格局對于一個人來說有多么重要,在上學時期,還沒有那么深的體會,只是入了職場,接觸到了不同的人,才發現,它會影響很多東西,甚至在很多重要階段,影響你的選擇。
上高中的時候,目標是考大學,而在讀大學之前,就出過一次遠門,在18歲的時候,爸爸帶我和弟弟去武漢,那是第一次到這種高樓林立,遍布立交橋的城市。
在這之前,我的世界僅限于一個小縣城。在武漢時,連坐上那種前面上后面下的公交車,都覺得是新奇的,因為我們家的小縣城那時甚至還沒有公交車。18歲的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可能還不如現在幾歲的小孩,是狹隘且偏執的。
18歲,自己的格局決定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因為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什么。
那個階段需要的只是考上大學,至于考上大學以后做什么,似乎不是那么重要的。我們都把踏入大學門檻定義為結束,其實那才是開始。
而初次接觸到的這種花花世界給的甜頭,也完全可以讓人暫時不去想這些問題,畢竟我們還是會在那座被保護起來的象牙塔里。
外面的世界與當時的我們沒有太大的關系,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么,只要還沒有發生到我們身上,也是無關的。
村上春樹有段話是說,有的東西不過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東西等到理解了又為時已晚,太多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認識自己的心的.情況下選擇行動,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想來真的是很在理。
當25歲看18歲時是這樣的,當30歲看25歲的自己時,又會怎樣去評判現在的自己呢?或許會告訴自己,趁還沒有成為30歲的你,去不斷探索,在探索中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
對于我而言 ,這樣的話題實在還是太深,無法順暢的我手去寫我心。也說明現在的格局依舊局限。而30歲,會是什么樣,時間看得見。
就用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死亡詩社》里的臺詞,作為一個結束,“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25歲,你有什么樣的格局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格局決定結局的雜文隨筆12-30
你的眼底有浩瀚星河雜文隨筆01-18
愛情什么樣子雜文隨筆12-15
雜文隨筆:成全你05-29
你很窮的雜文隨筆12-08
你呀雜文隨筆12-31
只有你的雜文隨筆12-18
懟你雜文隨筆01-12
你的氣息雜文隨筆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