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雜文隨筆
環境對人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回看了自己去年這個時候同一時間的文字,寫下的故事已經想不起來是處于怎樣的靈感,又想要把自己怎樣的想法融入其中。去年整個冬天的文字給我的感覺都是以一種“灰色”的質感呈現,但是我又提出了另一個疑問:是否是因為現在重慶所處在一種“灰色”的季節,所以它賦予了人們灰色的感官,以至于讀到任何的文字都有了一種冰冷和灰蒙的質感。
灰色的質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質感?因為無法擬狀,所以我很難說服自己到底自己是如何從自己的文字里感覺到了一種所謂的灰色質感,和此時此刻外面的天空一樣,陰沉的灰色,但是也讓人安心,因為它不可能再短時間內造成下雨,但是也不見得會在短時間內撥開云霧。這種感覺是矛盾的,就如同灰色本身就是代表著兩種極端的白色和黑色所構成的顏色一樣,這種灰色代表著不會下雨,但是也代表沒法天晴;代表著溫度寒冷,但是也代表著早晚的溫差不會太大;代表著冬天還要持續一陣,但是也代表著它不會持續太久,因為終究會有天晴和春天降臨的那一天……
前段時間說過寫作的核心在于要“少敘述,多展示”,但是如何形容真正意義上的“灰色”,反而用文字就困難許多,因為無法引起共鳴的文字始終會被定義為是“敘述”,這個時候我反而覺得用那些科學的數值來表示這是一種如何的灰色更為貼切,至少人們就不會因為作者想要形容的是那種灰色而不斷的猜測和揣度;作家也不需要努力地為自己想要表達的灰色而焦頭難額。最終你會發現,用文字來表達“灰色”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它無法突破我們的日常,但是也不能完全來源于日常,因為為了達到“共鳴”這件事情文字的禁錮在于一方面我們要表達一種既定的事實,又要突破文字本身的束縛,但是最為關鍵的是,在那些閱讀文字的`人們大腦中,又有關于不同灰色的定義,你無法左右他們固執的想法,但是也不能順從他們的認知。
所以到這里應該為今天這篇文章立意——事實上,我認為并不是因為感官上的灰色促成了我們因為文字而感覺到的“灰色”,因為文學原本就是灰色的,它是黑色和白色的集合體,本身就充滿著無法調和的矛盾,所以只能融合為灰色,而這種灰色又如同構成任何顏色的基礎——白色,是所有顏色的開始,而黑色是所有顏色的終結,文字的描繪在人們的大腦中構成了不同顏色不同形態不同情感的基礎,而最終完成這一切的,是同情還是憐憫,是喜愛還是憎惡,是感激還是仇視,這一切都是人們自己在大腦中構建的一個灰色的模塊,上面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感情、主觀而有了不同的顏色和質地。
這也是為什么我總覺得自己的文字是充滿著灰色的關系,因為我是它們的締造者,而它們卻在別人的思維里面形成了屬于別人才有的顏色。
【灰色的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灰色的塵埃雜文隨筆12-31
讓的雜文隨筆12-15
雜文隨筆06-10
讓的雜文隨筆10-21
灰色牽絆-隨筆寫作06-13
羈旅隨筆雜文隨筆12-26
永生隨筆雜文隨筆12-23
隨筆真的是隨筆的雜文12-01
隨筆記雜文隨筆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