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誤區雜文隨筆
很多八零后在童年里都做過這樣一件事情:在課桌的一角刻下一個‘早’字,以示勤奮,這一情節源于小學課本的一篇雞湯文,講的是魯迅先生小時候上課遲到,被先生斥責,他為了警示自己不再遲到,于是在課桌一角刻下一個‘早’字,以警示自己,從此以后,他果然再也沒有遲到過,魯迅先生通過如此這般的刻苦學習,終于成為了我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及革命家。
我認為,先不論魯迅刻‘早’字的行為,或者說這種勤奮的精神,是否對他這樣一個學醫的日本留學生最終成為文學巨匠真有很大幫助,就連孩子們爭相效仿刻‘早’字的行為,也值得現在的教育者們仔細地思考。孩子為什么爭相效仿魯迅先生,在桌角刻字呢?因為刻字幫助魯迅克服了遲到的毛病。克服遲到的毛病有什么好處呢?因為他克服了遲到的毛病,所以后來才成了文學巨匠。這就是隱藏在這篇文章背后的成功邏輯,它告訴孩子們,想要成功,要向魯迅學習。這樣的邏輯乍看之下,沒什么問題,可是經過仔細琢磨后,你會發現問題很多。首先,魯迅后來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一個‘早’字所能決定的,也并不是一個詞‘勤奮’所能概括的,他有他自己曲折的成長歷程,他有彷徨也有奮斗,有落寞也有激情,他的成功可以說是內心的驅策加當時的國情時事所造就的,而根本不是故事里那個簡單的邏輯所能涵蓋的。其二,孩子們是一派天真,聰明而好學的,他們當然希望將來長大了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他們需要學校教給他們的,就是一種將來通向成功的途徑,而這個故事恰巧給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引導,因為它通篇除了刻字發奮的梗,絲毫沒有提及什么是勤奮,以及怎樣勤奮,是埋頭苦學,不聞世事?還是,多提問題,打破沙鍋?孩子們無從知曉,也沒有一門專門的課程告訴他們答案。所以,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呢?就只剩下那簡單可行又滑稽可笑的刻字鬧劇可供孩子們模仿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的教育不是佛教的禪修,非常講究個人的心性的頓悟,更何況即使禪修也有法門,而我們的教育又怎能如此馬虎大意,不為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和以及在前進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誤區呢?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勤奮’呢?勤奮是一個宏大而綜合性的課題,并不是一片文章能夠涵蓋的,它需要一個人的身體與精神的協調合作才能正確完成,即便如此,在這里,我也要嘗試著告訴孩子們什么才是勤奮,以及判斷勤奮的方式是否正確的標準,這樣的話,孩子們將來在求學的道路上,即使是走偏了道路,也不至于偏離正確方向太遠。勤奮是在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前提下,摒棄外界干擾,聚精會神地學習、研究或訓練某一項知識或者技能,將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率,持之以恒,并取得進步的一種狀態。由此可見,勤奮并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首先,需要身體健康做保證,適量的運動,鍛煉與玩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有效方式。其次是聚精會神,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再次是提高學習效率,不能一味埋頭苦干,因此,正確的方式方法,老師的正確引導必不可少。如何檢驗你勤奮的方式是否正確?滿足了上述三條,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你自己做自查,如果自己有所收獲,身體狀態沒有什么異常與不適。那么,恭喜你,你正走在勤奮的正確方向上。
最后,我要告訴孩子們,人生苦短,卻也漫漫無期,不要急于求成,讓功利心灼傷了自己的天性,也不要無所事事,將時光白白虛度。人生很美,要盯緊遠方,也要駐足當下。
【成長的誤區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改變的誤區雜文隨筆07-03
成長的雜文隨筆12-18
成長的味道雜文隨筆12-28
成長的疼雜文隨筆07-04
成長之路雜文隨筆07-03
成長快樂-雜文隨筆04-08
在忙碌中成長經典雜文隨筆07-03
摸索中成長的雜文隨筆07-04
與他們共同成長雜文隨筆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