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房雜文隨筆
我的家鄉在太行深山區。人口多,土地少。先民在遠古時期就開疆擴土,墾荒造田,一直開到了武安縣境內。走盡一條條山溝,爬上一道道山嶺,再從嶺上折翻下去進入另一道山溝,去耕種過嶺地。遠地要走差不多半天的路程。田間干活的時間并不長,工夫耗到路上了。地遠,中午不回來。早晨上山出坡,晚上收工回家,一去就是一天。遇上下大雨更慘。緊跑慢跑往回趕,還是淋成落湯雞。于是,人們在地頭、路邊、山腦、馱角、圪梁,圪嘴兒、到處都修建了避雨的小房屋。小小石板房成了巍巍太行山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不用鋼筋,不用水泥,不用木料,純石頭。石塊砌墻,石板蓋頂。凍不壞,淋不化。結構簡單,堅固美觀,巧奪天工。外地游客前來觀看,無不為之贊嘆。
小房建成后,都要在門口的橫檻(jian)上刻上修建日期,乾隆××年建,光緒××年建,公元xx年建。它,是記載遠古至今的一部教科書。
為防止山洪、泥石流,小房選址,就高不就低,就角不就凹。在圪梁或圪嘴兒找一塊四周排水暢通的平整的高地。保證屋里無滲水,不潮濕,農忙季節里,住在里面,打地鋪躺下,舒舒服服,入入實實。石板房,不再只有避雨的`功能,還成為山民種山地賴以寄宿的溫暖的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三飽一倒,不用再在勞作一天后,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村里老家。
石板房呈正方形,七、八尺見方 ,門口不高,里面不低,彎腰進去,屋里能直身站立。雨來了,毛驢也凹凹腰,向后拖拖兩條后腿鉆了進去。人蓄共處一室,真真正正的人與自然的和諧。
墻壘至五尺左右,四個角先蓬四塊大石板。然后呈圓椎形逐階往上蓬,一層層收縮,每一塊石板都傾斜擺放,咬茬壓縫,直至椎尖,在頂尖上蓋上一塊大點的石板。嚴嚴實實,滴水不漏,雨水全部順著房坡滑溜溜兒地流了下來。
沒梁,沒檀,沒柱,全部由小石板堆砌,按道理會坍塌下來的。但事實上卻塌不下來。風風雨雨,經久不衰。想了一輩子,我也沒想通其中的力學原理。這是祖先勤勞智慧的結晶。
農村土地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生產隊的梯田都分到了戶里,好地賴地均開,遠地近地搭配,拿號時,我拿的這一份,沒有近處的村邊地,也沒有遠處的過嶺地,不算近也不太遠,都在山嶺上靠村莊的這一面。嶺那邊只分了一份荒坡地,種了十幾棵花椒樹;钠碌仡^有一個雅致的石板房。干燥干凈,透氣通風。摘椒時,我就在小房里住上5天。
早晨天剛放亮,能看見了就開始動手,傍晚黑到摸不住椒才收工,頂頭頂尾整一天,從這塊荒坡地往下溝走,不大一會就到了銀河村,我兒子騎摩托走銀河村通往我村的公路。每天傍晚,給我們送來糧草,帶回花椒。帶回去負責晾曬,打籽。我和我家領導住在石板房里,呼吸著山野里的新鮮空氣,享受著太行大地的天籟之音,美美地進入夢鄉。
住在石板房里,謄出了走路工,延長了勞動時間;不用爬山越嶺,透支體力,身上不困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一天摘得很不少,兒子稱了一下,105斤。不在石板房里安營扎寨,怎么也摘不了100斤。
解散生產隊,分田到戶,一家一塊。有時,很多戶不約而同地都到了一處,遇上雨天,石板房容納不下。所以,繼續建造新的石房。從石房門檻上記載的日期看,自有人定居至今,人們從未停止過這項工作。
上周六,我去窯凹刨柴胡,又見靈榜哥在山腳蓋新房。選址在自家地頭。參加勞動的有五個人,都在60歲左右,安得廣廈千萬間,讓天下寒士盡歡顏。
這五人中,有三隊和四隊的人,他們來一隊的地盤上建造石板房,下九九八十一場雨,他們也不可能來這兒避一回。然而,我們的山民就是這樣淳樸,他們得知靈榜哥搭房建舍,便趕著毛驢,馱上撬棍、鐵錘,前來幫忙。中午,靈榜哥豎起兩塊方方正正的石頭,支起了小鋁鍋,熱氣騰騰地煮起了面條。
在溫暖的陽光下,在柔軟的黃土梯田里,拉拉著,歡笑著,滋潤著。靈榜哥說:“明天我再拿一瓶小酒兒,咱在這兒喝著。”
“那我照張像,發在簡書里,全中國的人都能看見?吹轿鍌老漢在深山里蓋新房,喝著小美酒。他們還以為是神仙嘞!
小小石板房,一座又一座,它在記錄太行人風風雨雨,艱苦奮斗的同時,也記下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懷。
【石板房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瓶邪石雜文隨筆07-01
太湖石雜文隨筆07-01
絆腳石雜文隨筆07-04
八字石-雜文隨筆04-16
途過石峽的雜文隨筆07-03
山間石庵品茶,聽簫雜文隨筆12-01
枕于涼石之上,夢游太虛雜文隨筆07-03
讓的雜文隨筆07-01
雜文隨筆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