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隨筆800字
我有五年未回老家了,思鄉之情夢懷縈繞,想想曾經對我有養育之恩的故土,心里總覺得有點虧歉。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方池塘,一塊青石板,都融入了我的血液中。今天是大年初四,真是個好機會,促成了回故里拜訪親友行程。當晨曦初露,用過早點后,懷著激動的心情,在暖和的微微春風中,偕女婿開車前往集揮村(跳峰嶺)。
大約一個小時,汽車就停在我老弟房子的前坪中,此時,太陽透過那淡淡的云層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頓時感覺到春天的溫暖,我高興地喊著,故鄉呵!你的兒子回來看你了!一進村子,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春聯,來來往往的拜年客人,還有水泥公路上行駛的私家車,所有這些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五年不見,家鄉的模樣變化大了。我首先拜訪了嬸娘、兄弟和嫂子,并走訪了鄰里的長輩、朋友。當圍坐在嬸娘家的暖桌旁時,一杯清茶,一碟瓜子,一盤密桔和蘋果,還有滿屋的溫馨。近七十歲的嬸娘滿臉堆笑,一邊招呼著,一邊問長問短,還不時將蜜桔塞進我的手里,嘴里一個勁地重復:"桔子清甜,多呷個!"我們一起閑聊著幾十年前的往事,話到情深處,難抑心中激動。撓撓自己的頭,摸摸自己的臉,再雙手握著嬸娘有點骨感的手,一股暖意流遍全身,連連說著:“今后常回來看看老人家”。此時我的眼里含著激動的淚花。
當我暫時離開嬸娘家后,我盡力去尋找記憶中景色,一塊塊青石板的老路,早已變成了村中的水泥公路,老街上兒時玩過的腳踏水車再也沒有了蹤影,街上不少房子隨著主人也搬到公路兩旁,留下來的房子有些破舊,老街也顯得有些荒涼。但遠處矗立著一棟棟新房,卻有了新農村的模樣。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塊水田,八十年代初是我家的責任田,叫坪頭丘。四十開外母親帶著我的妹妹和弟弟耕種,我在農忙時機回家助一臂之力。那時,犁田、插秧、收割我樣樣能干,村民曾夸我是個務農的好把手。的確如此,因為我去讀大學前,一九七三年底,我高中畢業,在朝陽公社當民辦初中老師,有一定時間從事農活,是教師加農民的雙重身份。有一位老農手把手教我農業技術,風里來,雨里去,一身汗水,一身泥巴,把我錘煉成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小伙子。說真的.我那時我還不到二十歲,血氣方剛,年青力壯,樣樣想學,一學就會。三年功夫下來,就是個標準農民了,在耕作技術上我已十分內行。故幫母親種責任田可以說輕車熟路,沒有一點困難。這丘不足一畝的水田,由于地勢較高,光照充足,通風透氣,不易得病蟲害,故年年豐收。加上其他田里的收獲,使得家里的糧食已經足夠吃了。而現在這塊水田卻變成了集揮村活動中心,成為村民討論村務和娛樂活動的場所,曾不久聽說村里以紫桂為首組建了一個大媽廣場舞隊,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娛生活,促進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真有點蒼海桑田的感覺!而留在我腦海里依然是昨天的那綠油油的禾苗,金燦燦的稻子,還有夏夜水田中呱呱的蛙叫聲。而今雖然沒有這些美麗的景色,但漂亮的房子也為家鄉添了彩。
當我上坡走過依山坳上時,遠眺山坡下大約五百米的家鄉小河,緩緩的清澈的河水留下了我少年兒童時美好的記憶,那時一到夏天一群小伙伴總是喜歡在河畔戲水取樂,有時在大人的帶領下學學游泳。而山坡的近處新建了一個的高高的自來水塔,曾經被清潔飲水所困的村民,現在可喝到三公里外的龍王大井的泉水,從而使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離水塔三十米處的坡地里,就是我老家的房子,枯萎的茅草,落葉的楊樹,還有屋后自己親手栽植的幾棵杉樹,在暖暖的春風里,似乎在招呼著曾經的主人。佇立在老屋的坪中,忽然想起了一九七六年與父親一道,從入夏打地基到隆冬建房的艱苦勞作,那時尚不足溫飽,而要籌措資金買建房材料,真是備嘗艱辛!盡管我在老屋里住的時間不長,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得當時住在自己親手所建的簡陋房間里,那種踏實感、幸福感、自豪感真有點難以述說。因為這時還是我們朱家大院第一家出來建房。
如今父母故去,而老人的后代在城鎮化建設中,早已成了城市的新主人。房子因多年沒有維修有些破舊了,但這是時代進步留下的足跡。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看想想,想想看看,好幾次回頭再看看。到了中午時分,我才依依不舍離開老屋,回到嬸娘家準備吃中飯,席間再陪著嬸娘說說話,敘敘舊。那滿臉的笑容,親切的話語,濃濃的親情,一家人仿佛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其樂融融。我多次表示以后常回老家看看嬸娘。 然后,我依依不舍告別親友,在微微的春風中和暖暖的陽光下,乘著車消失在故鄉美麗的風景中。
【我的故鄉隨筆】相關文章:
我的故鄉生活隨筆07-08
隨筆文章我最愛的故鄉03-28
何處是我的故鄉 教師隨筆12-05
我的第二故鄉隨筆02-12
我的故鄉金嶺隨筆02-12
我的故鄉在遠方雜文隨筆07-03
故鄉隨筆03-10
寫故鄉-隨筆03-28
故鄉的春隨筆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