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500字
比千億更大的數是什么?
在公元190年前后(約東漢時期)在一本名為《數術記遺》的典籍當中,便相當完整地記載了中國表示數量的數詞。這些數詞計有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萬、億、兆、京、垓 、杼、穰、溝、澗、正、載。而中國數詞表示法當中最大的“極”,在這本書當中并沒有記載,不過卻常用在表示無限大的概念。隨后則因佛教的傳入,與天竺的交流興盛,所以便又加入了自印度的幾個數詞:恒河沙、阿僧□、那由它、不可思議和無量,再次地擴增了中國的數詞單位。這幾個從印度傳過來的數詞,我們現在可以在佛教的經典上面看到,例如在《無量壽經》中,它們是用在度量時間的.長度。在進入了唐朝時期,因為與日本交流頻繁,透過日本的遣唐使,這些數詞也就傳到了日本。這些數詞到了日本之后,又添進了一個新的成員:大數。它原本是與小數相對應的,后來才被引申為一個新的數詞。從以上的簡短沿革中我們發現,其實中文里表示數量的數詞相當豐富。既然在中文里還有著這么多個數詞等備用,那它們代表的實際數量到底是多少呢?
下列就是它們代表的數量:
萬: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億: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溝: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澗: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載: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極: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議: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無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數: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真是很有趣。 那是古代的,現在使用什么呢?究竟是不是“兆”呢?
【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教學隨筆數學04-07
數學教學隨筆03-13
數學教學隨筆的范文04-02
教學隨筆數學范文04-08
數學教師教學隨筆04-02
初中數學教學隨筆模板03-31
初中數學的教學隨筆范文04-03
初二數學教學隨筆04-07
初三數學教學隨筆03-27
小學數學教學隨筆范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