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教學隨筆讓生活融入數學課堂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出數學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捕捉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要盡量地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我使用電腦制作了課件模擬到商店買商品的情境。
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購物好不好?
生:好!(電腦顯示情景)
師:商店里有各種各樣的文具,這是什么?
生:皮球。
師:看你能根據圖的意思編成一道應用題題嗎?誰來編一編?(學生編,教師整理板書)
生: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師:剛才,同學們都是編題高手,現在老師來變魔術(把一部分的紅色皮球變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據圖的意思編成另外一道應用題嗎? (電腦顯示情景,學生編,教師整理板書)
生:商店里有6個紅皮球和18個花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
師:同學們越編越精彩。
通過電腦演示情景使生活悄悄的走進了數學課堂。
又如,在例題教學完后的對應練習中,我選擇了一道和購物有關的題目,這時就可以繼續利用例題出現的情景來強化新知。例如:
師:商店里除了皮球外還有許多文具供大家購買,看看我們還可以買些什么?(電腦顯示題目)
生:我們還可以賣書包。 商店里有藍書包 40 個,綠書包 30 個。賣出 37 個,還剩多少個?
生:我們還可以賣書包。 … …
雖然情景是虛構出來的,但是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的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使學生在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強了教學實效。
二、借助生活經驗,思考數學問題
數學學習的基礎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發展數學,密切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聯系學生實際,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去學會思數學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上下車問題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小孩子同樣也有上下車的經驗,當生活經驗被挖掘時,學生會發現“數學就在我身邊”。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道乘車問題練習。師:今天我們買了很多東西,一起坐車回家好不好?生:好!(電腦顯示坐車、上車、下車的情景)師:車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車?又上來了多少人?生:車上原有 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來5人。
師:那么,這時車上有多少人?你們會算這道題嗎?按照小孩子的思維順序和日常活習慣都會按照條件給出的順序解答。生 1:會。6-4=2(人) 2+5=7(人)答:這時車上有7人。師:6-4=2(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6-4=2(人)表示下車后還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后又上來的加在一起就是這時車上的人數。
師:還有其他計算方法嗎?生2:有, 6+5=11(人)11-4=7(人);生3:還有,5-4=1(人)6+1=7(人)。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除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外,還要為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解題的依托,使學生能借助生活經驗來思考數學問題。
又如,教學“小鬼當家”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幫媽媽完成購買任務!課件出示了牛奶大包裝5元500克,小包裝5元4杯,舒膚佳香皂一塊裝3.80 元,三塊裝9元,牙刷2支裝3元,3支裝3.80元等商品信息。學生在和同伴的交流學習中發現原來當家除了完成任務外,還能花比較少的錢買同樣好和更多的物品。這是為什么呢?看,他們已經開始思考了。
牛奶引起的思考:“500克牛奶的價錢是一樣的,只不過一種是大包裝,一種是小包裝。”學生甲自言自語道。
“買大的,因為想喝多少倒多少。”學生乙說。“買小的,因為拿起來方便。”“買大的,因為它的包裝是紙盒,喝完可以回收。小包裝的包裝是塑料的,會污染環境。”學生丙說。答案各不相同,卻都有自己的理由。
舒膚佳引起的思考:學生丁說,三塊裝9元的舒膚佳,能算出其中的一塊就是3元,因為9÷3=3元。又因為3.80元>3.00元,所以,我愿意選擇三包裝的,它便宜。顯然,這是用同樣的商品比單價。
牙刷引起的思考:2支牙刷3元,1支就是1.5元,買同樣的3支只要4.5元,而3支裝的要3.8元,說明3支裝的牙刷便宜。呦,還能以同樣的數量比價錢!
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發現生活中有各種比較價錢的好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除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外,還要為學生尋找生活中解題的依托,使學生能借助生活經驗思考數學問題。
三、回歸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夜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它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了解知識的價值,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教學中應努力激發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返回生活天地,讓數學與生活融為一體。因此,我們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后,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間長5米,寬4米的客廳,媽媽準備花800元鋪地磚。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選材料。其中有3種規格的地磚:
甲種:邊長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9元。
乙種:邊長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7元。
丙種:邊長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每塊8元。
你能為你父母做參謀,買到適合你家的地磚嗎?
買地磚,關鍵是要搞清楚所買的地磚應符合下列條件:(1)價格適中,總價在800元以內。(2)質量較好。那么,究竟哪一種地磚符合條件呢?只有盡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鋪甲、乙、丙三種地磚分別需要幾塊:用房間面積÷甲(乙或丙)的地磚面積。再分別算出鋪三種地磚各需的費用,分別為720元、 560元、1000元。最后通過比較知道,丙種價格太貴,甲、乙規格相同,價格均在800元以內,但乙的價格太便宜,可能質量不夠好,所以選擇甲種地磚最合適。上述例子,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
又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在教學“時、分、秒”時,因為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它比較抽象。因此,我設計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有數脈搏、跳繩、拍皮球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親身感受到、體驗到1分鐘、1秒鐘的長短,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爾后,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填一填時間單位:①小明每天睡9( );②小紅跳繩20下用了15( );③小莉吃飯用了20( );④小蘋跑50米用了12( );等等。
再如,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的體積之后,可以出示一塊不規則的橡皮泥,讓學生討論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在學生的討論中,一定會出現“把橡皮泥變成長方體”或 “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這時教師同時將學生的想法演示出來,讓學生觀察橡皮泥是怎樣變形的;接著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讓學生討論怎樣計算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要把橡皮泥與水轉化成長方體?”讓學生在討論中抽象出這些物體的轉化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將未知歸結為已知的條件中去。
當一節課結束時,全體學生都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高高興興地、不帶一點遺憾地走出教室。無可否認,這節課確實解決了問題,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但這是理想中的教育嗎?對于當今的創新教育來說,這還遠遠不夠。每節課結束時,應設法在學生心理上留點余味,為學生課后自主探究、創新學習提供一點素材,使學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課前、課后,至始至終主動參與學習。
師還可以結合所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探究活動。如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可讓學生回家測量自己臥室的長、寬、高,并計算出墻面的面積和地板的面積是多少;學習了統計圖表知識后可讓學生自己到校外收集資料,并分析整理成相應的統計圖表。這樣既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探究學習的習慣。
當代的數學學習已不僅僅是課堂里的事,它應該具有開放性、大眾性和社會性。數學教學也應該從單一的課堂探究學習走向多維度的社會化數學探究學習,讓更多的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探索數學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應留一些懸而未解的問題,讓學生的心理處于暫時的不平衡狀態,促使他們課后進一步探索和解決問題。從而讓有限的課堂時間收到更大的教學效益。
【一年級教學隨筆讓生活融入數學課堂】相關文章:
語文新課標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3-28
小學課堂數學教學反思04-21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隨筆10-2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3-10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9-28
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9-20
數學課堂教學反思09-26
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反思12-05
讓繪本融入生活課題階段總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