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隨筆范例
以前聽到過什么“語文味”啊、“人文性”啊、“工具性”啊等等。一直以為,語文教學應該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教學,其實也沒錯,不是這個語文學科的教學觀念表述有錯,而是自己對這個概念想得太簡單,太簡單!人文性是一個共性的概念,工具性亦然。我曾經的思想當中,覺得人文性大抵如內涵、敘事說理、人物精神,工具性大概像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用詞造句等等。而且平時以這樣的觀念來解讀課文,分析課文,設計教學,執行教學,也能上得完一節課。但是,我覺得如果我這樣去解構,還是停留在表面上,肯定是在原地踏步,不會進步的。
“內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還有,“內容”是第一邊界,“涵義”是第二邊界,而“形式”則是第三邊界。回想自己曾經的課堂教學,好像一直徘徊在第一邊界,有時拾級上一臺階,大概也在教學“涵義”的這一邊界,驀然回首,自己也無非在“第一邊界”和“第二邊界”之間兜圈子,還是停留在教課文識大意明道理這樣的平臺上。當然也不是說這些不需要,否則學生無所得。而語文作為存在,本身就是語言的形式存在,形式表現內容,我感覺在自己初讀課文時還是以“第一邊界”、“第二邊界”的視角來讀的,仍然浮在表面地了解的主要內容,大致含義。這樣的學習課文,本身就不深入、本身就沒有真正意會作者寫作形式上、語言表現上的特點,怎么能夠設計出好的教學思路來呢?怎么能夠更好地執教于課堂呢?
“形式”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秘密”,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是看不見的。有些時候也不是不想去看見獨特言語表達形式,但靠著純化的語文素質,憑著一雙鈍感的眼睛,想要發現卻發現不了。缺乏一雙“語文的眼睛”,“語文”在我們面前就不成其為“語文”了,它只是“內容”、“含義”,只是我們大都數時候都能夠感知的“第一邊界”、“第二邊界”。一想到自己曾經乃至現在仍游離在正確賞析文本形式方法之外,感覺語文真的是白學、白教了,內心陡然充溢萬般惆悵。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語文意識習慣是多么的重要。朱光潛先生“近年來的習慣”——“第一步就留心它(文學作品)的語文”,恰恰是我們很多語文老師現在還沒有養成的習慣,而語文的“獨當之任”恰恰就在這個習慣上。要養成這個習慣,很難,因為它“需要尖銳的敏感,極端的謹嚴和極艱苦的掙扎。”反觀自己,確實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沒有好好留心它的“語文”,一方面是受基本的學習方式、大腦接受習慣的影響,往往是拿到一篇就先看主要內容,這與平時讀書看報了解快餐文化的習慣有關,而且大腦在接受新知時往往是表面的、新鮮的、易接受的知識先入為主。至于言語形式,要分析、靜觀、體味得之,確實不易發現其特點。要培養這個習慣,要很尖銳的敏感,這對個人的語文素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仿佛要像扁鵲神醫似的,看一人面相便知病之輕重,這是多么難啊!而且,這種習慣的培養需要極端的'謹嚴和極艱苦的掙扎,這對我們的學習提出了更嚴峻的考驗,非一日之功可成。想著想著,我心里便覺壓力沉重。學習似登山,確實如此。原以為看一篇,是件舒服、愜意的事,要展開課堂教學,只要應用一些教學方法和手段就行,殊不知教師自己要領會一篇是需要極端謹嚴的和極艱苦的掙扎的過程才可有所為,唉,教學真不簡單啊!想要擁有語文意識真的是難啊!
語文意識,不僅要關注文本“怎么寫”,還要關注“為什么這么寫”。“怎么寫”是“話語形式”問題,要了解這一點仍要有極端嚴謹的和極艱苦的掙扎才行,仍需要尖銳的敏感才能發現別人之未發。而“為什么這么寫”是作者的“話語意圖”、“表達意圖”、“創作意圖”,這是“境感”問題,需要良好的境感素養,這又對我提出更嚴苛的要求。
想著想著,便覺要樹立語文意識,擁有語文意識真是難啊,要面壁十年圖破壁么?我的心里仍壓著一塊石頭。但是,我們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只要樹立了堅定的信心,語文意識一定能形成。
【語文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語文老師教學隨筆04-02
語文的教學隨筆范文04-08
語文識字教學隨筆03-20
語文教學隨筆精選06-10
教學語文感悟隨筆05-18
語文《新型玻璃》教學隨筆06-12
語文的教學隨筆三篇02-22
語文寫字教學隨筆范本04-03
語文教學隨筆精選范文04-03
語文創新與模糊教學隨筆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