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游洞”(游記隨筆)文言文欣賞
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十公里西陵山的峭壁上,背靠長江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北對獅子山,東接南津關,洞奇景美,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三游洞歷史悠久,聞名古今。清代龔紹仁有詩為證:“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傳自唐宋。”
據《舊唐書.白居易傳》等史料記載:唐元和十三年冬,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遷忠州(今四川忠州縣)刺史,其弟白行簡同行。在此期間,詩人元稹也由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調遷?州(今河南靈寶縣)長史。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三月十日,三人相會于夷陵;十二日同游洞中,置酒暢談,念念不舍,各賦古調詩二十韻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寫在洞壁上。現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碑石,而詩已失傳。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人稱為“前三游”。
到了宋代,三游洞已成為我國江南游覽勝地,據《宋史.文苑傳》等記載,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于嘉祐元年(公元一零五六年)冬天,從故鄉眉州赴京師應試,途經夷陵,來游動中,也分別賦詩一首,書于洞壁之上,人們稱之為“后三游”。
“三游洞”地勢十分險峻,清人魯先榜對它的描述是“四望皆山,一峰出眾;峻嶺之間,橫開一洞。”它下臨深谷千尺,上有峭壁百丈;冬暖夏涼,洞室開闊,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整個山洞深約三十米,寬約二十米,高六米余,是古代地下水沿巖石層面不斷溶蝕,并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巖溶洞。洞口藤蔓倒掛,隨風飄拂,好像少女額前的絲絲留海;洞中巖石褶迭起伏,斷裂縱橫,千姿百態。那三根鐘乳石柱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后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后室幽奧,洞壁間有數小洞,即所謂“洞中有洞”,但多可望而不可入,唯左壁有一耳洞,佝僂扶壁前行十余步可通于洞外。游人多從這里爬進爬出,把石壁磨得光滑發亮,饒有佳趣。后室頂部有一空圓若懸鐘之奇石,以石子投擊,其聲如鐘;石子落地,其響如鼓,故有“天鐘地鼓”之說。
由于三游洞的景色格外絢麗,故曾被古人喻為“仙洞”、“幻境”,至今洞壁上仍書有“靈區”、“洞天福地”等題刻。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游此之后甚至嘆為觀止,斷言“斯境勝絕,天地間其有幾乎!”隨著“三游洞”的名氣就越來越大,到此一游的后人也越來越多。其中著名文人就有歐陽修、黃庭堅、陸游、王世禎等,他們效法先師,分別以楷、隸、篆、行、草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各種形式,寫景抒懷,刻于石壁之上,雖然大都年久剝蝕或遭破壞,但至今洞內外尚存宋代以來的摩巖壁刻和碑文四十余件,留下了我國寶貴的文化史料。從這些壁刻上,我們不但可以欣賞和學習古代詩文、書法藝術的精華,而且可以看出我國古代鐫刻巧匠們的'智慧和技藝。
在三游洞下邊,有一條與三游洞齊名的溪流,名曰“下牢溪”。下牢溪清澈碧透,曲折奔流,水石相擊,琤琤琮琮,如跳珠濺玉,琴鳴磬奏,至今洞壁上還留有古代“流水鳴琴”的題刻。每到雨后初晴,更加悅耳動聽,景色也更為清新可愛。下牢溪宛如一條長長的綠色彩帶,從北到南將三游洞縈繞,流到洞右山下注入長江。江水是黃的,溪水是綠的,在入江口接流的地方形成一股股柔軟的黃綠交錯的曲線。岸邊有十余座瓦屋,這便是古稱“下牢戍”、“下牢津”、“下牢關”或“下牢口”的舊址。
三游洞旁有小路可登山頂,頂上有一圓柱形石臺,相傳為三國蜀漢章武年間張飛任宜都(今宜昌)郡守時所筑擂鼓臺遺址。江邊另有一名為“望江臺”的石臺,據《東湖縣志》載,為劉備義子劉封所筑城壘的遺址。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不少漢代磚瓦陶瓷殘片以及少量箭鏃,但未見城基,故人們認為它可能是當年守衛峽口的舊壘。登上望江臺的頂端,極目四望,群山環抱。南有斷江山、北有桃源山,西望巴蜀,群峰崢嶸,一線江水從天外而下,東連荊楚,沃野千里,風光秀麗。長江上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就座落在三游洞下,為古洞增添了現代化的色彩。
【宜昌“三游洞”(游記隨筆)文言文欣賞】相關文章:
宜昌三游洞導游詞08-31
游通化云霞洞游記隨筆07-14
三游洞序文言文閱讀及習題答案11-16
作文《白馬仙洞游記》閱讀欣賞02-19
宅吉安家洞游記-文言文形體游記06-11
游三游洞小學作文01-23
游善卷洞-游記作文04-14
游太和古洞游記作文07-02
游三河古鎮游記隨筆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