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通用16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通用1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
怎樣使學生更有效的改正錯誤呢,我想用糾錯本最好,我把所有的錯題都工整地抄到了本子上,漸漸的,錯題就集了滿滿一大本。
別嫌這樣的每天積累很煩,但真做了,好處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錯過的題一題題抄在本子上,平時多看看,以后再遇到相似的類型,思考起來的速度就會快很多,效率也會很高的。而因為積累的題目多了,各種題型都被包括在其中,復習時或者要找題目做練習,就不必再翻其他練習卷了,直接翻翻糾錯本就行了。如果碰到像社政那樣的開卷考,那就更好了,考試時難免會犯糊涂,有了這糾錯本,翻看起來就更方便快捷,還可以剩下時間來多檢查幾遍呢。
雖然這糾錯本好處不少,可你也別覺得做這糾錯本很容易,其實,這糾錯本也講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糾錯本上的題目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當然,糾錯本也并非都記自己的錯題,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錯,自己僥幸做對了或者沒有弄懂的題目記下來,當然如果你對這道題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費時間抄上去了,只要多去鞏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錯了的題目,你是懂的`,只是因為粗心或者一時疏忽而做錯,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題時更加認真仔細就行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錯題目,不然可就功虧一簣了。知道糾錯本的不易了吧?
不過,也別把糾錯本當成累贅,想的太復雜,每天利用空余時間把錯題記下來,效果可真的不錯呢。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時間,而且又順帶復習了一遍,一舉兩得的好方法為什么不試試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說不定明天就有收獲了哦!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2
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么認真的聽課,不能那么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后來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才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里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為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愿意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么去吸引你——我的孩子。”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于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在平時考試中不難發現,孩子們在閱讀方面失分較多,這就需要我們度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3
昨天一早便得到消息,語文期末考試形式同以往有所不同,在最后的筆試環節之前增設了口語的測試,即:背誦每個年級的必背古詩、口語交際、朗讀課文。此種形式無疑對孩子進行了更全面的考查。
想起我班孩子素日里那么的嬌羞、內斂,不禁憂思起來。在辦公室,與同年級的慧一起商量口語交際以及課文朗讀的具體內容,最終定下了兩篇要求背誦課文的片段,因為要求朗讀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所以找來我班的彬先試水。彬顯然緊張到不行,背的滾瓜爛熟的`課文,此時照讀竟都讀不順暢了,連舌頭都打了結,語速快的如同撒韁的野馬。如我所料,心理因素是我班孩子的軟肋,如不能及早得以平復,看似白送分的口語測試是必定要一塌糊涂的。
下午第一節課,對學生進行了朗讀的指導,個別抽查的情況來看,讀順基本不成問題,但是有感情朗讀以及何處停頓學生還是極欠火候。想到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忽略了這個環節,很多時候,只是簡單走一下朗讀的形式,學生讀的平淡無味時,我也會下意識的說一句,讀書應當有感情。可?如何有感情?學生始終還是不得要領。
你看,連期末考試的形式都在革新,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是否仍在閉門造車,是時候該變一變了……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4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應著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知道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說、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路。對于重點段落,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三要熟讀。要指導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學生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說和具體地說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系課文,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說,能說就不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學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后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1、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
2、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復。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
3、仿段。規定選材范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后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盡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5
最近我班的小朋友總是犯點小錯誤,總是惹到自己發火。人常說,當你生氣時,要數到100再說話。現在的自己,好像動不動就沖他們大聲訓斥,自己也知道不對,應該多夸獎少批評,多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此也在努力改進,也在努去當好一個“啟蒙老師”。
今天,我班正指導寫字,突然一個小朋友不知怎么著了,竟然打起了響,仿佛在安靜的班級中扔出了一枚炸彈,頓時班內有些混亂。本來心情好好的自己,心情像突然被風飄來一團烏云,“陰天”即將也要打雷了。該怎樣說,怎樣教育呢?雖然是那么想,但是“憤怒的火苗”還是終于被點燃了,我把學生狂吼了起來。事后自己也挺后悔自己那么做。這些孩子還小,為什么當時就不能克制一下自己的脾氣呢?
是啊,何不應該對孩子多一些包容心,多一些愛心,把學生當做神來對待,誰不偶爾犯點錯誤呢?
想了很久,我決定放下教師的架子,并向那位被我發火的學生道歉,并且教導他以后如何去做。當時孩子被批評的`時候,只是低著腦袋,但是聽了我的道歉和教導后,眼中充滿了淚光,這時,我的眼中也是如此。
我知道他們現在雖小,但是他們已經有些懂事了,他們都是一個個小人兒,懂得老師的苦心了。
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進步,作為一名新老師,再苦再累,心里也頓時感到知足了。我啊,希望他們這些孩子可以在快樂中學習,懂得成長中應該知道的做人道理。當他們長大成人后,偶爾還能想起我這個老師,想起我是愛他們的,是希望他們都好的老師。
也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所以,老師們不要太禁錮他們的思想,形成定性思維,還給該屬于他們的童年時光,多給他們一些自己的自由思想空間吧!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6
《陶罐和鐵罐》教學隨筆崔巒老師講過:“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的產生。”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感受,淡化純粹的分析,對語文的課堂教學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會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陶罐和鐵罐兩個事物在很成一段時之間,二者之間發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學中如果單純地采用分析講解的方法,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索然無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因此,我在教學時,注意了學生的感受。
我在教學中感受到,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當中去,教師的語言和引導的話語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什么設計什么樣的教學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著,我沒有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鐵罐的內心活動,我作為記者采訪學生。最后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就會把學生引入了當時的情境,在情感上才會引起共鳴。因此,在《陶罐和鐵罐》這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強化學生的感受,淡化對課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還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通過老師的教學,讓學生能看見課文中描寫的形象。當然這種“看見”并非親眼目睹,這是意象上一種的感受,是“仿佛看見”了。這“仿佛看見”雖不甚分明,卻是活生生的,雖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見”清晰,卻更為豐富,更為貼近兒童,而且留有寬闊的想象余地。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就要淡化內的分析理解,強調獨特的體驗。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中的精彩一筆,陶先生認為"做"就是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只有采用"做"這樣的實踐環節才能讓"教"與"學"合一。陶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重要的其指導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即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做"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語文的規律。可以說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就是通過具體的"做",將教師"教"授語文知識技能的過程與學生在應用中"學"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整合為一種綜合的教學活動。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7
《小露珠》一課語言優美,用詞用句準確、生動,是學生學習積累語言的很好憑借。在教學中,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語感。
我認為,語感就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包括感悟語言文字的含義、感情色彩、構成方式等。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讀了一段文字后知其大意的能力。教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在學生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什么。學生說知道了小露珠出現的時間。有的說,知道了小露珠出現的地方。有的說,知道了小露珠是在不斷地變大、變亮。這些信息就是學生感悟其中的詞句后得出的結論。把這些信息匯總起來,就是對這一自然段大意的概括。教學2、3、4自然段時,我一一出示了這三個自然段,在學生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這三句話講的是什么。這是學生對這三個自然段大意的把握。
知其大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引導學生在品評句子中培養語感。2、3、4自然段句式相同,但用詞不同。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找這三句話的共同點。通過交流,學生體會到了這三句話寫的是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贊美小露珠的話。它們說話都很有禮貌,都表達了喜歡小露珠的感情。之后,我讓學生找這三句話的不同點。學生體會到了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贊美的語言不同、動作不同、待的地方不同。在這基礎上,讓學生表演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夸小露珠。學生掌握了句子的表達方式,語言表達流暢,動作表演也到位。而此時全體學生則是小露珠,我讓他們學學小青蛙、蟋蟀、小蝴蝶有禮貌的樣子,謝謝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并也夸一夸它們。學生說:“謝謝你,蹦到大荷葉上的小青蛙。你可真勤勞,一早就在捉蟲子了。” “謝謝你,爬到草稈上的小蟋蟀。你的`歌聲真好聽呀。”“謝謝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你像花兒一樣美麗。”
曾看到一篇有關語感方面的文章。當時摘錄了這么兩段:
語感是人對語言的直覺的整體的感受,或是由語言文字而引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是個體在長期的規范的語言實踐中逐步培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從語感生成的角度看,語感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反復誦讀、比較品評、潛心涵泳、切已體察、展開想象等。反復誦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強調對語言文字的直接的整體的領悟,這與語感的直覺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較品評,是課堂語感教學的有效策略,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只有在不同語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當中,才能發現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培養語感。潛心涵泳,是一種在熟讀基礎上潛心專注的研讀策略,面對語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鑒賞玩味,掂量比較,獲得審美感、情味感、意蘊感等。切已體察,就是把眼前所讀的語言文字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積淀相溝通,通過文字的橋梁,觸摸作者的心靈。語言方字符號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借助聯想和想象,化干癟枯燥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還可通過重組表象,創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這樣獲得的語感才是豐富深切的。
看來我所做的只是淺層次的,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還必須在潛心涵泳、切已體察、展開想象等方面進行訓練。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8
多讀書的能增加我們的文化底蘊。“沒有一艘船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把人帶向遠方”,書籍負載著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極其輝煌的人文精神,書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潤時間長了,文化積淀就厚實了,久而久之,就會透出書卷氣,一種特有的其他學科教師所沒有的氣質,這種氣質的外化就是古人所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商人重利,一個語文老師就要重文人氣質,重提高自身的文學功底,多一點書卷氣。
然而,事實卻容不得我們樂觀。我們隊伍中,學中文專業的連中國的四大名著都未讀完的有之,更不用說讀世界名著;教了十幾年高中語文的不會寫專業論文的也不在少數;中文專業畢業后沒教幾天書,一心去做行政干部(公務員或辦公室文員)的也大有人在。在他們看來,實際也如此,讀書不如掙錢,教語文不如陪領導。他們(她們)認準了兩個字:實惠。
其實,他們又大錯了。多讀書能提高我們的專業素質,便于靈活高效地組織我們的.教學。錢夢龍老師說:“一個語文教師成熟的標志,就是自己能獨立處理教材。”我們師范中文系畢業的老師,有多少能做到?離了教參,我們能獨立分析教材嗎?拿出一篇散文或一首小詩我們能分析的頭頭是道嗎?我們常常憤然學生作文的語無倫次,思想貧乏,我們自己能寫出讓學生鼓掌贊嘆的下水作文嗎?學生抱怨語文是廢課,多上一節不見長進,少上一節無關緊要,我們能讓我們的學生喜歡我們的語課,讓他們覺得上我們的語文課是享受嗎?語文教師的分析能力、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組織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語文課的底蘊、語文課的魅力。只有語文老師自身的綜合素養,語文老師的專業素養、文化素養、思想素養、人格魅力等,綜合提高,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靈動鮮活,豐富充實,才能激發我們同學的學習熱情。語文老師的專業素養、文化素養、思想素養、人格魅力的提高,多讀書是一條重要途徑。
多讀書能讓我們擺脫庸俗與平庸。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教師這個崇高的職業功利化了,教師們也“同化”了,人文品格喪失了,書生氣沒有了,清高沒有了,聰慧沒有了,沉靜沒有了,變得粗俗、鄙陋、愚鈍,浮躁,日趨平庸。黃山谷說:“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這就是庸俗與平庸的寫照。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9
教師隨筆開學伊始,看到孩子們手里發的書法教材,覺得很好。心想:這么好的書不上,豈不是太可惜了!學校雖然每個班都安排了寫字課,其實不過是個形式而已。我們班正好三年級,是學寫毛筆字的“初級階段”,寫字課到底是上還是不上,我一直猶豫著。
就這樣,猶豫了一個月之后,還是決定上!于是布置學生買毛筆、墨汁、練習紙。孩子們聽說要上寫字課,興奮不已。
今天,第一次上寫字課,絕大多數孩子都帶齊了“三寶”,只有四五個人沒帶,我很高興。說明家長們都挺支持!然而,寫字課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教!光是紀律,就讓我喊痛了嗓子。由于孩子們是第一次學寫毛筆字,太過興奮,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個不停!
首先教執筆。別以為執毛筆很容易,我發現有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不會拿毛筆,示范之后仍有大多數不會執!看來,要想一節課就教會所有人執毛筆,簡直是天方夜譚!慢慢來吧。
接著教筆畫“橫”。用硬筆寫橫,孩子們早就會了,用毛筆寫橫,孩子們就感覺有點找不著北了!什么逆鋒、右按、上提、右頓、回鋒,孩子們云里霧里,頭都大了!有的干脆像拿鉛筆那樣寫起橫來。這還不是最麻煩的,寫著寫著,突然有人說:“老師,張恩建的墨汁潑了!”我回頭一看,墨汁潑了一桌子!幸好沒潑到衣服上,否則家長非罵不可!于是趕緊讓人借紙給他擦桌子,我則飛快地跑到辦公室拿抹布。就拿抹布的這十幾秒功夫,又有一個孩子的墨汁潑了!那時我真想發怒,可轉念一想,孩子們第一次寫毛筆字,這種狀況是避免不了的,我小時候不也潑過墨汁嗎?于是強作歡笑,對孩子們說:開始學寫毛筆字,這種狀況避免不了,墨汁潑了是正常的.,但,如果墨汁不潑,那你就非比尋常,看誰能做個非比尋常的人!孩子們一聽,樂了,沒潑的,都說自己非比尋常!
說歸說,潑還是潑,得想法子讓墨汁潑灑的幾率降到最低,于是讓孩子們沾好毛筆之后,立馬蓋上瓶蓋,這樣總不至于再潑了吧。一節課下來,我長吁一口氣:真累人!
經驗都是從實踐中積累來的!下節課,我會讓孩子們兩人共用一瓶墨汁,墨汁放在桌子中間,前面的同學不許回頭,否則容易打翻別人的墨汁,而且每人帶一塊抹布,萬一潑了可以擦!可見當老師的也要備足課才能上好毛筆課。
但愿下一節課能不這么累!當然,再累也不回頭!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0
今天和一個老師交流,《七色花》一課,談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義。當時她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說了很多種,有的說第一片花瓣最有意義,沒有這一片,她根本回不來,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說倒數第二片有意義,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這片花瓣幫助了全城的人。……老師逐個引導分析,最后讓孩子們得出統一的結論,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義,確實這也是編者的意圖。
我說,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氣,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他不得不認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義,但是在內心,他們不一定接受。這位老師說,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導,他隨便瞎說也不管。我說,是的,尊重是一方面,價值引導又是一方面,不能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們應有的價值引導。但是這一課從孩子們的角度看,孩子們對其他幾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無道理,就說到北極去吧,這一難忘的經歷對她來說就能說沒有意義嗎?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學生去感受,但是我們不能過于強調語文的教化作用,把我們的體驗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導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請看這位老師跟我說的她做的這樣一個小實驗。她說,昨天給學生發了一個通知:“告家長書家長同志:您好!為迎接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教育局黨委定于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組織全系統聽黨課,我校為大會主會場。因此,我校根據上級要求,周四中午12:10分放學,下午不上學,在家里完成作業,請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xx小學xx月xx日”讓學生找認為最重要的話,學生找了好多條,諸如十六大勝利召開;組織聽黨課;家長監督完成作業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課。
為什么會這樣?對孩子來說,下午不上課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值得為這個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們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種感覺吧。為什么孩子們都找不到這一句,老師覺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說,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沒有從自己的角度來找,他們是在揣摩老師希望我們找什么。老師希望我們找的肯定是最有意義的,至于我自己最喜歡的怎么能找出來,那不是意味著我不愛上學嗎?那位老師頻頻點頭。
長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了說假話,空話的習慣,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難聽到孩子們真實的聲音,你們要聽什么,愛聽什么,我就說什么。這是多么悲哀的現象。語文教學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悲哀,讓課堂呈現她特有的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1
在三年級語文課改的浪潮中,我仿佛是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路徑,也不斷收獲著新的感悟與成長。
課改帶來的最顯著變化,是課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過去,我習慣于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們則在臺下被動地接受。如今,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課堂的主旋律。在學習新課文時,我會讓學生們先分組討論預習中的疑問,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發言。這種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記得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各小組圍繞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特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小組通過繪制圖表來展示,有的`小組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讓我大為驚喜。
同時,多媒體資源的運用也為語文課堂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講解古詩《望廬山瀑布》時,我通過播放廬山瀑布的視頻,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這使得原本抽象的詩句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然而,課改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時會出現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在分組時更加注重學生的性格和能力搭配,并在小組討論時加強巡視和引導,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
此外,對于多媒體資源的運用,也需要把握好度,避免過度依賴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研讀。在一次公開課上,由于我過多地展示了精美的圖片和視頻,導致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多媒體上,而對課文的理解不夠深入。課后反思時,我認識到多媒體應該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是主導教學的主角。
在課改的過程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教師角色的轉變。我們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我們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他們在探索中發現知識的奧秘。
三年級語文課改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和學生們共同成長的花園。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語文教學的這片花園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花朵。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2
在三年級語文課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領域,收獲著驚喜與成長。
三年級對于學生來說,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開始從簡單的字詞積累向更復雜的閱讀與寫作過渡。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我們的課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閱讀教學方面,不再是單純的老師講解,而是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例如,在學習一篇童話故事時,我會先讓學生自己閱讀,然后小組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節發展。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我覺得小紅帽很勇敢。”有的說:“大灰狼太狡猾了。”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寫作教學也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命題作文,而是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習慣。一次,我帶著學生們到校園里觀察春天的變化。孩子們興奮地發現了嫩綠的新芽、綻放的花朵,還有忙碌的`小蜜蜂。回到教室后,他們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下來,一篇篇生動有趣的作文應運而生。
同時,我們還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在學習古詩時,通過播放優美的古典音樂和生動的動畫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古詩的意境。
然而,課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有些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這就需要我更加耐心地引導和鼓勵,給他們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方法。
課改就像一場春雨,滋潤著學生們的心田,讓他們在語文的花園中茁壯成長。我也將繼續努力,在課改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孩子們帶來更加精彩的語文課堂。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3
在三年級語文課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路徑,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感悟。
三年級對于學生來說,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知識傳授,而是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教授古詩《山行》時,我不再是單調地講解詩意,而是先讓學生們觀看與秋天景色相關的視頻,引導他們自己去感受詩中描繪的美景。然后,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分享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這樣的方式,讓原本枯燥的古詩學習變得充滿活力,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在寫作教學方面,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過去,學生們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作,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現在,我會通過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戶外觀察、手工制作等,讓學生們在親身經歷中積累素材。比如,組織了一次校園植物觀察活動,讓學生們仔細觀察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并記錄下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回到課堂后,他們紛紛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筆下的文字變得生動而富有生命力。
同時,我也更加注重閱讀的推廣。在班級里設立了圖書角,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會,鼓勵學生們多讀好書。并且,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批注,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然而,課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時會出現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也會因為標準不夠明確而導致評價不夠客觀公正。這些問題都需要我不斷地反思和改進。
但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三年級語文課改一定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語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感受文字的魅力,是我不懈的追求。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4
在三年級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舵手,不斷調整著教學的方向,努力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得更加順暢。
三年級是一個關鍵的轉折期,學生們從低年級的懵懂逐漸走向中年級的成長。語文課改的推進,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教材的變化
新的'教材更加注重語文素養的綜合培養,不僅有經典的課文,還增加了許多拓展閱讀和實踐活動。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們通過觀察身邊的景物,模仿課文中的描寫手法進行寫作練習。孩子們用他們稚嫩而充滿想象力的筆觸,描繪出了校園里的花壇、操場上的大樹,讓我驚喜不已。
教學方法的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嘗試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角色扮演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中的人物情感。在學習《在牛肚子里旅行》時,學生們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親身體驗紅頭在牛肚子里的驚險歷程,深刻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不再僅僅依靠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而是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合作中的貢獻等都成為了評價的重要指標。這樣的評價方式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然而,課改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部分學生對于新的教學方式適應較慢,一些家長對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存在疑慮。但我堅信,只要不斷探索、不斷改進,課改一定能讓三年級的語文課堂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關注學生的需求,不斷優化教學策略,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語文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5
在三年級語文課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領域,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成長。
一、課程理念的轉變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在課改的推動下,我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不再是簡單地讓學生背誦課文、默寫生字,而是引導他們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去感受語言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古詩三首》時,我不再只是逐字逐句地解釋詩意,而是讓學生們通過想象畫面、講述故事的方式,去體會詩人的心境。孩子們充滿想象力的描述,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他們對古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情境教學法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多媒體的運用則為語文課堂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聲音。
在教授《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我通過播放西沙群島美麗風光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那里的美麗與富饒。隨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并進行匯報。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課改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評價方式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考試成績。我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合作參與度等。同時,還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和互評,讓他們在評價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斷進步。
比如,在一次作文課上,我讓學生們互相批改作文,并寫出評語。他們在批改的過程中,學會了欣賞他人的優點,也更加清楚自己在寫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四、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在課改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例如,部分學生對于新的教學方法適應較慢,參與度不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個別小組存在分工不明確、討論效率低下的情況。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課改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和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針對這些問題,我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否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
課改之路還很漫長,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一定能夠讓三年級的語文課堂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讓學生們在語文的世界里快樂地遨游,收獲知識,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 16
在三年級語文課改的浪潮中,我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不斷探索著新的教學路徑,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感悟。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往往較為單一,難以滿足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改的推動下,我嘗試采用了更多新穎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古詩三首》時,我不再是簡單地講解詩意,而是讓學生們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親身體驗古詩中的情境。孩子們穿上古裝,模仿古人的姿態和語氣,將詩句中的意境生動地展現出來。這不僅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詩的內涵,還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又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圖片和視頻,讓他們仿佛身臨其境。孩子們被那五彩斑斕的珊瑚、成群結隊的魚群所吸引,紛紛發出驚嘆聲。在這樣的視覺沖擊下,他們在閱讀課文時能夠更加投入,對文中描寫的美景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二、注重小組合作,培養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我會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小組討論的環節。比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我提出問題:“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小組內的成員們各抒己見,有的從老屋的善良角度分析,有的從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思考。通過交流和碰撞,他們不僅拓展了思維,還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提高了合作能力。
記得有一次,一個小組在討論時出現了分歧,大家爭論得面紅耳赤。但最終,他們通過進一步的探討和協商,達成了共識,并給出了一份精彩的匯報。那一刻,我看到了小組合作的力量,也看到了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
三、鼓勵自主探究,培養創新思維
課改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我在教學中會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寫作時,我不再給定固定的題目和框架,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生活經歷,自主選題、構思。有的學生寫了自己養寵物的趣事,有的寫了一次難忘的旅行,還有的寫了對未來世界的想象。他們的作品充滿了個性和創意,讓我驚喜不已。
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我也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對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我不會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比如在閱讀《司馬光》這篇文言文時,有的學生提出:“如果當時司馬光沒有想到砸缸的辦法,還可以怎么做?”這個問題引發了全班同學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新奇的辦法。
四、面臨的挑戰與反思
在課改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小組合作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存在依賴他人的現象;自主探究時,部分學生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指導,導致探究效果不佳。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課改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改變,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此外,課改對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適應課改的需求。
課改之路還很漫長,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探索和創新,一定能夠讓語文課堂煥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讓學生在語文的世界里茁壯成長。
【三年級語文課改隨筆】相關文章:
語文課改反思03-14
小學語文課改總結05-24
語文課改的工作小結08-14
語文課改教學反思09-21
語文課改教學反思04-04
語文課改工作總結03-28
小學語文課改總結范文10-02
語文課改反思7篇(優選)03-14
語文課改反思7篇【熱門】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