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精選10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1
案例中的小佳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她的問題在留守兒童中具有代表性,想要筆盒時候的讓人同情,拿到筆盒后的驚人之舉,只重金錢,缺少底線,這樣下去人生觀會扭曲,她最缺少的不是物質上的幫助,而是精神上的引領。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密切關注留守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記得我班上曾經就有一個叫小蕊的留守女孩,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與爺爺一起生活,缺少關愛,行為習慣較差,學習也比較后進。我了解到她的情況后,主動去她家里家訪,并主動給她買了一些學習用品。及時發現她自理能力強,勞動積極這一閃光點,讓她擔任勞動委員。課后和她促膝談心,為她進行學科輔導。漸漸地,小蕊性格活潑開朗了,喜歡學校生活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
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關注他們的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經常與他們一起拉家常、做游戲,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讓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用愛心、耐心去拯救一顆顆需要愛心滋潤的心靈。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2
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農村的小夫妻進城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有的父母從孩子三四歲就外出,每年也只能過年的時候回家一趟,和孩子接觸時間甚短,孩子整天在爺爺奶奶或者姥姥身邊,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隔輩人又常常比較溺愛孩子,不會教育孩子,所以這些我們熟稱的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問題!如果孩子已經上學,更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特別是班主任應該怎樣做呢?
先讓我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小赫,七歲,小學一年級,從小留守,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是我班一個與眾不同,特別淘氣的小男孩!說他與眾不同是因為別人腰板直直的坐著的時候他就像老爺一樣往后一靠,悠閑自得的樣子;犯了錯誤,別人能接受應有的懲罰,他卻瞪著一雙大眼睛,淚汪汪的看著你,說什么也不按你說的辦;公開課上就因為他急于表現,舉手回答問題,本以為會得到同學和老師的夸獎,沒想到被同學指出錯誤,而一個勁的問我問題。說他淘氣,你看站路隊的時候,別人都會站到隊伍里面,只有他非要站出來,給路隊來一個“拐彎”;自習時和做題,寫字時,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發出一些怪動靜。這樣的一個孩子既可愛又令人頭疼,因為他總不守規矩。
學校為了對留守兒童的重視和關愛,特意舉辦了關愛留守兒童會,把學校的留守兒童都集中在一個教室里,給他們心理講座。后來吉林省調查留守兒童,填表,要確定必須是農業戶口,我就給小赫的奶奶打電話,然后奶奶聽到留守兒童這個詞很激動,告訴我:“我們不報留守兒童,不要特殊對待,要和別的孩子一樣就好,因為上次學校留守兒童開會回來孩子說了好多,說自己沒有爸爸,媽媽的愛,他們也不關心我,孩子心思很重,李老師,我們不報這個,也不要什么待遇,只要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就行!謝謝你的好意!”
奶奶的話,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們知道許多留守兒童存在教育問題,但我們要怎樣給他們關愛,整天把留守兒童這幾個字放在嘴邊,說你是留守兒童嗎?還是不經意間讓班級同學,學校同學知道了他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怎么了?留守兒童同樣是你的學生!我們說教育要平等,那就不要搞特殊!困難學生也好,留守兒童也罷,都有自己的自尊,我們不能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表面上的開會,發物品,填表格,其實無意間真的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我現在終于明白,小赫為什么總是“與眾不同”,因為他想引起我的重視,得到我的關愛!這種關愛,不是給他開個會,給他填一個表格,給他發一個書包,而是我的真正在乎,他回答問題好時,我的一個會心的微笑;他寫字工整時我的一句真心的表揚;他幫助同學時我的贊賞的眼神!他要的是我的真愛,是父母不在身邊我的如媽媽一樣的愛!
說到這,我哪有任何理由去懲罰這個時常有些怪異舉動的男孩!他的向后靠,他的發出怪聲音,他的不站到隊列里都是希望我能關注他,給他哪怕一個溫暖的眼神就好!所以在我的班級沒有名義上的“留守兒童”,我要給他們的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愛撫,一句發自內心的夸贊!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愛!
不把留守兒童另眼看待,讓他平等成長,才是真正的關愛!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3
從小我就很怕被老師家訪,總感覺老師會把我在學校的所作所為都一五一十告訴我家人一樣,就因為自己不夠優秀,會擔心自己的不足被老師放大化,怕自己的很多事情就這樣被老師暴露。但是今天的家訪卻是特殊又有意義的,我們今天家訪的對象就是沙地小學中的留守兒童。隊長團帶著3班班主任徐怡老師和宣傳組隊員來到3班其中一名留守兒童的家里訪談,后來我發現這些家庭有點特殊情況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當他們發現有老師來到自己家的時候表現得比較拘謹,然后他們家長都會很熱情的招待我們。一坐下來就說很感謝我們對他們孩子的關愛和教育,不停地贊揚我們的支教活動帶給他們孩子帶來很大的思想改變。孩子們會把學習的想法放到第一位,學習興趣也因為我們開展的第二課堂而提高了,孩子們的視野也從而開闊了很多。
在隊長團的帶領下,我們坐在留守兒童的家中央和家長聊家常的時候引來了很多其他同村的小孩子,這一場面突然就感覺難以控制了,但是從側面來看這也發現很多家庭里都會有1-2個以上的孩子居住在一起,但是他們的家人都不會和他們住在一起,假如我們這次沒有到沙地小學進行三下鄉實踐活動的話那么孩子們的假期就一直玩到忘我了。其實也挺為“萌芽”實踐隊的而感到驕傲的,我們有強大的支教團隊、有豐厚的學科知識,并且每位老師都是有超強的耐心和細心,在課余時間都會關心學生、關愛學生的心情,讓學生對我們有更多的信心。
在訪談的途中我們聽到家長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感謝我們和贊揚我們的工作,我們瞬間都倍感欣慰。特別是有個家長在談話的時候提到之前支教組的'老師護送學生回家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學生某些原因而不能走路然后老師就這樣一路的把學生背著送到家,這一舉措讓這位孩子的家長很是感動并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一定的認可。
除了我們支教的沙地小學之外,其他地區還是會有存在著留守兒童的問題,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陪伴,也離不開家人的關懷,然而我們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充當著引導者、聆聽者的角色,初衷就是想讓孩子們上課時能多開動腦筋、多積極發言,我們是他們的“大朋友”只要孩子們肯說我們就會用心聆聽。
前面的路就算有多難走,也不能苦孩子。我們雖然幫不到他們改變現狀,但是我們可以從心靈方面帶動他們,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不在身邊也不孤單、不會寂寞。留守兒童的心靈比任何人都脆弱,可能一不注意就會觸碰到他們的底線猶如在他們心中的那條縫上撒鹽,所以我們身為“大朋友”應該更加用心去認識他們、教導他們。
用心感化留守兒童、用愛鑄成一汪清泉滋潤他們脆弱的心。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4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理應關心民生。然而,我又是一名教師,站在教師的角度更應該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因為孩子是祖國的希望,也是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石。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學校也是為了孩子的一切,黨和人民政府也是一切為了群眾過上好日子。
隨著政策的開放,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護或寄養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規模已達2300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成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因此,留守兒童問題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樂港鎮鄉鎮府的關公委專門制定了一項為留守兒童送溫暖的計劃。在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各級人大代表帶著學習用品及衣物親自送到一些學校及幼兒園中的留守兒童手里,讓孩子感到除了父母之外,社會上還有人關心著他們。讓他們好好學習不再自卑不再孤單。盡管如此,這也是杯水車薪。
因為這只是一時的感動而已,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孩子的實際生活與思想感情問題。我個人認為一時的感動不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只有長時間的付出與實際的行動才能解決并感化這些留守兒童,防止他們走上歧途,讓他們與正常的孩子一樣一邊學習一邊快樂的生活。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全校184人,留守兒童就將近100人了。鑒于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大概可以歸納為出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為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這幾種類型的孩子通常會出現學校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展異常,品德不佳;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等多種突出的問題。所以,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迫在眉睫。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鄉(鎮)政府為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責任制,縣(市)、鄉(鎮)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鄉(鎮)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的目標,形成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權益。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為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地兒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權益,使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群體。而且再加上外面的書本與我們的不同,最好是在外讀書的在外考試不須回原籍地參加考試。
3、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托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托管服務機構。我建議可以放在老年活動中心中設立,因為每個村子里都有老年活動中心。我們還可能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如優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惡化。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媒體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為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為本”“兒童優先”“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積極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如果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干部,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并能做到以上幾點的話,我相信一定會給留守兒童們構建一個溫暖的家。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5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只有家里老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這一部分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的關愛,親情的滋潤,他們往往性格內向、孤僻,學習成績不佳。我班里就有這樣一個典型的孩子——xx。
xx,父母離異,跟隨母親,但母親常年在外打工,平時都由外公外婆照管。這個孩子平時和同學相處的不錯,就是一到我們老師面前就變得沉默不語,有時候問他十句可能只回答你一句,我們無論以什么樣的態度和他說都無濟于事。現在到了三年級,也是孩子心理上的轉變期,他的這個特點越來越突出,這學期已經有三次缺課行為,頭兩次我在晨檢是發現他沒到校,都是電話聯系他家人,都說起來遲了,怕遲到不愿來校。由于他家距離學校較遠,老人送他來校也不方便,我都準許他第二天坐接送車來校。就在這星期一他又沒來,我還是電話聯系,說是作業沒完成不來,我叫他可以來學校補,讓他外公送來,等到放學還沒見他來。星期二他的座位照樣空著,看來不打給他媽媽是不行了,聯系了他媽媽,她說今天有時間趕回家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直到星期四的早上門衛告訴我xx和他在學校門口。我心里想著終于來了,可當我跑到校門口時看到的是他賴在地上,外公和門衛在那使勁地拉他,他的反抗很強烈,就是不進校門。我過去和他好好地說都不管用。以前聽他媽說他最怕爸爸把他帶走,我就問他是不是爸爸回來了,他點點頭。知道他不想跟爸爸,我就騙他我們在學校里呆著爸爸是不敢來接走你的。一開始他還是不進校門,后來我好說歹說終于跨進了校門。我心里想著他有好幾次不來讀書的情況,可能也有點厭學,我沒有讓他去教室,把他帶到了辦公室。整整一節多課都在勸他,和他講道理,直到我說到你這樣做媽媽在外地會很擔心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媽媽不要我了。我就斷定是他媽媽講的話傷害到他了。我就和他說:“你媽媽怎么可能不要你呢?你是她最寶貝的孩子呀!”他低著頭不吭聲。我想一定要當著他的面和他媽媽說不能不要他,也許這樣他才會安心上學。我撥通了他媽媽的電話,說xx來學校讀書了,他開始表現好了,你怎么可以不要他呢?他媽媽也是一言難盡,男孩子肯定也調皮,平時一有什么事好好和他講不聽,就揍他一頓,實在沒辦法了。我聽了她的.話也愣了一下,“打”肯定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為什么平時不去多關心他呢?當我問她是不是不要自己的孩子了,她當然否定了這個說法。為了讓xx知道她媽媽這樣說是假的,我就把電話給了他,讓他母子之間好好溝通一下,更多的也是想讓他媽媽多關心他。幾分鐘的通話里,xx一直在點頭說:“嗯。”看著他這樣我想他心是穩了。他媽媽讓他這學期好好讀書,等過年回來再接他到自己身邊去讀書。聽到明年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他就沒有之前想著要回家和不進教室了。我也再次開導他,只有現在好好學習了,明年去別的學校老師才會喜歡你。就這樣他自己拿著書包,我牽著他進了教室。看到他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了,我才算舒了口氣。
xx這樣的孩子不單單是留守兒童缺少親人的關心,還有父母離異給他帶來心理上的傷害。這樣的孩子更多的需要我們身邊人對他的愛,只要讓他感受到我們的溫暖,他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的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6
什么是留守兒童呢?是指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鄉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親人照顧的年齡在14歲以下的孩子。兒童時期的心理狀況,是人生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特別是由老人來撫養的孩子,容易出現坐立不安、活動增多、注意范圍減小等不正常的心理現象,他們在生活中好面子、自尊心強、不輕易向人表露。加上老人容易過分的溺愛孩子,為孩子承擔起一切,使孩子變得沒有信心和責任心,形成心理和行為障礙。此外,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溫暖,感到寂寞和孤獨,在行為上也會缺乏社交技巧,情感淡漠,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兒童孤獨癥,嚴重影響到兒童的智力。
一、建立幫輔小組。在學校之間開展手拉手結對。在生活上可以給貧窮的留守兒童募捐,可以捐助資金,也可以捐助衣物等東西,只要能夠幫助到這些兒童的都可以。在學習上也以老師“一幫一”,學生“二幫一”的形式,幫助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為“留守孩子”構筑溫暖大家庭。
二、以班隊、少先隊等集體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關愛、責任、誠實”,加強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尤其要讓“留守孩子”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深入調查,建立留守學生檔案。以便讓每一位任課老師對留守學生多一些關心和愛心,另外,也是為了必要時與他們的家長及時聯系,解決留守學生各方面的問題。
我堅信,只要我們對留守學生多一份愛心,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熱心,留守兒童問題一定能得到妥善解決。讓我們全社會都來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構建和諧社會盡自己一份力量吧!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7
留守兒童已經才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應毫不猶豫的扛起這份重擔。那么,如何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我們要有愛心和耐心。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我們要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針對個別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等現象,俗話說:精誠所到金石為開。我們要有慈母般的愛,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進他們心里,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我們要關住他們的心理健康。外出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想要給他們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
我們要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甚至動用刀子等器具,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絡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他們進行教育。
我們要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留守兒童許多是由他們的奶奶、外婆等隔代親屬來撫養的,而農村這樣的老人文盲率超過70%,他們無法對孩子進行輔導,也很難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時的學業輔導與心理溝通。許多留守兒童因成績不好而產生厭學情緒,進而走上輟學道路。可以開展一幫一活動,或給他們開小灶,真正體會到了班級的溫暖和學習的樂趣。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8
最近幾年“留守兒童”的問題一直深受公眾的關注,可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和學生們交流我發現有些孩子盡管在父母身邊,但是和留守兒童有著相同的處境,成了在父母身邊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由于和父母缺乏溝通交流,平常的娛樂只是玩玩具,網電腦,看電視,這就造成了孩子性格孤僻,不善溝通,缺少朋友。
由于很多“城市留守兒童”的父母經常不在身邊督促,就算偶有教育責罰,往往也是“蜻蜓點水”無法到位。老師、學校雖然也起到一定的“代理家長”的責任,可畢竟學校教育無法完全替代家庭,不可能起到充分的'幫扶孩子成長的作用。“關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成為了不少城市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心理暗示,覺得自己受到家長的重視不夠,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太過自我,不夠關愛自己。尤其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會不斷把自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做比較,越發容易產生怨恨父母的情緒,從而導致焦慮、自閉等。
與農村留守兒童不同,城市留守兒童的父母們一般都‘不差錢’,但因為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感覺虧欠了孩子,總是希望用金錢來彌補自己無法給予孩子的關懷,生怕無法滿足孩子的需要。然而,由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邊,這些“城市留守兒童”心靈空虛、生活單調,更容易受到不良習慣的誘惑,往往會選擇比較放縱的生活,小一點的孩子表現在性格任性,我行我素,不聽勸說,而大一點的孩子就往往選擇在網吧、游戲機廳等地方逗留。同時,因為這些孩子長期不和父母交流,在思維模式上容易走極端,多表現為不善于與同伴交往,人際關系緊張、遇事易沖動等。
父母身邊的“留守兒童”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愛,希望父母們在星期天或者節假日能夠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掙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因為一味的掙錢而忽視了孩子,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那就得不償失了。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9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
我省是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占比例很高。我校同樣也需高度重視這個現象,據調查,我校學生中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超過了全校學生的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孤僻、安全感差、安全意識薄弱、有暴力傾向等等,他們中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并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這些留守兒童中大部分由于長時間缺乏父母的愛,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學,覺得自己受歧視,有被遺棄的感覺。
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已高達20%。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每個留守兒童多加關愛,用情去溫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有人在關心、愛護他們。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共同關注留守兒童,這樣,留守兒童覺得生活的社會環境是溫暖的,從而減少青少年的違法犯罪。另外,還要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保障,確保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 10
斜陽還在,余暉依舊,如此寧靜的鄉村,本應心平氣和享受。可我一直保持著緊張狀態,因為我要去家訪學生,從未有過如此的緊張。他是一個留守兒童,性格內斂,不太愛說話。也許因為曾經自己也是留守兒童,我真心想要和他接近,交流一些留守兒童特有的心理,不曾想把任務參與到這件事中,而是想要真心實意地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問及與爸媽的聯系交流情況時,感覺到他有一定的抵觸,不太想進行深入交流;問及想不想爸爸媽媽時,注意到他的眼睛開始泛紅,看到的那一刻,想起曾經的自己,我很想抱抱他。幸好同學及時岔開了話題,他才沒有沉溺在對父母的思念之中。這傍晚,因為有和他的交流而變得不平凡。我想要和他一起克服孤獨、不愿與人交流、不夠自信、不愿意參與活動的心理障礙。因為我曾體會到這些痛苦,不想他也經歷這些。我可以感受到他不愿意談這些問題,因為這是心中得一種痛,換做是我也不想。可是凡事都得克服,想要內心快樂,他必須學會和別人交流,也要學會講出不開心的事。
留守兒童,一個多數人不愿提及的話題,怕傷害他們的心靈,可是他們存在著許多心理問題,不能因為不愿傷害而被忽略了。如果孩子是天使,那么留守兒童便是折翼的天使,我們也想要把那折翼修好,所以留守兒童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話題,我們需要做到真正的.關心與了解他們,做到心與心的交流,折翼的天使才可以快樂地成長。
長得越大,經歷的越多,看到的東西也越多,我不想讓他在人群中迷失自己,所以希望真心地與他交流,真心地想他快樂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關愛留守兒童文案10-19
關愛留守兒童總結06-29
留守兒童關愛總結01-16
關愛留守兒童的總結01-19
關于關愛留守兒童的03-11
關愛留守兒童方案12-17
關愛留守兒童的文案02-17
留守兒童關愛計劃04-04
關愛留守兒童的標語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