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教案[經典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美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美術教案1
面具,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并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
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于狩獵活動,為了便于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制作面具的材料:
古代面具以青銅、玉、陶、為主
現代面具多用木頭、布、瓷、皮、銅、紙、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鋼等。 材料不同, 裝飾方法也不同。根據材質可雕刻,可繪畫,也可用紙浮雕的方法制做。
主要用于各種民間表演活動。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
白色面具
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溫和,無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長壽,少者無理。 對比:京劇中的白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奸詐多疑,代表人物為曹操
黃色面具 黃色面具表示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對比:京劇中黃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韋
藍色面具
藍色面具表示正義、勇敢,為勇士相。
對比:京劇中藍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剛直,桀驁不馴。代表人物為竇爾敦
綠色面具
綠色面具象征賢良智慧;美貌端莊,屬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對比:京劇中的綠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來表現綠林好漢。
紅色面具
紅色面具象征權力、威嚴、正義,表示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凡扮演國王、大臣者均戴紅色面具。有時藏戲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憤怒狀也常用紅色。
對比:京劇中的紅色臉譜象征著忠義。代表人物為關羽。
黑色面具
黑色面具表示兇惡,為兇怒相。
對比:在京劇中,黑色臉譜代表著公正,鐵面無私。代表人物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兩面三刀,專門挑撥離間者。
地戲中的將帥面具最為引人注目,而且造型獨特,又有文將、武將、老將、少將、女將之分。它們均由面部、頭盔、耳翅三部分構成。頭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
這類面具特別注重頭盔和耳翅的精雕細刻。
頭盔多以龍、風作裝飾。男將多為龍盔,女將多為鳳盔,龍、鳳可多可少,有頭有尾,龍有鱗,鳳有羽,形體有圓有扁,形態變化多端。
地戲面具的這一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龍、鳳這一民族精神。有一些特殊人物,則龍、鳳并用,如李世民是真龍天子,其頭盔有龍有鳳;關羽是丹鳳眼,尉遲恭也有鳳眼,他們的頭盔也有龍有鳳。頭盔的裝飾,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意象
二龍搶寶、游龍戲珠、龍鳳呈祥、鳳戲牡丹、龍飛鳳舞、雙鳳朝陽、多喜(喜鵲)多福(蝙蝠)等等都是地戲面具頭盔裝飾的主題之一。
此外,星宿和神靈也是頭盔裝飾的重要主題。在地戲劇本和人們的觀念中,有一些人物不是世間凡人,而是天上星宿下凡或神靈所變,因而頭盔上刻著與人物對應的星宿或神靈以示其身份。例如岳飛、薛仁貴、蓋蘇文、樊梨花、薛丁山等人物就是如此。
岳飛是如來佛佛座前大鵬轉世,頭盔刻著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薛仁貴、羅成、馬超是白虎星下凡,頭盔上刻著一只老虎;蓋蘇文是條青龍所變,頭盔刻著一條青龍。如此裝飾,本來被神化了的面具表現得更加神圣了。
耳翅也是地戲面具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使人物顯得更加神勇。耳翅有龍翅、鳳翅、龍鳳翅和葵花翅等等。男將面具多為龍翅,李世民、岳飛、薛仁貴、薛丁山、蓋蘇文、羅成、馬超、韓群虎、胡敬德、單雄信等等都是如此。女將面具則多為鳳翅,如樊梨花、陳金定、穆桂英等等。
另外,胡須也是地戲將帥面具的重要裝飾,其作用是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如韓群虎、裴仁基、羅玉、宇文成龍、司馬超、伍云召、朱燦等等。
從面部的造型看,將帥面具講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輪廓分明,既注重寫實也注重夸張。武將面具強調煞氣。多用夸張的表現手法,豹子膽、火燒眉、高鼻梁、撩牙嘴,人物形象顯得驃悍、勇武、剛烈、威 猛、深沉。
文將面具注重靈氣,著力于人物內在情感的刻畫,人物形象顯得威嚴而又莊重,平和而剛勁。少將面具則為五官端正、劍眉倒豎,多為粉臉小生形象,透著英武、灑脫、陽剛之美。女將面具則講究秀氣、嬌媚、 端莊、嫻靜,又不失武戲的人物特征,顯現出一股颯爽英姿的精神氣質。
用面具藝人的口訣來說,嘴的刻法是 "天包地(上齒咬下唇),地包天(下齒咬上唇),上下撩牙分兩邊;地包天,天包地,吡牙例嘴顯神氣"。眉氣的刻法則是"少將一支箭,女將一根線,武將如烈焰"。眼睛的刻法是"武將豹子眼,女將彎月亮,少將精氣足,文將菩薩樣"。
將帥面具所表現的人物形象特征,除了面部造型、頭盔和耳翅的裝飾以外,還特別注重用色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現。一般地,各種顏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代表著一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紅臉多為忠勇剛直的武將,關羽、楊龍、伍云召面具便是;黑臉多為剛烈、勇猛的武將,如張飛、楊玉成和尉遲恭;藍臉多為果敢之將
如單雄信,麻叔謀;綠臉多為怪異者,如南洋王朱燦、尉遲寶林;白臉多為英武之將,如馬超;青臉多為兇惡驍勇之將,二 花臉多為守關總兵,三花臉多為反派營壘中的將帥或其他偏將、副將。
將帥面具的.面部造型和頭盔、耳翅裝飾以及用色的變化,使各個人物面具顯得栩栩如生,形、神、精、氣便渾然一體了。
不拘于生活的自然形態,敢于夸張、裝飾。把臉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線條,巧妙地組織、歸納到一定的形的圖案中來。
臉譜的性格化,并非要把人物性格全畫在臉上。人物性格的獨立性和它自身的復雜性,只有在情節發展中,通過表演,才能充分顯示出來;臉譜的性格化,就是要表現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氣,是臉譜的色彩和紋櫸的綜合效果。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抬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為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為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教的活化石,其涉及歷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為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后,就漫漫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為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為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為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制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樺樹皮制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
三年級美術教案2
課型:綜合與探索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發現和歸納水墨的特性;
2、通過優秀作品的欣賞,認識和感受水墨畫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通過對名作的局部臨摹,掌握水墨畫基本的用筆、用墨和用水的方法。
重點難點:對水墨畫工具的大膽嘗試;對水墨特性的反思教案頻道 /jiaoan/;基本技法的體驗與掌握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范例作品;名家作品;數碼相機、電視機
作業要求:嘗試用水墨畫工具畫一幅畫。主題自定。
教學過程:
一、工具檢查:
首先要檢查同學們工具的購置情況。因為工具直接影響著上課的效果。全體同學伏桌,由指定的小組長檢查同學們工具的準備情況,并作相應的記錄。教師最后對工具的購置情況作小結。對依時買齊工具的同學加分獎勵。
二、水墨畫簡單介紹與體驗:
水墨畫是中國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應該先讓學生對它有初步的了解。認識到水墨畫的特點以及它在中國藝術領域的意義。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畢竟這些東西是枯燥的,不宜多說。反而讓學生在實際動手嘗試中體驗水墨畫的特性,更為重要。既然這是一節練習課,是一個游戲,那么在學生的嘗試時,我們就沒有必要作太多的限制,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探索不同的筆法、墨色。指導他們觀察自己畫面產生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嘗試固然重要,但體驗之后的反思,卻是本環節教案頻道 /jiaoan/的關鍵。這里我們用一句話引導:在嘗試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通常會發現了許多許多東西,我們要注意這些信息的`整理,有條理地把水墨的特性通過學生的嘴巴顯現出來。
三、名作欣賞:
那么,水墨的這些特性是怎樣運用到作品的創作之中的呢?我們通過名家作品欣賞的環節解決這個問題。這里我們主要選用了林風眠、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水墨畫作品,而且內容主要以花鳥人物為主。通過欣賞作品,特別是觀察作品中一些細節,了解大師們是怎樣運用水墨的特性來表現對象的。
四、嘗試表現:
看過大師們的作品,學生難免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剛才的嘗試是沒有主題的涂鴉,這次則是有主題的創作。首先自選一個主題,然后嘗試用水墨工具進行表現,可以把剛才體驗到的各種水墨特性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
五、回顧與反思:
在水墨游戲中,作為一種大膽的嘗試,本身是沒有對錯可言的。但到了水墨創作環節,學生估計會發現,水墨這個工具還真是不容易掌握。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與探討,就是使學生的技術得到提高的關鍵了。因此,這里要預留足夠的時間供學生反思和相互探討。
最后,對整節課作一個簡單但系統的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清晰頭緒。畢竟這節課的信息量還是挺大的。
三年級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觀察汽車的圖片、模型或實物,認識車的造型特點和結構、功能,初步了解汽車的歷史與文化。
2、能抓住汽車的主要外形結構和特點,描畫出自己喜歡的車。
3、能巧妙選擇、利用材料,運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輛有用的車。
4、養成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在動手制作、繪畫汽車的過程中感受造型活動的樂趣,初步領略設計與創造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車的造型特點和結構、功能,初步了解汽車的歷史與文化。
2、抓住汽車的主要外形結構和特點,巧妙選擇、利用材料,應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輛有趣的車。
教學準備:
收集廢舊材料、水彩筆、剪刀、彩紙。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收集汽車的圖片材料及帶繪畫工具情況。
二、欣賞感受
1、請同學們把你們收集的汽車圖片材料拿出來,與你的同桌介紹一下它們。
2、欣賞同學們帶的汽車模型,說說汽車的外形結構。
3、談談自己最喜歡的.車具有哪些特色,如有的車的細節局部有特色,有的車由于功能需要,外觀上可突現出機車的零件等。
三、學習指導
1、汽車一般都由哪些部分組成?(車頭、駕駛室、車廂、車輪)
2、除了汽車的這幾個大的組成部分外,汽車還有哪些部分的特征和細節?比一比誰列舉的又多又正確。(車軸、螺絲、車窗、反光鏡、前后幾兩側車燈、刮雨器……)
3、引導學生從各類汽車的大體特征和側面造型入手,來分辨它的特征及如何描繪自己最好表現的汽車外形。
四、創造表現
1、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造型能力進行有選擇性的繪畫表現。
2、教師巡回指導。
五、 評價交流
1、同桌互評
2、集體講評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紙盒等手工制作的工具
二、欣賞激趣
1、請同學們拿出你上節課畫的小汽車,與本節課學習制作的小汽車有什么區別?(平面與立體的區別)
2、請看到書上左上角這輛“小汽車”,說說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如果你也想做一輛有趣的車,你會選用哪些材料,制作車的哪個部分?”
三、材料分析
1、紙盒:要注意紙盒本身的長短、厚薄、大小巧妙的組拼。
2、牙簽等細木棍可用來做后視鏡的支點。
3、色卡紙可用來添加車身等其他的圖案。
四、方法選擇
1、巧妙利用紙盒的形狀組拼汽車的車身。
2、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做出車窗、車門、車輪、車燈等部件。
五、自主表現
1、學生可以以小組共用材料,獨立制作的方式完成。
2、教師巡回指導。
六、 評價欣賞
今天我們來舉辦個“小小汽車展示會”,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推選組內最優秀的小汽車來參加汽車展示會”。
第三課時
一、開門見山,明確目標
1、欣賞蘿卜汽車和拖鞋汽車,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
(引起學生的興趣,直接進入第二課時)
二、交流討論,呈現問題
1、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你會選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車的哪幾部分呢?
2、師生互動探討:恰當、巧妙地選材。
(了解學生的創作想法與思路,教師及時予以引導。)
三、綜合分析,解決問題
1、運用媒體,將實物圖片進行恰當的組拼,提示學生選擇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師示范,學生參與討論,提示學生制作“汽車”要美觀。
3、對比欣賞學生作品。
(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幫助學生解決選材、制作、裝飾等問題并指導學生欣賞作品)
四、學生自主表現,教師指導
1、提出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材料,制作一輛你喜歡的汽車。
2、學生作業。
3、學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車”。
(明了作業要求,引導學生在愉悅中積極的實踐探索、創作表現。)
五、賞析評價,課題延伸
1、作品自評、互評、師評。
2、欣賞能動的“汽車”,教師小結全課。(通過評價與賞析
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激發學生進一步創作和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三年級美術教案4
一、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造型,表現
二、課時:
1課時
三、教材分析
我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據統計目前中國大約有五億輛自行車,平均兩三人就有一輛。在我國自行車是最為普遍、方便的交通工具,不論人們工作還是學習都離不開自行車,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對自行車并不陌生,但是平時卻很少會仔細的觀察它。
本教材從“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角度去觀察生活中的自行車,并搜集相關的資料,同時也提供了部分相關知識素材:從自行車的結構外形、功能作用、發展歷史、種類變化以及最新的概念款自行車的資料。綜上所述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制定出了相適宜的學習內容。前期大量的濃縮知識結構,結合課件,給學生們在頭腦里建立一個便捷快速的網絡體系,更加利于創作。而欣賞評述概念款自行車的內容,則在外形設計、功能創新方面給了學生一個明確的啟示。
四、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用畫筆描繪創作自行車。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的樂趣;
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自行車的大體結構及功能,并在此基礎上能夠大膽創新教學難點:
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方法或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六、教學策略:
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從它誕生至今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歷史。本課通過欣賞古今中外不同樣式、不同用途的自行車,使學生觀察、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啟發他們尋覓歷史、關注現在、暢想未來,從而對普通的自行車產生全新的感受,進而提高欣賞能力,激發創造熱情。本課可以采用“交流了解──欣賞感悟──觀察發現──創意聯想──創造表現”的教學策略。首先以競猜游戲導入本課的教學,認識最早的自行車,初步了解自行車的發明史,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自行車奧秘的愿望;
通過欣賞,了解自行車的發展歷史,發現自行車的結構變化,理解自行車的設計變化目的是為了方便生活;
接下來師生共同探究自行車的結構,從整體入手,強化細節,學習自行車的基本表現方法;
通過新概念自行車的欣賞,引導學生將探究的'方向轉向自行車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外形、功能等方面進行自行車的設計構思;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以繪畫的形式設計出造型獨特、功能先進的自行車,并對自行車的特殊功能進行文字說明,創作中強化學生的設計意識,拓展欣賞廢舊物品改造的自行車,滲透變廢為寶的設計理念,鼓勵學生動手嘗試,長大后將自己的設計變為現實。
七、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自行車結構范畫、水粉筆、紙學生課前了解自行車知識、紙、水彩筆八、教學過程1、有哪些同學在上課之前收集了關于自行車的知識?說一說自行車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出示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圖片,說一說自行車的歷史。
現在,自行車像潮水一樣,遍及世界各地,進入家家戶戶。但很少有人知道,發明自行車的是德國的一個看林人,名叫德萊斯(1785—1851)。?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制造自行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制作用的車把,制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運動。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了。
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行車前輪上,使自行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幾十年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如風帆自行車、水上踏車、冰上自行車、五輪自行車,自行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隨著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行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
自行車是誰發明的一直爭論不休。但公認的是1839年英國人麥克米倫發明了蹬踏式腳蹬驅動自行車,在此之前的自行車都是靠用腳蹬地前行。
(1)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的雛形大家仔細觀察它的造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木制的自行車沒有腳踏)
同學觀察得很仔細,那它怎么前行呢?這輛自行車就是用腳蹬地前進的。它的速度自然會很慢。
想一想,如果我們騎上這樣的自行車,感覺會怎樣?(2)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自行車又進行了改進,變成了大小不同的兩個鐵輪,并在后輪裝上了曲柄,從這輛車開始人的雙腳真正離開了地面。看一看,自行車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在前輪上添加了鞍座和車瞪)
(把車輪上的輻條改成了鋼絲輻條)
(3)這輛最接近我們現在的自行車,發明了鋼管車架,輪胎變成了橡膠輪胎,發明了車閘,兩個輪子變成了一樣大小,最后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的自行車。(出示現代自行車圖片)
自行車從產生至今經歷了200多年的歷史,在這200年間,從第一輛木馬式的自行車發展成現在的自行車,自行車一直在改進和發展中。那大家說自行車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哪些方便、好處呢?(娛樂、交通代步、輕便運輸、旅游健身、環保、交通工具等,自行車還被英國評選“250年來英國最偉大的發明”)
3、師生一起討論現代自行車的結構。都由那幾部分組成:車輪、車座、車把、車架、齒輪、腳蹬、鏈條。
下面咱們就來走進我們現代的自行車,,細心的觀察一下現代的自行車。
(1)從整體入手,你認為自行車由哪幾大部分組成?大結構:由車把、(掌握方向)車輪、(滾動)車座、(坐人)車梁、(支撐)腳踏板(帶動輪子滾動)組成。
教師總結并演示:
(2)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小部件?小結構:鏈條、齒輪、鏈合、車筐、車后座、鈴鐺、車閘線等組成。
4、討論現代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還有那些自行車(水上自行車、觀光自行車、殘疾人自行車……)。
5、現代還有那些新穎的自行車,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圖片。通過新概念自行車的欣賞,引導學生將探究的方向轉向自行車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外形、功能等方面進行自行車的設計構思。
(1)新概念自行車你喜歡哪一輛,為什么,你從它們身上受到了哪些啟發?(2)不管什么樣的自行車,都有輪子,扶手,坐墊,踏腳板。它們是自行車前行的關鍵。可你知道嗎,在設計師的眼里,只要可以使他前進,一切外形都可以改變。(欣賞外形新穎的自行車)
(3)外形是設計師設計的重要元素,除了改變外形外,設計時還給自行車加了很多的功能。(欣賞多功能自行車)
(4)欣賞了設計師的作品,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想設計一輛什么樣的自行車?6。大家來欣賞其他同學設計的新穎的自行車,播放圖片。
其他同學也有許多很棒的創意,我們一起看一看。(欣賞學生設計的自行車)
7、布置作業:
根據自行車的功能,設計表現有創意的自行車。
作業要求:
(1)大膽想象,對自行車的外形或功能進行改造。
(2)對自行車的特殊功能進行文字說明。
(3)構圖飽滿,色彩搭配合理。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展示作品:大家設計的自行車真的很棒,我們都來辦個自行車車展吧!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設計?哪輛自行車外形設計的最有創意?你喜歡哪輛自行車功能?
三年級美術教案5
教材分析:;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已學會;教學目標:;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漸變;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3.體驗明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生的縱深感與節;教學重難點:;1.學習色彩明度漸變的知識;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教學準備:;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第1課 色彩的明度漸變
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及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由此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生的縱深感及節奏美。
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體驗明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色彩明度漸變的知識。
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教學準備:
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教學過程:
一、練習、觀察
今天上課同學們都準備了什么工具?同學們喜歡用顏料作畫嗎?
老師現在要考考同學們,看大家是否忘記了色彩的調制方法。 請從顏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種顏色(除黑白灰),擠一些在調色盤里,然后把白色顏料拿在手里,多次與這種顏色調,每次加一點白色,用毛筆調勻,再依次練習,仔細看色彩用什么變化。(同桌兩人一起調色練習,仔細觀察色彩的變化)與平時調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這種色彩的變化我們稱之為色彩的明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板書課題)
二、介紹知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于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后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
其相應的明度。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青、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調是指一個色彩結構的明暗及其明度對比關系的特征。整體的色彩是暗的,還是亮的;是明度對比強烈的,還是對比柔和的,這種明暗關系的特征,將成為這個設計的色彩效果的基礎。
按照孟謝爾色寺的明度色階表,將色彩的明度劃成十個等級,即存在10種明暗基調。即:低長調、低中凋、低短調、中長調、中間中調、中短調、高長調、高中調、高短調、全長調。
在高調中(亮色調):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強色相的對比節奏,這樣可以增強高調色的'色彩力度。
低調色(暗色調):有一種重量感和物質感,在處現低色調時,加強冷暖對比可以增強低色調的生動感。
三、欣賞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漸變來創作一幅畫,會是什么效果?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明度漸變作為表現手法的作品。
欣賞老師準備的范圖、美術書中的圖片、優秀學生作品
四、 交流
欣賞了這些優秀的漸變畫,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調配才能調出明度漸變的效果?
師總結:只要逐漸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形成漸變,成為有序排列的明度漸變圖案。
五、創作
1.老師示范:
教師用藍色加白色、紅色加黑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學生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范,也可以讓部分學生跟老師一同練習、示范。
2. 學生練習:
要求: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獨立創作一幅色彩明度漸變的圖案畫。 3.評價
六、學生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來說說明度漸變的特點嗎?
3. 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現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尋找色彩的明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2課 點彩游戲
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 表現”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空間混合效果,了解色彩空間混合的原理,而且能通過學習,了解簡單的點彩畫,讓學生初步接觸點彩派,知道點彩的特點及簡單技巧。積極運用這些形,色,肌理等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嘗試進行點彩畫的創作,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我們可以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點彩畫,讓學生初步接觸點彩派,知道點彩的特點及簡單技巧。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嘗試進行點彩畫的創作,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學習重難點:
1.了解點彩派的特點。
2.學習點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啟發學生的想象,進行創作,表現。
4.多給學生一些欣賞作品。
三年級美術教案6
教學目的:
通過觀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構造,能自己設計并用廢舊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廢物利用。設計有創意、美觀的船模型。
教學用具:電腦、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膠水、彩色紙等。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引出小船,先讓學生自己介紹平時看見的船,和坐船時都有哪些印象。
教師:總結剛才學生所講,播放幻燈片邊看邊介紹(傳統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輪、獨木舟、龍舟。)
二、揭示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手工制作課。
今天,老師來教大家動手制作一個小船的模型。剛才我們都看見那一幅幅美麗的圖片,那就讓我們親手去做一做。
先來欣賞課本中一些小學生制作的模型,觀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導學生懂得廢物利用),簡單分析制作方法(由學生自己說)。
教師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簡單介紹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驟!
三、動手制作。
分小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學之間互助一起設計制作屬于自己小組的船模型。
制作過程注意事項:(小黑板出示)
1、先構思設計一艘你們要制作的船模型,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學生說)
2、動手做時注意剪刀、小刀等鋒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誤傷他人與自己。
3、合理分工,很重要。這樣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
師:各小組巡視,并指導制作。
四、交流展示。
經過15分鐘左右的時間,看看哪個小組先做好。做好后,分別讓九個小組,小組組長上臺介紹:制作過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
五、學生自評
評選小組作品活動:最具創意獎、最具美觀獎。(獎品:一顆大紅星)
六、課后拓展。
看~平時在我們眼中是廢品,可今天卻在我們的`手中有了它的利用價值,制作船的模型。
只要我們懂得合理的利用,同樣可以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后我們大家要有保護環境意識,懂得再利用。為我們居住的美麗家鄉獻出一份力量!
三年級美術教案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標
1、造型·與表現領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設計·應用領域: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領域: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常用繪畫基礎知識和工藝設計制作基礎知識的理解與積累。
2、教學難點:輔助學生在已有知識上建立鏈接并拓展,達到理解與積累。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年級美術教案8
教材分析
《錯位的圖片》是小學美術課本第五冊中的一節設計活動。
教材以兒童喜愛的圖片形式,為大家提供了二條活動的線索:第一,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展示了從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圖片并經過了錯位處理,如摩托車、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針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際情況,附上了錯位圖片的制作步驟圖例指導學生。
學生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對美術課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同時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讓他們通過制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創造力、想象力和動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學生具有了初步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1、在整個學習活動中,以同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錯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樣制作錯位的圖片”的探索和設計并制作錯位的圖片的活動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組織學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動,體現教師是兒童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與自主操作的活動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兒童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團結協作。
3、在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動中,引導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自主性學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各種變化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一張圖片通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2、 通過制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培養創造美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3、 通過錯位圖片的制作,培養學生耐心、認真的學習品質。
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
(一)教師注意收集或網上下載與錯位圖片有關的資料,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圖形變化的知識。
(二)教師預計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的方法。
(三)教師確定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的美術課老師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圖片,請大家仔細看,看看你們能發現什么?
【教師使用了大量由一張圖片變化而成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說說圖片的效果或教師介紹,生邊看有聲音的圖片演示邊發出陣陣感嘆聲,氣氛非常的熱鬧。同時也使學生了解到同樣一張圖片通過不同的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師:誰能說說看了這些圖片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圖片都很漂亮。
有些圖片是分離的。
有些圖片是變色的。
……
師:大家都觀察得非常仔細,這些圖片是由一張圖片經過變化產生了不同的美。那么這么多圖片的變化我們一節課都能學會嗎?
生:能!
師:大家這么自信,那老師今天可要考考你們了,我們先來這張圖片的變化吧,誰能說說它是怎樣變化出來的?
生:是割成一條一條后把它放起來的。
是錯開位置放的。
是隔一條錯開一定距離放起來的。
……
大家講得真棒!這張圖片是把它剪開后錯開位置粘貼起來的。(師邊講邊板書課題)
【由圖片變化的大環境,聚焦到變化的一種形式-錯位圖片,并由此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師:把圖片進行錯位只有這種方法嗎?
生:橫的,豎的,斜的……
師:大家說得方法都很好,不過老師覺得還有很多方法,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同時想一想怎樣排列更美觀,怎樣剪得更快更好?(電腦顯示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上述問題,師巡回指導并點撥幾個小組。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小組討論中,可以自由發言,也可以輪流發言,通過雙向交流相互督促、檢查、啟迪和幫助。】
師:哪個小組代表先來說一說。
生:我們小組討論后認為橫割成一條一條后,可以的條子像樓梯一樣排列。
師:斜向哪邊?
生:朝左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除了朝左邊,還可以朝向哪邊?
生:朝向右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橫條還可以怎樣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樣彎曲的。
每一條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圖片上一樣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
師:大家通過動腦筋,發現了這么多橫條的排列方法,那豎條的呢?
生:像樓梯一樣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波浪線一樣排列的。
……
師:斜條的呢?
生:……
師:剛才我們大家發現了這么多圖片錯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圖片刻成一條一條,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誰能有更好的辦法?
生:用尺子畫好,然后標上數字,再把它剪下來。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這用尺子畫的',也可以把圖片折成一條一條,然后標上數字,再剪下來的。
……
【在學生匯報交流時,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問題進行交流,教師對其匯報要有扶有放,積極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幫助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來,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歡的錯位方法,做一張漂亮的錯位圖片。你可以在課本中錯位圖片的基礎上進行變化。也可以自已獨立設計或幾人合作進行設計圓形紋樣。做好的時候在圖片旁邊寫上一句或幾句自己的感受。(電腦顯示)
(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在自主操作中,正視學生的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并通過獨立制作或小組成員合作,進行錯位圖片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動手能力較薄弱的小組,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同時通過制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評價,課外延伸。
1、學生將自己做好的錯位圖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體參觀。同時將寫三張欣賞卡送給你的同學(放在圖片旁邊)。
2、 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知道了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這節課我特別高興。
我能做錯位的圖片了。
……
師:這節課你感覺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生:我在刻圖片刻得還不齊,下次要練練刻圖片。
我的圖片是橫向錯位的,現在我發現豎向錯位會更好看些。
我覺得這節課的時間太短了。
3、 課外延伸。
師:前面同學們說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圖片變化學會,現在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錯位圖片的變化我們學了一節課,它的變化原來有這么多。
圖片的變化實在太多,要想在一節課內學完是不可能的。
……
師:同學們都講得對,圖片的變化是太多了,我們靠一節課時間是不可以學完的,不過大家可以在課后多學習幾種變化。然后用自己喜歡的變化形式,做一張漂亮的圖片。
課后反思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通過互相幫助、引導、啟迪,較好 地培養了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意識。在實施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需要反思的是:對學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個學生說“排列”時,講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帶過,而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繼續深入。
三年級美術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欣賞熟悉的動物明星,激發繪畫興趣,
2、并認識角色造型特征,臨摹喜愛的動物明星。
教學難點
欣賞與臨摹;人物造型;服飾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
本課精選了中外動物明星都是我們熟悉的好朋友,這么多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真夠熱鬧的!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美美地飽覽這些動物明星多姿的風采。
這些動物明星有的、外國的,有表現人物的,也有表現動物的,你們都認識哪些動物明星?
2、學生簡述以前看過的動畫片名、主角等。
3、這些動畫片中的故事選自中外名著,這些故事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具有嫉惡如仇、英勇頑強、不屈不饒的品質)、《三個和尚》(寓意集體要有協作)、外國的《白雪公主》(歌頌善良純潔、遣責貪婪兇殘)等,通過討論,學生了解、學習某些動物明星優秀品質。
(二)欣賞課本動物明星形象,了解認識明星形象特點。
1、欣賞課本動物明星,了解片名、明星名字。
2、認識動物明星形象特點及性格特點。
(三)用基本形概括動物明星。
1、啟發學生用基本形概括動物明星。
說說動物明星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然后概括出各部分特征(一般以橢圓為主),從整體入手,然后分析各部分大小比例及高低位置。(舉一例具體分析)
2、學生用基本形畫出幾個喜愛的動物明星形象。
a.動物色彩一般具有簡明、鮮艷、夸張的特點,留白也是一種手法。
b.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二、
1、作業
a.學生將繪制好的動物明星剪下(輪廓外留一條白邊)貼到黑板上的“動物明星圖”中。
2、學生講解自己作品的性格特征。
3、教師對學生作品形象、比例、色彩略作點評。
三年級美術教案10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教學難點:
1、工具的使用。
2、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工具、材料:
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師檢查學生所帶材料、工具并進行調配。讓全班的學生都有作業做。
2、出示一幅中國畫,并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展示課件讓學生直觀認識什么是中國畫,并出示課題——“水墨游戲”。
3、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主要提醒學生水在墨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請學生與教師一起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6、布置作業,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7、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筆。
8、征集作業,組織學生談談體會,講教訓、經驗。最后教師小結、評價并布置下節課所要的學習工具、材料。
9、組織學生清理衛生,教育學生熱愛環境衛生。
札記: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觸中國畫,孩子們顯得比較興奮,聽講也很認真,又敢于嘗試。為了減少大家的“畏難”心理,我選擇了較易表現的香菇、小辣椒作為第一次的嘗試練習,果然孩子們一會就較好地完成了練習。接下來布置稍難一些的熊貓,循序漸進的讓同學們完成了教學任務。看來課堂練習的設置不管在數學課堂上要講究,在美術課堂上依然重要。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教學難點:
1、工具的使用。
2、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工具、材料:
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師檢查學生所帶材料、工具并進行調配。讓全班的學生都有作業做。
2、出示一幅中國畫,并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展示課件讓學生直觀認識什么是中國畫,并出示課題——“水墨游戲”。
3、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主要提醒學生水在墨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請學生與教師一起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6、布置作業,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7、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筆。
8、征集作業,組織學生談談體會,講教訓、經驗。最后教師小結、評價并布置下節課所要的學習工具、材料。
9、組織學生清理衛生,教育學生熱愛環境衛生。
札記: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觸中國畫,孩子們顯得比較興奮,聽講也很認真,又敢于嘗試。為了減少大家的“畏難”心理,我選擇了較易表現的香菇、小辣椒作為第一次的嘗試練習,果然孩子們一會就較好地完成了練習。接下來布置稍難一些的熊貓,循序漸進的讓同學們完成了教學任務。看來課堂練習的設置不管在數學課堂上要講究,在美術課堂上依然重要。
三年級美術教案11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觀察、比較、欣賞、想像的學習方法;
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和豐富的色彩。
學習評價關鍵詞:花紋、色彩、點、線、色塊
2、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在欣賞過程中,啟發想像與創作思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關注動物世界的花紋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獨特的花紋圖案。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方法:啟發思考法、觀察比較法、直觀教學法
教學準備:、評價語匯卡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師講故事:《小刺猬的衣服》
2、師:小朋友,有一些動物,它們和小刺猬一樣粗心,把衣服弄亂了。讓我們去幫它們找一找。(板書課題:動物的花衣裳)
二、啟發引導,課堂發展。
1、找一找:誰的花衣裳?
①、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動物花紋圖片,學習思考:這是什么動物的衣服?你是根據什么去找的?
②、指名匯報出示“關鍵詞”:花紋、色彩。
③、師小結:接下來,我們將根據“花紋”、“色彩”等兩方面去欣賞動物,并且學習為它們畫上花衣裳。
2、看一看:各種各樣的動物,美麗而神奇的花紋。
①、“美麗的動物花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動物豐富多樣的花紋和色彩。(激發欣賞評價,指名匯報。)
②、“神奇的動物花紋”——了解動物身體的花紋顏色的作用:保護自己。
3、學一學: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學習用“點、線、色塊”表現動物花衣裳的方法。(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①、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作品,嘗試找出作品中的表現元素。(出示關鍵詞:點、線、色塊)
②、師生小練筆:我畫你添。你會用點、線、面表現動物的花衣裳嗎?
引導學生分析創作步驟:選動物——畫外形——添花紋——涂色彩(引導學生學習從構思到創作的繪畫步驟,養成學習好習慣)
三、想象造型,創作表現。
①、布置作業:給你喜歡的動物,添上漂亮的花紋、色彩。
②、明確作業要求:(星級作業)
給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天上合適的花紋、色彩。
花紋精致、色彩豐富。
構思新穎,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動物花衣裳。
③、學生自主創作,教師輔導。
四、評價與發展
1、與同學交換作品,進行交流與分享。
2、評價方式: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評價點:對比星級作業標準進行評價。
3、情感教育:愛護小動物,做小動物的好朋友。
板書設計:
動物的畫衣裳
花紋
色彩
點、線、色塊
三年級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記憶、欣賞,了解宇宙星空的特點,通過視頻、圖片的欣賞和交流,啟發想象,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運用刮蠟畫或砂紙畫的表現形式,創作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美感的星空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大膽想象,激發學生愛國精神和探索星空宇宙的熱情。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聯想與想象,創作充滿個性、想象力的星空世界。
教學難點:
運用明快的色彩、富于變化的形象表現星空。
教學策略: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而學生天生對宇宙的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本課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在了解淺顯的.宇宙知識的基礎上拓寬思路,以非凡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情景描繪出來。通過引導學生觀看大量有代表性的星空資料并討論對星空的幻想,指導學生用刮蠟畫或砂紙畫等形式畫出所想象的事物,從而達到提高美術想象力和造型表現能力的目的。本課應把啟發聯想作為教學重點,可采用情境創設法、啟發引導法、直觀演示法和欣賞、討論等教學方法相結合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習知識技能,體驗美術想象創作的樂趣。本課可以采用“想象激趣──嘗試表現──欣賞探究──聯想創造”的教學策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用互動小游戲導入課題,欣賞由點和線組成的星座圖案;接著由對星空的欣賞引導學生初步嘗試表現,認識刮畫工具材料,了解其使用方法;設計太陽系探索的情境,由作品的欣賞入手引導學生對星空的探究,欣賞的藝術作品由古代到現代,由具體到抽象,欣賞并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文化的背景下人們對星空的想象與認識,層層啟發學生進行神秘而有趣的聯想并在對藝術家作品的欣賞中,探究抽象造型元素的表現,拓寬思路、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想象創造星空中本來沒有的事物,使學生的作品充滿豐富想象和無限的創造力;最后引導學生運用點、線、面等刮畫技法,運用獨特的媒材表現創作出他們對星空獨特想象與感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
三年級美術教案13
課題:
團包手工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利用皺紋紙團包的各種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學生根據想象、創造,將皺紋紙團包成各種簡單的外形,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皺紋紙團粘接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藝術品。
3、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學生進行立體造型藝術設計制作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的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彩紙、膠水等
教師:彩紙邊料、團包范作、實物投影等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掌握構建原理。積極動腦,大膽想象,積極創作。
2、主動參與課堂創作,運用團和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體紙藝品。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節
施教時間:
11月1日——11月2日
活動一:
激趣?體驗
1、同學們,在你們桌上有一包好吃的,摸一摸,你猜猜是什么?打開看一看,是不是你們猜到的?
一人拿一塊,看看你們拿到的糖果的形狀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
2、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放一盤糖,學生回答糖的形狀(有圓柱形、長條形、錐形、圓形、正方形)
3、原來糖的形狀也有各種各樣的,現在你們可以把它吃掉。糖的味道怎樣?(很甜)在我們中國,吃糖就是祝愿我們的生活甜甜蜜蜜。
4、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現在我要同學們把剛才的糖果變回來。怎么辦?桌上有個小盒子,里面有些材料,開動腦筋,只要能恢復糖果原來的形狀就可以。
5、哇,糖果又變回來了!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變回糖果原來的樣子?
你是用什么團包的?(皺紋紙)
摸一摸,皺紋紙給你什么感覺?(很軟,有皺紋、色彩鮮艷……)
還有用什么團包的?(橡皮泥、玻璃球、積木……)
同學們可真聰明,團包不同的東西,就變回了糖果原來的樣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團包手工[出示課題]
活動二:觀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食物是用團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餃子、粽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你們來看一看[實物投影儀展示]
1、這是一籠屜什么?(包子)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餐巾紙)
看看它是怎樣制做的?(用折的方法捏出了許多小褶皺)
熱氣騰騰的包子是什么餡的?(請一位同學打開)
2、[出示樹葉包]同樣是包子,它們的形狀一樣嗎?它是什么形狀的?(象樹葉形)
3、這一盤是什么?(餃子)
餃子的外形象元寶,里面可以包上許多有寓意的食物,比如棗、花生、糖等,象征著人們喜慶團圓、吉祥如意。
4、看,香噴噴的什么上桌了?(春卷)
老師最喜歡吃的炸春卷。是什么餡的?我們剪開來看一看。(教師剪開,露出里面的餡)
活動三、探究?解疑
1、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用團包的方法制做的,其他種類的物品可不可以用團包的方法制做呢?
[出示范作]我把它們放到每個小組中,同學們來討論一下,做的是什么?是怎樣制做的?
2、每組選一名同學把你們討論的結果說一說[實物投影儀展示]
(1)這是做的什么?(卷心菜)
是蔬菜類,它是怎樣制作的?(一層一層粘上的,葉脈是用白色的餐巾紙搓成條粘貼上去)
色彩呢?(葉子是綠色的,葉脈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是一樣的)
(2)你們討論的是什么?(葡萄)
是水果類,這一串葡萄是怎樣制作的?(先用紫色的皺紋紙團起來,再一個一個粘貼上)
(3)這么可愛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團包方法制作的?(頭)她的辮子是怎樣做的?(用線繩一節一節扎起來)
小男孩呢?
(4)這是兩條什么?(毛毛蟲)
這兩條毛毛蟲一樣嗎?有什么區別?(一條是用乒乓球包在里面,一個一個粘起來的;一條是用皺紋紙包在里面,用線繩一節一節系起來的。)
我們剛才看到用團包的方法可以做許多東西,有食物、蔬菜、水果、人物、動物,還可以在團包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和粘貼。
3、教師示范團包步驟:
看,老師這兒有一張三色紙,我把三種顏色拼在一起,猜一猜,我要做什么?
教師演示做金魚:身體里面包的是皺紋紙,魚眼睛用紙卷起來,尾巴捏幾下。
一條可愛的小魚游過來了,誰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魚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體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魚爸爸]
一家三口還少魚媽媽,魚媽媽有一雙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魚媽媽比較瘦,它的身體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小魚的一家玩得可開心了。同學們都知道金魚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眼睛鼓、大尾巴)對,老師就是抓住了金魚的特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來團包的。
活動四:創作?評析
1、現在,就請同學們也來創意團包手工。看,有蔬菜、人物、動物、食物(教師在每組擺上桌牌)你喜歡做什么呢?同學們可以自由分組。
2、分好組后,小組同學討論一下,你們想做什么?
3、學生創作,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4、每個小組找一名同學來展示你們的作品。
生自評、互評(做了什么?用什么顏色?是用什么團包的?象不象)
教師隨時點評。
活動五:拓展?延伸
團一團,包一包,許多東西變了樣!看,同學們團包出這么多小工藝品,每一件都獨具特色,老師非常喜歡。
團一團,包一包,這是什么?(風信子)如果我們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對著風信子說就會實現的。
看一看,這個風信子是用什么團包的?(布)
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材料可以進行團包,風信子想對同學們說一句話:回家再試試吧!同學們再見!
札記:今天我打破慣例把全國優秀錄像課《團飽手工》的光盤片段放給他們看,學生感到很新奇,聽得比平凡事認真多了,以后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第二節
施教時間:11月3日——11月5日
活動一: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立體雕塑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立體造型藝術,了解立體造型藝術基本的構造和原理。
討論:⒈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活動二
⒈觀察:師示范用皺紙包裝一棵蔬菜,說說用了那些方法做出來的(團、包、)
⒉嘗試:大膽想象、創造,試著用皺紙團包各種簡單的造型。
活動三
⒈通過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歸納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彎、折等方法將皺紙“團”成各種形狀,再將皺紙在外面“包”一層將造型固定。
⑵制作時要先觀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細長。
⑶需要分開來做再粘貼時要注意: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的刻畫。(師做適當的示范)
⒉游戲: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團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好的作品。
活動四:
⒈自己評,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⒉互相評,誰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延伸與拓展:
⒈集體采用皺紙團包的方法與彩泥設計組合成一組立體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級內。
⒉學生用舊報紙制作團包的紙立體作品,在根據學生個人的喜好,用顏料涂上不同的顏色。
札記:
在做團包手工的過程中,一位學生提出:皺紋紙太容易碎了,我們就不能用一種做好后能夠長期保存的原料么?這個問題激起了大家的共鳴。經過大家的集思廣益和多次實驗,大家發現用白色的軟布包上棉花再用線一扎,做出的包子、餃子還真像;用桔黃色的布做的春卷、鍋貼也不錯。于是我鼓勵學生回家用布來做一頓“大餐”作為拓展作業。到了下一次,大家帶來的“美食”非常豐富,同時大家對這些可以當作玩具的作業非常喜歡。這也算是“讓藝術與生活碰撞出創造的火花”了吧。
三年級美術教案14
《背太陽》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誼的情感。
活動準備:
范例、紙、筆、牙簽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臉上紅彤彤,照著大地暖融融。(太陽公公)
2、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我們的城市帶來光明。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里去了呢?
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引發興趣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松點,大樹說:“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么大,一棵大樹怎么能背得動呢,于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這棵樹是怎么擠進去呢?(教師順著輪廓描畫,與幼兒共同討論)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看見了接下去。
3、這么多樹一起來背太陽可是太陽太重了,還是背不動。第五第六棵樹也來背太陽,這兩棵樹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樹拉起手來呢?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說不定太陽會叢逢里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于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么美麗用的'是什么方法?
三、激發情感[
1、大樹背了太陽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見了,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幾幢房子怎么背得動呢?
2、許多房子象大樹一樣手拉手背了太陽走了一天,這個消息傳向四面八方,還會有誰會來爭取背太陽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松更快樂。
2、一起來看看,誰把太陽背起來了。
三年級美術教案15
一、課時:
1課時
二、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后關系的作品。
四、教學重難點:
1、能否例舉“近大遠小”的現象。
2、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后關系。
3、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后關系。
五、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六、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交流課前觀察的結果,教師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影像資料等。說說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規律?舉例說明。
2、發展階段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前后關系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后,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前后關系?教師可以為學生的作業指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后自主命題,并選擇一種作業形式(繪畫,拼貼,或兩者結合)。
繪畫之前可以與學生探討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么比較合理?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4、課后拓展
尋找,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世界名畫,并用簡單的語言加以書面評論。
【三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三年級美術教案09-10
(精選)三年級美術教案05-30
三年級美術教案10-18
美術的教案02-04
美術教案10-2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經典)美術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