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15篇(精華)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臨摹做畫的能力,并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2.初步學畫人的上半身,簡單畫出人的五官,并表現出老師的明顯特征。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重點:
提高臨摹做畫的能力,并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難點:
簡單畫出人的五官,并表現出老師的明顯特征。
活動準備:
幼兒黑色水彩筆,蠟筆,畫紙。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教師:請小朋友說說我長得什么樣子呢?
鼓勵幼兒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
1.老師想請小朋友老師一個忙好不好?"屈;老師.教,案網出處"你們能給老師畫張相嗎?
2.觀察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
請幼兒描述老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頭發的.長短,是圓臉還是長臉,眼睛是是小)
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的步驟。
4.布置作業,提出要求。
(1) 在繪畫前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基本特征,觀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筆畫出形象,再動手涂色。
(2) 在繪畫時要保持畫面的干凈。
(3) 用色要膽,美觀。涂色要均勻。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掌握畫畫的正確順序。
(2)指導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明顯特征。
三、結束布置幼兒作品"我喜愛的老師"展,請幼兒互相參觀、介紹,并互評畫的像不像。
活動延伸:
拿著自己的作品,對老師說說最想對老師說的一句話。
活動反思:
通過談話導入,讓幼兒直觀說出老師的樣子,孩子們細心觀察、各抒己見,能詳細說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征,與此同時,我讓孩子用一些簡單的圖形來描述老師的五官,畫老師的致輪廓就出來了,這為幼兒后面的繪畫打下了很好的鋪墊。在作畫的過程中讓幼兒一邊觀察老師一邊畫,幼兒覺得這樣的畫畫形式新穎、親切,能夠膽下筆。部分幼兒能夠按要求完成作品。只有小部分幼兒還不能把人物的五官特征表現出來。這在后面的教學中要加強畫人物的練習。
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美麗的樹葉,感知樹葉色彩和線條的美。
2.了解各種裝飾樹葉的手法,進一步學習用簡潔的線條和花紋裝飾樹葉。
3.在彩色葉面上細心地裝飾,注意不畫到葉片的外面。
活動準備:
1.梧桐、銀杏、楓葉、枇杷樹葉。
2.這些形狀的彩色樹葉30張。
3.這4種樹葉形(大的)裝飾過的各一張。
4.風聲一段。
5.大樹一棵。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師:小朋友,大家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們喜歡不喜歡秋天呀?老師也非常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變得更美了,綠的、黃的、紅的,色彩好豐富呀。
看這里的葉子有什么顏色?
你們誰認識這些葉子嗎?
有誰知道這片綠的是什么葉子?是什么形狀?
(總結)師:大家都說得很好,這些葉子呀,不但顏色很漂亮,形狀也很好看,看不但有橢圓的.、扇形的,甚至還有像銷售已有的形狀呢。
師:秋天來了,天氣變涼了,風葉越刮越大了!
聽!。。。這是什么聲音啊!。。。風這么大。看!
拉開布簾,師指著地上的落葉師:地上有這么多的落葉,我們一起來撿落葉吧。
師: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葉子,它是什么形狀的?
師:秋天的樹葉真美,可是昨晚秋風姐姐告訴了我一個方法,能讓樹葉變得更漂亮,大家想不想看呀?
出示泛畫,你覺得那片樹葉裝飾的最漂亮?為什么?
還有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為什么?
師: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書也變得和老師這的一樣漂亮?好,那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把樹葉變漂亮。
師:我們呀,想一想,畫一畫,想一想,畫一畫......
在畫小圓點的時候,有些可以畫的緊一點多一點,有些呢就畫得分開一點少一點點和點之間的距離畫的大一點,在畫這個方格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方格可以一個隔著一個涂色也可以呀一個的格子斜對面的格子涂色。師:秋風姐姐呀真聰明,能把樹葉裝飾的真漂亮,你能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怎么裝飾?請你拿了你的樹葉端著小椅子到后面的桌上去畫畫,四人一組。注意不要把黑線畫到葉子的外面。
等幼兒畫完后貼到樹上看!我們幫這個樹打扮成了個五彩樹,多漂亮啊。我們一起把這個樹拿回去給教師的小朋友看好不好呀!
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一面。
實踐與創造: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添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范作以及課件。
教學日期:
12月6日—12月10日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環節:
一、 體驗與發現
1、談話引入: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可愛的小昆蟲。蜜蜂嗡嗡叫,蝴蝶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快下雨了,成群的蜻蜓飛來了,小螞蟻忙極了、、、、、、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
2、出示課題:有趣的昆蟲
二、 觀察與分析
1、觀察昆蟲:蝴蝶、蜜蜂、蜻蜓、甲蟲、蟬、螞蟻等。(課件)
(1)請你來觀察并找一找,昆蟲有幾部分組成?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結:一般昆蟲都有頭、胸、腹、一對觸角、兩對翅、三對足。這就是昆蟲的'結構。
2、分析昆蟲的特點。
(1)怎樣畫這些昆蟲呢?提示學生用“我準備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說一說。
(2)師演示。老師也來說一說:我先畫頭、胸、腹,再畫翅膀、觸角和足;最后畫上美麗的花紋。
(2)范畫出示:昆蟲不同的畫法。
a.請你欣賞。
b.你能不能從昆蟲動態上、樣子上、花紋上變一變,畫得和陸老師不一樣呢?
三、 想象與表現
出示要求(課件)
1、出示要求(課件),畫一只昆蟲
(1)畫清結構,
(2)抓準特點,
(3)添加花紋,
2、剪下畫好的昆蟲,組合到大畫面上。(出示背景圖)
四、 展示與評價
1、昆蟲世界。把蝴蝶、蜜蜂放在花上,螞蟻、螳螂等放在地上。
2、從整體出發,讓學生去發現美,尋找不足,并相互補充,使畫面更完美。
3、 評評小畫家。
五、 拓展
昆蟲知多少?智力賽。
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把握西瓜的形狀特征及顏色元素。
2.嘗試用西瓜的特征和顏色制造性地表現各種事物的形態。
3.依據作品大膽創編故事。
活動預備
1.素描紙,油畫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動畫片《西瓜太郎》的片斷。
活動過程
1.品嘗西瓜,導入活動。
(1)播放動畫片《西瓜太郎》的片斷視頻,激發幼兒對“西瓜”的創作產生愛好。
(2)欣賞西瓜,感知它的形狀特征及顏色。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嘗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進西瓜汁里乘涼。
(1)老師:夏天,大家都跳進西瓜汁里乘涼,會發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2)幼兒想象跳進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變成了一個紅紅的.“水人”了!
我在涼涼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適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來,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進西瓜汁里乘乘涼,我要把游泳池變成紅色的!
(3)老師依據幼兒的想象與幼兒合作創作作品。
3.幼兒自主創作,想象跳進西瓜里的世界。
(1)幼兒創作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留意運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示幼兒從多科一角度進行想象,不要雷同。
4.講解并描述自己的西瓜歷險記。
供應平臺讓幼兒講解并描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歷險故事。
【評析】
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聯系緊密,他們有充分的閱歷預備,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孩子通過想象體驗到創作的樂趣,提高了運用顏色的力量。
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用粘貼、卷曲的方法來制作菊花,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2、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菊花傲然開放的美。
3、幫助幼兒獲得菊花在秋天開放的常識。
4、體驗動手的快樂。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6、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條狀彩紙若干、固體膠、鉛筆、雙面膠。
2、菊花制作示范畫。
3、菊花圖片。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抓住菊花的特征,制作菊花的全貌,提高幼兒動手技能和技巧。
活動難點
掌握制作的準確性和用色的技巧。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激發情感
秋天里開的是什么花?
小結:菊花喜歡秋天開放,特別是天氣再冷一點,它們卻不怕冷冷的秋風,勇敢地開放出來。
有很多人喜歡菊花,你想做一朵菊花嗎,有什么方法呢?
二、菊花的制作方法
這朵菊花。小朋友看,它是什么顏色的?用了什么材料?它是怎么做出來的?
小結:拿一根彩紙,兩頭用鉛筆卷一卷,打開固體膠,伸出小腦袋,在紙條的中間涂一涂,再去拿一根彩紙條,兩頭卷一卷,找中間的地方粘上去。直到粘成一朵花,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花瓣。
菊花做好了,還缺什么呢?
小結:美麗的菊花完成了,送到紙上畫根綠綠的莖和葉子,菊花就開出來了。一張紙上可以開3朵菊花哦!
3、要求
我們想不想也來做美麗的菊花呢?那我們輕輕搬小椅子到桌子邊上坐下來,拿出固體膠開始吧,做好之后送到黑板上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觀察:
1、幼兒是否會借助鉛筆卷菊花花瓣。
2、幼兒制作菊花花瓣是否卷曲,花瓣不要重疊。
3、完成的小朋友是否能收好東西。
教師小結:菊花是秋天里開放的花,菊花是一朵鮮艷、美麗的花,花朵有大有
小,花瓣有寬有窄,有直有彎,顏色有黃色的、白色的、紫色的、還有紅色的等等;
菊花的葉子是綠色的,邊上像鋸齒。菊花很美麗,常種在花園里,或栽在花盆里。
四、了解菊花的用途。
人們為什么要種這么多的.菊花?——讓幼兒欣賞幻燈片,了解菊花的用途。
1、菊花可以讓人觀賞,美化環境;
2、可以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解決頭痛……
提供菊花茶,讓幼兒通過聞一聞、嘗一嘗,感受菊花的香味。
五、創造表現
1、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菊花的形態。
2、提醒幼兒用顏料時不要太多。
六、展示、講評。
1、今天我們教室里開滿了菊花,感覺怎么樣?菊花都有什么顏色?
2、展示幼兒作品,布置菊花展。
3、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菊花。為什么喜歡?說說它那里好?
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以表揚和鼓勵為主。
活動反思:
手工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用他們的雙手對材料進行加工改造的創造活動。 手工活動能促進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育、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以及幼兒心理和其他能力的發展。
在做菊花的制作過程中,當幼兒遇到困難需要我的幫助、點撥時,就與其一起迎接困難、解決困難。這樣,既可以減少幼兒在活動中對教師的依賴性,也可以增強幼兒雙手的靈活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幼兒在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總的來說,這次活動上得還是比較流暢的。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抓住教育契機,在增強個體自信的同時,對其他孩子也能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可見,普通的教學活動,只要能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會得到較好的成效。知道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會讓手工活動更加活躍,更生動,幼兒更喜歡。
小百科: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美術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提高對色彩的認識和表現力。
2.培養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把自己對春天的印象與同伴進行交流,并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加以表現。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養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達對春天的感受。
難點:能抓住春天的特點,有創意地表現春天。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或者油畫棒、紙張。教師:課件教學過程
1.尋找春天
(1)帶領學生參觀校園,尋找校園的春天,培養發現美的眼睛。
(2)交流:你發現春天在哪里?
(3)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樣的?觀察景色,欣賞圖片,學生自己來總結春天的色彩。
(1)欣賞名作。
通過欣賞名作來總結春天的色調,看看畫家如何用畫筆來表現生機盎然的春天。
(2)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調色盤里找出春天的`顏色。
3.布置作業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機勃勃的景象,創作一幅春天的畫。
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語言來表現,只要能體現春天的感覺即可。引導學生耐心地完成作品,不要半途而廢。
4.展示點評。
(1)將學生的作業布置成春天的花園,逛一逛“春天的花園”,一邊逛一邊評價。
(2)找一找最美的景色,說說美在哪里。5.拓展游戲小燕子。
第二課時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或者油畫棒、紙張、廢舊材料等教師:平面或立體的瓶貼作品、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
(1)除了繪畫,我們還有很多方法來表現對春天的喜愛,比如歌唱、跳舞、詩歌。今天我們一起動動手,用一些廢舊材料來制作一個春天的百花園。
以作品導入,技法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揭示課題《春天在哪里》。
2.欣賞環節
(1)平面作品的欣賞《小姑娘》《神奇的大樹》。
布貼,綜合材質的作品欣賞,在作品中總結剪、撕、拼、貼等一些技法。
(2)立體作品欣賞。從平面轉為立體、教師示范。
學習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立體花束的制作有點難度,教師示范起效果。
3.體驗環節
(1)學生作業
動手實踐,大膽表現。互相欣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評價能力。
4.課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為主題的班隊活動。
美術教案7
目標:
⑴ 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象,
⑵ 鼓勵幼兒大膽地創新,并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⑴ 請幼兒自由組合,協商所要組合的畫;
⑵ 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
⑶ 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
⑷ 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過相互協商,把各自喜愛并想表現出來的作品歸納為三類,并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沖出了紙條的局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
中班美術活動二: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里,天氣很熱,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制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穿孔用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2.體驗編織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學習穿孔并套上吸管。
學習打單結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腳。
活動準備:
已塑封好打孔好的小螃蟹、中國結繩、已剪好的吸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螃蟹,激發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誰呀?(與小螃蟹打招呼)
2.小螃蟹有幾只腳啊?
3.教師小結:小螃蟹有八只腳和兩個大鉗子。
4.今天我們用編織的方法中的'打單結來制作小螃蟹的腳。
二、啟發幼兒做小螃蟹的腳
1.介紹做小螃蟹的腳的材料:繩子、吸管。
2.繩子可以怎么用呢?請幼兒大膽表述。
3.吸管和繩子怎么利用?
4.教師講解制作的方法:用一根繩子穿孔,將繩子對齊后串上吸管后再打個單結。
5.請一位幼兒嘗試打單結。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編織活動。
四、作品展示
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只小螃蟹最開心?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我琢磨著教案還只是邊講邊示范,之后我思考覺得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打單結,會不會太難?于是在課前我又畫了單結圖譜,用圖譜結合現場操作雙管齊下,效果非常的顯著,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的很開心,樂在其中!拿著自己做的小螃蟹非常有成就感。
美術教案9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引入新課:
提問:“在語文課上我們學過寫日記嗎?怎樣寫?”選定一名學生回答后,選讀一兩則日記,然后再問:“你能否用繪畫來表達你的日記?”
二、講新課:
1.講解課文,著重講解“日記畫的內容”。
提問:“請你分享一天中最有趣的趣聞,包括人物、物品和環境。”
2.說明日記畫的表現方式——線條畫。指導學生欣賞課本和學生作品的幻燈片,幫助學生理解日記畫的以下特點: ①主題內容
②作者如何用具體形象及環境道具來表達這個主題內容?
③具體細節的刻畫。
④線條的疏密處理。
⑤記錄日期、星期、天氣或簡短的筆記。
三、學生作業:
1.以人物活動為主,先畫人物,然后再添加背景。以景物為主的,先畫景物,再添加人物。
2.先畫出大致構圖和形象,再添加具體的細節,注意線條組織的疏密關系,確保細節的描繪具體而不是籠統。
3.學生需要用兩節課的時間完成作業。本節課完成鉛筆稿。
第二節
一、首先回顧上一節課的情況,展示創作出較好的學生作品,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和競爭意識。
二、講解調整、豐富畫面的處理方法。
三、學生們使用黑色的水筆勾線,繼續完成作業。
四、講評:抓住日記畫的簡便和表達清晰、圖文一致的特點進行講評。
學習目的:
1、了解達·芬奇和畢加索兩位大師的生平和代表作。
2、能夠比較傳統油畫和現代油畫的`異同之處。
3、積極探索時代和文化背景對藝術作品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兩位大師創新的軌跡。
學習重點:達·芬奇和畢加索的藝術生平及代表作。
學習難點:如何理解畢加索的藝術作品。
教學環節:
教師:收集兩位大師的代表作品掛圖、作品資料和視頻資料等。
學生:課前布置作業,分組收集兩位大師的不同資料。
1、提問導入:使用達·芬奇和畢加索的圖片來導入話題。
提問:你是否了解這兩位美術家?他們的藝術特征有何不同?我們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學到什么?
2、板書課題:橋段芬奇和畢加索。
1、欣賞感受:欣賞兩位大師的代表作品。
2、重點分析:使用比較報告,分析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之間的異同,包括構圖、色彩、內容和人物表情等要素。
想一想:為什么兩幅畫中的女人形象卻如此不同?你更喜歡哪種表現風格?為什么?
3、欣賞分析:通過宗教故事引導學生從構圖、色彩、內容、人物表達等方面來分析《最后的晚餐》的藝術表現。
4、創設情境:播放二戰視頻片斷,欣賞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這幅畫配以背景音樂《悲愴奏鳴曲》,并加入了馬嘶叫、母親呼喊女兒的聲音等元素。
5、我們從達·芬奇和畢加索那里學到了什么?小組展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大師作品。
評價:選出本節課的最佳評論者,看誰能夠表達最清晰、準確和精彩。學生將選取本單元介紹的兩件美術作品作為欣賞內容,撰寫一份簡明的比較報告,比較內容可選取構圖、構思、題材、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等要素,分析它們的特點和異同之處。
美術教案10
嶺南版美術第三冊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
第1課 民間玩具世界 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完整版)
教學重點: 感受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1、 活動一:教師問:“你發現什么?它們叫什么?”
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它們的'名字。
2、 活動二: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師提供“泥、紙、竹、皮、面、木、布”等多種材料,讓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B、感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 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完整版)
3、活動三:它們“想說”些什么?
A、讓學生討論民間玩具的產地、寓意及有關的故事。
4、活動四:民間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樸、飽滿、逼真),
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
B、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美術教案11
第一課流動的顏色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互相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重點:通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多風格的面具欣賞,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藝術特點,學習表現面具的方法。
難點:面具的表現手法及材料的運用。
教學準備:圖畫紙、彩色復印紙,水彩筆、油畫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的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藏戲和儺戲圖片。
提問:他們頭上戴了什么樣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提問:過去人們為什么要戴著面具進行表演?
隨著科學的逐步發達,人們意識到世界上本來沒有鬼,但是這種面具成為一種藝術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導入新課,并課件出示課題:《面具》
三、講授新課
1.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中國的面具以及外國的面具。提問:面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和不同點?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組研討面具的特點。(夸張手法、形式多樣、富有創造性)
3.學生交流自己想怎樣設計面具?都用哪些材料?
4.教師利用一些學生作品分析如何運用夸張手法進行表現。
5.師生一起討論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畫棒著色,留白邊。
第二步:把紙輕輕團起來,再展開。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畫面涂滿。
第四步:用清水沖一遍。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要求:
小組或兩位同學任意選擇一種方法,合作完成一張面具作品。
指導要點:
(1)形象要大膽夸張。
(2)形象要猙獰,讓人看了有點害怕。
(3)注意安全。
五、小結
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本組的作品。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概括總結本課內容。
六、拓展延伸
除了課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認為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動手做一做。
第二課變化無窮的線條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創作實踐,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好事物的能力。
2、運用學過的美術知識和技法,表現身邊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創作內容、構圖安排、畫面繪制。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本節課是一節創作課,我們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各種美術知識和方法來表現我們身邊的生活。內容也不會限制,可以是學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也可以是社會生活。我們要從生活中選取具有典型性,較鮮明的主題。
2、新授:
作品賞析
《農家小院》是一幅版畫。畫面上是一處幽靜的農家院落,簡樸的房舍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門前有一盤石磨和一池碧水,幾只戲水的白鵝為這靜謐的環境增添了幾分動感。整幅畫呈現出一種樸素、自然的情調,很耐人尋味。
《秋葉》是一幅版畫,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樹林里撿落葉,秋天的樹葉,有的金黃,有的紫紅,隨著秋風飄飄灑灑的落下來。這些葉子無論從外形和顏色上都是非常吸引孩子們,于是他們忙不迭的撿起來,收藏起這美麗的落葉,就是珍藏起一個金色的秋天。這幅畫構圖飽滿,色彩濃重艷麗,是一幅非常生動的兒童畫。
《賽車手》表現的是學生們正在進行自行車比賽,只見他們一個個俯下身子,緊握車把,用力蹬車,使人感到這些車子正在飛快的前進,小作者著重刻畫了運動員的動態和神情,表現出一種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這幅畫著色爆滿,對比強烈,很好的突出了畫中的人物。
《喂雞》是一幅民間剪紙,畫面上一個女孩子正在喂雞,兩只大花雞帶著一群小雞圍在女孩身邊嬉戲啄米,這幅作品巧妙地運用了剪紙的一些技法,比如細致的刻出女孩身上的花圍裙,以及大花雞漂亮的羽毛花紋,作品非常豐滿漂亮。這幅畫表現了愉快的鄉間生活,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紫色地子托黃色剪紙,呈現出一種明朗、質樸的藝術風格。
《摘果子》是一幅國畫,表現得是學生們愉快的課外活動,沉甸甸的果子掛滿枝頭,把樹枝都壓彎了,小姑娘高興的摘著,滿臉喜色。這幅國畫筆墨淋漓,色彩濃重,有一種稚拙天真的趣味。
《天發區》是一幅蠟筆畫,作者用蠟筆一絲不茍,不厭其煩的畫出一大片高低錯落,色彩各異的新樓房,樓房掩映著綠色的草地,草地中間是寬敞的大道,遠處有起伏的山脈,小作者滿懷激情的謳歌了改革開放后祖國日新月異的新貌,抒發了自己對祖國熱烈的感情,這幅畫色彩沉著厚重,有一種油畫的味道。
《節日的藍屋》是一幅線描作品,小作者采用了非常細膩的線條,疏密有致的刻畫了一個龐大的場景,天空中有飛翔的鴿子,屋頂有飄揚的彩旗,中間部分為新穎別致的房子,構成了這幅畫的主題,地面上那茂盛的樹木以及活動的人物為畫面增加了豐富的情節。這幅畫充分顯示了作者的繪畫功底。
《靜物》這是一幅水粉畫,它不是靠邊緣輪廓線來塑造形象,而是用深淺不同的顏色和色彩的對比關系來呈現物體的形象和立體感,這幅畫顯示了作者的用色能力。
《小伙伴》是一幅裝飾畫,小作者運用了民間美術的構圖方法,畫面充實、飽滿、對稱,作者以鮮艷的色彩細致的刻畫了孩子和動物的親密關系。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第三課閃光的名字
活動意圖:結合我園開展的.課題內容,我選擇了符合我們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且具有色彩的的小動物-----小雞作為本次活動內容:拓印畫《漂亮的小雞》。通過這節活動不僅使幼兒能運用老師提供的不同形狀的橡皮印章大膽表現小雞身上的花紋和色彩,同時激發幼兒對拓印畫活動的興趣。
第一次活動:小班拓印畫:漂亮的小雞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確的拓印方法裝扮小雞。
2、能大膽運用老師提供的操作材料進行印畫。
3、提高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1、不同動態的小雞、老師的范例(雞媽媽)一幅。
2、自制的不同形狀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動過程:一、通過"雞媽媽"做客,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了(出示雞媽媽)","小朋友們看雞媽媽好看嗎?""哪里好看?"(身上有好看的小花、三角形----)
2、"雞媽媽有好多小雞,它們也想和媽媽變得一樣好看,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好嗎?"
二、幼兒學習拓印畫------小雞
1、老師介紹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師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選一個你喜歡的印章,有圖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歡的顏色印泥里沾一沾,顏色沾滿印章后,印在小雞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來。
3、提出活動要求:
(1)選一個你喜歡的小雞
(2)蓋完一個圖形后,我們可以換一個印章。
(3)如果換顏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凈,再去沾另外一種顏色。
(4)圖形不要印在一起,分開一點。
4、幼兒進行操作活動。
(1)鼓勵幼兒大膽使用不同的圖形和顏色。
(2)老師巡視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的給予指導和幫助,使幼兒在活動時間內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交流評價。
自我反思:這節課我是選了班級不同水平的幼兒來開展的,而且都是第一次用橡皮印章印畫。其次,為了調動班級幼兒的活動興趣,使活動效果更具趣味性,我準備了不同動態的小雞模板,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喜歡的小雞作畫。本節課的開始部分,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以"請客"的方式出示雞媽媽讓幼兒欣賞,并讓幼兒說一說雞媽媽身上的圖案及顏色,幫助幼兒了解雞媽媽身上好看的原因,為幼兒在后面的操作活動起到一個引領作用。第二環節的老師示范講解,備課時我是讓幼兒用印章在印泥上沾一沾(當時考慮到班級幼兒水平的差異),但為了操作活動的規范要求,在上這節課上我改變了沾色要求-----拿在手上拍印章,但在今天的活動中,只有個別幼兒能協調的沾印泥,并有意識的沾滿顏色,能力較弱的幼兒只有在老師的提示下才能完成,老師不予幫助時,他們大多下意識的用印章沾印泥(和他們平時在美的術活動中使用顏色的習慣有關)。
雖然我們提供的印章有多種圖案,但孩子們更換意識不強,色彩也是較單一的使用,部分幼兒在老師的提示下才會更換,個別幼兒更換顏色時也沒有意識用抹布把印章擦一擦,也許這和班上孩子剛接觸這樣的活動有關;還有就是發現孩子喜歡蘸一次印泥他們會接著按好幾次,等圖案不清楚了他們才想到蘸印泥,等蘸滿印泥后他們又會在不清楚的圖案上再印一次,造成有重疊的地方。對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最后的欣賞交流中,我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小結,幫助幼兒梳理了活動要點,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動,班上的孩子一定會有不同的進步。
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視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錫紙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身邊的各種工具將錫紙加工成立體改變的浮雕。
3、通過制作,培育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視察、創新和再造實力。
教學重難點:
1、在制作中,培育學生的視察實力、創新和再造實力。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運用各種工具將錫紙加工成立體改變的浮雕。
教具學具:圖片、錫紙、廢舊電線、泡沫等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今日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很獨特的畫,睜大你們的眼睛,發覺了什么?(出示圖片)
2、它與我們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3、你猜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
---平面作品與浮雕作品不同的特點。
三、講授新課::
(1)探究浮雕(出示浮雕作品)
a、這些作品表現了什么內容?
b、細致視察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現方法?
(2)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方法能讓它有凹凸感?
(3)面對這些閃閃發亮的錫紙你認為可以準備用它來制作什么形象?
(4)作品觀賞
(5)錫紙與我們平常的紙有什么不同?
四、學生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評價
六、課后拓展:
今日我們嘗試了錫紙制作的`浮雕,其實制作浮雕的材料有許多種,視察你的身邊,有沒有可以用來制作的材料,并可以嘗試著做一做。
教學后記:
在教學中,老師要留意引導學生視察自然物,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各種材料。有些學生找不到錫紙,可以利用身邊有的東西,如煙盒中的錫紙,報紙或其他硬一點的紙。在練習中要多激勵學生,終歸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接觸此類創作。美術教案 篇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了解苗族服飾文化的內涵,能將自己喜愛的圖案臨摹下來,并能講解苗族服飾上的圖案寓意。
2、培育學生對本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愛護的觀念和意識,增加民族驕傲感。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賞苗族形式多樣、制作精致、色調奇麗、具有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的圖案紋樣的服飾,了解有關苗族的歷史、文化、習俗,感受苗族服飾圖案的深刻內涵和美感。增加對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教學難點:
圖案形象的特點和對比色的運用。教學打算:
各種苗族服飾、錄像、圖片、各種繪畫工具。教學過程
一、課前打算:
了解有關苗族的歷史、文化、習俗了解有關苗族服飾特點
搜集苗族服裝、服飾圖案的實物或圖片。
二、引入新課:
三、新授課:
1、提問:通過課前學習,談談你對苗族的了解。學生邊回答,老師邊通過展示圖片或實物進行補充。
2、通過前面的探討,你能簡潔概括一下苗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3、引導學生展示溝通有關苗族的服飾文化。苗族先民不斷被迫遷徙,這個過程斷斷續續地始終持續到清朝,直到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分布格局。
4、引導學生觀賞“百鳥衣”
“百鳥衣”的傳聞、用途、圖案特征、色調、觀賞價值。
5、苗族不僅將歷史傳統傾注于口頭文學之中,更將它傾注于圖畫之中,了解有關“蝴蝶媽媽”的傳聞。
6、觀賞“牛首龍紋”的圖案,了解有關“龍”的傳聞。苗族分布較廣,支系眾多,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
四、學生作業:
選擇一幅自己喜愛的服飾圖案進行臨摹。能講其寓意。
五、小結:組織溝通。
美術教案13
目標:
培養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大膽表現。
準備:
老師的寫生范畫一張。
過程:
一、 導入
師:小朋友們發現今天班里的劉老師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1:頭上扎了一個小辮,后面頭發是披著的。
幼2:今天的.衣服特別好看。
幼3:今天老師的眼睛變大了。
師:小朋友們喜歡劉老師嗎?用什么辦法能把劉老師今天漂亮的樣子留下來呢?
幼1:畫下來。
幼2:用照相機照下來。
幼3:用彩色筆把劉老師畫下來。
師:下面我們就來給劉老師畫一張寫生畫,畫的名字叫做《我的老師》。看誰觀察的最仔細,畫出的畫最像。請劉老師為小朋友們擺個姿勢。(坐在椅子上)
二、 寫生繪畫
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寫生,
哦大班美術教案教師引導幼兒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進行繪畫。
教師出示范畫,幼兒欣賞并與自己的作品進行對照、比較。
三、欣賞
師生共同欣賞寫生畫《我的老師》
美術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相近的顏色涂色,體驗創作的樂趣;
2、引導幼兒說出常見的樹葉的名稱,了解其形狀、色彩;
3、教育幼兒關心周圍的植物,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注意帶孩子觀察幼兒園里樹木的葉子;
2、工具準備:作業紙、油畫棒;
三、活動重點;
會用相近的顏色進行涂色;
四、活動難點:
涂色均勻
五、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知道夏天大樹上的葉子長成什么樣子了嗎?老師帶來幾片樹葉,讓小朋友們看看他們一樣嗎?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樹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我們幼兒園有什么樹呀,桃樹、楓樹、槐樹、丁香樹、海棠樹、梧桐樹、、、、、、
出示桃樹葉、楓樹葉、梧桐樹葉讓幼兒觀察:
桃樹的葉子:長長的、細細的
梧桐樹的葉子:大大的、園園的
楓樹的葉子:五角形的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知道的樹木的名稱和葉子的形狀;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葉子的顏色,都是綠色,讓幼兒了解葉脈、葉柄。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一樣嗎?有的地方深一些,有的地方淺一些;
3、老師示范涂色,用相近的綠色涂色,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
4、老師準備了好多樹葉作業紙,請你選一樣最喜歡的'把它涂上美麗的顏色。注意:要一筆挨著一筆涂,不要把畫面弄臟了。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選色。師:請小朋友找出三根綠顏色的油畫棒,先選一種來涂色,接近中間的地方要換色,繼續涂色。
6、展示幼兒的作品,教師進行點評。告訴小朋友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活動結束。
六:活動延伸:小朋友完成作品,布置幼兒園的主題墻面。
在這次遠程培訓過程中,我聆聽了華愛華教授講解的藝術領域的專題輔導之后,我的感受特別深,反思自己原來設計組織過的藝術領域的活動真的和華老師說的情況一模一樣。
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涂上漂亮的顏色,學習水粉顏料涂色的技能。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4.觀察線條的變化,培養幼兒沿虛線描畫蔬菜的能力。
5.繼續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均勻涂色的方法。
活動準備: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卜、茄子、西紅柿)
2.這些蔬菜都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著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著紫色的衣服。
(3)胡蘿卜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著大紅色的衣服。
3、游戲:“什么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卜、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
二、提出活動要求
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么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著一個方向涂不留小白點。
2.給大白菜涂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范涂色。)
3.胡蘿卜的葉子也不能涂橘黃色。(老師示范涂色)
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涂上大紅色。(老師示范涂色)
5.茄子的蓋子要涂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范涂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涂。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教案(經典)10-21
美術教案【精選】08-28
【精選】美術教案08-30
(精選)美術教案10-01
(經典)美術教案07-23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經典)美術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