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常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課 題:
畫畫自己的手
教學目標:
1。 通過仔細地觀察,用寫生的方法描繪出自己左手的一個動態造型。(了解)
2。 從描繪手的結構與不同動態造型中,提高寫真造型能力,進一步理解手對于人的氣質與神態的關系與重要作用,使所描繪的手傳情達意。(練習)
3。 培養學生樹立努力鍛煉自己雙手,讓雙手更靈巧,長大為人類創造出新的文明與財富的思想。(接受)
重 點:
難 點:
從描繪自己手的過程中,能較真實地描繪出手的結構與形象,從所描繪不同的手的動勢中表現出自己的神態和氣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畫家描繪手的作品。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2.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手表現下列動作:握、抓、推、舉、擋、托。
3.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手表現下列詞義:勝利、歡迎、拒絕、友好、稱贊、抗議、反對。
4.小結:手能表現出勞動中的各種動作,手的各種姿勢也同時能
表達人的情緒。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細心地描繪,就可以畫出能傳情達意的手的造型,提高自己的繪畫本領。
5.小練習:
(1)印畫:伸開五指放在畫紙上,用鉛筆將手的形狀印畫在紙面上。畫時握筆要直,筆緊貼指與掌的邊緣,準確地畫出手印。挪開手后,看一看自己的手形,然后畫出指甲、皮膚皺紋及手背的靜脈。
(2)觀察討論:
手背與手心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手背的指長還是手心的指長?為什么?
手掌的面積從手心與手背看哪個面積大?
說出最長、最粗、最短的手指。
(3)歸納:描繪手的造型,事先對手的結構進行仔細地研究,就會把自己的'手畫得更真實。
6.示范畫手步驟:
(1)畫出手的大的動勢;
(2)分出手掌、拇指、四指;
(3)逐次分開四指。
(4)強調:關節處線條硬;手指背線條直;指肚線條稍圓;皺紋宜簡潔。
7。學生練習:
要求:根據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先造好型,然后按上面提示的方法畫。并能看出畫的是什么動作或表達的感情。
8.巡視指導。
9.總結:
“畫人難畫手”不僅由于手的結構復雜,而且在于手的變化多。手能反映人的氣質、神態。因此,畫手就要研究手的動勢與人的氣質、神態、情緒之間的關系,觀察人物一定情緒中手的特征,并著意描繪出手的結構與形象,這樣才能較準確的描繪出人的氣質神態。同學們可以多欣賞大師們的作品,學習他們的表現手法。
課 后 錄:略
美術教案 篇2
詩意畫(1課時)
課 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與創作練習相結合。
教學目的
在學習花鳥畫和山水畫的基礎上,運用筆、墨來表現生活和意境的情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畫的優良傳統。
通過詩意畫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詩意畫的創作步驟。
難點:畫面意境的處理。
教具與學具的準備
準備2~3幅詩意畫和數幅學生作品。
國畫工具:筆、墨、紙、硯、國畫顏料。
選擇一首或一兩句可入畫的詩。
教學步驟
課前,將幾幅詩意畫和學生作品懸掛在教室里。
導言:根據墻上所掛的幾幅作品,介紹什么是詩意畫?詩意畫的特點以及學習畫詩意畫的意義,然后轉入新課。
作品欣賞:轉入新課后,引導學生欣賞詩意畫2~3幅,使學生懂得作詩意畫如何立意、構圖,以及筆墨的處理,為完成一幅詩意畫創作作準備。
作品欣賞之一:
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畫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畫面采用直構圖,以體現山的宏偉氣勢、山樹森茂、重重疊疊,幾道瀑布飛瀉而下,打破了畫面的沉靜;那道道彎彎的泉水,不僅穿透發畫面的直構圖,使畫面生動多姿,更使人如臨一個理想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王國。
作品欣賞之二:
李可染先生畫的《秋風吹下紅雨來》,這只是他眾多的牧牛圖中的.一幅。漫天飛揚的紅葉,概括出整個秋天的景色,一個牧童悠然騎在牛背上,牛用一塊重墨,使主體突出。這雖然表現的是普通的農家生活,但在畫家的筆下,卻滿是詩情畫意,充分體現了畫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
設問:
老師選擇一首詩或一兩句詩,進行賞析,然后讓學生談感受,理解詩意,老師最后作總結,并根據學生的思路,畫一幅詩意畫的的創作步驟圖。
參考資料:
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王維《山居秋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畫步驟:
立意、②構圖、③勾線、④著色、⑤調整、⑥題詩、⑦蓋章。
老師先只寫幾個序號,待示范和講解完后,讓學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補上。
學生作業
以一首詩或一兩句詩為題作畫,教師行間輔導,及時發現好的作業,給予表揚,激發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作業要求
本課以強調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主,不必過多強調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要求學生完成一幅詩意畫創作。
美術教案 篇3
教案
第二課時
課題 我們愛勞動
課題 自行車的故事
課題 山外有山
課題 字的創意設計
課題 黑白撕貼畫
課題 1、悠悠北山街
3、童謠童畫
5、民間木雕
7、生動的泥塑人物
8、收獲的季節
9、水墨畫動物
11、色彩的世界二
12、創造美的紋理
13、廢棄物造型
一、教學目標
1.懂得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廢棄物造型藝術的神奇之處,體驗創造的樂趣。
2.利用收集的廢棄物,能根據不同形狀、材質特征,制作一件藝術作品。
3.通過欣賞各種廢棄物合成的有趣的藝術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現效果,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利用廢棄物設計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2、難點:根據廢棄物的不同材料,選擇合理的設計、創作方法。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各種不同的.廢棄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廢紙等;膠水、剪刀、繩子等制作工具。
(教師)各種廢棄物制成的作品,一些廢棄物材料,。
五、教學過程
1、游戲激趣,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塑料袋、可樂瓶、縐紙等,然后很快將它變成一個或多個“人”的造型。
引導學生談一下簡單的感受。引出課題《一個奇特的人》。
2、欣賞評述,感受有特點的人物形象
教師出示:
(1)一組非洲奇特人物造型的雕塑作品。請學生說說感受。
教師收集了一些人物的雕塑作品,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這些作品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2)欣賞古今中外更多的奇特的人物造型,例如獅身人面像、中國戲曲人物、摩爾的作品等。由于文化、風俗習慣的不同以及時代的變遷,各個時候的作品又是千姿百態。
(3)欣賞用廢棄物造型的人:和上面作品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什么?這些性格迥異,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巧妙應用廢棄物材質特性進行夸張、變形。
3、了解探究,如何表現奇特的人
(1)欣賞廢棄物造型中的人,仔細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怎樣綜合制作起來的?你覺得作品的哪個方面吸引你?
教師小結:法國哲學家、著名藝術大師羅丹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我們就來做一個善于發現美的人吧!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就能夠創造出美。
(2)演示教科書中的制作步驟,明確過程及注意事項。
教師簡單示范“卷、扎、粘、飾”等技法。
(3)優秀學生作品欣賞。
(4)看看自己和同學準備的材料中,能用哪些來制作人的哪一部分?
(小組內交流思路,互相探討。)
(5)學生制作“一個奇特的人”,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評議,展示作品
(1)學生個人作品交流,進行介紹,相互評議。
(2)更多的綜合藝術作品欣賞。
(3)教師總結: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夠表現,正如我們今天學習的廢棄物造型。只要大家做個有心人,積極動手動腦,就能創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藝術作品。
5、課后拓展:
應用廢棄物制作其他有趣的藝術品。
6.課后整理:
指導學生收拾好物品,養成良好的習慣。
14、古人的夢想——飛天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敦煌莫高窟中飛天壁畫和彩塑的特點、歷史及藝術價值。
2、學習壁畫的色彩、造型及線條,領悟其韻味,嘗試選擇合適的方式臨摹飛天壁畫作品。
3、通過對佛教藝術的觀賞、臨摹,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進而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欣賞、臨摹中國石窟的壁畫藝術。
2、難點:領悟壁畫藝術的內涵,透析古人的夢想。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繪畫工具材料,收集敦煌莫高窟壁畫圖片資料等。
(教師)圖片資料,等(用于本課時第二種教學方法的開始和結束,要求配有與飛天壁畫相協調的古典音樂、有關敦煌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地位等相關資料)。
五、教學過程
1、介紹導入
(1)教師介紹與飛天有關的佛教故事和藝術。
(2)教師講述佛教石窟的文化特點及藝術價值。
(3)請學生說說聽了教師介紹后的感受。
(4)引入課題:《古人的夢想——飛天》。
2、欣賞作品
(1)繼續播放:飛天藝術。
(2)學生互相交流作品的最美之處。
(3)師生共同評價其中的藝術特點。
(4)師生共同小結。
3、學生作業(1)要求:臨摹一幅飛天藝術作品。(2)提示: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色彩鮮艷。
4、小結講評
(1)講評作業,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課后繼續。
(2)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深入了解我國著名石窟的形成及藝術特色。
美術教案 篇4
包裝設計美術教案:包裝設計教案
課題:包裝設計
課時:1課時
課型:單一課
授課對象:高中一年級
教材分析:
本章節的授課,讓學生對系列化包裝設計有所了解和認識,明確系列化包裝的設計目標和設計功能,通過實踐掌握包裝設計的整個過程。包裝的定義,中國包裝設計發展歷史,設計師的地位和作用,現代包裝設計的特征和功能包裝設計方法及設計流程,包裝設計定位.
教學目標:
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對包裝設計有一個相對系統的概念。
1.知識和技能目標:
讓學生理解包裝設計的涵義、功能及分類;讓學生掌握包裝設計的工藝流程及動手制作模型能力;提高學生對包裝設計的設計思維,使學生所做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內涵。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講解和實地觀察,讓學生了解包裝設計中常用材料和容器,并能夠在包裝設計中合理選用材料和容器以獲得不同的效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包裝設計得講解以及制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審美想象力,審美理解力和審美評價力。
教學重點:
重點在于學生對包裝設計概念、三大基本功能:保護性功能、便利性功能、銷售性功能的理解。要求學生牢記、掌握。系列化包裝設計特點;系列化包裝設計原則:一般性包裝材料的紙張的規格;種類;特點;成型工藝和一般容器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生對包裝設計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和正確的評判,以及對現代包裝設計的作用和功能的理解和把握。系列化包裝設計方法掌握各類包裝材料及容器的造型特
點及特性。
教學方法:
1.教法:多媒體ppt演示,小組討論及交流評析,現場實物講解講課與作品圖例賞析結合,課堂講解一般材料及工藝圖片展示、課堂講授、學習討論。
2.學法:實驗室+材料樣品庫實習、動手體會不同和材料。
教具準備:
教案,多媒體課件畫筆,相關包裝彩色紙,剪刀,小刀,糨糊。學具準備:
畫筆,相關包裝彩色紙,剪刀,小刀,糨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2分鐘)
安定課堂秩序,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等情況。
二:引入新課:(3分鐘)
出示圖案范畫數幅,如日常用品的包裝圖樣等,簡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包裝設計風格的定位及創意構思;
2、包裝設計模型造型的設計及與之相關包裝材料的運用;
3、包裝設計的包裝設計的功能。
三:講授新課:(10分鐘)
(一):包裝設計涵義:
包裝設計由于每個國家對此的'定義都不一樣,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包扎、安裝、填放、裝飾、及裝璜之意。作為設計師心中的包裝設計:是為了塑造一個能被商品世界所接納的新生命、新產品。從整體來說,包裝設計是一門立體的、多元的、多學科綜合體現的學科。
(二):包裝設計重要性:
大家知道,包裝無處不在,無處不存。且包裝設計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時尚引領消費,包裝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
對于包裝設計,著眼在消費者的心理、品位、感覺和使用方便、便于保存等等。包裝設計已成為市場銷售競爭中重要環節之一。
(三).包裝設計的功能:
1、物理功能:為了保護商品;
2、心理功能:主要體現在視覺感受,包裝傳達了商品信息,促進市場銷售。
3、生理功能:指便于被人操作,便于運輸、裝卸、保管、儲存、使用、攜帶、處理等等。
(四)、包裝設計的分類:
1、從包裝形態分:大包裝、中包裝、小包裝、硬包裝、軟包裝;
2、從包裝材料分:紙盒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木包裝、陶瓷包裝、玻璃包裝、棉麻包裝、絲綢包裝等等;
3、從商品內容分:食品包裝、煙酒包裝、文化用品包裝、化妝品包裝、家電包裝、日用品包裝、土特產包裝、藥品包裝、化學用包裝、玩具包裝等等;
4、從商品銷售分:內銷包裝、外銷包裝、經濟包裝、禮品包裝等;
5、從商品設計風格分:卡通包裝、傳統包裝、懷舊包裝、浪漫包裝等;
6、從商品性質分:商業包裝、工業包裝。
(五)組織學生對優秀作品進行針對性的欣賞。
(六)、制作步驟和要求:
1.講述包裝的材料運用:
(1)紙張:牛皮紙、雙膠紙、銅版紙、白板紙、玻璃紙、有光紙、過濾紙、瓦楞紙等等(2)金屬:馬口鐵皮、鋁、鋁箔、鍍鉻無錫鐵皮(3)塑料:(4)玻璃:(5)陶瓷:(6)木材:軟木、人造板材(7)絲綢、棉麻:
2.包裝紙盒的結構與造型
(1)紙盒的分類:套桶式;插入式;粘合式(如牛奶合);搖蓋式(如鞋合);套蓋式;拉鏈式(如紙巾抽);姐妹式;手提式;嵌入式(如珠寶盒);異形式;吊掛式等等(2)紙盒結構設計:(A)粘接:用粘合劑連接不同的面或其他附加部分的結構;(B)結扎:指用線或麻繩等對包裝物進行包扎(C)鏜扣:指包裝盒的各個面相互進行鎖扣連接的方式(D)間壁:指在包裝盒中加入擱板構造,便于抗震抗壓,對商品起保護作用。
3.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包裝盒,對制作工藝進行示范。
(七)、課中練習:(20分鐘)
在課中,我們同學就禮品盒的包裝進行設計和制作,教師從旁輔導和協助。四:課堂總結:(3分鐘)
通過本次對包裝設計的教學和制作,以及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同學的設計成品可以進行作品展示。
五:作業布置:(2分鐘)
制作各種紙盒樣式的結構,可任意添加自己喜歡的圖案。
六:板書設計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認識與感受泥土;
2、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泥表現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團、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器皿、各種不同質地、顏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帶來幾只瓶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是什么味道?你認為這是什么東西?
(泥土)-----------揭題
二、辨別:
出示幾杯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土:沙土、營養土、黏土、山泥等,請小
朋友辨別一下這些泥的區別:
讓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從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為什么有不同的氣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覺是通往情感體驗的橋梁)
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黑、棕、土黃、紅等,用視覺感受色彩是美術欣賞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覺?(軟、硬、松散、黏濕,觸覺感受培養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種花、種糧食
做瓷器(china的來歷),做工藝品等,從中了解泥土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四、嘗試:泥與土有沒有區別?(土較硬,泥較軟。)用什么樣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
型的泥?(自由發表意見)請幾位同學做實驗,引導學生區別土質。
實驗證明用黏土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準備好一塊黏土,設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體驗塑形的. 各種方法:捏、搓、團、壓、印、揉、拉等。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認識與感受泥土;
2、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泥表現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團、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器皿、各種不同質地、顏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帶來幾只瓶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是什么味道?你認為這是什么東西?
(泥土)-----------揭題
二、辨別:
出示幾杯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土:沙土、營養土、黏土、山泥等,請小
朋友辨別一下這些泥的區別:
讓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從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為什么有不同的氣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覺是通往情感體驗的橋梁)
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黑、棕、土黃、紅等,用視覺感受色彩是美術欣賞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覺?(軟、硬、松散、黏濕,觸覺感受培養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種花、種糧食
做瓷器(china的來歷),做工藝品等,從中了解泥土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四、嘗試:泥與土有沒有區別?(土較硬,泥較軟。)用什么樣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
型的泥?(自由發表意見)請幾位同學做實驗,引導學生區別土質。
實驗證明用黏土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準備好一塊黏土,設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體驗塑形的 各種方法:捏、搓、團、壓、印、揉、拉等。
美術教案 篇6
六年級湘教版上冊美術教案篇:湘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教案
第1課我們去旅行
教學目標
1.根據假定的旅行情境,畫一畫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為主體,把它與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畫面之中。
2.能根據客觀物象的內在結構、比例,用流暢的線條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資料,能用文字、圖像形式記錄、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4.能運用簡單的平面設計的形式原理,集體合作制作一個集錦本。
5.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尋訪自然美景,了解社會歷史、文化淵源,探究世界奧秘,激發熱愛生活、藝術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教師講自己親身經歷的旅行笑話,說明旅行前物質準備的重要性。
2.學生說說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細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質準備。根據當地的天氣、地理環境、自己的生活需要進行準備(例女百:路線圖、備忘錄、衣服、雨傘、洗漱用品、零食、藥品、錢、照相機等)。
課件展示要準備的物品
二、觀賞背包
1.出示背包,引導觀察、思考:
(1)旅行使用的包應該有哪些功能、樣式?
(2)這些產品的結構、材質、構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樣的?
2.了解背包的`結構。
(1)背包的結構:圓柱體、圓球體、立方體、三角錐體。(2)構成:功能袋、背帶、拉鏈、裝飾圖案。(3)材質:皮革、帆布、尼龍布料、普通布料。(4)樣式:手提、肩掛、背負、一個功能袋、多個功能袋組合、附件、紐扣。
課件展示不同種類的包
1.旅行包2.會議、公務包3.購物的手袋4.時裝包5.書包課件展示背包的結構、構成、材質、樣式
三、繪畫指導
1.教師示范畫背包,學生總結步驟、方法。
2.小結表現方法: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點與哪種立體形相近。(2)從不同角度觀察背包。(3)表現背包的背帶、拉鏈等細節。(4)添畫生活用品,學生做教材中的小訓練。
課件演示步驟:
背包攝影圖片----背包的剪影----與背包近似的立體形----背包的線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
四、作品欣賞
1.欣賞學生作品。
2.分析學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處。
(1)背包的形體畫得比較準確,構圖大方。
(2)線條流暢,有疏有密。
(3)注意了細節描繪。
(4)生活用品的擺放有緊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展示學生作品
五、學生作業
1.學生自由擺放自己的書包和水壺。
2.學生進行觀察性繪畫。
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六、評析交流
第2課光影變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光影變幻下形體的明暗、層次感的皴線方法和形體空間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種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淺、強弱、濃淡,增進對形體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美的能力。
導入課題
1.課件展示色彩斑斕的光影圖片《熱鬧的船舶交易市場》、《玻璃杯》。
2.揭示課題——《光影變幻》。
多媒體課件演示畫家名作以及優秀的攝影圖片《熱鬧的船舶交易市場》、《玻璃杯》。
揭示《光影變幻》的課題。
嘗試表現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觀察圖片上的物體存在著哪些明顯的明暗變化,怎樣用線條來表現明暗效果。
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傾聽,參與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用筆輕則淡、重則濃;線條疏則弱、密則強。
4.學生嘗試用鉛筆皴線。板書,圖片、鉛筆、紙等。
深入感知
巧妙聯想
1.教師引導學生聯想有一些什么樣的幾何形。
2.小組討論:你會想像畫出哪些幾何形,并如何重疊、穿插。
3.以小組開火車的形式,學生輪流上臺畫一個幾何形,并組成完整畫面。畫板、鉛筆、畫紙及輕音樂。
賞析作品
第二課時
拓展思路
1.討論評議:請大家一起評議這幅集體創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記錄評分記錄卡。
2.發散思維:生活中變化著的幾何形和明暗變化的效果。作品、評分記錄卡。
表現創作
總結評價
1.學生獨自創作一幅作品,畫一組幾何圖形,運用鉛筆皴線的方法,想像畫出幾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現層次感。評析作品:完成創作的同學將作業貼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賞各組作業,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2.教師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精心繪畫,贊揚學生的大膽表現。展示板、作業,播放輕音樂。
第3課美麗家園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對周圍景物的觀察、記憶和想象,用集體討論、集體創作的方式畫出自己美麗的家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加強相互合作的群體意識,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
重點和難點
1、集體創作,相互合作完成繪畫作業。
2、集體討論繪畫題材、內容繪畫選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繪畫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圖例,說明家園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每人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畫出來很有意義。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二)、分析課本圖例,啟發學生講述三幅同齡人創作的《美麗的家園》L具有什么地方特點。
1.用剪貼的方法,表現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兒活動中心去活動的情景。
2.用壁畫的形式表現了金秋時節農村豐收的景色和農村家居的美麗風光。
3.請你講一講自己家居周圍有什么特別的景物?
如小區的特色,兒童樂園、兒童活動中心、農貿市場等都可以選入畫中。
(三)、繪畫步驟:
1.構思。集體討論繪畫的題材、內容、確定選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樣的手法表現,用一人先畫出大體構圖。
2.根據各人的長處分工繪畫,各人所畫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現手法均要以總體構圖為依據,通力協作,力求整體效果統一。
3.選一位同學對畫面作統一整理。
(四)、作業要求:
8人為一個創作小組,共同構思商議畫面的大小(一般用橫副,用全開紙3—5張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討論確定),構圖及手法表現,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畫房子,有的添樹木,有的畫人物……),畫出當地景物特色。本課要求完成草稿。
(五)、學生分組集體創作,教師輔導,出現問題時共同討論解決。
(六)、講評草稿,共同評論能否表現家園的景色美。
第二課時
本節課繼續完成集體創作畫《美麗的家園》,重點在于形象刻劃。
(一)、分析課文中的學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現形式繪畫時所要注意的事項。
1.色彩畫:①顏色要鮮明。
②注意對比色和諧。
2.線描畫:注意線條疏密對比和黑白灰調子的處理。
3.剪貼畫:注意發揮材料質感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
(二)、學生繼續進行集體創作。教師鼓勵學生團結合作,努力完成一幅《美麗的家園》,集體創作畫,看哪一組畫最好、最美。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6課《快樂的回憶》
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自己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用吹塑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能從中感受特殊的紙版畫材作品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作。
3.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觀察力、創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質地較薄的紙,及硬卡紙,畫筆,小鐵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景導入:
讓學生對生活片段進行回憶,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二、自主探究:
1、欣賞版畫作品。
2、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紙版畫的表現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么不同的視覺效果?
3、技法學習、教師示范:
(1)出示制作簡易紙版畫的材料——吹塑紙,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
(2)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制
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三、學生作業:
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四、講評作業:
1、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2、布置下節課工具材料。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并展示上節課的優秀作業,回憶紙版畫的特點,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情感升華階段: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二、動手操作階段:
作業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作。 作業步驟:啟發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1.設計。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貼。
三、學生作業:
1、放輕音樂。
2、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3、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業:
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五、總結拓展: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現、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教學反思:
傳統的版畫教學在教授此內容時,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是被動的,它沒有思維活動或較少思維活動。學生學習沒興趣,由于思維沒有打開,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學到的東西留于表面,雖然也能完成任務,但照葫蘆畫瓢的多,有創意的少。
多媒體、電腦等等高科技,實際上那只是手段之一,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新理念的關鍵在哪里,如何切實可行地用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新理念的應用才不會留于形式,而是能實實在在為教育教學服務。作為青年教師,我要促使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知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搞好課堂教學,并通過實踐,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的提高,扎實工作,才能把握好新課程理念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導入新課的環節中,沒有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不必要的內容上!應該留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嘗試和作業練習,這樣也會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作業展評!
利用現有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什么呢?想做什么?這一環節可以先給學生出示一些簡單直觀的范例,啟發學生的思維。但是這樣有一個弊端,可能會框住學生的思維,只會模仿范例。反而會形成反效果。
怎么做?此課件里播放的內容不夠精彩,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制作紙版畫教師示范用時過長,如果課前準備充分,把制作的紙版畫范例的步驟過程用一張張的照片記錄下來,再制作進課件中。讓學生在制作綜合紙版畫前觀看。這樣制作步驟就一目了然,大大節省了學生理解的時間,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到制作過程中去。
教學拓展方面。沒有必要把以后的教學內容硬搬過來。可以讓學生課后回家繼續利用各種其它廢舊材料進行制作。這樣也是教學拓展的內容。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植物標本的簡單過程(清潔_____壓平干燥____固定)和方法。
2、養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進一步建立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采集各種植物的植株或根,莖,葉等。
2、幼兒自帶一本厚書和報紙(報紙拆成書的大小)若干張。
許多大小不一,形狀,顏色不一的卡紙,透明膠若干卷,干凈的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植物,鞏固對植物各部分的了解。
我們采集了許多不同植物,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2、了解保存植物的方法。
(1)怎樣將各種各樣的植物保存起來,可以經常看看呢?
引導幼兒討論,知道可以把植物及植物的各部分做成標本來保存。
(2) 出示剛采集的植物。這樣的植物能馬上做標本嗎?為什么不行?
(3) 提供已干燥的植株比較。請你們看看摸摸,比較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植物做成標本可以長期保存。剛采集的植株里有水分、容易爛,所以要讓植株干燥后才能做標本,做標本的'植物應該是清潔,干燥,平整的。
3、學習清潔,干燥,平整植物的方法。
(1)任何清潔這些植物,讓樹葉平整,干燥呢?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清潔,平整,干燥植物的方法。
介紹材料:抹布,書,報紙。他們有什么用?
示范過程:教師選一片完整無缺的葉子(或植株)用抹布查干凈,翻開書,墊進一張報紙,平整的放上樹葉,再蒙上一層報紙,將書合上。
教師帶領幼兒耐心,細心的操作。
美術教案 篇9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滲透簡單的構成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形體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學具:蠟筆、彩色筆、彩色紙及各種學習用具、磁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
老師:(出示粉筆)它是拿來做什么的? 學生:寫字、畫畫等
老師:對(畫上一條魚 )
(出示磁鐵塊)這些是拿來做什么的?
學生:把東西吸住的
老師:還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畫畫啊
學生:行或不行
老師:(示范)可以想一想辦法啊(擺出一條魚)現在老師“畫”出這條魚,像不像!
老師:(出示一張彩紙或報紙)老師還可以用其他的材料來做這條魚(可以用撕出一條魚 展示)
現在老師把這張紙變變樣子,(用手撕出一條,搓成繩)也可把它當成畫筆來畫這條魚,請一位同學來試一試好么!(邀請學生上來,圈出一條魚,老師可提示,擺出魚的形狀,轉折處用磁鐵壓住)
這也是一條魚,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學生:紙條
老師:剛才老師用了幾種方法來表現這條魚啊 ?它們有什么不同?學生:三種:畫的、磁鐵擺的,紙條繞的。
老師:(總結引出課題)對了,不管是畫的還是擺的都可以“畫”出魚來,只要我們能夠把魚的形狀抓住就可以“畫”出來。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我們想要的線條,今天就讓我們用變化無窮的線條(板書)來擺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啟發、拓展思路
老師:看看你們手中都準備了什么材料啊,他們是不是讓你覺得是可以運用的線條啊?一起來看一看。(展示學生手中現有的線形材料:短蠟筆、彩筆、長鉛筆、細繩)這些線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直硬有柔軟彎曲。這么多線條!我們能不能利用這些線條創造出有趣的圖形呢?讓我們一起試一試 (示范) ,哪位同學有更好的想法?
(蠟 筆) (繩子 紙條) (綜合運用)粉筆、彩紙
3、欣賞書上小朋友的活動照片來拓展學生的'思路:
老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一看這些同學如何運線條的變化來表現他們的畫
4、布置作業:現在請大家按小組分開,討論一下小組要做什么?老師現在出幾個主題,你們選擇一個或自己小組想一個(如:海底世界、動物園、太空宇宙等),把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創造一幅美麗的圖畫(提醒擺放時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運用及隊員的配合)
三、老師巡視輔導
鼓勵學生創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膽運用種材料,進行創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圖形
四、組織學生布置創作的主題,進行作品展示與評析。
美術教案 篇10
同學分析:
對于花邊(二方連續紋樣),同學并不陌生,三年級已有所接觸,并初步掌握了繪制的方法,為了激發和堅持同學對已接觸過的知識的興趣和新鮮感,在優秀教案上,把重點偏重放在掌握花邊的排列規律并學以致用,聯系生活,嘗試運用花邊裝飾生活用品,通過同學以小組合作的方法去安排房間,讓同學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合作學習中發展發現美、運用美、表示美。
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同學的年齡特點,不只要創設良好的人文情境,對同學進行人文教育,也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為同學自主發展發明良好的空間。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花邊作為切人點,通過教學活動讓同學體驗、感受、了解花邊在生活中的應用,運用熟悉的媒材和表示手法,發明性地參與學習,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引導同學感受祖國民間美術的特殊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培養同學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對民族文化藝術傳承的意識。本課體現了“美術·人文”融為一體的教育理念。
教材通過同學的親身感受,對花邊有了深入的了解,認識到花邊在形狀、排列上的藝術特點,促進同學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欣賞不同排列方法的花邊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其裝飾美化環境的功能。對生活中不同美感的花邊進行欣賞,調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同學探究的熱情、發明的熱情。這樣的學習既貼近兒童的生活,又符合中年級同學的審美心理特點和表示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感知花邊與生活的聯系,認識、了解花邊的造型和裝飾的特點,學會運用花邊進行裝飾。
2、能力性目標:通過剪、貼、畫、印等方法,能利用花邊的多種排列方法進行裝飾,培養同學的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促進同學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并通過本課,讓同學對生活中的美的理解更上一個臺階。
3、情感性目標:通過欣賞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壯錦等各種物品,促進同學對民間藝術的了解與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同學之間的交往與交流,樹立互助、合作的集體觀念。
4、發展性目標:培養同學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了解民俗文化,珍視民間保守文化藝術的發展,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欣賞生活中不同的美術節奏,使同學能夠利用二方連續或有規律的紋樣,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安排帶有民族特色的房間和物品。
教學難點:
如何將單獨紋樣有規律的排列或重新組合,發明性的設計出更多的花邊排列方法,設計、裝飾和安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房間。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彩色紙、剪刀、各種花邊、音樂、有花邊的少數民族物品等。
2、同學準備:彩色水筆、橡皮泥、顏料、臘光紙、剪刀、雙面膠、制作好的各種花邊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發現,舞蹈導入。
1、教師帶領同學跟著《兔子舞》音樂有規律的跳舞,增強趣味性,并在音樂和舞蹈中感受音樂的節奏。
2、教師請1—2位同學根據兔子舞的節奏用圖案或圖形表示出來,感受美術中蘊含著音樂節奏的美。引出課題。
3、教師示范,出示課題:美術的節奏。
(本環節設計意圖)《美術課程規范》中提出:“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出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耐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和同學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節奏感強的兔子舞,既容易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同學通過有規律的音樂節奏去發現美術的節奏,認識到音樂美術的共性。更好的體現出課程整合的新理念。
(二)、學習交流,啟發聯想。
1、課本中“知識窗”的學習。
2、搶答游戲,讓同學找出畫面中出現的有規律、有節奏的景或物,并進行搶答。
3、展示具有廣西特色的少數民族服飾和物品,增加對廣西民族特色物品的了解,增強審美意識。
4、設問:這些圖案平時我們都見過,你們把它叫做什么啊?花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
(本環節設計意圖)在本環節的學習中,同學通過課本學習了解了音樂和美術的共性,并通過欣賞課件中展示的生活中各種有規律、有節奏的東西,進一步感受二方連續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并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感。靈感來源于生活,在欣賞完教師提供的實物之后,同學就有了把美融人生活的想法,這些也為后面同學進行設計花邊的排列方法的環節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直觀學習、開拓思路,合作探究。
1、教師通過實例(同學扮演兔子,以單獨紋樣的圖案再現)讓同學直觀的復習二方連續紋樣知識,并與音樂相結合,讓同學根據不同的音樂的旋律用肢體嘗試擺出更多的排列方法。
2、師示范把花邊進行重新組合,同學動手嘗試設計出更多不同的排列的方法:
(教師把花邊撕開后,根據不同于兔子舞的音樂,把單獨紋樣進行重新排列,變化出更多的花邊排列方法、啟發、拓展同學的設計思路,讓同學能夠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排列方法,通過實踐,鞏固和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3、賞課件,從課件中學習更多的排列方法并引出作業。
(設計意圖)在欣賞完大量的花邊圖案后,同學對花邊的多種排列方式就更有興趣了,在這一環節中,采用了扮演的形式,配以老師的講解,使同學明白了二方連續排列的重要性,懂得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所發生的視覺效果和裝飾功能、這對同學接下來的學習和作業中,假如選擇適當的花邊排列方式來美化環境和物品,起到了一定的協助作用,也是解決本節課的難點之一。
(四)、小組合作,快樂表示。
1、同學去房間自由觀賞,對房間構造有個整體的了解。并把自身感興趣的、想安排的東西記下來。綜合全組意見,把本組最想安排物品反饋給教師。
2、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分小組分工合作安排本組負責安排的物品,討論一下制作的資料和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實設計、安排的人員,進行分工。)
3、同學分工合作,教師巡視指導,協助遇到困難的小組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分組活動是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自由、和諧的交流空間和平臺、讓他們在美術體驗活動中增強友誼和合作,去自主探索和發現事物的能力、培養同學互相交流、協作發展、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交流展示、教學評價。
1、同學自由相互展示評價,展示自我,介紹自身的作品,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2、教師帶領大家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體現“為促進同學的發展而進行評價”的教學理念,既重視同學的自我評價,又注重對同學學術活動表示的評價。培養同學正確的審美評判能力,同時有助于同學自身的互相學習,一起進步、和諧發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的教案02-04
美術教案10-27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經典)07-31
美術教案[精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