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美術教案

時間:2023-02-05 13:57:01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術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美術教案匯編15篇

初中美術教案1

  一、教學目標:

  通過立體組合的設計,理解和掌握立體構成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增強敢于創造的信心,體會創造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設計的美感。通過調研、研討、設計、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設計的美感。本課重點就是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設計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三、教學難點:

  立體設計。既要考慮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設計既美觀又有新意,這些對學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設計中需要立體構成的知識、紙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五、教學材料:

  色卡紙、剪子、膠水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們會認為很精美,有的我們也非常熟悉如(臺燈、茶壺、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沒有同學想嘗試著將這些物品自己設計制作出來呢?(出示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

  (2)新授:

  應當首先選擇一件自己感興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臺燈、餐桌、茶具等)對所選定的對象進行一下分析首先確定它是由幾部分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開圖是什么構成例如臺燈是由燈罩、燈架、燈座以及電線組成將每部分的展開圖畫在相應的卡紙上。然后,根據圖紙進行剪裁和粘貼。

  (3)注意事項:

  所做物象為立體的畫圖紙時應考慮全面。

  (4)教師幫助指導學生

  七、小結:

  本課制作比較困難復雜,學生應有很強的立體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解決這個難點,需要我們探討?梢赃M行嘗試抓重點、縮小范圍、降低難度、開闊學生得眼界等教學方法。

  八、作業:

  將所做物品各部分的平面展開圖畫在色卡紙上。

初中美術教案2

  【摘要】本課以謎語導入,以“筆筒博覽會”貫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筆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自主探究合作解疑創新設計鑒賞評價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1.教材編寫使學生初步了解古代筆筒文化,了解現代筆筒豐富多彩的樣式學會用剪貼、繪制等方法裝飾筆筒。

  2.學生通過觀察帶來的筆筒實物,從形狀、內部構造、顏色和圖案、用途等多方面了解生活中千姿百態的筆筒,體會藝術在生活中的運用。通過學習,學生學會巧妙地運用塑料瓶、紙盒等材料,制作出實用的、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筆筒,師生共同關注瓶筒的多種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紙對瓶筒進行美化裝飾。

  2.學會用彩色紙剪貼的方法裝飾筒形。

  教學重點、難點

  1.用廢舊材料制作、裝飾實用的筆筒。

  2.裝飾設計的美感與創新。

  【學情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通過以往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用廢舊物做手工,通過感官體驗各種媒材、工具的特性,運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嘗試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設計、制作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動腦,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交流,不斷地找到新的方法進而解決問題。

  【教學策略】

  本課的課題是《做筆筒》,我結合教學環節將課題調整為《筆筒博覽會》,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熱情。本課教學以自編謎語(桌上有個大肚婆,彩色鉛筆裝滿它;形態各異巧裝飾,學習寫作需要它——筆筒)作為導入,以“筆筒博覽會”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親自動手設計筆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謎語:桌上有個大肚婆,彩色鉛筆裝滿它;形態各異巧裝飾,學習寫作需要它。

  學生預設:筆筒。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揭示課題。)

  2.出示課題:筆筒博覽會

  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動手設計一個筆筒,在這個博覽會上大家共同來學習、欣賞。

  二、探究學習

  1.考一考筆筒小知識

  ①筆筒的'用途。②筆筒的材料。③筆筒的外形。

  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筆筒實物,介紹材料、外形、圖案與特別之處。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交流,了解有關筆筒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

  2.介紹筆筒的歷史

  古代的文人雅士們把書桌上的筆、墨、紙、硯、稱為“文房四寶”,而書桌上的第五寶就是筆筒了,它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清時代已經盛行。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創造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筆筒作品,它們大多是瓷制品,也有用玉、竹、木雕刻而成的。它們的形態各異,花紋也各不相同。

  (設計意圖:了解有關筆筒的歷史文化,豐富學生知識。)

  3.尋找制作材料

  你覺得筆筒的主體可以用什么來做?你在身邊找到了哪些廢舊材料可以進行制作?

  學生預設:卷紙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科學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

  4.欣賞作品

  師:那么如何利用這些廢舊物品制作漂亮的筆筒,變廢為寶呢?

  展示圖片,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進行描述與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

  5.學生利用實物合作演示制作方法,糾正錯例

  (1)如何用手工紙包裝主體?

  (2)如何能制作出立體的效果?

  (3)如何進行組合?如何加底?

  (4)裝飾彩條不規矩如何進行修剪?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解決教學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6.思維拓展、疑難解答

  (1)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筆筒?它有什么特點?

  (2)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感想,相互激發創作靈感。提出質疑,師生共同解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作實踐

  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個有特色的筆筒。

  (設計意圖:明確作業任務,鼓勵學生創新設計,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四、作品展評

  1.學生將設計制作好的筆筒放在博覽會的展臺上。

  2.自評與互評:

  (1)介紹自己設計的筆筒的最滿意的地方?

  (2)說一說你認為最有特點的筆筒,特別的地方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評價是互學的過程,在相互借鑒中提高設計與創作能力。)

  五、課堂延伸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變廢為寶的物品,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創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有趣!

  (展示瓶人作品)

  六、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以自編謎語作為導入,以“筆筒博覽會”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動手設計筆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在“考一考”環節中,說說筆筒的用途、材料、外形,并展示筆筒實物直觀的進行講解與描述,挖掘學生的已有知識。探究筆筒制作材料過程中,鼓勵學生科學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養成廢物利用的好習慣,如:卷紙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教師展示作品圖片,學生帶著問題研究筆筒的制作方法,通過對比賞析,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如:彩色紙包裝、粘貼立體人物或動物的五官、組合粘貼、制作系列筆筒……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鼓勵學生的個性展現。

  本課的教學亮點是教師提出了幾個制作中出現的困惑,尋求學生來幫助解決:①如何用手工紙包裝主體?②如何能制作出立體的效果?③如何進行組合?如何加底?④裝飾彩條不規矩如何進行修剪?以疑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到前面來展示,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演示并講解,有效解決了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探究氛圍濃厚。

  在作品展評環節中,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博覽會展臺,能更加充分的展示學生的作品,為課堂又增加了一份精彩。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到前面來,說說自己作品最滿意的地方與發現其他作品中的優點,與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課堂延伸的目的是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廢舊物品不僅能制作筆筒,還能制作其他奇妙的事物,鼓勵學生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創造……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環境,以寬廣的教學環境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

初中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通過學習學生理解旗幟和標志的意義、作用及藝術特點。

 、屏私庠O計的基礎知識,掌握設計的基本技能。

 、悄軌蛟O計出體現旅行團特點的'旗幟和標志。

  教學重點

  1.了解并掌握旗幟和標志的設計規律、設計方法。

  2.培養學生平面設計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

  1. 設計出形象簡練、意圖明確、有裝飾美感的標志。

  2.旗幟和標志在色彩和圖案上的一致性和統一性。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學生活動

  想一想,說一說:

  我們的旅行活動為什么還要攜帶旗幟和標志,旗幟和標志有哪些作用呢?

  總結:展示團隊形象,易辨認和識別.

初中美術教案4

  主要內容色彩

  步驟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課件播放〕——京劇臉譜資料。

  步驟二:學習新知識——臉譜色彩知識

  1、教師提問:那位同學知道京劇臉譜上的顏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學生回答(略)。

  2、教師講解:在京劇臉譜上有許多的顏色,這些顏色都有一定的含義,不可以隨便亂用。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一種顏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稱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手段。藝術家用紅、藍、白、黑、金、紫、銀等顏色,以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突出劇中復雜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個方面,表現人物的忠、好、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

  3、你能說出各種顏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嗎?

  學生討論(略)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征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

  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

  藍色一一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黃色——代表裊勇、兇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現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金、銀色——現各種神怪形象。〔教師講解同時課件演示——臉譜資料〕

  步驟三:著色方法

  〔課件演示——涂色過程〕

  1、先從白色入手,將所有白色涂滿,

  2、再涂顏色,要按由淺入深地順序涂,

  3、最后著墨色()

  步驟四:作業要求:〔出示課件〕

  1、完成鉛筆稿著色

  2、注意事項:

 、倜總臉譜至少有三種顏色。

  ②著色時先勾邊線再涂染

  步驟五:課堂練習

  學生分組完成作業——涂色

  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完成。

  步驟六:點評作業

  方式:學生將制作完成的作業戴在臉上,學生互相展示、觀看、評價,教師鼓勵學生認真完成制作,表揚有創意的作業。

初中美術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夠對寫實的畫面形象進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3、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系。

  4、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技巧。

  教學重點:

  1、能夠對寫實的畫面形象進行初步的明暗造型歸納與整理。

  2、能夠運用明暗色塊整理的處理方法對畫面進行明暗造型的簡化練習。

  教學難點:

  1、能夠初步理解與把握美術作品中明暗處理與情感表現的內在聯系。

  2、能夠基本把握畫面中的空間透視規律,運用簡單的空間透視表現技巧。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用具: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讓學生欣賞油畫作品《天山之晨》:感受畫家在美術作品中是如何運用光影的黑白灰變化賦予畫面生命力的。(熾熱濃烈的高原景色令人陶醉。)

  2、欣賞教材上的彩照《沙漠》,談談它給大家的視覺感受。

  3、轉換成黑白效果,分析構圖韻律主線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用簡潔的黑、白、灰三色概括畫面。簡潔地描繪畫面中的影調關系。

  5、活動一:將自己課外搜集的風景照片或風景畫作品用單色工具進行概括和描繪。

  6、展示并簡要評析兩幅優秀的學生作業,優化描繪的步驟。用概括的線條和塊面將黑白灰調子進行整體的描繪。

  7、欣賞一幅列維坦的風景畫作品,體會其中黑、白、灰組合的形式韻律。(重點分析空氣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8、活動二:對畫面進行描繪和修改,以求更好地表達畫面的視覺情感體驗。

  9、課堂小結:展示學生作業,請作者談談對畫面藝術處理的感受。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凡高的作品《夜間露天咖啡座》,引導學生分析畫面中的光影構成方式,對應討論畫面帶給人的.情感體驗。

  2、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景照片,根據自己對畫面的情感體驗,注意畫面韻律表現及主體物的位置處理。

  3、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4、《夜間露天咖啡座》創作草圖中,不同遠近住宅的光影與形狀有何變化?(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5、將構好圖的畫面,在把握好明暗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更具體細致的明暗處理,使畫面呈現出一定的空間立體感。

  6、展示評價學生作業,進行適當的示范和修改,提高學生處理畫面空間立體感的技巧。

  7、課堂小結。

初中美術教案6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不像小學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中做出較好的作業;同時也由于初中生的興趣轉向現實,對某些創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初中生的歡迎;同時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

 。3)創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初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小學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興趣。初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一種動態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作積累素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對象(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神態。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征,省略繁瑣的。(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教學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由學知型轉變為創造型,由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由表象型轉變為感受型,由技巧型轉變為素質型。”在美術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7

  花 卉 裝 飾 畫

  教材分析:

  《花卉裝飾畫》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美術》教材(冀教版)第14冊第3課,本課的設計以“花”的造型變化為切入點,讓學生欣賞和感受花兒的美麗,通過大膽暢想和表現的方法,采用概括、歸納和夸張的手法,設計繪制出美麗的花卉裝飾畫。培養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的習慣,多角度認識和變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間。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一方面他們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們的抽象思維開始占有相對優勢。通過觀察和引導,能夠對事物本質特征有一定認識。能夠獨立思維和完成一定的任務。 教學思路:

  通過播放花卉幻燈片,引起學生對花卉裝飾畫的興趣,以視頻的方式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探究花卉裝飾畫的特點和形式,能夠獨立完成一幅花卉裝飾畫。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能夠欣賞和感受花兒的美麗,知道花卉裝飾畫的一些基本手法 ,例如:概括、歸納和夸張。

  2.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運用自己設計、繪制的裝飾畫,美化生活空

  間。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大膽暢想和表現,抒發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觀察體驗生活中的樂趣與情感;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運用裝飾畫的'基本手法對花卉進行取舍、夸張和變形。 教學難點:嘗試用夸張、變形、手法設計花卉裝飾畫 課 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花卉圖案

  學具準備:鉛筆、水粉顏色、水粉筆等色彩用具、花紙

  課后反思:

  作為老師,不僅僅是簡單的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更進一步的拓展課本內容,把所教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充分活動起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叫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我還注重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探究——欣賞,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作能力。注重學生之間的情感體驗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我還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比如叫學生了解,發現花卉裝飾畫在生活中的運用之后,在運用所學知識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這些知識就不再是枯燥的凌駕于情感之上了,就會生動地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體現了教材的一種人文精神。通過啟發引導,學生能過比較深入地挖掘生活中與花卉有關的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實現了教學要求,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還應該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初中美術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清晨》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清晨學生每天清晨都要離開家趕往學校上課,一路上每天都會看到一些清晨戶外常見的活動場景,目睹一些發生在身邊平凡生活故事中的人物造型。教學希望引導我們的學生留心觀察這些或許只是擦肩而過的人物與習以為常的場景,增強感受生活的能力。

  教材選擇“清晨”為主題,從美術知識的角度來講,是試圖通過學生利用陶泥這種易于塑造的材料來表現清晨人物的行為活動,提高學生立體造型與表現的能力。

  教材首先展示的是齊程翔的油畫《都市早安》和一組反映清晨人物戶外活動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以清晨特有的情景入畫,如晨練、升旗、朝陽、晨曦……引導學生發現經常發生而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生活細節中蘊涵的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洞察力。

  “活動一”設置的核心目標是制作雕塑作品,其中包含了兩個教學組成部分,一個是模擬表演,另一個才是制作作品。其中表演環節的主要目的一是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二是提高學生把握造型動態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造型動態的表現,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欣賞教材穿插在幾個版面中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既有于慶成的粗渾、質樸的泥塑作品《莊頭》,又有亨利·摩爾具有抽象意味的雕塑作品《家庭群組》,還有動態、表情惟妙惟肖的東漢陶俑作品等。這些作品充分發揮了雕塑不同的表現力,或靜或動、或繁或簡、或詼諧或莊嚴。通過不同風格作品的有機組合,引導學生的思維往返于生活和藝術之間。

  在欣賞的基礎上,教材重點介紹了泥塑的工具、方法和步驟。教材提供的運用支架進行雕塑的方法比較適合制作較大的雕塑作品,在操作中工具材料的準備比較復雜,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實際教學中,表現清晨人物的造型更加適合,且不宜制作太大,直接運用把陶泥捏制成形的手法,通過一定的加工整理,就可以達到展現動態特征的教學要求。

  “活動一”在制作作品的活動要求中也有“捏制”這種具體的技術提示。另外一個值得提示的是正確理解“印象最深的一個動態”。既然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有必要經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進行一些比較與選擇,幫助學生從平時若干動態印象中提純出一個最為鮮明的視覺印象來進行整理、加工。 “活動二”的設置與“活動一”比較,沒有再強調清晨的環境與動態,而突出的是給一件雕塑添加景物。需要重點理解的是教材中“仿照陶俑的形象做一件泥塑作品”的活動要求,仿照的只是優秀雕塑作品中表現動態與表情的'造型處理,雕塑題材則可以學生自己選擇。結合“恬動一”的題材選擇,建議“活動二”的題材以清晨的校園生活動態造型為主。至于添加景物,可以通過教學討論與選擇的方式,幫助學生把握特定造型動態與特定背景、道具呼應的關系。

  教材中示例的學生作品考慮了與學生知識結構、心理特征、社會活動范圍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相宜性,突出整體的造型動態,淡化細節的深入刻畫。

  教材從立意構思、整體造型、神態表現、造型手法等方面提出關于學生作業的評價建議,教師和學生均可將此納入到學習活動的審美和評價體系中。

  “資料庫”涉及面較廣,包括概念、代表人物、制作方法和用途等,具有章節內容收尾、提升的作用.也有埋下線索,引發學生深入研究的動機。

  “學習大空間”一欄提供了現實生活中舞臺布景、演員表演的虛擬動作等,引導學生領會寫神、寫意的傳統美學,延伸到對戲劇等其他傳統藝術形式的學習和了解。啟發學生在以后的創作中不拘泥實景、實物,而以神態、情緒、整體效果等為重點,對生活素材進行大膽的夸張、簡化與加工,以服務于作品主題。

  學生作業中有表現校園題材的《晨讀》,有日常生活題材的《該起床了》,也有表現戶外晨練的《老當益壯》,還有表現清晨工作題材的《展曲》。這些作業提示了兩次教學活動中題材選擇的范圍。

  二、教學目標

  能夠提高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能夠模仿優秀雕塑作品,提高立體造型能力與表現技巧。

  能夠初步掌握特定雕塑主題與表現形式語言選擇之間的組織關系。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以“清晨的活動”為主題,引導學生對清晨的所見所聞展開討論。在常見的起床、晨練、環衛等常見人物活動之后,可能會有短暫的停頓,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加以引導,開啟學生的想像力,去發現那些平常得我們可能都注意不到的活動。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這是創作的第一步。比如關注川流不息的上班人群、變無序為有序的交警等等。通過討論過程中學生的競爭,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引導學生去積極地觀察生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在適當的時機進入第一個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將剛才的語言敘述通過各種肢體語言加以表現,既可表現個體活動,也可表現群體場景。這種想像加表現的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生活有意識的理解、分析,培養良好的觀察意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收集一些生動的、表現力強的典型造型,將有代表性的動態表演再次展示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將它們記憶定格,并提出本堂課的作業:利用陶泥捏制人物造型。這項活動需要比較符合現階段學生的水平,而且也要注意為下堂課的作業打好基礎。教師可以一方面通過人物造型是否典型、比例是否協調、重心是否平穩、動態是否有韻律感等方面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及時指出學生對泥性掌握不夠的一些共性錯誤。評價以鼓勵方式為主。作業基本完成后,教師注意組織集體評價活動,在學生相互評價基礎上,提出一些幫助學生改進的積極建議,學生在課后可對造型再進行加工甚至重新造型捏制。

  第二課時,教師首先拿出幾件圓雕作品實物給學生欣賞,并加入到學生當中討論圓雕的特點,結合復習《與米羅游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再次認識到圓雕是適于多角度欣賞、完全的空間造型實體。泥塑只是雕塑的一種方式,通過一組投影演示,師生可以共同欣賞并分析古今中外一些優秀的圓雕作品。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嘗試、了解一些必要的泥性特點與泥塑技藝外,還需要啟發和誘導他們觀察作品中人物的形態、動作、神情,學會發現雕塑中特有的美感和生命力。在欣賞之后,教師開始傳授泥塑的制作方法及步驟。教師可以示范或播放錄像帶以提高教學效果。第一課時的作業主要是完成大體造型,確定人物的比例結構和大體形態,在此基礎上,提倡學生進一步塑造作品。

  上大泥時,教師需重點介紹立體雕塑的常用方法——幾何體塊分割法。這種方法將加快對泥塑技能的掌握,并幫助學生創造出表現力強、美感更加豐富的作品。最后一步要求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比較分析造型的變化,逐步完成一些細部刻畫與調整加工。

  學生作業的評價可參照教材上的建議,采用互評和自評的方法,還可啟發學生把各自的泥塑作品進行組合展示,一定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學選擇

  對于泥料的準備,可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城市學?芍苯舆x用陶泥,鄉村學?蛇x用田間的大田泥或潭泥。一般不要提倡學生選用相對缺乏材料塑造表現力的橡皮泥。

  造型團塊化是適合展現泥性的一種造型選擇,也是適應捏制成型的一種造型取向。為了體現人物造型的團塊變化,把人物形體變化簡化分割成幾個有機組合的幾何體塊是必要的。

  針對“活動一”的捏制人物動態過程,因為運用陶泥捏制小型人物動態造型需要的時間相對比較短,作業修改變化也特別方便,所以提倡選擇一種探究式的學習過程?梢韵葘W生自主嘗試捏制,接著教師評價引導,然后學生嘗試動手修改或者重做,再教師評價引導,學生最后在積極修改中完成作業。

  五、教學建議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泥塑作品的創作需要非常強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為了強化學生對觀察力的理解和印象,選取的清晨場景最好接近授課對象的日常生活,因為農村和城市的學生清晨所見可能差別比較大。而第一課時安排的學生表演活動目的是為了鍛煉觀察后的概括能力。在“活動一”之后可以點明上述欣賞、表演的意義,這樣學生將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刻畫細節在中學生的泥塑作品創作中不是重點。在學生接觸泥塑初期階段,過分強調細節無異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注意整體動態的夸張與強調才是塑造的核心。

  游戲不是目的。觀察生活、表演造型、“玩”泥巴很容易讓學生迷失教學本意,所以,所有的游戲、活動最后都要落實到雕塑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上。教師在把握評價方向時,需要特別注意這個核心。

初中美術教案9

  標志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圖騰"。那時每個氏族和部落都選用一種認為與自己有特別神秘關系的動物或自然物象作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標記(即稱之為圖騰)。如女媧氏族以蛇為圖騰,夏禹的祖先以黃熊為圖騰,還有的以太陽、月亮、烏鴉為圖騰。最初人們將圖騰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勞動工具上,后來就作為戰爭和祭祀的標志,成為族旗、族徽。國家產生以后,又演變成國旗、國徽。

  古代人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為方便聯系、標示意義、區別事物的種類特征和歸屬,不斷創造和廣泛使用各種類型的標記,如路標、村標、碑碣、印信紋章等。廣義上說,這些都是標志。在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發現帶有標志圖案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標志和姓名,后來變化成圖案。在古希臘,標志已廣泛使用。在羅馬和龐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發現刻有石匠專用的`標志,如新月車輪、葡萄葉以及類似的簡單圖案。中國自有作坊店鋪,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標志。在唐代制造的紙張內已有暗紋標志。到宋代,商標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如當時濟南專造細針的劉家針鋪,就在商品包裝上印有兔的圖形和"認門前白兔兒為記"字樣的商標。歐洲中世紀士兵所戴的盔甲,頭蓋上都有辨別歸屬的隱形標記,貴族家族也都有家族的徽記。

  到本世紀,公共標志、國際化標志開始在世界普及。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飛躍發展,到現在,經過精心設計從而具有高度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標志,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一切領域,對人類社會性的發展與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和影響。一門新興的科學--"符號標志學"應運而生已是歷史必然。

  1、表象手法:采用與標志對象直接關聯而具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標志目瞪口呆的。這種手法直接、明確、一目了然,易于迅速理解和記憶。如表現出版業以書的形象、表現鐵路運輸業以火車頭的形象、表現銀行業以錢幣的形象為標志圖形等等。

  2、象征手法:采用與標志內容有某種意義上的聯系的事物圖形、文字、符號、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標志對象的抽象內涵。如用交叉的鐮刀斧頭象征工農聯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等。象征性標志往往采用已為社會約定俗成認同的關聯物象作為有效代表物。如用鴿子象征和平,用雄獅、雄鷹象征英勇,用日、月象征永恒,用松鶴象征長壽,用白色象征純潔,用綠色象征生命等等。這種手段蘊涵深邃,適應社會心理,為人們喜聞樂見。

  3、寓意手法:采用與標志含義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現標志的內容和特點。如用傘的形象暗示防潮濕,用玻璃杯的形象暗示易破碎,用箭頭形象示意方向等。

  4、模擬和法: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擬所標志對象特征或含義的手法。如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采用仙鶴展翅的形象比擬飛行和祥瑞,日本佐川急便車采用奔跑的人物形象比擬特快專遞等。

  5、視感手法:采用并無特殊含義的簡潔而形態獨特的抽象圖形、文字或符號,給人一種強烈的現代感、視覺沖擊感或舒適感,引起人們注意并難以忘懷。這種手法不靠圖形含義而主要靠圖形、文字或符號的視感力 量來表現標志。如日本五十鈴公司以兩個棱形為標志,李寧牌運動服將拼音字母"L"橫向夸大為標志等。為使人辨明所標志的事物,這種標志往往配有少量小字,一旦人們認同這個標志,去掉小字也能辨別它。標志的意義

初中美術教案10

  教材分析:

  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可獲得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形象,將這些形象加以拼巾貼,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畫,就稱之為布貼畫。布貼畫由于其選材獨特,因此更具有獨到的藝術效果,受到大眾的喜愛。

  課時:1課時

  課程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裝飾畫的裝飾表現形式和獨特的材料特點帶來的裝飾美感。

  2、運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教會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創造美,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3、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重點: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教學難點: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合作、個別輔導

  教具準備:

  范作、布角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一些優秀裝飾畫作品,師生共議:用具有裝飾風格繪畫來裝點居室,以各種特殊材料制成的畫或壁飾來裝點居室,不僅會使你的家別具一格,獨創新意,而且在裝飾過程中,將真正體會到發現和創造的愉快。今天我們利用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變廢為寶,創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課講授。

  1、布料與紙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師提問,歸納)

  質地不同,紋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紋不同。(學生活動)

  2、布貼畫圖稿的選色設計,根據現有布料的不同色樣和紋理,設計出與之相附的底稿。

  3、欣賞范作,講解布貼畫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將自己設計的畫面構思用鉛筆畫在白紙上。

  布料剪裁。按照畫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顏色進行裁剪,裁剪時把所畫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確保造型的準確;同時在裁剪時要注意到布料的紋理朝向。

  拼貼畫面。將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剛開始的設計進行拼貼。

  4、局部示范制作,讓學生注意其中的操作過程,尤其是在剪裁時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貼畫面時,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異,在個別地方可留出適當的空隙,使畫面看上去疏密得當,更富生機。

  在拼貼時注意要到紋理的走向,讓學生明白不同的紋理朝向會導致不同的作業效果,使得布料的紋理更好地為整個貼畫作品服務,增強視覺效果。

  5、啟發學生進行畫面構圖設計,可相互討論一下,確定自己制作的內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業:

  用布料創作一幅有新意的裝飾畫

  四、作業講評:

  觀摩優秀作品,對學生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小結:略

初中美術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學習環境,確定主題,設計一幅公益招貼畫。

  2、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招貼畫的基本知識和設計方法,認識公益招貼畫的特點和設計要求,感覺公益招貼畫在社會生活中所起到的宣傳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公益招貼畫設計的表現形式。

  難點:公益招貼畫設計的創意,以及將創意用圖文(平面設計的形式)表現出來并搭配適當的色彩,設計的主題緊密圍繞“綜合,探索”活動。

  三、準備工具:紙、馬克筆、彩色筆等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

  教師播放20xx年重慶特大干旱錄像。

  鏡頭一:地壤龜裂,農作物枯萎。

  鏡頭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擔臭水。

  問:你有何感受?

  (保護自然,節約用水,面對自然災害,我們更應保護環境)

  引出表達方式——公益招貼畫。

  (二)通過展示二組圖片比較

  A組為公益招貼畫

  B組為商業廣告畫

  1、讓學生學會討論區別

  2、教師總結公益招貼畫的概念,特點。

  A、般矗立或張貼在公共場合。

  B、圖像色彩鮮明、強烈。

  C、文字簡練。

  D、不以盈利為目的。

  E、迅速傳達信息。

 。ㄈ┰O計要求與方法

  1、教師現場創作“環保主題”招貼畫;

  2、讓學生分析討論此畫的組成要素,構圖,圖文處理等。

  3、PPT欣賞不同繪制方法制作的`招貼,辨析不同的視覺效果。(水粉、粘貼、電腦制作)

  4、同一主題招貼畫欣賞,用不同創意表達,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

 。ㄋ模⿲W生創作,教師指導

  要求:設計一幅“環保”為主題的公益招貼畫。

  (五)展示交流、評價定位

  請各小組選派代表,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評、互評,師點評總結。

  (六)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教案《九年級美術上冊《公益招貼畫設計》教案》,來自網!

初中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獲得的情感,用雕塑的方法進行設計和制作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雕塑造型方法,體驗雕塑創作的樂趣。

  2、引導學生通過雕塑欣賞,討論了解和認識雕塑的藝術特點。

  3、鼓勵學生進行雕塑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學會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藝術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逐步完善最終成品的過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手法表達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

  1、導入階段

  A、“藝術手法——雕塑”導入:

  a、有一種藝術手法它用立體的方式表達對形的理解,淳厚、質樸的形象,生動、優美的姿勢,有著手捏或斧鑿的痕跡表現力……同學們猜猜看它是哪種藝術手法呢?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答出“捏泥”、“浮雕”、“雕刻”,甚至能夠非常準確的回答出“雕塑”;如學生回答出現困難,教師提示“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法類別。

  B、“主題——戰爭”導入:

  a、小時候用橡皮泥捏個小泥人、小動物、小房子……其實啊這就是雕塑語言的表現,老師這里有件雕塑作品,請同學們再猜一下:它表現的是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回答出“像個人、吶喊之類的”,教師適時提示“姿態、情緒、形狀等方面”

  C、“課題——沉重的紀念”導入:

  a、這是法國著名雕塑家扎金特的作品《被摧毀的城市》,是為了紀念二戰中遭受德國法西斯鐵蹄蹂躪和屠殺的.人民而立的紀念碑。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流血被屠殺被毀滅的例子舉不勝舉,本節課我們學習以雕塑的方式來紀念那一場場戰爭。

  b、點擊幻燈片:雕塑制作篇 沉重的紀念——戰爭

  2、欣賞討論階段:

  A、討論導入

  a、近兩年來,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戰爭不斷,阿富汗戰爭、巴以沖突……還有過去一年里是金額矚目的伊拉克戰爭,同學們思考一下:究竟戰爭帶來了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根據原有認識討論能夠答出“痛苦、經濟蕭條、自然環境惡化、給人民心靈帶來創傷、失去生命、失去親人、流血……

  B、第一階段欣賞導入:

  a、老師這里有一組關于伊拉克戰爭的真實圖片,我們來驗證一下。教師點擊幻燈片

  b、教師總結:在圖片中,我們清晰的看到子彈當作玩具熟睡的幼小孩童、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伊拉克人民、成排的準備埋葬死去的同胞的墓、失去家園在戰火中流離失所的人們、一個美國大兵面對死去的戰友黯然淚下,面對戰爭他們又將是何感觸呢……戰爭啊!這就是戰爭!同學們,用你們靈巧的雙手來呼喚和平、拒絕戰爭吧!

  C、學生討論設計方案:

 。ㄟ@一環節大概需要五分鐘,課前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小組準備陶泥或紙張等雕塑材料)。

  請每個小組圍繞“呼喚和平、拒絕戰爭”的主題,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討論一下設計方案。

  D、學生初步闡述設計方案:

  (這是一個把學生原有認識反映出來的環節,學生的設計會比較簡單,卻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也能夠很好的投入。)

  教師發問:我聽這聲音感覺大家已經討論出結果了,哪一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教師預測: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會根據和平鴿展開;也可能會導入課題時的雕塑造型啟發,表現戰爭的破壞性……

  E、第二階段欣賞導入:

  同學們設想的都非常好,許多大師們也用雕塑來表現戰爭,我們一起來欣賞借鑒一下:

  (教師講授雕塑制作手法和類別,學生欣賞、思考、借鑒)

  a、這是聯合國大廈前的雕塑,制作者戲劇化地在槍管上打了個扣兒,其寓意一目了然,這是通過彎曲的手法,達到雕塑很深的象征性和隱喻性目的。

  b、一只被武裝起來的和平鴿。這是一種宣揚和平卻訴諸武力戰爭的行為,是一種虛假的和平。

  c、教師提問:這件雕塑表達什么呢?

  J、教師預測:學生可以從人物的情緒、折斷的劍找到痛苦、拼殺、死亡等戰爭的因素。

  教師總結:夸張拉長的四肢、低垂的頭,表現一種消瘦、憂郁的感覺,戰爭與失去親人,失去戰友、失去安寧這之間似乎是相等的,戰爭到底是為了什么?造型中的人物似乎在思索這個困惑不解的問題。造型中折斷的劍起了點睛之筆,寓意戰爭的破壞性。

  d、這也是一組隱喻性的雕塑,名為《回家》。戰爭結束老兵回到家鄉,沒有士兵的氣宇軒昂,滿身的疲憊不堪。前方“人”型鏤空的造型像是個母體,老兵正在回歸他屬于的地方。

  e、雕塑中的人物一只手握住長劍,另一只手舉著骷髏。戰爭、武器、死亡似乎是分不開的。

  f、在制作手法上還有一種浮雕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很好的表現場景。

  F、討論評述:

  a、欣賞完大師們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有多了些更好的創意?請每個小組迅速討論一下。這個環節需要五分鐘。

  b、教師預測學生存在的問題:

  材料特點上:有的小組準備的是陶泥,制作手法單一,可以通過捏、掏、挖、堆等手法;有的小組準備的是卡紙等材料,應跟繪畫區分開,可以通過折疊、重疊、壓制、彎曲等造型手法。

  表現手法上:空間上的分布應聚散有致,主題應突出。

  3、制作展示階段:

  A、制作導入:有的同學早已按捺不住雕塑創作的沖動,給同學們一次實現自己創想的機會,現在就開始吧!

  這個環節需要十五分鐘。教師根據每組具體情況作輔導。

  B、展示導入:剛才同學們制作得非常認真,成果也非常得顯著,誰先上來展示一下呢得作品?

  教師評價或學生互評。

  C、教師總結:這些作品表達了每個同學心里面得愿望,老師也深受感染。這節課同學們制作了這么多好得作品是為什么呢?誰來說一說?通過問題重申本課主題。

  4、課后拓展階段:

  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本課制作得雕塑作品進一步完善或組織起來在班級間交流展示。

初中美術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術教案本單元傲雪梅花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出于對筆墨表現中的點、線組織,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慮,選擇了傲雪梅花這一題材。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選擇了不同顏色的梅花圖片和關山月先生的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進入“活動一”的學習,學生通過討論了解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以比較分析的方法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盎顒右弧币愿惺転橹,可以安排練習,讓學生通過嘗試體驗來學習使用國畫工具,進一步感受中國畫用筆用墨的特點。

  中國傳統繪畫的教學中技法的學習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關山月先生畫梅的過程圖片和勾花、點花的圖示,講解傳統的繪畫技法。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枝干和花瓣畫法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內容,提示在教學過程中應作為重點傳授。借鑒與臨摹是中國畫學習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動二中安排學生參照范畫的某個局部,學習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嘗試畫一幅梅花,明示了學習過程中借鑒與臨摹方法的運用,以掌握規律,為己所用。

  教材中學生作業注意了不同的表現方法的選擇,以供學生參考。

  在評價建議欄目中,從構思、用筆和水墨、色彩等方面為學生提供進行自我評價、檢測學習效果的方法。資料庫中有關畫家、名詞和詩詞資料,擴展學生搜集資料的范圍。

  學習大空間一欄收集了齊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學習梅花畫法的基礎上,將中國畫里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荷、菊、蘭、竹等題材介紹給學生,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方法去嘗試表現不同的內容,拓展了學習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能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了解用線的表現方法,體會筆墨韻味。

  *能整體把握畫面的'虛實關系,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能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領會中國畫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學思路

  本單元包含中國花鳥畫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教材以欣賞、感受、體驗為線索,提供了教學所需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篇首選擇梅花圖片可以用于課題導入。

  在“活動一”的基礎上設置嘗試表現的學習活動,選用關山月先生畫梅的步驟圖和勾花、點花的圖示,介紹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技法處理作為知識傳授的重點,教學過程中應詳細講解,并根據需要可以選擇梅干、梅枝的畫法圖例,構圖的處理也應結合圖例分析。

  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筆墨紙硯等中國畫工具,梅花題材的中國畫作品以及書法作品。學生準備的宣紙應稍大些,便于筆墨表現。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以欣賞感受自然界和藝術表現中的梅花為基礎進行筆墨嘗試,通過對傳統筆墨的體驗進一步理解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意境,最后運用所學知識和繪畫技能進行創作表現。

  首先可以選用有關梅花的詩歌、散文、圖片和中國畫作品設置情境導入。以提問、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長習性,感受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體會梅花頑強、倔強和向上挺拔的精神!盎顒右弧睉亓私饷坊ㄔ谥袊鴤鹘y文化中所表現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國傳統藝術以物寄情的藝術表現方式。了解藝術作品和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在教學中可啟發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如描繪形態、色彩、情感的詞匯,有關生物常識和歷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體會、理解自然界和藝術作品中的梅花給自己的感受。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激發學生嘗試創造表現的欲望。

  使用以書法用線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國畫的重要特點,中國畫中的線抑揚頓挫,疏密穿插,結合墨色的變化具有深刻的審美意味。通過教師演示、講解,介紹書畫用筆、用墨的基本方法,結合作品欣賞和比較,分析中國畫作品中書法用筆的力度與韻律。教師演示作畫過程的直觀教學,在本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樣,嘗試、體會筆墨和宣紙產生的特殊效果,對學生認識了解中國畫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設置筆墨表現的練習,可以表現精神、情態的詞匯命題,嘗試運用水墨材料、工具,進一步感受、理解中國畫筆墨運用中表現的意味。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愛的梅花攝影作品和中國畫作品,以及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中對梅花的描寫,編輯成冊或制作小報。通過類似的活動,加深對傳統文化藝術中寓意、精神表現的理解和認識。

  “活動二”以學生作業為主要內容。在教師的輔導下,借助梅花傳統畫法的學習,激勵學生在大膽嘗試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這一過程中,作業的重點應該落實在對工具材料的嘗試,水墨變化的體會和對書法意味的線以及穿插、組合、疏密關系的理解上。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照優秀國畫作品和有關詩歌、散文,構思表現某種情趣主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想法,在表現技法方面進行提示,幫助學生完善創作構想,鼓勵他們大膽創作。在學畫梅花的基礎上,結合蘭、竹、菊、荷等傳統題材的國畫作品,以及有關詩詞、散文,指導學生進行交談和討論等形式的活動,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藝術在表現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優秀文化傳統,并鼓勵他們進行繪畫嘗試。

  關于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可采用展示、自評和互評等形式,應注意學習方法的導向,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藝術個性,重視評價對學生產生的激勵和鼓舞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本單元是中國傳統繪畫課,對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分析作品、示范時應對用筆用墨重點講解,學生自評互評過程中可以參考教材的評價建議。

  四、教學選擇

  建議按照學習活動設置兩課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例如第一課時可以通過梅花題材的國畫局部臨摹,感受用筆用墨技法,第二課時嘗試畫一幅梅花,可以擴展到其他表現人格精神題材的創作。

  學習水墨表現技法,除按照傳統繪畫程式進行以外,還可以根據學生興趣選擇其他方法。如:根據命題進行點、線組合的水墨抽象表現;參照書法造型局部結構、筆法構成畫面的水墨表現;體會音樂表現的情感,進行水墨表現等等。

  為更好地幫助學生體會中國傳統藝術以物寄情的藝術表現方式,可以用表達不同情感的詩和畫對應講解,也可以組織學生搜集圖片和文字或依據圖片進行寫作,編輯成冊、制作賀卡等活動。

  五、教學建議

 。薄㈥P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單元選擇的畫家作品可供學生比較欣賞,但作為學生臨摹的范畫難度偏高,而借鑒、臨摹是本課重要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選擇范圖時應考慮構圖簡潔,利于學生臨摹的作品。梅干、梅枝的畫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師示范時要邊畫邊講解,也可以結合圖示說明,用圖示明確基本畫法,例如梅干的畫法有勾勒法、沒骨法、勾皴結合法。

  2、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本單元選擇梅花為表現題材,考慮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識說明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利用詩文、音樂來渲染氣氛,可以利用詠梅詩句設置懸念,導入課題;請學生朗誦詠梅佳句,感受梅花的個性;唱影視金曲,詮釋梅花的象征意義;欣賞經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樂表現的意境。

 。、關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靈活處理,例如以欣賞教學,梅花圖片和國畫作品的欣賞貫穿課的始終,使學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運用討論法促進學生間交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討論,能提高討論質量;運用演示法,及通過教師演示,使學生對作畫步驟、表現技法有進一步認識。

 。、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本課涉及大量的圖片、作品欣賞,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有很大優勢,也可以準備作品掛圖,畫梅步驟圖,梅花、梅干、梅枝畫法圖示,詠梅的書法作品等。

  “書畫同源”,中國畫強調一個“寫”字,用筆、結構和布局,都與書法藝術緊密關聯。通過練習書法可以提高對筆性的了解,可以準備書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復印件,以供學生參考,體會用筆韻味。

  5、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技法學習可以用講解、演示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梅的結構、造型、筆墨、色彩、構圖等基本知識講解和技法演示,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借鑒與臨摹也十分必要,通過臨摹掌握畫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學畫梅,可以先練習勾梅,以求對梅花的造型結構有基本的、正確的認識,用勾線筆以中鋒行筆來畫,行筆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穩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間大小宜均勻些,不要大小過分懸殊,花瓣勾好后用濃墨勾花心和花托。

初中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標志的設計構思與制作方法,同時提高品評鑒賞標志的水平。

  教學重點:

  1、標志的意義。

  2、標志的分類。

  3、標志的設計要素。

  4、標志的構思和制作過程。

  難點:

  設計并制作出具有獨創性、單純性、準確性和藝術獨特的標志。

  設疑提綱:

  1、標志的概念?

  2、標志的特征?

  3、標志的作用?

  4、標志的顏色運用?

  5、標志的分類、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幾種?

  6、世界上的國旗中,除了中國國旗,有哪一面國旗讓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聯合國會徽的含義?

  8、奧運會標志以什么造型為主?

  9、中國銀行標志的意義?

  10、公益標志的色彩特點?

  11、構成標志的方式有幾種?請列舉你所注意過哪些標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學程序:

  1、作圖形印象測試。

  2、評說測試結果。說明標志的.視覺性。

  3、提出設疑提綱問題在1、2、3。

  4、分組討論答案。

  5、提問同學完成答案。

  6、教師補充完善。

  7、以建國飯廳為例,提問同學對標志用色的看法,說明標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陽神標志的意義。

  9、提問同學提綱6、7。

  10、分組討論8、9、10的問題。

  11、分組抽查提問并補充完整。

  12、提出問題11。

  13、抽查同學回答。

  14、熟悉課本關于標志的構思方面的內容。

  15、講述標志的制作過程。

  16、課堂作業:分組設計本校學校標志。

初中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裝飾布的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裝飾紋樣的設計與平面構成方法。

  3、體會設計所傳遞的情感。學習用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促進情感交流。關注細節之美,熱愛生活,勇于實踐,大膽創新。

  重點

  裝飾紋樣的設計和平面構成方法。

  難點

  裝飾紋樣的設計中個性情感的表達。

  教學準備

  掛圖,樹葉,顏料,白紙等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等。

  板書設計

  1、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

  2、設計一個單位紋樣。(或基本形)

  3、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

  4、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

  5、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種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一種方法,并選擇一組顏色。

  6、上底色。

  7、分別填好大的色塊。

  8、描繪細部或勾線,最后調整,直至完成。

  教學過程

  一、裝飾布的功能

  同學們:你見過裝飾布嗎?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環境中可以起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裝飾布吧。利用裝飾布可以制作窗簾、沙發套、靠墊、床罩、枕套、桌布等。

  二、飾布的特點

  裝飾布與一般服裝面料相比,它的幅面較寬,花型較大,色彩更加豐富,紋樣的組織形式更加靈活富于變化。

  讓我們再看幾塊裝飾布,請你說說它們與一般的服裝面料有什么不同?它們有哪些特點?

  三、裝飾布的設計

  1、紋樣設計

  裝飾布紋樣的設計內容廣泛,總體可以分為具象和抽象兩大類。

 。1)平面構成是將幾何形作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因為平面構成的視覺效果獨特,并具有很強的現代感,所以在現代家居裝飾中被廣泛應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

  A、你能找出它的基本形嗎?它又是怎樣排列組合的?重復方向的排列組合

  B、這幅平面構成中誰是基本形?它是如何排列組合的?正負形轉換的'重復排列

  C、這幅平面構成采取了什么排列組合的形式?不定方向的重復排列

 。2)重復在平面構成和圖案紋樣中都是常用的排列方法,它能使基本形或單位紋樣在重復的排列中形成和諧的美感和多樣變化的節奏感。

  請你說說這些裝飾布紋樣都是怎樣排列組合的?

  2、色彩設計裝飾布的色彩非常豐富,不同的色調會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請你對照片中裝飾布的色彩,談談你的感受。

  低明度色調深沉高明度色調明快

  看了以上這些照片,你對裝飾布是否已經產生了興趣?你一定也想用裝飾布為你的居室做些什么吧,那就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里說說,然后大家一起動手來設計一組裝飾布,使之成為一個系列,分別用它們來制作窗簾、床罩、靠墊、桌布等,使我們居室的整體色彩及格調搭配得更加協調。

  四、裝飾布紋樣的繪畫步驟

  1、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

  2、設計一個單位紋樣。(或基本形)

  3、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

  4、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

  5、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種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一種方法,并選擇一組顏色。

  6上底色。

  7、分別填好大的色塊。

  8、描繪細部或勾線,最后調整,直至完成。

  五、學生作品展示小結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同學們的作品,感受一下他們帶給我們的美感,并就作品的風格、色調、紋樣設計、排列方法、色彩配置、整體效果等方面,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案06-14

初中美術優秀教案10-19

初中美術基礎教案12-10

人教版初中美術教案10-26

初中美術優秀教案10-19

《多彩的風景》初中美術教案02-27

紙板的聯想初中美術教案02-26

初中美術漫畫教案范文04-14

初中美術教案14篇06-15

初中美術漫畫教案范文08-24